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玉林市容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

更新时间:2022-06-12 浏览次数:4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古诗文阅读 (15分)
  • 1.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第1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飞来峰”,即飞来之山之意,这里指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寻”古代长度单位,“千寻”极言塔的高峻;“浮云”, 古人常常用来借代奸佞小人。 B . “闻说鸡鸣见日升”此句写登山所见之景,诗人在金鸡报晓时分,登上飞来峰的高塔,看到一轮红日蓬勃升起,他也不由心潮澎湃。 C .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不畏”二字气势夺人,诗人此时站得高望得远,浮云都在他脚下,自然不怕浮云挡着眼睛,由此表现出诗人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以及大无畏的精神。 D . 《登飞来峰》是诗人登高抒怀之作。其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体现了两位诗人年少气盛,抱负不凡的气势。
  • 2. 阅读下面两篇古诗文。

    [甲]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木兰诗

    《乐府诗集》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敌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博士:古代掌管经学书籍的学官

      B . 蒙辞军中多务

      以:介词,用

      C . 愿为鞍马

      市:买

      D . 气传金柝

      朔:北方

    2. (2) "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一一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B .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一一长兄看见事情怎么这么晚呢! C .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一一远行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 D .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将士们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人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3. (3)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乙两文都有完整的叙事。甲文根据史书改写,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乙文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 B . 甲乙两文都用对话表现人物。甲文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有情味。如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以二人富有风趣的一问一-答,来表现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乙文以人物问答来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如写木兰决定代父从军,木兰停机叹息,引出一问一答,道出木兰心事。 C . 甲乙两文都精心安排详略。甲文重点写了吕蒙的具体学习过程,对于孙权劝学的过程及劝学的结果一笔带过,突出文章主题;乙文详写木兰的生活场景和女儿情态,略写战场上的英雄气概,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怀,丰富英雄性格,使人物形象更真实感人。 D . 甲乙两文都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甲文的孙权平易近人,严格要求,以身作则,善劝;吕蒙知错就改,虚心好学,善学;鲁肃坦诚实在,爱才惜才。乙文塑造的木兰形象集劳作不已的勤、对父母的孝、对国家的忠、女扮男装的智、征战的勇等优秀品质于一身,既富有传奇色彩,又真切动人。
    4. (4) 下面依次对《西游记》《朝花夕拾》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弟子不才,愿上东土寻一个取经人来也。”观音菩萨主动出言领下如来佛祖法旨,寻找取经人。一路上先后收服了沙悟净、猪悟能和小白龙,劝化孙悟空,为唐僧取经路上陆续收徒埋下了伏笔。 B . “大家取经,都要望成正果,偏是教我来巡甚么山!”这是《西游记》中猪八戒在平顶山巡山时说的话,他给人普遍印象是好吃懒做,偷奸耍滑。但当师父被黄风怪捉走时,他奔赴花果山“智激美猴王”,却表现出了忠良勇敢又不失机智聪明的一面。 C . “正月十四的夜,是我不肯轻易便睡, 等候它们的仪仗从床下出来的夜。”这是少年鲁迅在熬夜等待观看“老鼠成亲”仪式。“《朝花夕拾》中鲁迅还曾到百草园拔何首乌,痴迷于《山海经》的神奇动物,展现了绚丽多姿的童心世界。 D . “他不但活泼而诙谐,单是那浑身雪白这一点,在红红绿绿中就有鹤立鸡群之概。‘”这是鲁迅在迎神赛会上看到的白无常,又叫活无常。活无常是一种有人情味的鬼,深受鲁迅喜爱。
二、 现代文阅读(9分)
  • 3.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

    一个人,一辈子,一道渠

    吴储岐  郝迎灿

    贵州遵义草王坝村,一个被层峦叠嶂的山峰藏得死死的村庄。千百年来,这里的人祖祖辈辈吟唱着一首民谣:“①山高石头多, 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包沙饭,过年才有米汤喝。水是草王坝人的穷根,是草王坝人年年岁岁的盼、日日夜夜的求。

    村里有一位老人,用36年的时间只干了一件事:修水渠。这位老人,就是草王坝村的老支书黄犬发。

    有条汉子不认命

    黄大发自幼父母双亡,四处流浪的他,吃百家饭长大。23岁,黄大发光荣入党,并被全村推选为大队长。“我要为村里引水!”黄大发撂下了“狠话”。听说新.上任的大队长要引水,村里人都觉得他一定是疯了;这不是白日做梦吗?

