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德阳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

更新时间:2022-05-18 浏览次数:76 类型:期中考试
一、语言知识应用(18分)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 qìng     舟jǐ      事者zhào      兮达兮tāo B . zhuó     辱wū      首以盼qiáo    有恨无人xǐng C . kuàng    羁bàn     汪洋肆zì      与外人隔jiàn D . 旋wò       归miù     风雪途zǎi     更风和雨zhuó
  • 2. 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 怅惘    孤篷万里   寂寞沙洲    销声匿迹 B . 物候    人情事故   冰雪融化    戛然而止 C . 辍学    蒙络摇缀   水尤清洌    可历历数 D . 大腕儿  草长莺飞   句式杂糅    阡陌交通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现阶段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积极做好防疫工作是每个市民责无旁贷的责任。 B . 天气转暖,泉城公园的山茱萸竞相开放,灿若金霞,真是美轮美奂 C . 这台晚会的主持人无论是形象还是口才都差强人意 , 难怪观众怨声载道。 D . 在航天强国的道路上,中国航天人殚精竭虑 , 勇攀高峰,逐渐将梦想化作现实。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城市绿道建设延伸的不仅是绿色的发展观念,更是绿色的活动空间。 B . 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成为“顶流”,源于其自身的“中国元素”密不可分。 C .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书人,关键在于是否有浓厚的阅读兴趣。 D . 随着第七季《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再次激发了大家学习古典诗词的热情。
  • 5.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 不在云端跳舞。”             

    ①能使步子迈得坚实厚重,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②云端舞蹈,看似舞步轻盈曼妙,像胜利者的舞蹈

    ③就怕一个不小心踏空坠下,摔得粉身碎骨

    ④地面行走却是一步一个脚印,倚着大地的支撑

    A . ③②④① B . ②③④① C . ②④③① D . ③④①②
  • 6. 关于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社戏》一文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出了“我”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作品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生活画卷,表达作者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对新生活的渴望。 B . 《诗经》在先秦时期叫作《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一。它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C . 柳宗元被贬到湖南永州后,常常探山访水,流连于自然胜景,以排解心中郁积的苦闷,写下了备受后人推崇的“永州八记”,《小石潭记》为其中之一。 D . 《灯笼》以小说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
  • 7. 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石灰岩进行溶蚀和冲刷而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以斯洛文尼亚的喀斯特高原命名,中国亦称之为岩溶地貌。

    喀斯特地貌分地表和地下两大类,地表有石芽与溶沟,喀斯特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喀斯特盆地与喀斯特平原,峰丛、峰林与孤峰;地下有溶洞、地下河、暗湖。

    喀斯特地貌在中国分布最广,其集中分布于桂、黔、滇等省区,川、渝、湘、晋、甘、藏等省区部分地区亦有分布。

    【材料二】

    桂林山水,素以“山清水秀,洞奇石美”著称于世。那么,独具特色的桂林山水,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

    在数亿年以前,广西与云贵地区是连成一片的汪洋大海,海底有大量含石灰质的沉积物,经过久远的时间,最终形成了厚度达3000多米的石灰岩,之后又由于地壳的运动,海底上升成为陆地,因此桂林的山大多以石灰岩为主。

    石灰岩中含有碳酸钙,遇水很容易被溶解,而桂林地区的石灰岩又有厚度大、岩性纯、空隙发育广泛的特点,导致这里的岩石具有更好的可溶性和透水性,因此桂林的山只要出现一点点缝隙,无孔不入的水就能溶蚀出一条条通道来,并使山体的裂缝不断扩大。如果石灰岩的裂缝是直立的,水就沿着裂缝向下溶蚀。最初扩大成漏斗状的凹坑,然后扩展成碟状洼地;再继续扩展,洼地相通了,剩下没有被溶蚀的岩石,就成为孤峰残柱。

    而如果水继续沿着岩石裂维不断溶蚀岩层,又会形成复杂的地下溶洞。有的河流遇到地下洞穴,就会在地面上突然消失,转为地下暗河。

    同时,环绕着桂林的漓江水系,其水流也如刻刀般雕蚀着深厚的石灰岩,溶蚀了盆地中一个个山峰的坡角,使其坡面不断崩塌平行后退,将其塑造成一座座分离的山峰,形成峰林平原。山与水的组合,也就形成了以典型喀斯特地貌为特征的桂林山水的优美风景。

