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

更新时间:2022-05-11 浏览次数:150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选出各题中最符合题意的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 1. 2020年12月17日,      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区域安全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   )
    A . 神舟十一号 B . 嫦娥五号 C . 北斗三号 D . 天宫二号
  • 2. (2020七下·天台期末) 在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有1.2万多名是“90后”,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    )

    ①挺身而出、担当奉献的精神  ②为国家发展作出了最大贡献

    ③青春要在奋斗中闪耀光芒    ④青年有担当,国家就有希望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3. 伴随着生理发育,我们的心理也会不断发生变化,出现矛盾和困惑。导致我们出现矛盾和困惑的心理因素有(   )

    ①自我意识不断增强

    ②认知能力得到发展

    ③身体外形的变化

    ④情感世界愈加丰富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C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4. 对于下图漫画认识正确的是(   )

    A . 可以杜绝早恋,形成良好的同学关系 B . 男女生交往要注意把握分寸 C . 男女生要少说话,保持距离 D . 应把对方当成同性来交往
  • 5. 有人说“停滞的青春是死水,我们不要;单调的青春是萎靡,我们不要;偏激的青春是敌人,我们不要。”那么,我们想要的青春应该是(   )

    ①发展独立思维的青春

    ②培养批判精神的青春

    ③挑战各种风险的青春

    ④开发创造潜力的青春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6. “智者受到赞美时,字字反思;愚者受到批评时,句句反驳。”这启示我们(   )

    ①智者“智”在会独立思考,能正确对待他人的赞美

    ②如果想成为智者就必须根据他人的评价来改变自己

    ③愚者“愚”在不能正确对待他人合理、正确的批评

    ④智者和愚者的区别在于他们是否能够接受他人评价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7. “止于至善”是一种精神境界和追求。下列言行反映了这一境界的有(   )

    ①小李经常利用周末时间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②小张为班级建设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

    ③小王路遇老人跌倒害怕被讹,急忙走开

    ④小陈对朋友很真诚,凡是朋友的要求她都一一答应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8. 下图是疫情期间的感人一幕,类似这些生命摆渡人的事迹使我们战胜恐惧,体味美好。这启示我们(   )

    ①情感只在行动,不需要表达,不需要共鸣

    ②要善于将负面情感转变为正面情感

    ③要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来影响环境

    ④要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获得美好的情感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9. 巴普洛夫说:“忧愁、顾虑和悲观,可以使人得病;积极、愉快和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情绪,可以战胜疾病,更可以使人强壮和长寿。”这句话说明(   )

    ①情绪像“奇异果”影响我们的行动和健康

    ②对事物的预期会影响情绪

    ③不同情绪对人的身心产生不同的影响

    ④持续的悲观情绪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影响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0. 两个人行走在一望无际的沙漠,同样都只有半瓶水,一个人说“只有半瓶水了”,另一个人说“还有半瓶水”。这一故事蕴涵的寓意是(   )

    ①同一境遇,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

    ②合理宜泄是调节情绪的有效方法

    ③改变认知评价能更好地调节情绪

    ④负面情绪一定会伤害人的身心健康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11.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情绪的变化,伴随着生活经验的不断扩展,我们的情感体验也会愈加丰富。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 (1) 下列选项属于情感的是(   )
      A . 喜极而泣 B . 乐极生悲 C . 忐忑不安 D . 一往情深
    2. (2) 情绪与情感紧密相关,以下对两者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①情感伴随着情绪反应逐渐积累和发展

      ②我们对某些人或事物的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产生某种情感

      ③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④情感相对稳定,不会改变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2. “李老师很严肃,我很怕他,也不喜欢上他的科学课。前段时间我生病在家,李老师带着水果来看我,给我补课。现在我不再怕他了,也最喜欢上科学课。”对“我”的变化理解恰当的是(   )
    A . 丰富的情感有助于我们去探索未知 B . 情感的变化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 C . 情感与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有关 D . 情感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精神需求
  • 13. 2020年央视春晚临时增加了一个未经彩排的节目——《爱是桥梁》,主持人用简洁真挚的语言向武汉人民、全国人民传递关爱、祝福和抗疫信心。这个特殊节目的意义在于(   )

