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2022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2-06-14 浏览次数:68 类型:中考模拟
一、基础知识综合
  • 1. 语段阅读。

    ㈠寻家国情怀之根源

    家国情怀其实是一种生命自觉和家教传承。无论是《礼记》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___________,还是《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___________,亦或是陆游“家祭无忘告乃翁”的___________。家国情怀从来都不只是一种文学表达,更是一种精神归属,是一股永不衰竭的精神涌流。

    ㈡明家国情怀之内涵

    《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yán(     )伸。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俗话说,“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所以我们要主动融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感为一体,从孝亲敬老、成家立业的义务走向济世救民、匡扶天下的担当。家国情怀宛若川流不息的江河,流(  )着民族的精神传统,滋润着每个人的精神家园。

    ㈢诵名句感英雄之家国浩气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不乏心系国家的英雄豪杰:一介平民曹刿,在国难当头时,挺身而出,认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以情”是取信于民的表现,可以迎战来犯之敌;文武双全的辛弃疾,引用曹操的“②_______________?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颂扬孙权的雄才大略、不畏强权,流露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王朝的失望和愤慨;忠贞为国的文天祥,发出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零丁洋》)的壮烈誓言,表达以死明志的决心,震撼古今;已离开官场的龚自珍,依然关心着国家命运,不忘报国之志,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己亥杂诗》)正是这颗丹心的写照。也不乏心怀家国天下的巾帼英雄:花木兰面对父亲年老、祖国召唤这双重的考验,毅然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忠孝两全;“鉴湖女侠”秋瑾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但“⑥_______________?青衫湿!”(《满江红·小住京华》)。

    1. (1) 下面词语依次填在文段的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文理想  责任担当  忠诚执着              B . 责任担当  人文理想  忠诚执着 C . 忠诚执着  人文理想  责任担当               D . 人文理想  忠诚执着  责任担当
    2. (2)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①yán伸             ②流

    3. (3) 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三个。
    4. (4) 请你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从下列句子中选择其中的两句组成一副对联,按上下联的顺序把对联填写在材料(二)的横线上。

      ①家庭和睦万事兴       ②亲恩似水深       ③国泰民安庆盛世       ④心想事成迎新春

      ⑤国家安定百业旺       ⑥春风如霭润万物

    5. (5) 根据内容理解,在材料(三)的横线上,准确默写出相应的句子。
    6. (6) 下面是从以上三则材料中摘抄的句子,存在语病的一项是(     )
      A . 家国情怀从来都不只是一种文学表达,更是一种精神归属。 B . 我们要从孝亲敬老、成家立业的义务走向济世救民、匡扶天下的担当。 C . 辛弃疾的雄才大略,流露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王朝的失望和愤慨。 D . 秋瑾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
二、句子默写
  • 2. 古诗文默写填空
    1. (1) 塞下秋来风景异,。(《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2. (2) 安得广厦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3. (3) 伤心秦汉经行处,。(《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4. (4)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 (5)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想象描写雪的诗句:
    6. (6)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用典表明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诗句:
    7. (7) 针对鲁庄公所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判断可以作战的句子:“。”
三、名著阅读
  • 3. 阅读《红岩》节选,回答后面问题。

    “你真是个好向导。”江姐愉快地说着,加快了脚步。“我是本地人嘛。我妈妈当时就参加了斗争,在山上打过仗……”“你爸爸呢?”“不知道。”华为沉默了一下,声音变低了。“我很小的时候,爸爸就被敌人捉去,恐怕早就牺牲了……”

    1. (1) 华为很小的时候,爸爸就被敌人捉去,他的父亲是谁?
    2. (2) 在白公馆,他是如何隐藏身份又是怎样将情报传送出去的?
四、诗歌鉴赏
  • 4.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 (1) 说说你对画横线句的理解。
    2. (2)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李白的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形式上以七言为主,杂以“三言”,表现出了乐府的鲜明节奏。 B . 这首诗开篇夸张地写出了欢乐的宴饮气氛,和后面的三四句形成强烈反差,衬托出诗人内心的悲苦。 C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运用典故表现出了诗人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D . 这首诗李白用现实主义的笔法抒写了人生的感慨和追求,传神地表现出诗人的苦闷、惆怅、昂扬等情绪。
五、文言文对比阅读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其所不能。

