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4月...

更新时间:2022-05-10 浏览次数:63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26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2分)
  • 1. (2011·海南) 梭伦在抒情诗中表达了实行民主改革的原则:“我所给予平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增多:即使是对那些有财有势的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在梭伦看来,政府应当(    )

    A . 捍卫平民的权利 B . 兼顾平民和贵族的利益 C . 维护贵族的利益 D . 抑制平民和贵族的要求
  • 2. 古代雅典城邦平民能在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是(    )

    A . 平民开展暴力斗争 B . 代表平民利益的领袖不断改革 C . 平民中不再有债奴 D . 平民中新兴工商业者力量壮大
  • 3. 商鞅从“利禄官爵专出于兵,无有异施”这一原则出发,坚持“国以功授官予爵”“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商鞅的这一措施(  )
    A . 促成了尚武风气的形成 B . 确立了官僚政治体制 C . 消除了宗室贵族的影响 D . 提升了秦军的战斗力
  • 4. 秦孝公时期,商鞅制定军功爵制,“以多杀为爵级,以怯斗为役隶”;秦王嬴政时期,取消计首授爵,将战争胜负作为论功行赏的标准。秦国政策的调整(  )
    A . 表明统治思想发生变化 B . 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 C . 顺应国家战略发展需要 D . 改变了对外战争性质
  • 5. 商鞅指出,“凡世主之患,用兵者不量力,治草莱者不度地。故有地狭而民众者,民胜其地,地广而民少者,地胜其民……民过地,则国功寡而兵力少,地过民,则山泽财物不为用”。该论述(  )
    A . 指出实施重农抑商政策的必要性 B . 表达对秦国现状的担忧 C . 强调人口与土地数量比要相适应 D . 注重合理保护生态环境
  • 6. 下图《废井田,开阡陌》是当代画家张友仁的作品。他根据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史实创作,曾作为中学历史教材插图而广为人知。该作品(  )

     

    A . 创作源于画家的生活实践 B . 能完整还原历史真实 C . 是对历史的一种艺术表达 D . 体现写意传神的特点
  • 7. (2021·惠州二模) 现存北魏孝文帝的诏书中,北魏往往自称“中夏”,同时把南齐称为“南夏”。这说明北魏统治者(   )
    A . 追求国家统一 B . 促进民族交融 C . 认同华夏文明 D . 改革鲜卑旧制
  • 8. 左图是北魏孝文帝迁都前漆棺上的孝子画像,身着窄小胡服,右图是迁都后石棺上的孝子画像,身着宽大汉服。这一变化说明迁都后(  )

     

    A . 君主专制权力强化 B . 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 C . 以孝治国体制确立 D . 文化心理认同逐渐形成
  • 9. 北魏献文帝即位后大力遏制汉族官僚、重用鲜卑贵族,遭到群臣和冯太后的反对,被迫传位给孝文帝。冯太后逝世时,孝文帝失声痛哭,“朕的祖宗只专意武略,未修文教,是她老人家教导朕学习古道”。据此判断(  )
    A . 献文帝曾对汉官进行彻底清洗 B . 迁都洛阳适应了北魏发展需要 C . 群臣都曾坚决支持孝文帝改革 D . 冯太后有力地推动了鲜卑封建化
  • 10. 下表内容是20世纪前期,部分教科书中有关孝文帝改革的论述。据此可知(  )

