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庆丰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

更新时间:2022-05-06 浏览次数:8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 1. 陈朝灭亡前,江南人民厌恶腐朽的陈王朝,盼望南北统一。民间传唱着:“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歌谣中的“汝”此处代指(    )
    A . 西晋 B . 北周 C . 隋朝 D . 梁朝
  • 2. “输送物资最方便的乃是水运,然而无论黄河、淮水还是长江,中国主要的江河都是自西向东,没有连接南北的河流。于是,隋炀帝决定以人工之力来完成此事。”由材料可知“此事”是(    )
    A . 完成全国统一 B . 营建东都洛阳 C . 开通大运河 D . 设立科举制
  • 3. 虽然隋炀帝刚愎自用、暴虐无道,武则天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史学家还是肯定了他们的功绩。其原因是他们都(    )
    A . 创立了新的官制 B . 促进了社会发展 C . 建设了大的工程 D . 重用了有才之人
  • 4. 下列关于科举制创立及发展的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创立进士科    
    ②创立殿试制度    
    ③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④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③④ C . ③①④② D . ③①②④
  • 5. 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历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松赞干布派遣子弟到长安学习。这些史实反映了(    )
    A . 唐朝商品经济繁荣 B . 民族交往与交融 C . 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D . 中外文化交流
  • 6. 它由11个部件构成,设计精妙,轻便灵巧,操作时可自如地控制入土深浅。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这里所描述的“它”是(    )
    A . 耧车 B . 筒车 C . 曲辕犁 D . 秧马
  • 7. 某班的几位同学在讨论《百家姓》的内容时,赵涛同学说:“如果处于某朝代,我的姓氏属于国姓(与当时皇帝同姓)”。赵涛所指的朝代是(    )
    A . 秦朝 B . 隋朝 C . 唐朝 D . 北宋
  • 8. 作为宋朝中央最高军事机构的枢密院,长期由文官掌握,这种现象被称作“文臣主枢密”,宋朝实施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 . 提升官员素质 B . 发展文教事业 C . 缓和阶级矛盾 D . 稳固国家政权
  • 9. 如图是宋元时期政权形势变化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    )

    A . 辽、金、元 B . 金、元、辽 C . 元、辽、金 D . 辽、元、金
  • 10. 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见干戈(战争)”。这说明(    )
    A . 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了极大削弱 B . 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C . 北宋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D . 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 11. 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大发展。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历史现象的是(    )
    A . 宋朝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B . 宋朝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中原地区 C . 中国的海船上装有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 D . 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
  • 12. 小张同学想做一期以“古代英雄故事会”为主题的手抄报,于是搜集了下列的资源。据此判断,他的标题可能是(    )

    ①视频:《零丁洋在哪里?》

    ②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③故事:《危难关头有信念,人生在世有正气》

    ④音乐:《正气歌》

    A . 文天祥宁死抗元 B . 郑成功收复台湾 C . 铁木真统一蒙古 D . 岳飞郾城大败金军
  • 13. 《元史·百官志》记载某机构:“掌释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隶治之。遇吐蕃有事,则为分院往镇,亦别有印。”该机构的设置说明元朝(    )
    A . 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B . 设立统一的边疆管辖机构 C . 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D . 中原地区和西域联系加强
  • 14. 北宋中后期,在阳春三月的东京,“举目则秋千巧笑”,荡秋千已十分普及。还出现了“水秋千”,把跳水和荡秋千结合起来,相当于现在的“花样跳水”。材料从侧面反映了(    )
    A . 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B . 宋词元曲广泛流行 C . 北宋时期商业贸易繁荣 D . 都市生活丰富多彩
  • 1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对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进程有重大影响。下列制度创新或科技创新成果,按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造纸术    ②行省制    ③活字印刷术    ④分封制

    A . ②①③④ B . ①③②④ C . ④①③② D . ③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 16. 辨别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并加以改正。
    1. (1) 唐太宗知人善任,大臣房玄龄敢于直言,成为唐太宗可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2. (2) 唐朝高僧鉴真西行前往天竺求取佛经,为中国佛教事业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3. (3) 元朝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郑光祖,其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
    4. (4) 北宋时的匠人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统一全国后,天下安定,老百姓各安其业。那时,水旱灾害也比较少。皇帝下令在洛阳等地修建大型粮仓广储粮食。开皇末年,仓库里粮食堆积如山。

    材料二:贞观年间,粮食连年丰收,马、牛满山遍野,粮食空前便宜。皇帝励精图治,官吏大多勤谨清廉。城市、乡村社会秩序良好,犯罪人数大大减少。

    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杜甫《忆昔二首(其二)》

    1. (1) 材料一中的“皇帝”指的是谁?该材料反映出该皇帝在哪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 (2)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皇帝在治理国家时采取的措施。(写出两点即可)
    3. (3) 材料三中,杜甫所回忆的那个年代有哪些令其难以忘怀之处?
    4. (4) 根据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中涉及的三位皇帝在治国安邦中的共同点。
  •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nòu,锄草的农具)……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会土(会稽郡)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值一金荆城(荆州)跨南楚之富,扬部(扬州)有全吴之沃,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卷五十四

    材料三: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富,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摘自《陆游集》

    1. (1) 材料一反映南方的经济状况如何?材料二、三反映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
    2. (2) 上述三段材料反映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3. (3)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上述重大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 19. 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以“宋元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与国家统一”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进来。

    【政权并立】

    材料一: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

    材料二:欲得天下好,无如召寇老。

    材料三: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岳飞《满江红》

    【国家统一】

    材料四:金朝军队在百万以上,比蒙古多出10倍,当时有人说:“金朝如海,蒙古如一掬细沙。”在蒙金战争中,他及其继承人,在政治上以反抗压迫为号召……成功地运用了借道于宋、联宋灭金之策……

    材料五:天苍苍百年征战,野茫茫三代风流,草原苍狼,前赴后继,成就惊天大业。他是入主中原的第一位蒙古族帝王,大元帝国的创立者。

    1. (1) 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个民族的生活状况?10世纪初此民族的哪位首领建立了政权?材料二是北宋大臣寇准被排挤,罢去相职后,京城流传的民谣。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寇准被罢免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2. (2) 材料三反映了南宋与哪一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岳飞“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愿望实现了吗?为什么?
    3. (3)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整体特征。
    4. (4) 材料四中的人物逢敌必战、逢战必胜,将人类的军事天赋发挥到了极点,他是谁?他和他的继承人通过消灭哪些主要政权完成了全国统一?
    5. (5) 材料五赞颂的历史人物是谁?元朝建立后,他实行了哪些巩固统一和管辖边疆的措施?(写出两点即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