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大连市2022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06-20 浏览次数:68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二、填空题
  • 16.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
    1. (1) 水体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是。自来水澄清透明,它(填“是”或“不是”)纯水;生活中常用来鉴别硬水和软水。
    2. (2) 实验室中常用的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常用除去水中的异味。
  • 17. 维生素C(C6H8O6)的适量摄人能增强肌体的免疫力。
    1. (1) 维生素C(填“属于”或“不属于”)六大营养素,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之一是
    2. (2) 维生素C由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下同),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是
  • 18. 金属是目前使用非常广泛的材料。
    1. (1) 工业上利用一氧化碳把铁从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中还原出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铝的性;铜能用于做电源插头主要是利用铜的性。
    3. (3) 铁锅可用的方法来防锈;将废弃铝质饮料罐回收再利用的目的之一是
  • 19. “碳中和”就是要采取措施将生产、生活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全部抵消,达成二氧化碳的“净零排放”。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达成这个目标。
    1. (1) 当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仍以煤、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为主。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产生效应的主要气体。二氧化碳排放过多,可导致海水酸化,其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3. (3) 实现“碳中和”的一种方法是将二氧化碳与一种常见的气体单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CH4O)和水,该单质是
  • 20. 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

    1. (1) 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2. (2) 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填“>”“=”或“<”)氯化钾的溶解度。
    3. (3) 使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之一是
    4. (4) 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钾,可用方法提纯硝酸钾。
    5. (5) t1℃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是g。
  • 21. 某同学利用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完成趣味学科实践活动:向装有生鸡蛋和水的杯子中,依次加入一定量的无色溶液A、B、C,杯子里发生了如下变化。(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不考虑其他成分的影响。A、B、C中均只含一种溶质,)

    I.加A,杯中溶液颜色不变,鸡蛋无变化且仍沉在杯底。

    Ⅱ.加B,杯中溶液颜色不变。蛋壳表面布满气泡,鸡蛋慢慢上浮。用玻璃棒轻刮蛋壳,气泡逸散,鸡蛋一边冒气泡一边下沉,过一会又慢慢上浮。再用玻璃棒轻刮蛋壳,鸡蛋重复发生上述现象。

    Ⅲ.加C,充分反应后,杯中溶液颜色变红并出现浑浊。

    1. (1) 若B为稀盐酸,则A中溶质是;C中溶质是
    2. (2) 加入稀盐酸后,鸡蛋上浮,但用玻璃棒轻刮蛋壳后鸡蛋又下沉。说明实验初始,导致鸡蛋上浮最主要的原因是
    3. (3) 根据实验过程及现象,推测步骤Ⅲ中出现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此时杯中溶液溶质的成分是
三、综合题
  • 22. 在实验室用以下装置制取气体。

    1. (1) 仪器a的名称是。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下同),选择该装置的理由为
    2. (2) 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可选用的装置是;能用该装置收集是因为氧气的性质。
  • 23. 网络上曾热播“钢丝棉烟花”的视频:将钢丝棉点燃后挥舞,瞬间火星四射,如同烟花绽放。化学小组推测钢丝棉中含有铁,并设计下列实验方案,探究做“钢丝棉烟花”的含铁细丝应具备的条件。(实验所用钢丝和细钢丝由同种低碳钢制得)

    序号

    实验操作

    金属直径/mm

    实验现象

    I

    分别取长度相同、直径不同的铁丝和钢丝,打

    磨后绕成螺旋状,用酒精灯加热。

    0.55

    铁丝下部微微变红。

    钢丝下部微微变红。

    0.12

    细铁丝燃烧,无明显火星。

    细钢丝燃烧,火星四射。

    1. (1) 结合上述四组实验分析,细钢丝具有的性质,因此易燃且能产生较好的烟花效果,适宜做“钢丝棉烟花”。
    2. (2) 小组同学进一步探究发现,钢丝棉充分燃烧后质量增加,解释原因。
    3. (3) “钢丝棉烟花”出现后,消防部门很快出台法规,将其纳人危险品,主要是因为
    4. (4) 某同学向实验I中微微变红的铁丝缓慢、持续地喷射液氧,观察到铁丝燃烧了,分析原因。

  • 24. 化学小组在做铁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时,发现各组的实验现象不同。分析实验过程,小组同学针对影响实验现象的因素,提出下列猜想并展开探究。
    1. (1) 【提出猜想】猜想1:与有关。

      猜想2:与硫酸的浓度有关。

    2. (2) 【进行实验】各组实验所取硫酸体积均为60mL。

      序号

      铁粉/g

      氧化铜/g

      硫酸浓度/%

      实验现象

      0.56

      1.6

      10

      出现红色固体,无气泡,溶液呈现一定颜色。

      1.12

      1.6

      10

      出现红色固体,无气泡,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

      1.68

      1.6

      10

      出现红色固体,待红色固体不再增加时,产生大量气泡,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

      1.12

      1.6

      30

      同时出现红色固体和大量气泡,溶液呈现一定颜色.

      【解释与结论】

      写出生成红色固体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 (3) 对比实验Ⅰ、Ⅱ、Ⅲ中的现象,可证明猜想1正确。通过实验(填序号),证明猜想2正确。
    4. (4) 反应后实验Ⅱ、Ⅳ的溶液中,一定都含有的溶质是,Ⅳ中还含有硫酸铜。

      【反思交流】反应物相同的化学反应,实验现象也可能不同,与多种因素有关。

四、计算题
  • 25. 过氧化氢常温下可分解放出氧气。现有一瓶已开封但未使用的过氧化氢消毒液,商品标签如图所示。称量该瓶消毒液,发现溶液质量减少了12g(忽略水的蒸发)。

    1. (1) 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该瓶消毒液中已分解的过氧化氢的质量。
    2. (2) 生活中可用浓度不超过3%的过氧化氢溶液消毒伤口。通过计算判断这瓶消毒液能否直接用于伤口消毒。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