    草王坝相距几公里远的野彪村旁有一条小河——螺蛳水河;只要把它引过来,问题就解决了。两村之间尽管只相隔几公里远,但这几公里并不是平坦大道,而是天路。螺蛳水两岸的悬崖峭壁像一把锋利的刀,割断了草王坝村的引水路。黄大发打算凿一条顺着大山起伏的救命渠。

    一群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放下锄头,举起锤子,离开贫瘠的土地,踏上悬崖和峭壁。

    不懂技术,测量仅靠竖起竹竿,两边人用眼睛瞄;缺乏水泥,沟壁直接糊上黄泥巴作数;没有工具,操起锤子钢钎靠蛮力凿;没有导洪沟,洪水一来,本来脆弱的沟渠被冲得稀巴烂烂了重新修,还没修好又烂了。修修补补十几年,办法想尽,可水就是进不来。

    再次修渠

    “没有文化,光靠蛮干,注定修不成功。”只有小学文化的黄大发,在第一次修渠失败后暗自下决心:学技术。

    黄大发四处求教,自学水利技术。一听说哪里有在建的水库沟渠工程,他背着干粮就匆匆上路。

    1989年,54岁的黄大发申请到枫香区水利站跟班学习水利技术。“印象中,他上课总是很积极。不懂就问,从不怕别人笑话。”时隔多年,当时一起在水利站学习的刘关刚对黄大发记忆犹新。“当时他甚至连20公分是什么都不知道,也不明白水准仪上的正、负刻度代表什么含义。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三年的时间,他从零起步,慢慢掌握了许多修渠的知识,知晓了什么是分流渠、什么是导洪沟,还学会了开凿技术。

    1990年,大旱。100多天,草王坝村滴雨未下。龟裂的大地仿佛历经风霜后老人脸上的皱纹,清晰而深刻,无奈又哀伤。黄大发心一横:与天再斗一次,再修一次渠。

    1990年冬天,寒风怒号。从草王坝村通往县城的崎岖小路上渺无人烟,可有一个矮小佝偻的身影在这条小路上走了整整两天一黄大 发要去县水电局申请饮水工程立项。

    不巧的是,当黄大发终于走到了县水电局时,水电局领导下乡了,黄大发就打听到副局长黄著文的家庭住址……晚上7点,黄著文回到家。在家门口,他看见一个瘦弱的身影在寒风中瑟瑟发抖,②身上穿着破烂单薄的衣服,脸上冻得红一块紫一块,一双磨破了的解放鞋。露出脏脏的脚趾……

    终于,草王坝水利工程批复了!县、乡政府从当时拮据的财政里划拨了6万元资金和19万公斤玉米。可水利站要求:如果村民们能在第二天早上凑齐1.3万元作为规划押金,技术人员就能马上到位。

    明知筹钱很难,但黄大发一声没吭,当天就火急赶回村里挨家挨户做工作。当天晚上,乡亲们就打着火把,拿着皱巴巴的零钱,交到黄大发手里。

    人心齐,泰山移

    1992年,那是一个春天,黄大发带领村民一头扎进深山开工凿渠,沉寂数十年的大山再次沸腾了。

    绝壁凿渠,每一处都充满未知的危险。擦耳岩是最险的一段,壁立千仞,岩壁中间有个凸起,挡住了视线看不到前面情况,悬崖上没有树枝,全是秃岩,稍有不慎便一命呜呼。没人敢动工,连请来的施工队也停下了手脚,望崖却步。:黄大发就用大绳把腰拴着,自己带头翻了过去,③人悬在半空中,从谷底看,像极了二只扑腾的鸭子……

    日复一日不停歇。每天,黄大发带着200多人的队伍进山,施工队在前面凿壁打槽,村民们在后面挑土砌堡。为了抢进度,他们不分昼夜寒暑,每天坚持苦干到天黑,才打着灯笼火把手牵手地回家。有的干脆就睡在石窝里,看星星眨眼,等日出天明。,

    1995年,这条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地跨3个村10余个村民组,绕三熏太出过三道绝襞、穿三道險崖的“生命渠”通水了!