    人恒 ,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

    勾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种曰:“汤系夏台,文王囚羑里,晋重耳奔翟,齐小白奔莒,其王霸。由是之,何遽不为福乎?”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贫吊死,与百姓同其。欲使蠡治国政,蠡对曰:“兵甲之事,种不如蠡;填抚国家 , 亲附百姓,蠡不如种。”于是举国政大夫种,而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为质于吴。二岁而吴归蠡。

    (节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注释】①系:拘囚。②奔:意为逃往。③折节:屈已下人。④填抚:镇定安抚。

    1. (1) 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 (2) 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文言词句

      理解词义的方法

      解释

      由是

      参考成语法:察言

      于是举国政大夫种

      课内迁移法:予作文以记之(范仲淹《岳阳楼记》)

      贫吊死

      查阅词典法:①挥动,抖动:②奋起,振作;③整顿:④救济;⑤通“震”,振动;⑥自古。(《古代汉语词典》)

      (填序号)

    3.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王霸/获有所闻 B . 人恒/以其境 C . 其所不能/有所广                           D . 其筋骨/与百姓同其
    4. (4) 请用“/”给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

      乃   苦   身   焦   思   置   胆   于   坐   坐   卧   即   仰   胆   饮   食   亦   尝   胆   也

    5. (5) 下列对于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文开头以排比句列举六位历史名贤的事例作为事实论据,增强了文章气势,有力地证明了磨难造就人才的观点。 B . 乙文中文种引用历史上四位明君的故事,意在劝说越王勾践正视眼前的困境,相信好运气终将降临,终能摆脱吴军的围困。 C . 乙文中范蠡在勾践拟安排他担当治国重任时,直截了当地说明了自己和文种各自的长处,足见其理智、无私、爱国。 D . 甲乙两文的主题都是“生于忧患”,甲文从人才成长和国家治理两方面进行了正反论述,乙文则以人物的言行来表达。
    6. (6) 简要分析越王勾践最终能反败为胜的原因。
六、现代文阅读
  • 6.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第一幅画

    张晓风

    ①上中学时,我住在台湾南部一座阳光过盛的小城。整个城布满流动的色彩。春天,稻田一直蔓延到马路边,那浓绿,绿得让人凝滞。稻子一旦熟了就更过分,晒稻子可以纷纷晒上柏油路来,骑车经过,仿佛碾过黄金大道。轮到晒辣椒的日子,大路又成了名副其实的“红场”。至于凤凰树,那就更别提了,烈焰腾腾,延烧十里,和这座城里艳红的凤凰花相比,其他城市的“凤凰”只能算是病恹恹的“野鸡”。

    ②太绚丽了,少年时的我对色彩竟有点麻木起来。

    ③而且,那城充满气味,一块块的甘蔗田是多么甜蜜的城堡啊!大桥下的沙地仿佛专为长西瓜而存在。果实累累的芒果树则在每户人家的前庭后院里负责试探好孩子和坏孩子。野姜花何必付钱去买呢?那种遍地生长的植物,随便哪个沟圳旁边不长它一大排?

    ④然而,我是一个有几分忧郁的小孩。两张双层床,我们四个姐妹挤在十六七平方米大小的屋子里。在拥挤的九口之家里,你还能要求什么?院子倒是大的,高大的橄榄树落下细白的花,像碎雪。橄榄熟时,同学们都可以讨点“酸头”去尝,但我恨那酸,觉得连牙齿都可以酸成齑粉。

    ⑤渐渐地,我找到一点生活的门道。首先我为自己的上铺空间取了个名字,叫“桃源居”,这事当然不可以给几个妹妹知道,否则,她们会大惊小怪,捧着肚子笑得东倒西歪。但只要不说,也就万事太平。反正,这是我的辖区,我要叫它“桃源居”,别人又奈我何?

