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丹东地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综合...

更新时间:2022-05-27 浏览次数:61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20分)
  • 1. 据1954年9月《人民日报》报道: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各地选出1226名代表,其中包括177名少数民族代表,147名妇女代表。这些代表齐聚北京中南海参加会议,共商国家大事。这次会议是(   )
    A .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B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 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 .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一决定最早写进(  )
    A .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 中共八大政治报告  C .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 中共十二大政治报告
  • 3. 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等相关资料,由此推断该历史兴趣小组的研究课题为(   )
    A .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B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 . 祖国统一 D . 外交成就
  • 4. (2017八下·林甸月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不包括(    )

    A .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人们期盼中国能迅速摆脱困境 B . “左”倾错误的长期影响仍束缚着许多人的头脑,拨乱反正十分艰难 C . 邓小平重新恢复工作 D . 改革开放面临新的情况、新的问题
  • 5. 提出“拨乱反正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的是(  )


    A . 邓小平 B . 叶剑英 C . 胡耀邦 D . 陈云
  • 6.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里的“转折”的含义是(   )
    A . 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B . 开展真理标准的讨论 C . 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 . 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 7. 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①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②都明确了经济建设这个任务 

    ③都提出是要实行改革开放  

    ④这两个会议有一定的继承性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8. (2016八下·利津期末) 生活的细节不经意间也会折射出社会政治光谱,1977年的上海市高考作文题目是《在抓纲治国的日子里》。“抓纲”在当时是指(     )

    A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 以阶级斗争为中心 C . 以文化建设为中心 D . 以军事斗争为中心
  • 9. 1979年底,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知识个别地方尝试,比重仅占全国总农产的9%,到1984年底,比重已增至95%以上。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迅速发展史由于它(   )
    A . 是农民自己的发明创造 B . 使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C . 使农业收入得到平均分配 D . 适应了农民的生产需求
  • 10.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是(  )
    A . 毛泽东思想 B . 邓小平理论 C . 三个代表 D . 科学发展观
  • 11. 中共十三大明确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期中“一个中心”是指(   )
    A . 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B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 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D . 以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心
  • 12. 下列城市中,属于改革开放后建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的有(   )

    ①深圳    ②珠海    ③广州    ④上海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13. 在中共十六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是(   )
    A . “三个代表”思想 B . 科学发展观 C . 邓小平理论 D . 毛泽东思想
  • 14. 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的会议是(  )
    A . 中共十五大 B . 中共十六大 C . 中共十七大 D . 中共十八大
  • 15.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习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是(   )
    A . 五大发展理念 B . 科学发展观   C .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D . 邓小平理论
  • 16. 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
    A . 中共十四大 B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 . 中共十五大 D . 中共十六大
  • 17. 某次大会通过对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次会议是(  )
    A . 中共一大 B . 中共七大 C . 中共十二大 D . 中共十五大
  • 18. 在中共十七大上被写进党章的理论成果是(  )
    A . 毛泽东思想 B . 邓小平理论 C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 科学发展观
  • 1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  )
    A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问题 B .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C .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D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
  • 20.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者是(   )
    A . 毛泽东 B . 胡锦涛 C . 江泽民 D . 习近平
二、 材料解析题(30分)
  • 21.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党的正确领导是根本保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中国共产党的哪一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2. (2) 这次会议的内容是什么?
    3. (3) 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 22.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1. (1) 中国梦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2. (2) 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什么奋斗目标
    3. (3) 内容分别是什么?
    4. (4)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是什么?
  • 23. 1950年10月26日,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简称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成立。各行政区、省市先后成立分会。11月4日,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联合发表宣言:“誓以权力拥护全国人民的正义,拥护全国人民在志愿基础上为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神圣任务而奋斗。”
    1. (1) 以上材料反映了我国建国初期的什么历史事件?
    2. (2) 我国进行这一军事行动的目的是什么
    3. (3) 中国军队的名称是什么?
    4. (4) 用自己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口的英雄人物是谁?他是在哪次战役中牺牲的?
    5. (5) 在战斗中严守潜伏纪律,烈火烧身,纹丝不动的是谁?
    6. (6) 他们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是什么?
  • 24. 材料一: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决策,让数亿农民成功解决了温饱;让座座城市神话般崛起;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构想,使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理论,成为引领中华民族前进的光辉旗帜。

    ——改编自一位伟人纪念堂中的留言

      材料二: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太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产水平。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 (1) 材料一中的“伟人”是谁?
    2. (2) “提出这样的伟大决策,让数亿农民成功解决了温饱”是指什么决策?提出这一决策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
    3. (3) 他的“成为引领中华民族前进的光辉旗帜”的理论是什么?
    4. (4) 说说“材料二”该“伟人”的南方谈话对当时社会发展的影响
    5. (5) 用一句话评价此“伟人”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