    通水那天,当汩汩清水从沟渠一泻而下时,山崖上、水沟边,人山人海,鞭炮声不绝于耳,这是草王坝人最高兴的一天!④村民拥簇着黄大发上台讲话,他哭得像一个孩子

    青山不负英雄志,流水有情入心田。奔腾不歇的渠水悠悠长长,拍得悬崖直作响,崇山峻岭再难阻隔。阳光下的草王坝,像一只振翅欲飞的雄鹰。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04月19日有改动)

    1. (1) 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①句引用当地民谣形象渲染草王坝村严重缺水的恶劣环境,说明“水”是当地穷根所在,为黄大发立誓修渠通水作铺垫。 B . ②句外貌描写表现了黄大发为了申请饮水工程立项而挨饿受冻的艰辛,体现出黄大发为民生而奔走的坚韧执着精神。 C . ③句比喻把黄大发悬挂在悬崖上的形象比作“扑腾的鸭子”,突出体现当时人悬空中的危险处境,刻画了黄大发身先士卒的形象。. D . ④句“簇拥”表现了村民对黄大发发自内心的敬仰和爱戴,“ 哭得像一一个孩子” 说明黄大发性格丰富多面,有着稚气可爱的一面。
    2. (2) 下列对文中人物的理解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黄犬发是作者讴歌的主人公,他具有坚定的信念,带领村民用36年时间凿出生命之渠,呈现出一名老党员、老村支书的责任担当,诠释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神气质。 B . 草王坝村的村民从一开始不相信黄大发到毫无怨言跟着黄大发修渠,体现了农民纯朴本分、朴素勤劳、团结协作的思想,从侧面衬托出黄大发的高大形象。 C . 文中的黄著文虽然着墨不多,但从下文看,他体察民情,促成了引水工程的立项,反映了党和政府对改善民生的重视。 D . 在“擦耳岩攻坚”片段中,施工队作为技术关键力量却不敢施工,反映了工作队的不专业与懈怠,是作者要批评的群体形象。
    3. (3) 下列对全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形象,围绕“缺水一修渠”“没技术一学技术”“没钱一筹钱”“修渠失败一引水成功”,在矛盾冲突中形成跌宕起伏的情节,使黄大发这个人物形象显得真实可感。 B . “修渠” 是本文行文线索,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叙述,顺着修渠不同阶段描述坎坷进展。同时“渠”颇具象征意味,渠通水而有望脱贫,表现共产党人情系苍生、无私奉献、坚韧执着的本色。 C . 划波浪线的句子细致地列举了水渠的长度和跨度,突出表现了作者实地勘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同时说明了水渠对草王坝村人民的重要性。 D . 文章结尾诗句的运用高度概括黄大发的英雄事迹,也为文章增添了诗情画意。把草王坝村形容为“振翅欲飞的雄鹰”,预示着这个村子有了水的滋润,即将摆脱贫困,走向富裕。
  • 4. 阅读下面同学的一篇作文。

    画展

    一考生

    ①时间的长河缓缓流淌,岁月的渡轮一路前行。大多数人聚在船头,期待着下一抹亮丽的风景,而我独坐在船尾,在泛起的点点涟漪中,品味着时光沉淀下来的温馨。

    ②“云是白色的,你在画些什么?”母亲恨铁不成钢般地抢过我手中的画笔,往水桶里一扔,又转手把画纸撕掉。可她不知小孩的心思与大人是不同的,于孩子而言,画是展现他们内心的作品。

    ③⑴大家坐在美术教室里,先转移到画室里去实践,然后听着老师讲述理论知识。画到一半,老师突然拍拍手,告诉我们下个月有比赛的事情,我看了看画板上死气沉沉(A)的画,没有一点自己的风格,还是算了吧。

    ④母亲不知从哪里听来了消息,要求我必须参加,可她不知道,就我这画,是拿不到奖的。比赛结果出来,果然是意味着“安慰”(B)的三等奖。⑵把获了奖的画安排在一楼大厅,一排排艳丽的色彩冲击着我,它们都带有它们主人的风格,只有我的像个小丑,被放在角落里的它平平无奇。

    ⑤可偏偏母亲拉着我畅聊他们画中的优点:“画的似乎是天空吧,人们在天上安居乐业(C),画的一切都是与现代不同的机械,好一幅‘天空之城’,或许这个人可以去发明这些造福人类。”我一脸无奈地听着,恍神间,突然看见一幅画,画中的云并不是白色……母亲也注意到了,话说了一半便卡顿住了:“你看看人家的想象力多丰富,这房子多奇特,这云……”我心里也在暗暗思考,⑶他的云是浅粉色的,或许是带着幸福美好的祝愿在其中。这也如同我曾经的想法。

    ⑥那时我不按常规来,⑷将心中所想展现出来,因此被大人无情地扼住。后来母亲便没管过我,她似是惭愧。我也放弃了那些所谓的规矩;开始画出自己的风格。艺术本就不被束缚,追梦路上也总会有挫折。