    ⑥然后,不知道从哪里,好像是银行,我弄到一份月历,月历上有一张莫奈的画。我当然也不知这莫奈是何许人也,把Monet用英文念了几次(法文当然是不懂的),觉得怪好听的,何况那画面灰蓝灰蓝的,有光,光却幽柔浮动,跟我住的那个城里晒得人会冒油的太阳截然不同。

    ⑦欧洲,那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在那个年代,异地几乎等于月球那么遥不可及。

    ⑧我去配了一个画框,把画挂在我那“疆域”只及一块榻榻米的“桃源居”里,心里充满慎重敬谨的感觉,仿佛一下子,我就和这个文明世界挂起钩来了。有一幅名画挂在我的墙上,我觉得我的上铺跟妹妹她们的铺位显然不同了,她们的床只是床——而我的,是悬有名画的“艺苑”。

    ⑨这是我拥有的第一张画,其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它也是我唯一拥有的画。莫奈,也成了我那个阶段最急于打探的一个名字。后来,我果真看到他的资料,原来是印象派画家。印象派画家是什么?对三十年前南方小城的中学生来说好像太艰涩,但我已经很满意了,原来我一眼看中的日历画,果真是件好东西呢!

    ⑩那样灰蓝灼白的画面,现在想来,好像忽然有点懂了。其中灰蓝部分透露出的是无比的沉静安详,好像只有欧洲才能那么安静。但由于灰蓝之外,有那么一点仿佛立刻要抓到而又立刻要逃跑的光,所以画面便有那么些闪闪忽忽像夏夜萤火虫般的光质。东方的绘画美在线条,但对那无可奈何的光,便只好用大片金色去弥补,可惜金色富丽斑斓,像温庭筠的词里所写的“画屏金鹧鸪”。日本人也爱用金色敷抹屏风,但太绚丽的东西,最后总不免落入装饰趣味。一旦沦为装饰,就难免有小气的嫌疑。

    ⑪莫奈的光却是天光,十分日常,却又是长长一生中点点滴滴的大惊动,仿佛要有光,就有了光。

    ⑫是的,就有了光,当年那个小女孩,那个只拥有四分之一寝室的灰姑娘,竟因一幅复制的画,忽然拥有了百年前黎明或正午的渊穆光华,拥有远方的莲池和池中的芬芳。她因挂了一幅画而发展出一片属于美的“势力范围”,她的世界从此变成一个无阻无碍的世界。

    ⑬啊!我想今年春天我要去看看莫奈,我要去博物馆向他道一声“谢谢”。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仍然记得当年把钉子钉入墙壁,为自己挂上第一幅画的感觉。

    (选自《读者》2021年第9期,有删改)

    1. (1) 阅读全文,依据提示补全下表内容。

      事件/环境

      “我”的心理

      上中学时,“我”住在充满色彩的小城

      麻木

      怕妹妹们知道的同时又很坚定

      知道挂在“我”墙上的“名画”作者是印象派画家

      “我”决定春天要去博物馆看莫奈

    2. (2) 结合语境,根据括号中的提示,赏析下面语句。

      ①大桥下的沙地仿佛专为长西瓜而存在。果实累累的芒果树则在每户人家的前庭后院里负责试探好孩子和坏孩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②我去配了一个画框,把画挂在我那“疆城”只及一块榻榻米的“桃源居”里,心里充满慎重敬谨的感觉,仿佛一下子,我就和这个文明世界挂起钩来。(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 (3) 文章第⑧段结尾一句中的“艺苑”指什么?请概述说明。
    4. (4) 文章以“第一幅画”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5. (5) 阅读全文后,你要向好友推荐这篇文章。请你从以下两方面中任选其一,谈谈阅读感受。(80字左右)

      ①美的教育   ②精神世界

  • 7.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在读书节中,小深老师带领团队设计《红星照耀中国》的文创产品,搜集了一些材料。

    【材料一】

    本届冬奥会,吉祥物最初的创意其实来自北方民间小吃糖葫芦,又叫“糖墩儿”,“初稿中组委会就看中了冰糖葫芦的冰晶外壳,但是希望冰壳里能够承载其他的一些东西。我们更换成一些有代表性的动物,熊猫、老虎、麋鹿、藏羚羊……但在全球范围内都受到宠爱的熊猫成为最终选择。”

    为了让熊猫的形象看起来更讨喜,曹雪和团队成员专门飞到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实地观察,发现幼年熊猫走起路来呈内八字,头身比也和成年熊猫不同,于是就采取了幼年熊猫的形象,让其更显呆萌。

