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金华市永康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

更新时间:2022-08-26 浏览次数:79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 1. (2022七下·乐清月考) 可能你现在处于青春期,青春期是人生中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期,下列关于对青春期的认识,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 青春期男女出现第二性征,男女差异更明显 B . 青春期青少年大脑兴奋性增强,容易接受新生事物 C . 青春期青少年身体完全发育,有很强的自控能力 D . 青春期男生有遗精现象,女生出现月经
  • 2. 妈妈做饭时,小明在旁边仔细观察,联想到许多科学知识,其中错误的是(    )
    A . 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可能存在力的作用 B . 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一个鸡蛋所受重力约为 0.5 N C . 把鸡蛋向碗沿一撞,蛋壳就破了,是因为蛋壳所受的力比碗大 D . 饺子上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 3. 常吃大蒜对健康有益。一个正常人吃大蒜时,旁边的人会闻到一股“蒜”味,但是他自己却闻不到这   股气味。这是因为(    )
    A . 嗅觉细胞暂时失去感觉功能 B . 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C . 不同的人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 D . 嗅觉细胞接收到的信息无法传到大脑
  • 4.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 .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C . 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超声波能够传递信息 D .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 5. 如图所示,用扳手旋动一颗螺帽,手握在 A 点比握在 B 点更省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

    A . 跟力的大小有关 B . 跟力的方向有关 C . 跟力的作用点有关 D . 跟力的施力物体有关
  • 6. 幽门螺旋杆菌侵入人体胃部,会引起胃炎、胃癌等疾病,下列关于这种细菌说法正确的是(    )
    A . 属于多细胞生物 B . 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C . 有成型的细胞核 D . 依靠孢子进行繁殖
  • 7.

    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到平面镜上,其中反射角是(  )

    A . ∠1 B . ∠2   C . ∠3 D . ∠4
  • 8. 描绘纯美青春的《再别康桥》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金柳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 .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长篙在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实像 C .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湖面波光鄰粼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 .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看到天上的云彩是由于云彩反射了太阳光
  • 9. 小红在建筑工地上看到简易吊车,她想通过自身的体验来了解这种简易吊车直立在地面上时支撑直杆所   受的力。回家后,她找来一根细绳和一根塑料直尺,仿照简易吊车的结构组成如图所示的三角支架,绳的   一端绕在手指上,杆的一端顶在掌心,在 A 处挂一重物时,绳对手指以及杆对掌心均有作用力。对这两个作用力的方向判断完全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0. (2021七下·西湖期中) 学习科学知识时,可以将自然现象的发展按先后顺序联系起来,构建流程图的形式便于我们理解和掌握。下面的流程图正确的是(      )
    A . 听觉形成过程: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一耳蜗一听神经一听觉中枢 B . 视觉形成过程:光线→瞳孔→角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一视神经→视觉中枢 C . 果实和种子形成:植株生长→受精→传粉→开花→结果 D . 胚胎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母体→脐带→胎盘→胚胎
  • 11. 甲、乙两车并排停着,当甲车司机看着乙车时,忽然感觉自己的车正在缓慢运动,但当他看地面时,   却发现自己的车并没动。对此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是运动的 B . 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运动的 C . 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是静止的 D . 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静止的
  • 12.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阐述正确的是(  ) 

    A . 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 B . 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 C . 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 D . 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
  • 13. 在水平轨道上有一辆实验车,其顶部装有电磁铁,电磁铁下方吸有一颗钢珠。在实验车向右匀速直线   运动的过程中,钢珠因断电下落。以下是描述钢珠下落的四个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钢珠下落的路径。以   实验车为参照物,正确描述钢珠下落路径的示意图是( )
    A . B . C . D .
  • 14. 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 s-t 图像,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 v-t 图像,由图像可知(    )

    A . 甲、乙都以 2m/s 的速度匀速运动 B . 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C . 甲、乙两车经过 5s 一定相遇 D . 甲车速度越来越大, 乙车速度不变
  • 15. 如图是绿色植物的植株、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甲所示根是由图丁中的⑤发育而来的 B . 图甲中的①和③分别是由图丁中的①和②发育而来的 C . 图乙中的花传粉、受精后受精卵发育成图丁中的⑥ D . 图丙中的①和②分别是由图乙中的⑦和⑥发育而来的
二、 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40 分)
  • 16. 产生精子并分泌雄性激素;受精卵分裂和胚胎发育初期的营养来自于
  • 17. 雨过天晴,有时天空会出现美丽的彩虹,这是光的现象。一位猎人晚上使用红色探照灯打猎时,看到一只兔子(若兔子原本的毛是白色的),则猎人看到的兔子的毛是色的。
  • 18. 小科做了一个小实验,他准备了三盆水,甲盆装10℃的水,乙盆装60℃的水,丙盆装30℃的水。先将左手放入甲盆,右手放入乙盆。一段时间后,两手同时放入丙盆,结果两手的感觉;说明
  • 19. 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折射光线是(用字母表示),AB 左侧是(选填“玻璃”或“空气”)。