    分布广、厚度大、质地较纯的石灰岩,是桂林形成喀斯特地貌的物质基础;而丰富的降水和流经的水系,是桂林奇峰异洞的主要雕塑者。它们共同完成了桂林山水的打造工程。

    【材料三】

    “当阿拉斯加天寒地冻,桂林却鸟语花香。”2021年3月23日,“今日俄罗斯”电视台在中国微博上这样对比中俄外长在广西桂林举行的会谈与此前中美高层对话的不同氛围。桂林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它不仅是中国的一个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更是一张向世界传递和平友好的亮丽“名片”。

    3月22日至23日,中俄两国外长在广西桂林举行了愉快的会谈后,王毅这样形容中俄关系:“桂林山水甲天下,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样甲天下。”在这个世界局势敏感微妙的特殊时期,“桂林”被中外众多媒体推到舆论的中心,而“桂林”两个字向世界传递的是中俄两国“和平”“友好”“团结”“合作”等理念。

    桂林在世界享有崇高的声誉。人们说起桂林,脑海中浮现的是秀美的自然山水,以及人与自然融合的画面。春天的桂林,绿树繁花,处处生机勃勃,是一个与“美好”联系在一起的地方。对于俄罗斯驻华大使推荐桂林作为此次中俄外长会谈地的作法,王毅认为“是非常明智的,也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因为俄罗斯正是中国的“贵邻”。

    在桂林的时间虽短,但拉夫罗夫外长感受到的是桂林城市的美丽,以及中国人民的热情。俄罗斯外交部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则视频,记录了拉夫罗夫访华的片段。在视频中,拉夫罗夫站在游船上游览漓江,他不断向其他游船上的中国民众挥手致意,身体语言传递出轻松与愉悦,仿佛到老友家做客一般。这次访华之行,他对桂林印象深刻,评价很高。他说“桂林是中国风景最美的地区之一”,他感谢“亲爱的朋友”邀请他访问桂林。

    (来源《桂林日报》记者王光星 刘倩,有删改)

    1. (1) 对【材料一】和【材料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喀斯特地貌以斯洛文尼亚的喀斯特高原命名,中国称它为岩溶地貌。 B . 喀斯特地貌中的地下类型有溶洞、地下河、暗湖。 C . 桂林山水,素以“山清水秀,洞奇石美”著称于世。 D . 桂林山水形成的唯一原因是桂林具有分布广、厚度大、质地较纯的石灰岩。
    2. (2) 给【材料三】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桂林成为中国向世界传递和平友好的“名片” B . 世界局势处于敏感微妙的特殊时期 C . 俄罗斯是中国的“贵邻” D . 拉夫罗夫外长游览漓江
    3.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删去后,对原意影响最小的一项是(    )
      A . 喀斯特地貌在中国分布最广 , 其集中分布于桂、黔、滇等省区。 B . 因此桂林的山大多以石灰岩为主。 C . 而“桂林”两个字向世界传递的是中俄两国“和平”“友好”“团结”“合作”等理念。 D . 他说“桂林是中国风景最美的地区之一”,他感谢“亲爱的朋友”邀请他访问桂林。
  • 8.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父亲和我的时代(节选)

    杨遥

    ①有一天,父亲突然打来电话,让我加他的微信,帮他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一下视频。我欣喜父亲终于有变化了,赶忙加上他的微信,打开发来的视频。父亲在施肥,他穿着脏兮兮的蓝色中山装,头上脸上都是土,不多的头发被风扬起,上面沾着碎草屑。他施的肥黑乎乎的,父亲捧着一捧,用我们老家的方言说;“这是纯天然的羊粪,我们的农产品不用化肥、不打农药,是真正的绿色食品。”视频中的父亲样子很认真,像背课文的小学生。因为他的认真,方言听起来特别生硬、难听。

    ②原来父亲让我转发这样的内容。看架势,他要卖啥农产品了。

    ③现在父亲竟要做微商了,我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想起微信圈里被我屏蔽掉的那些卖东西的朋友,做微商一定很难,怎样能让别人信任你,买你的东西?我们镇坐落在山西中北部,一半盆地,一半山丘。人们在盆地种些玉米、高梁等大田作物,山坡上种谷子、荞麦、胡麦、豆类等小杂粮,没啥特别的东西,谁买呢?而且想到父亲邋遢的样子,如果被朋友们看到……我便没有帮他转发,想过段时间,父亲或许会知难而退。他不适合干这个。

