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莆田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2-06-11 浏览次数:44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 1. 古诗文默写。
    1. (1) 相顾无相识,。(王绩《野望》)
    2. (2) 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
    3. (3)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 (4) 蒹葭萋萋,。(《蒹葭》)
    5. (5) 可怜身上衣正单,。(白居易《卖炭翁》)
    6. (6) 选贤与能,。(《礼记》)
    7. (7) ,猿鸟乱鸣;夕日欲颓,。(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8. (8) 《桃花源记》一文中“”表现了桃花源环境的宁静祥和。
  • 2.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既有物阜民丰的   甲    , 也 tū   ①  显出其与生俱来的文 明属性和特质。法国前总统戴高乐曾说:中国是一个比历史还要古老的国家。英国哲学家罗 素认为:“国与其说是一个政治实体,也可以说是一个文明实体。”中国既是一个具有五 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又是一个现代的文明型国家。中华民族曾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     乙   的重大贡献。小康中国既秉承中华文明的优秀基因,又开放创新、向其他文明汲.   ②   取智慧和营养,         

    1. (1) 为文中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根据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只填序号)。

      (A.凹    B.凸)        ②(A.jí  B.xī)

    2. (2) 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別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

      (A.内容  B.内涵)    乙 (A.不可磨灭    B.不可捉摸)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4. (4) 下列三个句子依次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由此产生了新的物质、制度、文化     ②不断续写着中华文明的辉煌

      ③创造了璀璨的精神成果               ④不断丰富人类文明的灿烂图谱

      A . ①③②④ B . ①③④② C . ③④①② D . ②④③①
二、阅读(70分)
  • 3. 阅读诗歌,完成各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诗造意优美,构思巧妙,引导读者在平易中进入其胜境,然后体会诗的旨趣。 B . 颔联后来简化为成语“曲径通幽”,隐含着要领悟妙道先得走过曲折道路的哲理。 C . 颈联两句移情于物,与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D . 全诗的重心是“破山寺”,首联交待诗人行踪后,立即转入对“破山寺”的描述。
    2. (2) 诗的尾联“此都寂”和“钟磬音”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齐大旱时,景公召群臣问曰:“天不雨久矣,民且有饥色。吾使人卜,云:‘祟在高山广水。’寡人欲少赋敛以祠灵山,可乎?”群臣莫对。晏子进曰:“不可!祠此无益也。夫灵山固以石为身,以草木为发,天久不雨,发将焦,身将热,彼独不欲雨乎?祠之无。” 公曰:“不然,吾欲祠河伯,可乎?”晏子曰:“不可!河伯以水为国,以鱼鳖为民,天久不雨,泉将下,百川竭。国将 , 民将灭矣,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景公曰:“今为之奈何?”晏子曰:“君诚避宫殿暴露与灵山河伯共忧其幸而雨乎!”于是景公出野居暴露,三日,天果大雨,民尽得种时。

    (节选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上》,有删改)

    【注释】①祟:鬼怪。  ②少赋敛:略微收些赋税。  ③祠:祭祀。 ④河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黄河水神。

    1. (1) 解释下列各组加点词。

      齐大旱时 逾:

      祠之无    益:

      国将      亡:

    2.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君诚避宫殿暴露/与灵山河伯共忧/其幸而雨乎 B . 君诚避宫殿/暴露与灵山河伯/共忧其幸而雨乎 C . 君诚避宫殿/暴露与灵山河伯共忧/其幸而雨乎 D . 君诚避宫殿暴露/与灵山河伯共/忧其幸而雨乎
    3. (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寡人欲少赋敛以祠灵山,可乎?

      ②天久不雨,发将焦,身将热,彼独不欲雨乎?

    4. (4) 本文中的景公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概括。
  • 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收 秋

    段吉雄

    ①门口那棵苍老遒劲的老槐树稍稍扭动一下身躯,泛着金光的叶子翻起筋斗缓缓着地。山岗上,田野里,大片大片的农作物仿佛开始燃烧,红得热烈,紫得氤氲,黄得耀眼,这些颜色混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巨大的油画。青纱帐里,果实压弯站了一个夏季的茎秆,也把农人的肩膀压得瓷瓷实实,就连梦都变得沉甸甸的。

    ②收秋先是从芝麻开始。当墨绿的植株被太阳酱成鹅黄色的时候,枝干上小房子一样的荚也饱满起来。当然,这些芝麻荚也变了色。它们沿着枝干呈错落状分布在两边,庄重而又威严。有风从山岗掠过,两排芝麻荚欠了欠身,气沉丹田,酝酿起威武的号子。