    时间

    教科书

    论述

    1907年

    《中国历史讲义》

    自是华奢柔弱之风渐行,而国势之衰兆已见

    1913年

    《共和国教科书》

    鲜卑之同化中国,帝功居多

    1928年

    《初中本国史》

    国中一切制度文物……至北齐北周之治制,则尤为隋唐治制之所本,于中国之贡献颇大

    A . 清末新政促进了教育变革 B . 社会进步传播了唯物史观 C . 辛亥革命推动了民族交融 D . 时代发展丰富了史学观点
  • 11. (2021高一上·普宁期中) 王安石曾提出“守天下之法者莫如吏”,特别强调官吏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但从变法结果看,“用人不当”却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 变法在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 B . 治国理念实现需要精准施策 C . 新旧党争影响变法措施实施 D . 后世研究无法还原历史真相
  • 12. 在变法过程中,王安石创建了一系列新的任务导向型政府机构,并由那些不受公务条框限制的新晋官员负责,如王安石创建的“制置三司条例司”,里面那些支持变法的低驻官员,都由王安石精心挑选。王安石这一举措(  )
    A . 减少了政府决策失误 B . 保证了变法措施的顺利推行 C . 改变了中枢决策方式 D . 客观上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 13. 作为反对派,司马光曾评价王安石变法“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毁之,弃者取之,矻矻焉穷日力,继之以夜,而不得息”。刘挚也说“二三年间,开阖动摇,举天地之内,无一民一物得安其所者”。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北宋(  )
    A . 边防压力得到缓解 B . 社会秩序相对稳定 C . 崇文抑武受到冲击 D . 统治集团党争激烈
  • 14. 王安石认为国家积贫积弱的根本在于生产少,生产少而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强。为根本上解决问题他颁行了(  )
    A . 青苗法和农田水利法 B . 募役法和保甲法 C . 将兵法和均输法 D . 方田均税法和科举新法
  • 15. 英国宗教改革后所建立的国教具有明显的新教倾向,但又保留了大量的天主教色彩。比如它既承认因信得救,又允许教徒向教士忏悔、告白;既强调宗教教义来自圣经,又承认几次宗教会议的重要决议。据此可推知英国(  )
    A . 宗教改革采取渐进模式 B . 确立了王权高于教权 C . 天主教会统治土崩瓦解 D . 阐明国家与教会关系
  • 16.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加尔文主张“先定论”

    反映了早期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B

    亨利八世推行宗教改革

    主要意图是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

    法国颁布的《人权宣言》

    被誉为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

    D

    《独立宣言》的发表

    确立了美国建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A . A B . B C . C D . D
  • 17. 读下表,影响其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人)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600

    7954

    1879年

    187

    42000

    51937

    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

    A . 先进政治制度的确立 B . 国内外市场的扩大 C . 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 D . 生产关系的变革
  • 18. (2021高一下·邳州期中) 18世纪末,俄国国内市场的粮食需求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而上升。19世纪中叶,俄国市场上的粮食有90%来自地主的庄园。列宁对此评价道:“地主为出卖而生产粮食(这种生产在农奴制后期特别发达),这是旧制度崩溃的先声。”对列宁所说的“生产”起推动作用的是(   )
    A . 市场和工业生产的发展 B . 俄国的农奴人口比重大 C . 农奴获得法律上的自由 D . 地主对农民的控制加强
  • 19. (2020高二下·襄阳月考)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说:“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解放农奴会引发地主暴动 B . 农民过得优厚会危及沙皇统治 C . 沙皇顽固地维护农奴制度 D . 沙皇主张让农民获得一定土地
  • 20. 1868年4月、明治政府颁布政体书,确立了府藩县三治制治理结构。1871年7月,明治政府宣布实行府县二治制,全国共设3府302县。这一改革旨在(  )
    A . 强化中央政权的政令统一 B . 促进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C . 克服地方层级过多的问题 D . 确立明治天皇政府的权威
  • 21. (2020高三上·西城期末)   2018年,日本发行了一套明治维新150周年纪念邮票,包括《东京汐留铁路馆蒸汽汽车等候图》《横滨邮局开业图》《欧洲管弦乐合奏图》等。推动以上景象出现的是(    )