    ①充分表达我们美好的愿望

    ②向我们传递情感正能量

    ③将负面情感变为成长的助力

    ④让我们与集体共同成长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4. 《文子》中说:“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下列格言、诗句中与这句话蕴含道理最为一致的是(   )
    A .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B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 .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D .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
  • 15. (2021七下·合山月考) 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至此,我国北斗工程完成了“三步走”战略,55颗导航卫星在天疆部署出一盘“大棋局”。几代北斗人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团结协作、攻坚克难、追求卓越”的精神,用匠心打造精品,创造出“中国北斗”一个又一个奇迹——他们,才是夜空中最亮的星。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集体荣誉是集体成员共同奋斗的结果,是共同的荣誉 B . 集体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可以改变集体中的每个人 C . 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体中汇聚,就会变得强大 D . 个人的力量通过优化组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产生强大合力
  • 16. 下面四个小群体中,表现为小团体主义且我们应明确反对的是(   )
    A . 组建班级篮球队 B . 成立志愿者服务队 C . 拉帮结派孤立他人 D . 成立结对帮扶小组
  • 17. “人在一起叫聚会,心在一起叫团队”。这句话启示我们,在优秀班集体的创建中要(   )

    ①树立目标,公正民主

    ②投机取巧,提高效率

    ③善于合作,奉献集体

    ④团结协作,互助前行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8. (2019·南京) 共建美好集体需要我们遵守集体规则。下列与集体规则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一切美好的集体一定有良好的集体规则

    ②集体规则必须反映成员的全部个人意愿

    ③良好的集体规则,必须符合诚信的要求

    ④集体规则有好有坏,我们应选择性遵守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9. 下列名言能体现个人与集体关系的是(   )
    A . 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 B . 有毅力者成,反者败——梁启超 C .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D .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训》
  • 20.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个人是否完满,是由个人跟周围世界的交往与联系是否完满决定的这说明集体生活为我们搭建起与他人、与周围世界交往的平台,我们应当(   )
    A . 在集体中尽责 B . 在集体中担当 C . 在集体中发展个性 D . 在集体中保护自我
  • 21. 下表中对“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是(   )

    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

    有序停放共享单车

    遵守公共秩序

    向有关部门反映学校周边交通拥堵问题

    尊重社会公德

    滴滴打车记住车牌号

    增加自我保护意识

    买到伪劣商品打96315投诉

    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22. 2021年3月21日,张某等3名游客在八达岭长城墙体上刻划,导致文物损坏,北京延庆警方对这3人作出行政拘留并罚款的处罚。这3名游客应增强(   )

    ①法治意识    ②维权意识    ③自我保护意识    ④保护文物意识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3.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这句话启示我们( )

    ①国家的强弱完全取决于法制是否健全

    ②法律是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唯一工具

    ③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依法办事

    ④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4. 2021年1月15日,国家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这(   )

    ①是社会保护的表现

    ②能够杜绝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

    ③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利

    ④有利于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校安心学习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25. 下边的图表说明(   )

    时期

    相关法律

    少年

    《未成年人保护法》

    青年

    《劳动法》

    老年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A . 我们的生活完全依赖于法律 B . 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相随,相伴一生 C . 没有法律的生活不是生活 D . 法律比生活更重要
  • 26. 在我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主要表现在(   )

    ①任何人都必须严格遵守法律

    ②任何人都必须依法规范自己的言行

    ③任何人触犯法律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④除未成年人外,不允许任何人超越法律之上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7. 我国司法机关在处理未成年犯罪案件时,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姓名。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 . 家庭保护 B . 学校保护 C . 司法保护 D . 社会保护
  • 28. 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下列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新闻事件有(   )