    ③农人粗壮的大手攥住几根芝麻秆,轻轻一提,它们顿时被拔出土层。尽管根部带着一坨土坷垃,但很显然,满怀心事的芝麻荚占了上风,把整株枝干都拖倒在地。芝麻荚里也有早熟的,它们耐不住寂寞,抢在收获之前就咧开了嘴,露出里面饱满的芝麻籽,簇拥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外面炙热的阳光、急促的风,还有千万个和自家一模一样的“房子”。农人弯下腰来,嘴对着咧开的芝麻荚轻轻一吸,油滑的芝麻籽便钻进口里。牙齿轻合,醇烈的香味弥漫开来。咯吱咯吱,牙床碾压芝麻的声音一阵一阵顺着腮帮敲打着农人的耳膜,成了他们掂量秋季收成好坏的鼓点。油渍从嘴角溢出,亮晃晃的。在和路人搭讪时,明亮的咀嚼声和晃眼的油渍成了他们外露的资本。大家都是庄稼把式,一眼便看出了门道。

    ④你这块地收成不错啊!

    ⑤还行,还行。

    ⑥这个季节,正是农人们一年中最得意的时刻,怎么得意都不过分,谁都不会计较。

    ⑦忙碌的农人们直起腰,眼光瞅过来,看到这一个个喜庆的笑脸,一身的酸胀和疲惫就淹没在这喜悦之中。

    山脚下的玉米地也按捺不住了。一身绿色的戎装渐渐褪去,换成与季节相符的金黄色。大概它们觉得这样便于隐藏,只是腰间饱满的玉米棒子暴露了它们的心事。亮灿灿的玉米粒偶露峥嵘,在阳光下,一道道金光从田野里迸出,发出珠玉般诱人的颜色。

    ⑨月影依稀的时候,玉米叶上有一层细细的露水,白天奓(zhà,张开)起的叶子此时温顺多了。有细碎的脚步踩着月光走过来,农人们一身银色,肩上、背上扛着担子或者背篓,身后照例跟着一头老牛或者几只睡眼惺忪的山羊。

    ⑩玉米地远看影影绰绰,只有到跟前才看得清楚,安置好牛羊,农人们便开始掰玉米.那些玉米棒子倔强地仰着头,女人背着背篓穿行在玉米林里,抓住玉米棒的中间,朝下使劲一掰,“咔嚓”一声脆响,唤醒整个田野;再顺势一扭,硕大的玉米棒就彻底脱离母体。栖息在玉米秆上的小鸟吓得一个趔趄,拍打着翅膀迅速逃走。农人们没工夫理会这些,手上并没有停下来。女人把掰下的玉米朝脑后一丢,像长了眼似的,玉米翻滚着飞进背篓。

    院子的角落,春天随手丢下的几粒苦瓜籽和丝瓜籽,经过一个夏季的生长,现在变得蓬勃。形态各异的瓜果或躺,或吊,或奋力朝上,忙碌的季节,农人们顾不上照顾,它们倒也不争,只默默发育。哪一天农人把锅烧热后,才想起没有下饭菜,紧走两步,摘下几个还带着花儿的丝瓜炒了,才发现此时的丝瓜秋味十足,味道除了鲜美,还有一种特有的劲道。月光下的农家院子,玉米、芝麻、黄豆、南瓜挤得满满当当,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农人们干脆就坐在玉米堆上,一边把那层层金黄的外壳剥去,一边讨论着村里各家的收成,还盘算着清空的地里明年种些什么。小孩儿们被大人安排来帮忙,但他们偏又坐不住,才剥了几个,便就抓起一把芝麻往嘴里塞。村庄沉浸在这热气腾腾的喧闹声中

    刺啦,刺啦。剥玉米壳的声音继续在村子上空飘荡,伴着这明亮的响声,村庄正孕育着一个殷实又灿烂的梦。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农人们在收秋时,咀嚼芝麻的声音和晃眼的油渍是他们外露的资本。 B . 文中运用了大量拟声词,如“咯吱咯吱”,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C . 本文通过写“收秋”活动,刻画了勤劳能干、吃苦耐劳的农人形象。 D . 本文详写了芝麻地的收秋场面,略写了玉米、苦瓜、丝瓜等农作物。
    2. (2) 第段写到“村庄沉浸在这热气腾腾的喧闹声中”,全文写了哪些“喧闹声”?请简要概括。
    3. (3) 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①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画线句子。

      山岗上,田野里,大片大片的农作物仿佛开始燃烧,红得热烈,紫得氤氲,黄得耀眼,这些颜色混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巨大的油画。

