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2-05-23 浏览次数:52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dié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细的脉胳,嫩芽,我以攘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绿。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lì的声音,婆suō的摆舞。

    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动了我。……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lòu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1. (1) 给上文加点的字注音。

      绿

    2. (2) 根据文中拼音写出汉字。

      ①折dié②lì③suōlòu

  • 2. 古诗文默写。
    1. (1) 求之不得,。悠哉悠哉, 。(《关雕》)
    2. (2) 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描绘了许多美景,“佁然不动,。”写出了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样子;“,明灭可见”写出了溪流的曲折悠远。
    3. (3) 王勃的“”与“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诗意相近,都有一种开阔的胸襟与乐观的情怀。
    4. (4) 而对成功者的先例,有的人“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最终练成了真本领,实现了人生的目标;而有的人则是“”(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只是消极等待机会,于是白白浪费了时光。
  • 3. 名著阅读,按要求完成以下各题。

    谈了一个多月的话,好像只跟你谈了一个开场白。我跟你是永远谈不完的,正如一个人对自己的独白是终身不会完的。你跟我两人的思想和感情,不正是我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吗?清清楚楚的,我跟你的讨论与争种,常常就是我跟自己的讨论与争抖。父子之间能有这种境界,也是人生莫大的幸福。除了外界的原因没有能使你把假期过得像个假期以外,连我也给你一些小小的不愉快,破坏了你回家前的对家庭的期望。我心中始终对你抱着歉意。但愿你这次给我的教育(就是说从和你相处而反映出我的缺点)能对我今后发生作用,把我自己继续改造。尽管人生那么无情,我们本人还是应当把自己尽量改好,少给人一些痛苦,多给人一些快乐。说来说去,我仍抱着“宁天下人负我,母我负天下人”的心愿。我相信你也是这样的。

    1. (1) 上面的选段节选自,文中的“你”是指
    2. (2) 曹操说:“宁我负天下人,毋天下人负我。”傅雷说:“宁天下人负我,毋我负天下人”。他们的话各自表现了一种怎样的人生境界?想想我们应该怎样处理自己同别人的关系?
  • 4. 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关于它的起源,最初是祛除暑热疫病、攘灾止恶的活动。

    ②逐渐形成了缅怀先贤、忠君爱国的传统。

    ③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节俗传承,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已经成为当今流传范围最广的端午节俗活动,融进了世代中华儿女的生活记忆。

    ④端午节,是入夏以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是我国首个人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

    ⑤汉魏以后,被附加了纪念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的内涵。

    A . ④①⑤②③ B . ⑤②③④① C . ④①②⑤③ D . ②③④⑤①
  • 5.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倡导低碳生活

           近年来,“低破生活”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习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倡导低碳生活。低碳,是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破)的排放。低碳生活就是指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生活和工作中耗用的能量,从而减低破的排放量,达到减少大气污染、减缓生态恶化的目的。“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代表着一种更为健康、更为自然的生活态度,意味着人类要负起保护地球的责任和义务。

    1. (1) 【写标语】某区正准备就“倡导低碳生活”开展宣传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写两条宣传标语。
    2. (2) 【提建议】人们在践行“低碳生活”这种生活方式时,小行为往往会带来大改变。请你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提出两条切实可行的建议。
    3. (3) 【谈看法】倡导“低碳生活”的关键在于转变人们的生活观念。当前,还有一些市民对“低碳生活”的认识不足。有的认为“低碳生活”是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关心的问题,与我们没有关系;有时认为个人的能力太渺小,对“低碳生活”的推进起不了什么作用。对此,你是否赞同他们的看法?请简述理由。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 6.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槐花约

    春日,友人捎话说,中天门的槐花开了。他记得我与槐花有个约定。

    【批注示例:第①段点明赏槐的李节和地点,引出下文;并点题,指出“我”与槐花有个约定。】

    十年前的那天,华北平原正吹着暖风,一片葱绿,槐花花事已过。清晨,约几位朋友登泰山,望不尽的奇峰峻岭,一派令人惊叹的“青未了”!约行两小时,艰难的盘山道走过,迎面而来的是一片开阔地,中天门到了!令人惊喜的是,在平原已过了季节的槐花,在中天门竞以漫山遍野的灿烂迎接我:花若有待!我知道,槐花隐忍着推迟她的花期,等着我的到来

