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鞍山市2022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08-02 浏览次数:70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随着神舟十三号飞船的安全着陆,中国航天员创造了在太空驻留时长的新纪录,航天员在空间站呼吸的“人造空气”中不该含有的气体是(   )
    A . 二氧化碳 B . 一氧化碳 C . 氧气 D . 氮气
  • 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滴加液体 B . 加热液体 C . 连接仪器 D . 测定溶液pH
  • 3.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食醋 B . 食盐水 C . 水泥砂浆 D . 五氧化二磷
  • 4. (2020九上·石景山期末) 下列金属中,与稀硫酸反应后所得溶液颜色为浅绿色的是(   )
    A . B . C . D .
  • 5. 冰片粉碎式造雪机的工作原理是:先将水制成1.5mm-2.0mm的片状冰,储存于带有制冷系统的容器中,再通过高压风机粉碎后输送到需雪区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变成冰的过程中,水分子间的空隙改变了 B . 水制成冰片后,其中的水分子静止不动 C . 人工造雪的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 D . 高压风机将冰片吹成雪花时,水分子分解了
  • 6. “防火胜于救火”。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说法正确的是(   )
    A . 油锅着火后向锅中放入菜叶目的是降低油的着火点 B . 在有明火的区域内禁止喷洒含酒精的消毒剂 C . 高层建筑起火,立即乘电梯撤离 D . 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可用水来灭火
  • 7.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过滤可以使海水转化为淡水 B . 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C . 蒸馏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软化水的方法 D . 肥皂水能区分硬水和软水
  • 8.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食盐水可用于农业上选种 B . 碳酸钠可用作化肥 C . 碳酸氢钠可用于焙制糕点 D . 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
  • 9. 有关金刚石、石墨、C60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金刚石、石墨、C60都可燃烧 B . 石墨有导电性,可制作电极 C . C60是由碳原子构成 D . 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 10. 下列化学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 . 铜在空气中加热生成红色固体物质 C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 11. 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因素

    A

    铁丝在氧气中不会燃烧,极细铁粉在空气中会自燃

    反应物接触面积

    B

    木炭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与氧气反应

    反应温度

    C

    碳和氧气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反应物浓度

    D

    双氧水常温下分解缓慢,而加入二氧化锰后就迅速分解

    催化剂

    A . A B . B C . C D . D
  • 12. (2017·莱芜模拟) 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不能同时生成的是(   )
    A . Zn、CuCl2 B . Na2SO4、H2O C . H2、O2 D . CaCO3、H2O
  • 13. 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8000,经测定其中铁的质量分数为0.335%,则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Fe2+的个数是(   )
    A . 6个 B . 4个 C . 60个 D . 40个
  • 14. 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关于滤渣和滤液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 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若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和Cu(NO3)2 B . 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滤液中一定没有Cu(NO3)2 C . 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滤渣中一定没有Zn和Cu D . 若滤液呈蓝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
  • 15.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分离CaO与CaCO3固体混合物