      ②赏析第③段画线句中加点的词语。

      农人粗壮的大手攥住几根芝麻秆,轻轻一提,它们顿时被拔出土层。

    4. (4) 请分析选文第⑧段画波浪线句子的作用。
    5. (5)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中“一个殷实又灿烂的梦”的理解。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国丝绸文化博大精深,从出土的蚕桑丝绸文化遗存来看,“蚕纹象牙盖帽形器”距今约七千年,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经人工切割的蚕茧距今也近六千年。

    几千年条,中国人从自然生命中提炼出优雅、柔和、飘逸的蚕丝,织制成巧夺天工、美若云霞的丝绸,留下诸多文化遗产。“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桑茧丝织技艺”等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蜀锦、宋锦、云锦、香云纱等社评为国家级非遗项目。这些文化遗产在当代依然不断释放出新的活力。

    “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作为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为数不多、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农业文化遗产,通过“基上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摸式,创造出“两利俱全,十倍禾稼”的效益。近年来这项文化遗产融入当代生活,进一步与现代农业、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推动传统桑基鱼塘更好地发挥效用。

    再比如,代表中国古代丝织技艺最高水平的“锦”,不断创新传承模式,寻求高质发展,历经千年仍然活跃在当代文化艺术领域。|甲]“锦”在丝绸中以编织复杂、色彩丰富而受重视。织锦工艺专家李加林则发明了“五色交织法”,一改各国沿用了100多年的丝织图像表现方式和传统织锦生产方式,创造出4500多种色彩。他手中诞生了丝织长卷《清明上河图》等现代织锦作品。

    此外,沿袭600多年、被誉为丝绸界“软黄金”的香云纱,原本是集体劳动的结晶。传统香云纱的生产一般要数十名工匠同时操作,还要经历近一年时间的“三洗九蒸十八晒“。纯手工制作加上超长生产周期,几百年来,香云纱一直产量很低、价格昂贵,很难满足市场需求。近年来,人们通过改进染织技艺,大大捉高香云纱生产效率,生产成本随之降低,香云纱走进更多普通百姓家。

    丝绸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也是中华文明的文化标识。我们为世人提供的,不仅是作为面料的丝绸,更是体现着传承与创新的丝纲文化,凝聚着一代代中国人技术实践和文化创造的智慧。

    (节选自李启正《丝绸文化,时尚中绽放魅力》,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介绍了古老的丝绸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 B . 第二段列举关于丝绸的多项文化遗产项目,可见丝绸文化的丰富内涵。 C . 传统香云纱因为生产过程长、技术难度大,导致产量很低,价格昂贵。 D . 最后一段“标识”一词,肯定丝绸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独特的观赏价值。
    2. (2) 依据选文思路,完成下面简图。

    3. (3) 以下两个事例选择一项插入[甲]处作为补充,哪一项合适?请简要分析。

      A:我国科研单位研制出“蚕丝硬盘”,将蚕丝作为光盘一样的储存介质,在上面实现数字信息的写入和读取。

      B:艺术展“非凡珠联·艺术之光”中,国家级非遗项目宋锦代表性传承人钱小萍,用宋锦技艺表现意大利画家莫迪里阿尼系列作品,显示出东西方艺术交融的魅力。

  • 7.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中国有多样的方言,发音区别很大,在某些地方甚至到了“十里不同音”的地步。以声调为例,中国声调最少的方言仅有两个声调,声调最多的的方言则有十六个声调。按照通俗的分法,仅汉语方言就分为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等七大类。每一大类方言下可分为许多次方言,这些次方言继而又细分成若干个方言片及方言点。

    材料二:

       

    部分濒危汉语方言基本状况表

    材料三:九年(1)班方言研究小组群讨论

    1. (1) 根据材料,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国方言种类多,大多是在独特的地理、历史背景下形成的。 B . 方言的发音声调区别很大,中国方言的声调数量在2 - 16之间。 C . 站话是当前使用人数最少的方言,存留于黑龙江古驿站附近。 D . 方言并非一成不变的,也会不断吸收新词汇,不断发展变化。
    2. (2) 请依据材料二概括我国语言使用的现状。
    3. (3) 当前,教育部、国家语委已将方官保护纳入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方言为什么值得保护?请依据材料简要分析。
  • 8. 根据名著阅读任务单,完成相关任务。

三、 写作(60分)
  • 9.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无限春光里,芳菲斗艳。人们总是着眼于迷眼的乱花,殊不知春的气息是从一枚嫩绿的叶芽儿弥散开的。春的舞台上,绿叶似乎永远是个配角,不张扬,不做作,不慕浮云,甘当陪衬,成就花儿的娇媚。由物及人,识叶知人,我们又何尝不可以做一片绿叶?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的哪些感触、思考和启发?请写一篇文章向“三人行”校刊“人物观察”专栏投稿,叙写人与事,也可发表观点和见解。

    要求:自拟题目,自定文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