    ⑦后来,我继续参加各种绘画比赛,没有了之前的常见、(D)普通,而是大胆上色,画面色彩明艳,鲜活地体现我的想法。我想,这就是我参加这次画展最大的收获吧。

    1. (1) 文中加方框的标点和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对文中划横线句子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⑴句改为:大家坐在美术教室里,听着老师讲述理论知识,然后转移到画室里去实践。 B . 第⑵句改为:获了奖的画被安排在一楼大厅,一排排艳丽的色彩冲击着我的眼睛。 C . 第⑶句改为:他的云是浅粉色的,一定是带着幸福美好的祝愿在其中,这应该同我曾经的想法一样。 D . 第⑷句改为:将心中所想展现出来,却被大人无情地扼住。
    3. (3) 下列对文章的修改意见,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结合文章的内容将题目改为,“追梦”更合适。 B . 为了突出中心,文章第⑤段中写母亲看到一幅画作“天空之城”中的云是浅粉色时的表现应写得更具体一些。 C . 在第⑥段的段首加上过渡句:“以前的我不也是这样的吗?”段与段的衔接更自然。 D . 文章的结尾句改为:“我想,这就是我自己的人生,如同画般鲜艳的人生,我是自己人生故事的主角,应听从自己的想法追梦!”更能突出文章的主题。
三、积累与运用(23分,含书写6分)
  • 5. 请你根据课文和要求,写出下面空缺的古诗文词语或句子。
    1. (1)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 。(杜甫《望岳》)。
    2. (2) 荡胸生曾云,。(杜甫《望岳》)
    3. (3) 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
    4. (4)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5. (5) 家国情怀历来都是文人墨客心之所系。陈子昂在怀才不遇的境遇之下,空怀报国为民之心不得施展,在《登幽州台歌》中感慨:“”而龚自珍即使脱离官场仍关心国家命运,在《己亥杂诗》中以“”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忱。””
  • 6. 阅读下面文字。

    211班在开展“天下国家”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举办“奥运会之星”活动,语文老师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为国家争光是每个人的责任与担当。在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和刚结束不久的北京冬奥会上,涌现出一批像苏炳添、马龙、谷爱凌、苏翊鸣、武大靖等为,国争光的体育明星,他们以实际行动抒写着自己的爱国情怀。请同学们推荐一个你最喜欢的奥运会之星吧!”

    1. (1) 假如你上台发言,你会怎么说?(含标点限:120字)
四、现代文阅读(14 分)
  • 7.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

    燕子

    贾平凹

    不见了燕子,已是七八年的光景;我常常在城里觅寻,但每每却都失望了。商场的大厅里它自然不肯去的,那高达十几层的楼顶上,我爬上去了,也不曾见它的巢儿筑着,我也专意到公园过了一次,那水光山色里,也没它的足迹。啊,可亲的燕子,难道你是在地球上灭绝了吗,还是不肯到这大城市里来;这么苦着我,使我夜夜梦着你的倩影和呢喃的低吟,而哀愁儿不能自己!

    记得在乡里的时候,天一暖和,它就来了,住在我家低低的草屋的梁上,一直到天气变冷的深秋了,才要离去。它是穿着一件黑外衣的,总是把头裹得严严,似乎是一个寡妇,整日呢呢喃喃,一副懦弱而固执的模样。我刚刚会爬,光着屁股在土窝里滚,尿下了,又用手去和泥玩。后来,稍稍大点,就去放牛;我摘过草莓子吃,也趴在河里喝水,也坐在阳坡上捉虱,甚至跟着奶奶,一块去山坡上的庙中烧香磕头呢。可走到哪里,燕子总陪伴了我,它是懂得我们的,常常只要学着一声呢喃的叫声。它就会飞到我们手掌上来呢。

    在我的童年幼年里,饲养过猫儿狗儿;但猫儿容易背叛,狗儿又多恶事,唯有燕子是最好的了。在这四山之间的地方,它给了我乐趣;,也给了我得意。我年年盼着它来,它果然也就来了。一直过了好多年,它还是它的老样儿,年年还记着这么个草屋呢。“

    我长成大人了,从乡里到大城市里求学,我却深深地羞愧起儿时的愚昧,时常想起来,就感到脸红。那时,我觉得故乡贫困落后,一心想逃离,离得越远越好。想想我家的燕子,这么多年来始终不离不弃,一到春天就如约而至。我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回到老家了,燕子,它还住在我家的木梁上吗,它还在说着那些永不改音的古老的话吗?