    加水充分溶解后,过滤

    B

    鉴别NH4NO3和NH4Cl

    分别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C

    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的盐酸

    加入过量的CaCO3粉末,过滤

    D

    检验Na2CO3溶液中含有NaOH

    加入足量Ba(OH)2溶液,再滴加酚酞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
  • 16. 用适当的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1. (1) 汞
    2. (2) 2个铁离子
    3. (3) 4个氨分子
    4. (4) -2价的硫元素
  • 17. 今年我国成功举办了第24届冬季奥运会。
    1. (1) “绿色冬奥”是这届冬奥会的理念。这次冬奥火炬燃料号称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该燃料是
    2. (2) 中国美食得到各国运动员的喜爱,这是某位运动员自选的午餐:红烧肉、清蒸鱼、米饭和矿泉水。从均衡营养的角度考虑,该运动员应该再选一些;(写食物名称或种类,一种即可)
    3. (3) 速滑冰刀可用不锈钢制成,不锈钢含有的主要元素是元素;
    4. (4) 滑雪服面料一般为双层结构,外层面料多为耐磨、防风、防水的化纤面料,内层面料是保暖的植物棉或特殊的化纤棉。晾晒时(选填“内层面料”或“外层面料”)向外滑雪服干的更快。
  • 18. 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 (1) A,B,C,D所示粒子共表示(填数字)种元素;
    2. (2) D所示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 (3) 若E中x=10时,则该粒子属于(选填“原子”或“离子”);
    4. (4) 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填字母)。
  • 19. 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图1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 (1) 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选填“甲”或“乙”);
    2. (2) 某同学按图2所示进行实验,得到相应温度下的A、B、C溶液,在A、B、C三种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填字母)。向溶液C中再加入25g甲,充分搅拌,恢复到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3. (3) 将t2℃时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选填“<”或“=”或“>”)乙。
  • 20. 高铁让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动车电路中的导线大多是用铜制的,这是利用了铜的延展性和性。
    2. (2) 动车表面喷漆除美观外,主要是为了防止外壳生锈,其防锈原理是
    3. (3) 铝热剂是修建铁路时常用的焊接材料,其反应原理是在高温下,铝与氧化铁反应得到熔融的铁与一种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1.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只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一:粗盐提纯

      图中操作有错误的是(填数字序号):

    2. (2) 操作⑥中,当观察到蒸发皿中出现时,停止加热。
    3. (3) 操作③中所加水的量尽量要少,理由是
    4. (4) 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计算:需要氯化钠g,蒸馏水mL(水的密度为1g/mL);

    5. (5) 称量、量取:量取水的体积时,若俯视读数,所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会(选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
    6. (6) 溶解: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装瓶、贴标签。

三、科普阅读题
  • 22.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化石燃料的消耗量急剧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科学家一直致力于将二氧化碳分离回收、循环利用和再生转化成资源。化学吸收法是利用吸收剂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友应来吸收分离二氧化碳的方法,常见的吸收剂有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等,加压水洗法也可用于捕获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会发生一系列反应,生成甲醇、一氧化碳和甲烷等,实现再生转化。我国科学家在催化剂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分别合成出了镓酸锌(ZnGa2O4)介孔光催化材料和单晶纳米带,成功实现了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碳氢化合物燃料。中国科学家用水、二氧化碳和电人工合成淀粉被国际学术界认为是影响世界的重大颠覆性技术,这一成果2021年9月24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

    1. (1) 造成近几十年来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激增的主要原因是
    2. (2) 镓酸锌(ZnGa2O4)中镓元素的化合价为
    3. (3)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 (4) 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甲醇的原理为: , 则X的化学式为
    5. (5) 你认为人工合成淀粉技术要得到广泛应用还需考虑到哪些问题?(答一点即可)
四、综合题
  • 23.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CuSO4、CaCO3、BaCl2、Na2SO4、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的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②向实验①滤出的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③取少量实验①中所得滤液,将实验②产生的气体通入其中,立即产生白色沉淀。

    1. (1) 原混合物中一定含有
    2. (2) 原混合物中一定不含
    3. (3) 写出实验②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 24. 下列各图是实验室用来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2. (2) 实验室选用装置A制取氧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主要实验步骤有:①固定装置;②装入药品;③加热;④检查装置气密性:⑤收集。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填数字序号)。若用C装置收集一瓶较纯净氧气,当观察到时开始收集;
    3. (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为,该装置也可以用于制取氧气,选择的药品是
  • 25. 生活中提到糖的时候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蔗糖(C12H22O11),糖是自然界中种类最丰富的有机化合物,糖类主要以淀粉、糖、纤维素(例如棉花、木材纤维)的形式存在于植物种子和块茎中。实验室里有失去标签的蔗糖和食盐各一包,如何区分它们?请你仿照下表例子完成下面的表格。

    序号

    实验方法

    现象及结论

    例子

    向装有等体积水的两只烧杯中分别分批加入等质量的两种样品,并不断搅拌

    先达到饱和状态的是食盐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五、计算题
  • 26. 向盛有40g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并测定溶液的pH。当pH=7时,共用去该盐酸77g。请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