    ④没想到到了晚上,父亲在微信里问我:“怎么没有看到你转发的视频?”我不知道该怎样回答父亲,便索性装作没看见他的信息。侥幸地想,父亲刚用微信,大概不太熟悉它的功能,能糊弄过去;或者,他能猜测到我的想法,不再问。但是第二天一早。刚打开手机,就窜出父亲的微信。他还是问怎么没有看到我转发的视频。没办法搪塞了,想到父亲的执拗,便不情愿地转发了。

    ⑤到了傍晚,父亲的微信又来了,这么多年,我们从来没有这么频繁地联系过。这次他是来批评我的,他说朋友圈要互动,你不回复别人的留言,人家就不会给你点赞、留言了。

    ⑥过了几天,父亲又给我打来电话,很认真地说需要帮他一个忙。我对父亲的电话已经有些头疼了,我情愿他问我要一些东西,哪怕贵些也不怕。现在他这样认真和我说话,我预感不大好。果然,父亲说:“你在外面工作,认识的人多,拉我进你的几个微信朋友群。那里面肯定有许多人需要绿色食品。”我一听头大了,怎么能把父亲拉进我的微信朋友群呢?便回绝道:“拉不进来,进这些群都要群主审核。”父亲不死心地问:“你和他们说一下不行吗?”我说:“人家都是搞文艺的。”父亲叹口气,挂了电话。拒绝了父亲,我心里有些不安,想父亲这样着急是不是缺钱?便给他微信转账发去个大红包。父亲打都没有打开,回复说他不缺钱,这些年挣的钱连他死后打发也够用了,只是想让我多帮他做宣传,多帮他加一些微信好友。

    ⑦芒种过后十多天,父亲又发来他的视频。他在锄草。这次他脱下长衫了,却换了件穿过很多年的湖蓝色半袖衫,当初那鲜亮的湖蓝早已褪去,变得发灰,像湖水被大面积污染了。

    ⑧父亲满脸的胡子和头发连在一起,像从草堆里长出来的一棵最高的草。我气愤给父亲买了那么多件新衣服他不穿,总是让我转发他邋里邋遢的视频,便索性关掉朋友圈。

    ⑨一日有同学问,乡下可有绿色农产品?忽然想到有次父亲好像谈到在种什么“羊粪小米”,给他打电话。父亲的手机意外地占线,等了好长时间,才把电话打进去。我问父亲能不能买下好小米。父亲大概没有想到我问小米,有些意外,马上回答:“新米刚下来。今年咱家种的是羊粪小米,完全没污染,口感特别好。”我找到父亲的微信朋友圈,让同学们看视频,但没有告诉他们这是我的父亲。

    ⑩父亲记日记一样,在微信朋友圈里记录着谷子成长的过程。几天过去,谷子已经冒出一截儿。然后父亲锄草、施肥,施的是羊粪肥。长出谷穗了,刚开始手指头肚那么大,慢慢变成狗尾巴那么大。突然长出虫子了,父亲对着镜头说:“我们不打农药。”他每天用小刷子蘸着烟蒂泡的水刷谷穗,好半天才刷完一只。刷谷穗的时候,父亲的脸拼命往上凑。我知道他眼神不好,看不清那些小虫子。他抬起头来的时候,脸上沾着黑一道、绿一道的植物汁液。谷子地一眼望不到尽头。同学们没有把视频看完,就敲定了买父亲的小米,五斤、十斤下了订单。那天帮父亲卖了五十斤小米。 第二天父亲告诉我已经快递发货了。他对我说:“你认识的人不一样,以后有机会多给我介绍啊!”