    “那天大家一起探讨,突然有个想法说能不能把‘冰丝带’融进去?”林存真说,这一下“点醒”了大家。当象征着冰雪运动赛道的彩色光环出现在熊猫脸庞时,这个身穿冰壳的吉祥物看上去酷似航天员,一下有了未来感、科技感,又是“冰丝带”,又有冰晶外壳,而且是中国国宝,全球人都爱的动物,这样定位马上就很清晰了。

    【材料二】

    ①为什么冰墩墩能可爱得如此“直击心灵”呢?显然,冰墩墩的可爱并不是靠楚楚可怜的形象营造出来的,我们更愿意称之为“憨态可掬”:大眼睛、短手短腿和不成比例的大脑袋——这些婴儿般的特征,让看起来元气满满的冬奥会吉祥物也能显得天真可爱、讨人喜欢。

    婴儿图式(infant schema)

    ②直到20世纪,诺贝尔奖得主康拉德·洛伦茨(Konrad Lorenz)和尼科·廷贝亨(Niko Tinbergen)才描述出了人们认为可爱或惹人喜爱的特征:圆眼睛、胖脸颊以及大头小身的比例。这些特征能帮助大脑识别出弱小的婴儿,并给予关注和照看,以帮助他们存活。洛伦茨和廷贝亨将这种脑部活动命名为婴儿图式(infant schema)。

    ③从外表上看,许多“萌物”都是一副弱不禁风、易受伤害的形象,但是可爱这种特征是很强大的。克林格巴赫的研究团队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展示了婴儿和成人的面庞,并检验看到这些图像时人们的脑部活动。他们发现,大脑在看到“萌物”后的不到七分之一秒内就作出了反应。他的研究团队总结认为,可爱是解锁大脑快速注意力资源的第一把钥匙,在那之后,有关同情与共感能力的大脑网络才会发挥作用。

    大脑的“万能钥匙”

    ④如果可爱是如此重要的一把钥匙,那么锁匠能否伪造出一把“万能钥匙”呢?几十年前,洛伦茨和廷贝亨就引入了“超常刺激”(supernormal stimulus)的概念,即比自然刺激更加突出或强烈的刺激。在一次经典实验中,廷贝亨发现,如果把真实的鹅蛋与白色的排球放在一起,鹅类更倾向于将排球滚回自己的巢穴。在这些鹅类眼中,更大、更圆的白色排球显然比真实的鹅蛋更有吸引力。在这里,排球就是一种超常刺激

    ⑤与之类似,冰墩墩的婴儿特征可能比真实的婴儿更加突出,这令其成为了一种超常刺激:太可爱,可爱得令人难以抗拒,同时又不像真实的婴儿那么难伺候。这种可爱并不会让我们想要真的去养育一只冰墩墩或大熊猫,但我们的大脑仍然会被这类可爱形象所“劫持”。

    ⑥可爱的卡通形象会刺激到我们大脑的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这一神经结构在大脑奖赏回路中非常关键。伏隔核中的神经元可以释放“快乐之源”——多巴胺。研究表明,超常刺激会激活伏隔核,令大脑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奖赏响应上。一组国际研究者团队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他们人工处理了一些婴儿照片,使照片里的婴儿比正常婴儿“更可爱”或“更不可爱”,从而筛选出人们认为是超常刺激的面部特征。研究者向女性被试者展示了真实图片和处理后的图片,并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对其脑部进行扫描。正如研究人员设想的一样,可爱程度的提高或降低对伏隔核的代谢活动有着显著影响,这表明这一大脑区域能够响应超常刺激,并激发对婴儿的利他和养育行为。

    (选自《科普时报》2022-02-10)

    1. (1) 下面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 . 冰墩墩的设计既有中国元素,又有冬奥元素;既有传统特色,又有未来感。 B . 冰墩墩楚楚可怜的形象特征是很强大的,能调动大脑快速注意力资源。 C . 材料二的划线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对“超常刺激”进行了解释说明。 D . 呆萌的卡通形象会刺激大脑的伏隔核,令大脑注意力集中在奖赏响应上。
    2. (2) 结合材料一,说说冰墩墩设计团队的灵感来源?
    3. (3) 结合材料二①②段内容,给“婴儿图式”下定义