    ①殖产兴业政策     ②加强中央集权      ③文明开化政策        ④制定明治宪法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22. (2020·威海模拟) 明治维新初期,日本大量聘用外籍教师,在人文科学领域,聘用的英国人数占第一位;在社会科学方面,聘用的德国人和美国人大约数目相等;在自然科学方面,聘用的德国人数占第一位。日本此举旨在(  )
    A . 借鉴英国的政治制度 B . 吸收德国的科技成果 C . 推动日本的迅速发展 D . 扩大文明开化的途径
  • 23. (2020高二下·襄阳月考) 1877年,明治维新的功臣西乡隆盛在多数士族(以中下级武士为主)的拥戴下,发动了大规模武装叛乱,对政府构成严重威胁。政府派兵镇压,史称“西南战争”。据此可知(   )
    A . 天皇保守引起士族不满 B . 明治维新缺乏群众支持 C . 武士地位低下被迫反抗 D . 改革深入损害武士利益
  • 24. 《清鉴辑览》记载:“开制度局以定规模,设十二局以治新政,立民政局以地方自治……(光绪)帝皆嘉纳之。然以见制西后,无权不能剧行,欲借群臣之议以定之。”据此可知,戊戌维新运动(  )
    A . 触犯了封建势力的利益 B . 遭到了慈禧太后的抵制 C . 冲击了中央集权的政体 D . 对政治民主化作了探索
  • 25. 戊戌变法运动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
    A . 促进了思想启蒙 B . 完成了政治改革 C . 发展了社会经济 D . 挽救了民族危亡
  • 26. 20世纪初,清政府特设修订法律馆,受命担任修律大臣的沈家本认为,须以“模范列强为宗旨”,当时翻译的各国法律包括法、德、日等大陆法系国家的民商事法律以及英美的公司法。清末以来,移植大陆法系民商法,但在亲属法和继承法以及物权法方面,保留了一些反映当时国情的制度。该材料主要表明清末以来,民商法的制定(  )
    A . 积极回应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诉求 B . 完全照搬了大陆法系国家立法模式 C . 本质上是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D . 既仿效西方法律又考虑了本国实际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7题22分,28题12分,29题14分,共计48分)
  • 27. “中国之有周人,犹泰西之有希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征平叛后,雄才大略的周公旦对国家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周政权派同姓子弟、周室勋臣及异姓姻亲,于远离邦畿数百里乃至数千里之外的要冲地区建国,以宗族分权的形式扩大和巩固姬姓的家天下。这些分布在极其广大地域之内的周系诸侯,以宗法关系为基础,以礼乐制度为纽带,使周王朝在远较“大邦殷”的范围广阔得多的地域内实现了有效的统治,从而为三代之后的中央集权帝国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摘自马平安《中国政治史大纲》

    材料二:这次改革根据农业的收入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级是地产收入达到500斗的公民,称“500斗级”;第二等级是收入达300斗、有养马能力者,叫“骑士级”;第三等级是收入达200斗、有牛耕田者,叫“牛轭级”;第4等级是收入在200斗以下的公民,称“雇工级”。根据公民所属的等级决定其所要承担的政治义务,等级越高,担任的公共职务越高;军事义务也按等级分配。这次改革还鼓励公民参加公民大会,参与公共事务的最后决策;新设立的民众法庭也对全体公民开放。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上)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周公旦“重大改革”的主要内容,简述西周社会在血缘亲疏基础上形成的等级关系。
    2. (2) 阅读材料二,指出“这次改革”的领导者,概括材料二的要点。
    3. (3) 中国和西方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出现过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但彼此之间差别显著。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西周宗法等级制度的政治意义;②对古代雅典政治改革中财产等级制的认识。(①②两问,选择一问作答,两问皆选以①给分)
  •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关于戊戌变法性质的研究

    研究者及所处时代

    史料来源

    结论

    范文澜/1945年

    戊戌政变后梁启超所撰《变法通议》

    第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翦伯赞/1950年

    1911年康有为出版的《戊戌奏稿》

    自上而下地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从而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戊戌变法六十年纪念活动论文集/1958年

    1911年康有为出版的《戊戌奏稿》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

    茅海建/2017年

    康有为戊戌变法期间历次上书汇编

    戊戌变法是以西方化为方向、以强国为目标的改革运动

    ——据茅海建《论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梁启超的政治思想与政策设计》等整理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研究者对戊戌变法研究结论的异同。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在进行历史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应坚持的原则。
  • 29. 材料

    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表3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已发掘的部分重要的北魏墓葬及研究发现。

    地点

    墓葬

    研究发现

    山西大同

    文成文明皇后冯氏永固陵

    砖石混构的多室墓

    平城镇将元淑夫妇合葬墓

    形制更接近宣武帝景陵

    河南洛阳

    孝文帝长陵、宣武帝景陵、孝明帝定陵

    北魏迁洛前后帝陵制度的承接关系及所发生的变化

    常山王元邵墓

    阳平王元冏墓

    清河王元怿墓

    土洞结构墓室的规模一般要略小于砖室墓,墓葬规模的大小估计和墓主生前的实际权势密切相关

    燕州刺史寇猛墓

    瀛州刺史王温墓

    出土位置在元氏贵族墓地外围区域,进一步证实了学者关于洛阳北邙北魏墓葬布局的推论

    陕西华阴

    杨舒墓

    内蒙古

    姚齐姬墓

    山西太原

    陇西(位于今甘肃省)辛氏家族墓地

    证实《魏书》所载“世祖之平凉州,(辛氏先祖)绍先内徙,家于晋阳(今太原)。”

    ——摘编自杨哲峰《北魏墓葬考古五十年》

    1. (1) 据材料,概括北魏墓葬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
    2. (2) 据材料,说明历史研究中考古发掘的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