    ⑪没几天,一位西藏的朋友给我打来电话。我有些诧异,他这么快就和我联系?没想到他开口就说:“你介绍的米贵,熬上不好喝。”我心里咯噔一下,赶忙说给他问一下。我给父亲打电话,父亲听完后说:“放心,我还能让你丢脸?”几天后,西藏的朋友又打来电话,他说:“我错怪你介绍的那位卖米的大爷了,是我们这儿的水有问题。以后我就吃他家的小米。”我不清楚父亲怎样处理的,忙去问。父亲说“咱的米能有啥问题,我种的还不知道?肯定是他的水出了问题。我给他又寄了三斤小米,同时寄了三瓶矿泉水。我告诉他说你熬的米不好喝,可能是水的问题,这次你用矿泉水熬上,不要拿你们的水,要是不好喝就是我的米有问题。”父亲笑了一下:“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水土,他们那儿和咱们的水土不一样。一用矿泉水熬上,他就告诉我好喝。”我心里叹服父亲能想到这么个点子。说以后有朋友要小米,我就给介绍。父亲说:“我不光卖小米,还有核桃、蜂蜜、酸枣、荞麦、胡油、土鸡蛋。需要啥有啥,质量绝对没问题。”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他不适合干这个”到“说以后有朋友要小米,我就给介绍”,形成叙事转折。这变化的,背后,显示出“我”对父亲做微商的认可。 B . 父亲发来的前两段视频,都是展现了他在忙活农活儿的情景,但文章描写侧重点的选取有所不同,收到了“同中有异”的表达效果。 C . 先写西藏的朋友怪“羊粪小米”不好喝,再写认可父亲的小米好喝,最后通过父亲叙述交代背后原委,这种插叙有利于凸显父亲形象。 D . 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我”既是文章中的叙述人,起到串联情节作用;又是文章中的重要人物,对父亲形象起到重要衬托作用。
    2. (2) 本文第十段细致描写了父亲在微信朋友圈里记录谷子成长及料理过程的情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 (3) 有人评论说本文中“父亲与传统农民相比,具有新时代特色”,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时间的脚印(节选)

    陶世龙

    ①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

    ②有一种很粗糙的石头,叫作“砾岩”。你可以清楚地看到,砾岩中包含着从前的鹅卵石。这说明了岩石生成的地方,是当时陆地的边缘,较大的石子不能被搬到海或湖的中央,便在岸边留下了。可是,有时候,在粗糙的岩石上覆盖着的岩层,它里面的物质颗粒却逐渐变细了,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是因为地壳下沉,使原来靠岸的地方变成了海洋的中心。

    ③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

    ④石头颜色的不同,也常常说明着地球上的变化。红色的岩石意味着当时气候非常炎热,而灰黑色常常是寒冷的表示。如果这里的石头有光滑的擦痕,那很可能从前这里有冰河经过。

    ⑤古代生物的状况,在岩石中更有着丰富的记录。许多生物的尸体由于和泥沙埋在一起,被泥沙紧紧包裹住,没有毁灭消失,而让别的矿物质填充了它的遗体,保留了它的外形甚至内部的构造。在特殊的情况下,某些生物的尸体竟完整地保存下来了,如北极冻土带中的长毛象、琥珀中的昆虫。所有这些都叫做“化石”。

    ⑥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⑦例如,很多地方都发现了一种海洋生物三叶虫的化石。它告诉我们,在6亿多年前到5亿多年前的那个叫作“寒武纪”的时代,地球上的海洋是多么宽广。许多高大树木的化石告诉我们,有一个时期地球上的气候是温暖而潮湿的,这是叫作“石炭纪”的时代的特征。还有一些“象”和“犀牛”都长上了长长的毛,这准是天气冷了,说明了“第四纪”冰河时期的来临。

    ⑧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下了痕迹。如雨打沙滩的遗迹,水波使水底泥沙掀起的波痕,古代动物走过的脚印和天旱时候泥土龟裂的形象……

    1. (1) 请从选文中概括出岩石保存的历史痕迹。
    2. (2) 指出第⑦段的主要说明方法和作用。
    3. (3) 第④段中加点词“很可能”可否去掉?并说明理由。
三、古诗文阅读(27分)
  • 10. 课内外文言文阅读题

    【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乙】沪邑元宵灯火,以伞灯为最。灯作伞形,或圆,六角,咸以五色锦笺缀成,磨薄令如蝉翼,上镂人物、花鸟,细若茧丝。一灯之制,经岁始成,虽费百金不惜,但伞灯之出最迟,每俟诸灯兴阑,于百花生日前后始盛。多至二三百盏,间以五彩吴绫折枝花灯,偶缀禽、鱼、蝉、蝶,飞舞若生。又扎彩为亭,高三四丈,名曰“抬阁”,间饰龙凤,以云母石为鳞甲,上下通明,光照数丈;或二层,或三层,每层以纹绣孩童,扮演杂剧,常扮《长生殿·玉环拜月》,兽炉中香烟一缕,烟际现月宫,姮娥立殿左,左右侍女,各执宫扇,肩上立牛女二星,望之如在霄汉也。每灯过处,绵亘数里,光耀如昼。笙箫鼓乐声彻夜不绝。而自通商后,无复有此盛事矣。同里张秋浦茂才《岁事衢歌》有“月夜笙箫步绿塍,珠常垂处小楼凭。吴绫输与谈笺纸,妙擅江乡算伞灯。”盖伞灯之制,纸贵于绫,谈笺,邑之土产也。