      知识卡片:下定义多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其格式多为“×××是×××”,如: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4. (4) 小深老师带领团队设计出下面三种文创产品,其中卡通摆件BC成为爆款,受到学生欢迎,请你结合《红星照耀中国》和材料二分析原因。

      A.        B.        C.

  • 8.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努力拼搏是最美姿态

    李洪兴

    ①2021年东京奥运会赛场激烈的比赛中,中国体育健儿向全世界展现的良好形象,令人备受鼓舞。尤其是那一个个全身洋溢着努力拼搏、超越自我的身影更让人神往。

    ②努力拼搏是最美姿态,超越自我是佳状态。在东京奥运会赛场上,中国选手顽强进击:男子100米半决赛,中国奥运健儿苏炳添以9秒83的成绩打破亚洲纪录;女子十米气步枪决赛,“专注做自我”的“00后”杨倩摘得首金;举重男子67公斤级决赛,“即使落后,也要绝地反击”的谌利军逆转夺冠;中国女排虽无缘八强,还是每分必争,每球必拼,“没有唾手可得的胜利,没有轻言放弃的赛局”……对奥运健儿来说,赢得精彩,拼得坚韧,提升了体育的“含金量”,激发着奋进的精气神。

    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成绩不仅仅在于能否拿到或拿到多少块奖牌,更在于体现奥林匹克精神,自强不息,战胜自我,超越自我。”最可贵的不是战胜别人,而是超越自己,是永不服输、坚持到底的精气神。4次出征奥运的巩立姣,终于在练习铅球项目的第二十一个年头,国梦奥运冠军;女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决赛,中国队获得第七名,无缘奖牌,却刷新了亚洲纪录,“超越自我,更是超越全亚洲”;举重运动员侯志慧在赛前拉伤腰部,因为意志顽强才敢挑战极限,“一把一把拼”……中国体育健儿在赛场上,全力专注于比赛的每个过程,弘扬着卓越、友谊、尊重的奥林匹克价值观,诠释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的良好形象。

    ④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作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体育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百余年前,张伯苓有“奥运三问”,此后历经洛杉矶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悉尼奥运会金牌总数位居第三,北京举办“无与伦比的一届奥运会”,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距离开幕倒计时不足200天……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紧密相连,展现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今天,当人们对比曾经亮相过奥运百米比赛的刘长春与苏炳添时,1932年到2021年的89年时光,像一面镜子,见证了中国建设体育强国的拼搏历程,折射出一个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历史,也照见了中国人的光荣与梦想。

    ⑤奋斗创造历史,拼搏成就未来。体育能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能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弘扬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精神追求。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递转的历史进程,我们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在新征程上创造新辉煌,需要坚强的意志、不屈的韧劲、精神的伟力。

    ⑥奥运时间即将结束,但是拼搏精神没有尽头。这届奥运,人们记住了体育场馆响起的国歌、升起的国旗,也记住了体育健儿在赛场上挑战极限时的挥汗、呐喊。这些身影、动作和声音,都成为一种集体记忆,激励着拼搏者,引领着后来人。让我们继续奔跑,激扬意气,鼓足信心,以奋发之姿赢得未来。

    (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08月06日,有删改)

    1. (1) 本文的中心论点可以概括为
    2. (2) 第②段中加点词“最”能否替换成“极”?为什么?
    3. (3) 选文第③段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分别有什么作用?
    4. (4) 在下面空缺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选文采用的论证结构,第①段以奥运会赛场中国健儿的表现引出论题,第②段主要阐述的观点,第④⑤段论述体育的发展与国家发展相辅相成的关系,最后一段总述要以奋发之姿赢得未来。

    5. (5) 如果下列材料作为本文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合适?请阐明你的理由。

      奥运会上的奥运健儿们,不论是充满韧劲的老将刘虹、吴静钰,还是令人可畏的后浪杨倩、管晨辰,他们都用自己的不解努力创造历史,刷新纪录,成就未来。

七、作文
  • 9.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

    夺得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冬奥首金后,谷爱凌说:“我喜欢很多不同的东西,因为热爱,所以不感觉烦,也不感觉累,更不觉得是工作。我特别喜欢上课,所以没有放弃学业。”

    【材料二】

    热爱是做好一切的动力之源。

    请根据你对上面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积极向上;②自拟题目;③联系生活实际,有真情实感: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⑤不少于600字;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