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厦门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历史5月第四次质量检测试卷

更新时间:2022-06-20 浏览次数:81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金文族徽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族氏名号,商代晚期数量显著增加,且许多族徽上附加了地名、官名和职事名。这反映了当时(    )
    A . 族氏政治职能加强 B . 神权王权紧密结合 C . 族群融合程度加深 D . 青铜冶铸工艺精湛
  • 2. 永和三年(138年),河间相张衡作《归田赋》云:“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由此可推知,当时(    )
    A . 儒学正统尚未确立 B . 朝政纲纪败坏 C . 王国问题有待解决 D . 军阀割据混战
  • 3. 孝文帝于497年颁布《代人定姓族诏》,将功勋突出、地位显赫的八个鲜卑贵族家族定为一流高门,与汉族高门“四姓”同等对待,并在铨选入仕时优待八姓子弟。此举(    )
    A . 确立了皇室的独尊地位 B . 消弭了民族之间的冲突 C . 肯定了既有的政治秩序 D . 迟滞了汉化改革的进程
  • 4. 宋元时期,市舶司对进出港船舶所载货物实行抽分(收取商税)。元代《至元市舶则法》规定“蕃货双抽,土货单抽”,这(    )
    A . 体现了厚往薄来的理念 B . 突破了闭关锁国的桎梏 C . 维护了自然经济的稳定 D . 推动了出口贸易的发展
  • 5. 成祖以后,明朝宗室逐渐“食禄而不治事”,仅就岁禄而言,亲王万石,郡王二千石,镇国将军千石,各有等差,直至奉国中尉二百石。这一制度的长期推行(    )
    A . 造成了巨大的财政负担 B . 维护了官僚集团的稳定 C . 保障了宗室的政治特权 D . 避免了地方势力的兴起
  • 6. 咸同年间,清政府力图恢复绿营(由汉族人员组成的常备军)兵制,要求地方督抚补足兵额、提升军队战斗力,而在具体操作中,绿营兵员大量被裁汰。这反映了(    )
    A . 洋务运动的局限 B . 满汉矛盾的加剧 C . 中央权威的削弱 D . 传统官僚的怠政
  • 7. 1918年,海军部下辖的江南造船所采用商务化经营,获得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国外造船订单——承造美国四艘万吨运输舰,所有建筑工程、发动机及汽锅均在中国制造,两年后通过验收并交船。这表明当时(    )
    A .   实业救国成效初显 B . 美国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C . 清末新政稳步推进 D . 工业发展环境有所改善
  • 8. 下表列举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三次阅兵。这些阅兵(    )

    时间

    事件

    1931年11月7日

    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成立时的阅兵

    1933年8月1日

    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的“八一”阅兵

    1934年1月22日

    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时的阅兵

    A . 沉重打击了南京政府的嚣张气焰 B . 有力回击了日本法西斯的侵略行径 C . 极大激发了红军士气和革命信念 D . 积极巩固了红军反“围剿”的成果
  • 9. 据下图可知,当时中国的高等教育(    )

      1953年中国高等学校招考专业分类情况

    A . 依据现实需求设置专业 B . 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诉求 C . 立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    D,凸显了教育的社会主义原则
  • 10. 1979-1989年国内主要经济指数(以零售物价指数为1)

    1979-1980年

    1981-1985年

    1986-1989年

    零售物价

    1

    1

    1

    国民生产总值

    1.036

    1.065

    0.965

    居民生活费收入

    1.133

    1.056

    1.037

    读上表可推知,这一时期(    )

    A .   居民生活水平有所下降 B . 深化改革的必要性逐步显现 C . 国民经济局面持续向好 D . 市场调节机制固有缺陷暴露
  • 11. 在古雅典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的名著《俄狄浦斯王》中,主人公俄狄浦斯从小远离双亲,成年后从神谕中得知自己命中注定杀父娶母,他奋起抗争,却终究未能挣脱命运的枷锁;最后他刺瞎双眼,自我放逐。由此可见,该作品青史留名的主要原因是(    )
    A . 强调了伦理观念 B . 开创了浪漫主义 C . 批判了神明权威 D . 彰显了人文精神
  • 12. 1848年世界历史大事记(部分)

    时间

    大事

    1月

    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

    2月

    《共产党宣言》发表

    3月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成立

    4月

    英国工人宪章运动失败

    7月

    世界超大型复合车站——英国滑铁卢车站通车

    11月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建立

    上表信息主要反映了(    )

    A .   社会进步与矛盾丛生并存 B . 工业革命存在不可避免的弊端 C .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D . 经济斗争与政治斗争相辅相成
  • 13. 1920年,梅隆财团斥巨资支持共和党人哈定成功当选美国总统,此后安德鲁·梅隆连任三届政府的财政部长,并制订了一系列免税、减税政策。这反映了美国(    )
    A .   三权分立的体制受到破坏 B . 政商勾结现象开始出现 C . 垄断资本政治影响力巨大 D . 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
  • 14. 1918~1930年,彼得格勒(列宁格勒)国家瓷厂生产了主要用于国外巡展的系列陶瓷艺术品,这些陶瓷的设计带有立体派、未来派风格,常用的装饰图案如图所示。这(    )