    平原的槐花我见过,燕园的槐花也很有名,但那些花景是散落各处的,总在隐约仿佛之间。而中天门不同,是集聚性的、无保留的、竭尽心力的绽放,不!简直是喷发!那情景,那气势,一如充盈在齐鲁大地无所不在的侠气与柔情,令人感到温暖。极目望去,眼前涌动的花海,白花花的竟是让人心惊的明亮!在道旁,在岭崖,在山谷,到处是她飘洒的缨珞。浅浅淡淡的绿中泛着明媚耀眼的白,在明亮的阳光下闪着光芒。

    多情的让人心疼的中天门槐花!为了迎接我的到来,她用浓郁的、甜蜜的香气蒸薰着我,多让人心醉的缱绻缠绵!

    那是我首登泰山,是数十年的圆梦之举。我不是旅行者,也非香客,而是朝圣者。我知道山势奇陡,数十里的山道,七千多级的台阶,还有那让人惊心动魄的十八盘。但我决心一步一步地从山下拾级而上,用一步一步的攀登表示我的皮诚,用一步一步的跋涉丈量它的伟大。

    它是众山之首,奇兀、险峭、壮美,但它不单是一座风景山,更是一座文化山。风景优美的山,并不罕见,而文化积蕴深厚的山,名世者稀。武当有道,普陀有佛,武夷有儒,但泰岳却是集大成者。登泰山就是向中华文明的朝圣之举,就是用自己的身体来阅读一部浩瀚的华夏文明史。中华文脉的气韵都荟萃在它的山岚之间,历代帝王留下的封诰碑石,摩崖上的诗文墨迹,多少先贤汗水和墨香的盘山古道上。

    我来北地数十载,所居城市离泰山并不远,有诸多机会可向它礼敬,因为景仰,所以肃穆,我总惮于贸然登临。登泰山是我生命中的一个节日,我要在最庄严的日子,以最虔诚的心情,用最郑重的方式表达我最深沉的敬意。这是至少一个甲子的等待。我与泰山的约定如全石,践约选择的就是那一年,那一月,那一日,那一刻。同行者四人皆我好友,感人的是毛老师,他已体力不支,为陪我,强行至中天门。力竭,众人劝止,改来索道至南天门迎我。毛老师于翌年病逝。

    中天门似是久待后的欣喜,它以满山满谷的槐花云、槐花雪、槐花风、槐花雨,来回应我们的约定。那次登临后,我寻求再次登山的机缘。五年后重登泰山,陪同者易人。四月,山中微寒,花时尚早。我暗下决心,相约十年为期,重践槐花之梦。

    这就到了此年、此月、此日、此刻。朋友记得我的心愿,恐我误了花期,提醒我:中天门的槐花开了。我如听天音召唤,摈弃手边俗务,跃身而往。是日,朝发永定门,午前直抵泰安。主客杯酒言欢,相忆十年旧事,我心有所萦,不敢恋杯,瞬即离座,款步登山。较之十年前,身边多了几位陪同者,均儒雅时贤,一路言谈甚欢。

    抵中天门、但见满谷桃花汇成了滋满岱宗的香雪海。自2004年首次登临,阅槐花盛事于中天门,至今近十载。2013年春日,我如约前来,花事如海,真情如梦,十年旧约、两不相忘。都言花能解语,我言花有信、有情、有爱。中天门的槐花,齐鲁大地的情义之花!我将此种感受发至远方:“永远的槐花之约,你开了,我就来了!”为了表达我对槐花的感激,或可换种表述:“永远的槐花之约,我来了,你就开了!”

    【注释】①中天门;泰山景点之一。此处为登顶丰程,上下必经之地。②名世:名显于世。

    1. (1) 请你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讲解第②段画线句所描述的物候现象。
    2. (2)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泰山的槐花和泰山的人有相似的气质。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阐述。
    3. (3) 本文的语言富有诗的情味。请你把最后一段中画线的两句赏析给同伴听。
    4. (4) 这篇文章结构严谨,语言生动。请你仿照第①段后的示例为第③段做批注。
    5. (5) 学习要注重熟读精思。请仔细揣摩第⑤段画线句,走近作者的心灵世界,感受文章的意蕴。
  • 7.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新疆棉花为啥好

    棉花界流传这样一句话,“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长绒棉因其柔软细腻、光泽度好,更是棉花界明星般的存在。

    新疆棉为啥这么好呢?

