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

更新时间:2022-05-23 浏览次数:72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2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 1. 习近平主席勉励大家:“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回首往昔,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终于站起来了,不断追梦始于(   )
    A . 中国共产党成立 B . 抗日战争胜利 C .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2. (2017八下·临淄期中) 为纪念抗美援朝,一位志愿军老战士到学校给学生讲课时说:“为了不暴露潜伏地点,邱少云硬是在火海中咬紧牙关,纹丝不动,直到壮烈牺牲!同学们,这是怎样的一种毅力,怎样的一种精神啊!”老战士所说的这种“精神”是(    )

    ①爱国主义精神     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③艰苦创业的精神    ④集体主义精神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3. 从1952年起,中国开始以苏联高等院校为榜样,大量翻译苏联高等院校的教材。此外,还向苏联派遣留学生,仅在1956年,就有1800多名大学生和研究生被派往苏联留学。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 . 实行三大改造 B . 推进第一个五年计划 C . 调整国民经济 D . 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 4. 右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与该会议相关的史实是(   )

    A . 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 制定了“一五”计划 C . 会后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D . 通过了土地改革决议
  • 5. 根据右图反映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我国(   )

    A . 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 B . 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C . 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 . 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6. 下图是小明在复习时绘制的时间轴。其中,中国共产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严重失误是(   )

    A . 三大改造后期要求过急 B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 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D . 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
  • 7. 为了更好地开展“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主题教育活动,某地准备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观看一部电影,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是(   )
    A . 王进喜 B . 焦裕禄 C . 雷锋 D . 邓稼先
  • 8. 1978年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下列城市或地区对外开放的先后顺序是(   )

    ①深圳    ②上海    ③海南    ④上海浦东开放区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④③ C . ①②④③ D . ③④②①
  • 9. 为履行2001年加入某国际组织的承诺,2002年至2005年,中国共进行了4次较大幅度的降低关税,关税总水平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从15.3%降至9.9%,降幅高达35%,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这一国际组织是(   )
    A . 亚太经合组织 B . 二十国集团 C . 世界贸易组织 D . 金砖国家
  • 10.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其最根本的相同点是( )
    A . 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 . 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 . 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D . 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11题9分,12题11分,13题10分  共30分)
  • 11.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接受检阅的场面。

    材料二:我们采取上述积极政策,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而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泽东《中国人民志愿军应当和必须入朝参战》

    材料三:

    新中国刚成立时,全国尚有约占总数2/3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从1950年夏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约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共获得约七亿亩土地。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据统编高中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

    土地改革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材料四:“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的讲话

    1. (1) 担任材料一检阅总司令的是谁?
    2. (2) 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这场战争的胜利对我国有何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开展的土地改革有何历史意义?
    4. (4) 据材料四指出,到本世纪中叶我们的奋斗目标是什么?你认为达成这一目标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 12.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组织人民取得革命胜利,踏上了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新征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51年,中国现代化工业在工农业生产总值中占26.65%,重工业在生产总值中只占35.5%。

    材料三:“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材料四: “一五”计划前后部分行业产量变化情况

    1. (1) 请根据图片,分别写出从图1到图4,中国共产党为了发展农村经济而采取的重大举措。
    2. (2) 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当时中国的什么现状。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国政府做了什么决定?
    3. (3) 找出材料四中增长幅度较大的两个行业。从材料四中可以看出我国“一五”计划发展的重点是什么?
    4. (4) 综合上述材料,阐述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 13.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中国共产党以敢为人先、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开创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新局面。阅读以下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在1953年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的新阶段。这一年,在全

    党空前团结的基础上,全国开展了一场又一场生气勃勃的革命和建设活动。到1957年,这个国家的工业化道路已经走了几大步,并且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经济建设增长速度。经济制度已经顺利地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教导得到改造。国家的政治制度也具有了中国特色。

    ——摘编自[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

    材料二:《我为祖国献石油》歌词(节选):地下原油见青天,祖国盛开石油花。天不怕,地不怕,改造世界雄心大。我为祖国献石油,祖国有石油我的心里乐开了花!

    材料三:他依据对二十多年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总结,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应当富裕……

    材料四: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1. (1)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济制度已经顺利地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教导得到改造。”指的是什么? “国家的政治制度有具有了中国特色”指的是什么?它是以什么形式确立起来的?
    2. (2) 《我为祖国献石油》这首歌传唱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它讴歌的石油工人的典型代表是谁?我国什么时候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
    3. (3) “他”是谁?党的哪次会议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引导中国人民走上富强之路?
    4. (4) 材料四中“中国道路”指的是什么?
    5. (5)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你有什么感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