    终有一日,市里开会,会址是一座七层楼的大会议室,摆设十分讲究。我靠近那面一人多高的玻璃窗前,正听着报告,突然有了一片呢呢喃的叫声,神经立即触动了。举头看时,那窗外的半空,灰白色里,翻动着无数的黑点。啊,燕子,是我可亲的燕子!它竟到城市里来了,来的又是那么的多!在这个世界上,它是无处不去的;往日我怨恨它的不来,原来是我的少见多怪了!

    燕子越来越多了,组成了一个燕子阵,使夕阳晚照的天,也不明朗起来。但是,、却没有一只是冲着这座七层楼来的。我探出头看去,四面都是高楼大厦,燕子盘旋成一团,全是绕着右侧的一座并不高大的鼓楼飞的,在那鼓楼的顶上,檐下,栏里,阶内,出出进进,鸣叫不已。

    这竟使我疑惑不解了。会议刚一休息,我就走到凉台上,想:鼓楼并不高大,也不艳丽,因年久失修,梁上已没了雕,栋上也没了画,连那临风叮当的挂铃也没有了,那有什么可吸引的呢?

    “它为什么不到四周的高楼大厦上来?”我纳闷的自言自语。

    “高楼大厦是现代化的。”旁边有人说。

    “现代化的为什么它就不来?”我依旧疑惑不解。

    “它是留恋古老的。”她好像懂得挺多,我能理解,但是总是觉得有很多不可思议。

    我不大理会,便嘬起嘴来,作弄出儿时学会的燕鸣声,但它们纷纷从我身边飞过,却没有一只落下来,尽趋着鼓楼而去了。

    “咳,”我长叹了一口气,“它们把我也忘了。

    “是你忘了你。”

    是的,是我忘了我了,我再不是那么个流着黄涕的孩子了,我长成大人,我有了知识,它认得的只是过去的我!我是自豪,得意,但我终究不是往日的我了。可它,我的燕子,面对这现代化的建筑,无动于衷,疯狂儿恋着鼓楼,是因为只有这一-处鼓楼,‘才是它们有情物,它们呢呢喃喃,只有将这永世不变的语言说给鼓楼,控诉、抗议这么大个城市里,再没有了它们的去处吗?

    啊,燕子,我不禁悲伤起来了:时至今日,还这么固执,这么偏见,不肯落脚在新的建筑,硬要向腐朽欲倾的鼓楼飞去,那么,城市将永远不会是你的天地了,现代建筑愈来愈多,你不是便要真的消亡了吗?咳,我该怎么说呢,我可怜的燕子,我可悲的燕子!

    在我的童年里,依然有着每年都来梁下筑巢的燕子,如今他们依然还会去吗,我也不得而知,我已有多年没有见过故乡的春天,我的燕子们,也是多年不见了。我也会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在某个角落遇到他们吗?不得而知,却又盼望着一次偶遇。

    (选自《贾平凹散文集》)

    1. (1) 根据示例概括全文“我和燕子”的几件事及作者的情感。(含标点限80个字内)

      例:燕子陪伴着我长大,:感激

    2. (2)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 (含标点限100个字内)
    3. (3) 本文通过“燕子”表达了怎样的主旨?你从本文中得到了什么人生启迪? (含标点限100个字内)
五、写作题(50 分)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人物而光辉灿烂:“两弹元勋”邓稼先,“口的巨人、行的高标”的闻一多,让人刮目相看的吕蒙,跨越老山界的红军战士,最可爱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当我们把目光从历史移到新时代,会发现熠熠发光的星星更多:爱国科学家杨振宁老先生,清华学子江梦南,航天英雄王亚平,公益校长张桂梅,甚至我们身边每一个逐梦前行的新时代好少年……他们如星辰,明亮且美好,照亮了你的世界。

    于是,你变得开朗乐观了,变得有理想信念了,变得体贴孝顺了,变得勤奋好学了,变得乐于助人了……

    请你从下面两个情景中选取一个完成写作任务:

    ⑴请你从上述材料中罗列出来10类(个)人中,选择一类(个)为对象来写作,以“你是我心中最亮的星”为题写一篇文章。

    ⑵因为榜样的引领,你变得越来越好,请你以“为越来越棒的我点赞”为题目,把你的故事分享给大家。

    要求:切合题意,符合情景要求;立意自定,明确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文体自选,行文与语言符合文体规范,文章不少于600字,不泄露作者信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