    《镰刀、锤头与钉耙》

    《列宁肖像纪念瓷盘》

    A .   体现政府重视居民的生活资料生产 B . 适应了新政权展示国家精神面貌的需求 C . 反映两极对峙之下文化竞争的激烈 D . 推动了传统艺术与革命意识形态的结合
  • 15. 1945年,以美国为首的盟国宣布解散日本财阀;1947年,美国占领军当局不仅大量删除了按《经济力量过度集中排除法》指定的公司名单,而且始终未将日本金融机构列为指定分解对象。其主要原因是(    )
    A .   国家垄断资本的发展不可逆转 B . 冷战导致东北亚局势紧张 C . 朝鲜战争加剧了盟国间的分歧 D . 日本已完成非军事化改革
  • 16. 1973年,针对欧佩克实施的石油禁运,部分西方发达国家联手成立国际能源署,要求成员国至少储备60天的石油;80年代第二次石油危机后又将储备期增至90天。上述举措旨在(    )
    A .   应对趋于严峻的国际形势 B . 掠夺第三世界战略资源 C . 顺应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 D . 构建能源安全保障机制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自1772年开始,英国连续发布禁奴令。贩奴船一经发现即予以扣留并将奴隶贩子交给有关当局进行审讯。1807年,英国议会以283:16票的绝对优势通过《废除奴隶贸易法》。1825-1865年间,英国海军巡逻队共缉获贩奴船1287艘,释放约13万黑奴为自由人。1839年、1841年、1844年,英国三次与尼日利亚签订废奴条约,要求其废止奴隶贸易,进行以棕桐油、象牙、胡椒、木材、稻米等商品为主的合法贸易。

    ——摘编自费奇《西非简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英国废止奴隶贸易予以评析。

  •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据《礼记》载,西周“大夫七十而致事(仕)”。秦汉以降,官吏可以通过见功与赏、因能授官而入仕,告老还乡、因病乞退的致仕制度也逐渐发展起来。唐时已有“年虽少形容衰老者,亦听致仕”等规定。明洪武十三年诏令,“文武官年六十以上者听致仕”。依清制,凡文官六十岁令致仕;武官则官职愈低,致仕愈早。综观历朝,官员愤而致仕者有之,退而复用者有之,圣意强留者有之,贪墨恋栈者亦有之。

    ——摘编自沈星棣《中国古代官吏退休制度史》

    材料二:民国时期,从北京政府的《文官恤金令》到南京国民政府的《官吏恤金条例》、《公务员退休法》等,公务员退休的相关法规条例陆续出台。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公布《学校职教员养老金及恤金条例》;1944年,为解决覆盖面过小的问题,南京国民政府修正并颁布《学校教职员退休条例》。然而,民国时期政权更迭、社会动荡,经济的衰败也使国家财政捉襟见肘,退休金常难以兑现。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发布《关于退休人员处理办法的通知》,适用于过去有退休金的机关、铁路、海关、邮局等单位的职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退休制度由此发轫。

    ——摘编自柯龙山《民国时期公务员退休制度探略》等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退休制度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民国时期的退休制度。
    3. (3)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退休制度的认识。
  •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表《人民日报》“五一”社论标题(部分)

    时间

    标题

    1952年

    纪念“五一”劳动节,为世界持久和平而奋斗

    1954年

    庆祝“五一”,争取全面完成国家的计划

    1955年

    用我们的英勇劳动来建设社会主义社会

    1960年

    力争上半年完成全年计划一半——庆祝“五一”劳动节

    1963年

    更广泛更深入地开展増产节约运动——庆祝“五一”劳动节

    1984年

    工人阶级要站在改革的前列

    1993年

    依靠主力军,更上一层楼——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

    2008年

    为科学发展贡献力量

    2013年

    用劳动创造托起中国梦

    2021年

    在新征程上铸就新的历史伟业    写在“五一”国际劳动节

    ——摘编自焦平亚《节日动员的话语解读》

    整体把握上表信息(两条以上),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论题正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杨杰(1889-1949),云南人,参加过辛亥革命、护国运动;1929年,被蒋介石任命为陆海空总司令部行营总参谋长,累立战功,特别是在中原大战中助蒋扭转战局。其后,蒋介石发动“剿共”,杨杰憤其所为,避居上海。抗成期间,他兼任陆军大学校长,亲自教授军事理论,还撰写了《国防新论》《军事与国防》等著作,指出“只有在消灭了人剥削人制度的社会主义国家,才能建立起真正的人民国防”。1943年开始,他与中共取得联系,并受董必武之托为中共昆明地下党转交信件。1948年,他拒绝蒋介石让其出任云南省"府主席的提议,并致力于策动西南反蒋武装起义。1949年杨杰遭国民党暗杀,1982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摘编自杨德慧《杨杰将军传》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山杨杰对蒋介石政府态度变化的时代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杨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