    ①某商场因哄抬物价被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

    ②全国公安机关正开展扫黑除恶追逃“清零”行动

    ③外交部驳斥美国某些政客对疫情的“甩锅”言论

    ④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民法典》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9. 青少年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为此,青少年需要做到(   )

    ①敢于主持正义,制裁非法行为

    ②学习法律知识,学会明辨是非

    ③增强法治意识,善于用法维权

    ④树立法律信仰,积极宣传法律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二、材料题(本题有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 30. 青春,带着一份特殊的邀约,款款而来。面对青春的邀约,你准备好了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专注念书的你,

    是青春最好的样子!

    家里信号不好,她一直跑到雪山的山顶,视频画面才开始流畅。地上是皑皑白雪,拾头是茫茫雪山。在这里听老师讲课,这种感觉太好了。

    1. (1) 青春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指出材料一中男生的错误之处,并谈谈他该如何做到“行己有耻”。
    2. (2)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运用自强的相关知识,说说材料二中的女生“美”在哪里?
    3. (3) 青春是一种体验。请你写下一句话激励自己的青春行动。
  • 31. 疫情面前不退缩,负面情绪自摆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武汉的隔离病房中,有这样一群特殊的“白衣战士”——心理治疗专家。他们消灭的不是患者身体里的病毒,而是患者心中对疫情的感惧及担忧。

    心理危机干预专家表示,部分患者存在担心、烦躁、恐惧甚至绝望的情绪,一些医护人员也因长期在一线出现压力过大、焦虑等心理应激反应。这种负面情绪如果任由发展,会影响到更多的人,通过心理危机干预,能化解公众过度的心理过激反应、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助力一线医护人员保持战斗力。

    1. (1) 根据材料,说说在武汉隔离病房中的患者出现了哪些负面情绪?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出现这些负面情绪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2. (2) 从“情绪作用”的角度,分析心理治疗专家进入隔离病房的原因。
    3. (3) 请你为出现负面情绪的患者出一个主意,帮助其减轻甚至克服心理危机。
  • 32. 融入集体,承担责任。为增强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增强集体凝聚力,共同建设一个团结奋进的班集体,704班决定开展一次主题班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无数逆行者冲在了防疫抗疫的第一线。医生、护士、科研专家、人民子弟兵,还有为我们生活与工作提供保障的社区阿姨、交警叔叔、环卫工人、老师……他们在艰难的时刻,挑起了肩上的使命与责任,舍小家为大家,义无反顾地冲上去,为我们的安全保驾护航

    材料二:班长小英对未来的美好班集体充满期待,她用一首诗来表达对美好集体的憧憬:美好集体,是一缕春风,万物生发;美好集体,是一方净土,百花齐放;美好集体,是一汪碧水,鱼翔浅底;美好集体,是一团星火,魅力四射。

    1. (1) 请你从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关系的角度,分析划线部分给你的启示。
    2. (2) 班级是我们最常见的集体,请你为创建良好的班集体提些建议。
    3. (3) 在集体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哪些“必修课”才能更好地走向社会?
  • 3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闻直击】

    材料一:2020年2月11日,张某因对防疫人员劝阻聚餐和要求戴口罩心生怨恨,趁醉酒辱骂、殴打工作人员,导致二人受轻微伤。2月17日,法院以寻衅滋事罪判处张某有期徒刑一年。

    【法律链接】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网友热议】

    材料三:小强说:“张某的法律观念太淡薄了,最后吃亏的还是他自己啊!”

    小美说:“疫情期间,政府依法采取的疫情防控措施要积极配合,不然可能会违法。”

    1. (1) 材料一中对张某的判决体现了法律的哪些基本特征?
    2. (2) 从法律作用的角度,分析法院对张某作出处罚的理由。
    3. (3) 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阐述公民应如何依法办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