    雨苍氏曰:琐事耳,而插一叹想句,便寓绝大感慨。

    【注释】①锦笺,精致华美的纸。②兴阑,兴尽。③绫,比绸缎还薄的一种丝织品。④抬阁:一种民间的游艺项目。在木制的小阁里有人扮饰戏曲人物,由别人抬着游行。⑤姮娥,嫦娥。⑥茂才:秀才。⑦塍:田埂。⑧擅:独揽,独占。

    (选自毛祥麟《墨余录》,有删改)

    1. (1)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宫室雕刻 B . 罔不势象形  根据 C . 六角或者 D . 三四丈    大约
    2. (2) 选出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     )
      A . 但伞灯出最迟          渔人甚异 B . 五彩吴绫折枝花灯    能径寸之木 C . 自通商                隶从者 D . 又扎彩亭              不足外人道也
    3. (3) 下面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画线句主要介绍舱旁的小窗,它不仅可以开关,而且上面刻了对联,共十六个字。 B . “雨苍氏”有与外国通商后不再有“元宵灯火”兴盛的感慨,有对制作伞灯时谈笺价格高昂的感慨。 C . 核舟能“启窗而观”,还有“雕栏相望”,更显出作者构思的巧妙,工艺的精细。 D . 甲文概括地介绍王叔远微雕技艺的“奇巧”以及他技术的全面,既是全文的总提,也为转入正题蓄势。
    4. (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②每灯过处,绵亘数里,光耀如昼。笙箫鼓乐声彻夜不绝。

  • 11. 诗歌阅读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太原早秋

    李白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注释]①大火: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农历六七月开始向下行,故称“流火”。②故国:家乡。

    1. (1) 下列对《关雎》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 B .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两句反复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C .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D . “寤寐逑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来和睡着,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2. (2)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前人评价本诗“健举之至,行气如虹”,说明作者虽然心绪不高,但此诗格调自高,带有边塞诗的雄健之气。 B . 颔联中的“早”“秋”两字巧妙点题,“霜威”“云色”则直接描写了太原早秋的自然景象。 C . 镶嵌是一种修辞手法,指在词句中镶嵌有特定意义的字,具有突出和强调意义的作用。颔联即运用了该手法,巧妙照应标题。 D . 颈联形式上相对,意义上层层递进,转入对边关国事的挂念,写的是诗人梦境,含蓄地写出诗人正处在异域他乡。
    3. (3) 本诗尾联颇受称道,尤其“悠悠”二字更佳,请赏析尾联两句诗的妙处。
四、默写与名著(13分)
  • 12. 名句默写
    1. (1) ,白露为霜。(《诗经》)
    2. (2)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诗经 郑风 子衿》)
    3. (3) ,漏断人初静。(《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
    4. (4) 坐观垂钓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5. (5) ,只有香如故。(《卜算子 咏梅》陆游)
    6. (6) 挥手自兹去,。(《送友人》李白)
  • 13. 名著阅读
    1. (1) 《傅雷家书》中傅雷认为:“人需要不时跳出自我的牢笼,才能有新的感觉、新的看法,也能有更正确的自我批评。”请从你读过的名著中,选择一位人物,结合作品中该人物的相关情节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 (2) 二中某同学在毕业赠言中引用了下面语段,请你阅读后完成下面的问题。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段文字摘自苏联作家(填人名)的名著《》,文中的主人公(填人名)在病床上克服困难,计划写一部中篇小说。

五、作文(60分)
  • 14. 请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选择下列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进行介绍:清明节、端午节或重阳节。要求:不少于200字。
  • 15. 按要求作文。

    请以“这美好,让我沉浸其中”为题目,写篇文章。

    要求: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否则扣分;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