    底气,来源于大自然的馈赠

    。来自天山和昆仑山的雪山融水,塔称“水中贵族”,给新疆棉花提供了充足稳定且优质的水源。

    最幸运的是,新疆棉花生长李节水热同季,给了种植在绿洲灌溉农业区棉花十足的“安全感”。干燥的气候及冬李极寒天气,也不利于害虫的生长繁殖。因而,棉花生长过程中,病虫害这一老大难问题也被完美规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得益于新疆独特的自然条件,这里的棉花们每年能享受到约2500-3500小时的“日光浴”。拥有花絮色白、纤维柔长、强度较高等优势。特别是新疆长绒棉的柔软度、光泽度、亲肤度、透气性、弹力等均远趋普通棉,一二级花达80%以上。

    世界顶级的新疆长绒棉,长年供不应求。在国内,新疆棉花主要销往上海、浙江等19个省市;1982年,长绒棉开始向罗马尼亚出口;1983年,陆地棉、长绒棉都进入了国际市场,主要销往罗马尼亚、日本、苏联、提克、南斯拉夫等国家。

    软萌背后是硬实力支撑

    新疆棉花可不只有沽白、温暖、可爱等标签,棉种每一次升级换代、新疆棉的每一次高光时刻,背后都是多领域的持续攻坚与付出。

    我国过去没有种植长绒棉,特纺工业所需原料全部依赖进口。1954年,新疆应农业部要求开展引种试验,并获得成功;1955年以后,引进国外长绒棉品种继续签定试验,建立科研机构,开展新品种选育和载培技术研究。目前,新疆是国内唯一大量生产长绒棉的地区。

    在棉花的生产用种上,过去主要是草棉和部分混杂退化的陆地棉;新中国成立后,从引进苏联品种逐渐发展为应用自育品种。经过多年数次换种,生产用种已实现自育品种化。

    此外,新疆还利用高科技生产出天然彩色棉,在国际市场上每吨售价4000美元,展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国家支持、技术支撑、各部门守护……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新疆棉花产业振兴的队伍。是的,新疆棉花,就是这么霸气!谁也不准欺负她。

    1. (1) 文章以“新疆棉花为啥好”为题有什么好处?
    2. (2) 第③段空格上内容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而丰富多样的光热资源,有利于各类型棉花生长

      ②与国内其他产棉区相比,新疆具有更多有利的气象条件

      ③棉花是一种喜温喜光的经济作物

      ④除此之外,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棉花干物质积累及经济产量形成

      ⑤这里是中国日照时间最长的省区,空气干燥、云量少、晴天多,有利于棉纤维生长,能够显著降低烂铃率,提高单产

      A . ④①⑤②③ B . ⑤②③④① C . ④①②⑤③ D . ②③④⑤①
    3. (3) 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 (4) 就全文来看,文章删去哪一段影响不大?请做出判断,并联系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三、古诗文阅读(14分)
  • 8.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问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仍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要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音。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惊。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明日,宿旦子冈。甫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情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因,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附。③洵(xún):确实。④浣:洗衣。

    1.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便还家

      论魏晋

      答之

      不知有汉

    2.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 (3) 下面对【甲】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选文通过环境描写,为读者展现了桃花源美丽、和平、安宁的景象。 B . 作者描写桃花源人接待渔人的一些细节,表现了桃花源人的淳朴、热情。 C . “不足为外人道也”反映了桃花源人非常谦虚,不希望渔人再来打扰的想法。 D . “桃花源”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
    4. (4) 【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
  • 9.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兼葭(节选)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 . 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 . “伊人”可以指意中人,也可以象征“幸福”“控想”“事业”等一切真善美。 D . 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求的精神,以及可望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2. (2) 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兼霞苍卷、白露为霜”所展现的画面。
四、作文(50分)
  • 10. 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⑴非典、地震、流感、新冠肺炎,一次次的灾难,让我们团结,让我们坚强,让我们……请以“在         面前,我们仍旧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②除诗歌、戏剧外,其它文体不限。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少于600字。
     

    ⑵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日益普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简直是“一机在手,天下我有”。同时,有部分中小学生不能正确使用手机,给学校管理和自身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今年年初,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人校园。

    写一篇记叙文,讲述你与手机的故事。

    要求:①自拟标题;②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