  • 20. (2018·嘉兴模拟) 近日,有关中国科学家成功培育全球首只克隆猴“中中”的报道引发广泛关注。这是自克隆羊“多利”诞生以来,科学家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的重大突破。由于猴与人的基因相近,克隆猴的研究对于开发治疗人类疾病的新疗法等将会起到巨大的作用。
    1. (1) 据介绍,克隆猴“中中”是科研人员将一只流产的雌性猕猴胎儿的体细胞的细胞核提取出来,并“植入”到“摘除”了细胞核的另一母猴的卵细胞中培育形成胚胎,再将胚胎移植到另一受体母猴中进而发育诞生的。“中中”的基因来自于下列三者中的    (选填字母)。  
      A . 流产的雌性猕猴胎儿 B . 提供卵细胞的母猴 C . 受体母猴 
    2. (2) 体细胞克隆属于无性生殖,这与有性生殖的根本区别在于
  • 21. 瓯柑是全国享有盛名的温州特产,其果实呈橙黄色,果皮厚 3.5 毫米,果肉嫩,汁多,味甜带苦。为了获得优质果实,需用科学的繁殖和管理方法。

    1. (1) 瓯柑可用种子繁殖, 而果农一般采用嫁接或压条的方法来繁殖, 这种繁殖方法的优点是
    2. (2) 遇到梅雨季节时,经常会出现瓯柑开花后无法结果的现象,为提高结果率,可以对瓯柑进行
  • 22. (2020七下·诸暨期中) 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拉力或压力越大,弹簧的形变量就;如图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是N。

  • 23. 菜粉蝶是一种危害蔬菜的害虫,根据它发育过程中的四个时期的形态,回答下列问题。

    1. (1) 菜粉蝶的发育顺序是(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2. (2) 消灭菜粉蝶的最佳时期是(填序号)。
  • 24.       
    1. (1) 如图中物体 A 静止在水平地面,其质量为 10 Kg,则 A 所受重力为 N。

    2. (2) “旋蛋实验”可以判断一个鸡蛋是生鸡蛋还是熟鸡蛋: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快速旋转该鸡蛋,用手制动后又立即释放,如果鸡蛋又“自动”转动起来,那么这个鸡蛋一定是鸡蛋,这是因为
  • 25. 在下列动物中,胚胎发育方式属于卵生的是。(填序号)

    ①鲸    ②草鱼    ③牛蛙    ④蝙蝠    ⑤啄木鸟    ⑥鲨

三、实验探究题(26 题第(3)小题 1 分,其余每空 2 分,共 35 分)
  • 26. 为研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小明同学进行系列的实验研究。

    1. (1) 如图甲所示, 用竖直悬挂的兵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 乒乓球会被弹起, 这个现象说明
    2. (2) 如图乙所示, 敲击右边的音叉, 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乒乓球弹起, 这个现象说明
    3. (3) 石头落入水中,产生的水波向四周传播;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激起水波向四周传播。通过水波来研究声波,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为     
      A . 推理法 B . 类比法 C . 控制变量法 D . 转换法
  • 27. 小晨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如图所示。

    1. (1) 实验时小晨选择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优点在于当在 A 侧观察时,既能看到 A 的像,又能看到后面的蜡烛 B,其原理为     (填字母)。
      A . 两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 . 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后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 . 两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 . 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2. (2) 移去后面的蜡烛 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填“能”或“不能”)成正立的像。
    3. (3) 实验中,如果采用厚玻璃板,观测到蜡烛 A 通过玻璃板在不同的位置成两个清晰的像,且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 0.8 cm,则玻璃板的厚度为cm。
    4. (4) 实验中如果玻璃板没在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则会导致的后果是
  • 28. 我们在吃西瓜的时候从没看到过萌发的种子,而扔到地上的西瓜种子却很快会萌发。小明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一:种子在西瓜内缺乏萌发所需的水分;

    假设二:种子在西瓜内缺乏萌发所需的空气;

    假设三:西瓜内存在某种物质抑制了种子的萌发。

    为了验证假设三,小明选取成熟的西瓜进行以下实验:

