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海南省琼海市2022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06-02 浏览次数:46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食物腐烂 B . 铜丝折弯 C . 纸张燃烧 D . 铁钉生锈
  • 2. 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   )
    A . NaCl B . CaO C . C2H5OH D . Ca(OH)2
  • 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蒸发食盐水 B . 稀释浓硫酸 C . 收集氧气 D . 熄灭酒精灯
  • 4. 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品的主要成分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 大理石瓷砖 B . 塑料水管 C . 棉花 D . 黄金面具
  • 5.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身体严重缺乏碘元素易得甲状腺肿大 B . 霉变的大米、花生经蒸煮后可继续食用 C . 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使用可提高肥效 D . 油锅起火可放菜叶灭火,原理是降低油的着火点
  • 6. (2021·扬州) 测得一些物质的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 肥皂水:pH=10.2 B . 唾液:pH=6.8 C . 柠檬汁:pH=2.5 D . 洗涤剂:pH=12.2
  • 7. 2022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有关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积极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 B . 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有益 C . pH小于5.6的雨水是酸雨 D . 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
  • 8.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 . 2个氢原子: H2 B . 锌元素: ZN C . 镁离子Mg+2 D . 一个氧气分子O2
  • 9.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其中正确的是(   )
    A . 金刚石硬度大,石墨质软——分子构成不同 B . 打开浓盐酸有白雾——HCl分子运动到空气中与水分子混合 C . 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 . 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温度升高,水分子的体积增大
  • 10.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 鉴别羊毛纤维和涤纶——灼烧后闻气味 B . 比较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将锌片和铁片分别插入硫酸铜溶液中 C . 检验氢气纯度——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向下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D . 区分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分别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 11. 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得出的结论错误或通过实验不能得出该结论的是(   )

    编号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结论

    分子在不断运动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探究甲烷的组成中含氢元素

    MnO2是H2O2分解反应中的催化剂

    A . A   B . B   C . C   D . D
  • 12. NaCl 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20℃时,将31.6 gKNO3溶于50 g水中,可得到81.6 g溶液 B . 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比KNO3 C . 40℃时,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3.9% D . 将60℃时210 g 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KNO3晶体78.4 g
  • 13. 如图是室温下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验时将稀盐酸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B . c点时,溶液中的Na+个数大于Cl-个数 C . 往c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石蕊变红 D . a点到b点pH变化的原因是H+和OH-发生反应
  • 14. Fe2(SO4)3溶液用于脱除H2S,并由反应Ⅱ再生,原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反应过程中,S、O和Fe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B . 理论上每生成16 gS,不需要再次补充Fe2(SO4)3 C . 理论上每生成32 gS,同时有32 gO2参与反应 D . 反应Ⅱ的方程式为:4FeSO4+2H2SO4+O2=2Fe2(SO4)3+2H2O
二、填空题
  • 15. 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现有①生石灰 ②氯化钠③小苏打④聚乙烯 ⑤氢氧化钠,请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 (1) 可用作厨房调味品的是
    2. (2) 可用来干燥食品的是
    3. (3) 可用作塑料薄膜的有机物
    4. (4) 可用治疗胃酸过多症的盐
  • 16. 为应对气候问题,中国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涉及“排放”和“捕集”两个方面。
    1. (1) 化石燃料燃烧是产生“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其中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
    2. (2) “碳捕捉”:在一定条件下,可将CO2和H2反应生成CH4和H2O,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请在框中将微观粒子补充完整

    3. (3) 写一种你认为有发展前景的清洁能源
  • 17. 将30 g镁和铁的混合物加到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测得溶液质最增加了28 g,将反应后溶液蒸干,得到固体的质量为
三、综合题
  • 18.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其中一种现代造纸流程如下图所示。

    1. (1) 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其组成用(C6H10O5)n表示, (填“属于”或“不属)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将浓硫酸滴在纸上,纸张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 (填性质)。
    2. (2) 步骤2中捣碎的目的是
    3. (3) 经检测造纸厂废液中含有一定量的碳酸钠,可向废液中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原理
  • 19. 氮是构成生物体的必要元素之一。但是,空气中游离态的氮不能直接被大多数生物所利用,必须经过变化,并与其他成分形成化合物(如氨或铵盐等),才能被植物利用。请回答:
    1. (1) 绿色植物的幼苗(如小麦),生长过程中缺氮元素,需施加氮肥,可选择下列物质_______。
      A . KCl B . NH4Cl C . CO(NH2)2 D . 液N2
    2. (2) 请谈谈使用化肥的好处与过量使用带来的不良影响 (各一点)。
  • 20. 含氟牙膏中摩擦剂的种类对氟化物能否有效预防龋齿有较大影响。如某含氟牙膏中使用的摩擦剂成分可能为碳酸钙、水合硅石(水合硅石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中的一种或两种,而牙膏的其他成分均能溶于水。请设计实验将牙膏中摩擦剂与牙膏中的其它成分进行分离,并验证摩擦剂成分:
  • 21.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气体:

    1. (1) 写出编号为①的仪器名称
    2. (2) 用稀硫酸和锌粒来制取氢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若用丙装置除去氢气中的水蒸气,丙中盛放的液体试剂是;气体应从 (填“a”或“b”)端导入。
  • 22. 茶垢清洁剂(信息如图1所示)能快速清除茶垢,某小组同学对茶垢清洁剂进行了探究。

    问题一:茶垢清洁剂溶于水时生成过氧化氢,是否有生成氧气?

    实验Ⅰ:在盛有茶垢清洁剂固体的小烧杯中,加适量常温水,完全溶解后得到无色溶液,观察到有小气泡缓慢冒出,伸入带火星木条,木条不复燃。

    实验Ⅱ:取三份等量的实验Ⅰ中的溶液,分别加入三支试管中,按图2所示进行实验。观察到都能较快产生气泡且温度越高产生气泡越快;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都复燃。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证明,茶垢清洁剂溶于水时生成氧气。

    1. (1) 实验Ⅰ中“木条不复燃”的原因是
    2. (2) 问题二:茶垢清洁剂溶于水时生成碳酸钠,是否生成氢氧化钠?

      实验Ⅲ:取图2中丙试管内溶液,按下图流程进行实验

      【交流表达】

      ①加入试剂X的目的是

      ②溶液M呈色,说明茶垢清洁剂溶于水时没有生成氢氧化钠。

    3. (3) 【反思总结】

      ①茶垢清洁剂溶于水生成了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碳酸钠溶液有较好的去污效果;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活性氧,可深层带走污垢。

      ②使用茶垢清洁剂时应选择硬度较小的水进行溶解,去垢效果更好。请解释原因

四、计算题
  • 23. 氢氧化钠溶液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碱液。现要将质量分数为30%的500 g 氢氧化钠溶液稀释为10%,需加多少质量的水?
  • 24. 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碳氧资源。以CO2和NH3合成尿素CO(NH2)2是固定和利用CO2的成功范例,该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H3=CO(NH2)2+H2O。

    请计算:

    1. (1) 尿素中C、O、N、H四种元素的质量比 。
    2. (2) 若按上述方法生产120 t尿素,可固定的CO2的质量为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