    ①将一个成熟的西瓜切开,取出里面的种子并洗净,将瓜瓤捣碎后过滤,西瓜汁备用;

    ②取两个培养皿,分别贴上注有 A、B 的标签,每个培养皿中均放入多层滤纸,滤纸上各放 10 颗西瓜种子;

    ③在培养皿 A 中的滤纸滴加一定量的清水,在培养皿 B 中的滤纸上滴加等量的西瓜汁;

    ④将两个培养皿放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每天添加水或西瓜汁,以保持滤纸湿润,连续观察多天,并记录   西瓜种子萌发的数量。

    1. (1) 实验时用 10 颗西瓜种子的目的是
    2. (2) 小军经过思考与分析,认为假设一不成立,他的理由是
    3. (3) 把步骤①中取出的种子洗净的目的是
    4. (4) 若假设三成立,请预测培养皿 A、B 的实验结果
  • 29. 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同学们已经知道滑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它刚滑到水平面上时的速度 v0 和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有些同学还认为与滑块的质量有关。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在探究“滑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滑块质量是否有关”的课题时所设计的实验步骤,请你也参与进来。他   们选择的器材有:质量相同、粗糙程度不同的木块、铁块、铜块、铝块各一个,斜面、木板各一块,钩码   若干。
    1. (1) 实验中应控制和刚滑到水平面上时的速度不变。
    2. (2) 假设滑块与木板之间的接触面绝对光滑,滑块将做怎样的运动?
    3. (3) 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分别如下,你认为符合本课题探究要求的是同学的设计。

      甲:让木块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滑下后沿水平木板滑行,观察并记录木块在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和木块的质量;分别在木块上放上数量不等的钩码,先后让其从同一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滑下后沿同一水平木板滑行,观察并记录每次木块在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和木块及其上面钩码的质量。

      乙:先后让木块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处由静止滑下后沿同一水平木板滑行,观察并记录每次木块在水   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和木块的质量。

      丙:先后让木块、铁块、铜块、铝块从同一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滑下后沿水平木板滑行,观察并记录它们   分别在同一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和它们的质量。

    4. (4) 下表是按符合本探究课题要求的实验步骤操作后得到的实验数据, 从中得出的结论是
      滑块质量/克 200 250 300 350
      在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米 0.651 0.651 0.651 0.651
  • 30.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在光屏上一点, 如图甲所示。

    1. (1) 当把蜡烛放在乙图位置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成、缩小的实像。
    2. (2) 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当蜡烛向右(靠近透镜)移动一段距离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 需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
    3. (3) 若用不透明纸遮住透镜的一半,光屏上的像     (填选项)。
      A . 无影响 B . 变为原来的一半 C . 能成完整的像,像变暗 D .   不成像
四、解答题(每题 8 分,共 40 分)
  • 31. 请按照题目要求作图(保留作图痕迹):
    1. (1) 放在倾角为 30°的斜面上的物体受到沿斜面方向向上 150 牛的拉力。

    2. (2) 如图所示,从 S 点发出的光线经镜面反射恰好经过 P 点,请作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 32. 如图所示,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紧急停车要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在反应过程中做匀速直线   运动,在制动过程中做变速直线运动。若汽车以 108km/h 的速度在平直高速公路上行驶,问:

    1. (1) 紧急停车时,在反应过程,汽车以原来的速度行驶了 15m,则反应过程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2. (2) 若制动过程中所用时间为 4s,汽车在两个过程中通过的总距离为 63m,则从发现情况到车辆停止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 33. 交通干道上有一座桥,桥梁旁竖着一块如图所示的标志牌,问:

    1. (1) 它表示什么物理意义?
    2. (2) 一辆总重为 390000N 的卡车能否通过这座大桥?
    3. (3) 已知月球对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上的 1/6,该车在月球上时的重力为多少?
  • 34. 如图所示,停在公路旁的公安巡逻车利用超声波可以监测车速:巡逻车上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就能测出车速。在图中,P1、P2 是测速仪先后发出的两次超声波信号,n1、n2 分别是测速仪检测到的 P1、P2 经反射后的信号。假设测速仪匀速扫描,n1 与 n2 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1.6 秒,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 340 m/s,被测汽车沿直线匀速行驶,从第一次发出信号到第二次接收到信号,求:

    1. (1) 超声波传播的路程。
    2. (2) 待测汽车的行驶速度。
  • 35. 如图所示:小朋友右脚踩在滑板车上,左脚在地上一蹭一蹬,滑板车和人才会开始向前运动,此时脚   不蹭也能继续运动一段时间。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说明以上现象的整个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