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2022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05-12 浏览次数:31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下列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 无色无味 B . 密度比空气小 C . 难溶于水 D . 不能燃烧
  • 2. 自疫情防控开始以来,酒精广泛用于日常消毒。酒精试剂瓶上需要张贴的图标是(   )
    A . B . C . D .
  • 3. 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是比较快的。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
    A . 苏打水 B . 蒸馏水 C . 小米粥 D . 水油混合物
  • 4. 生命在于营养,营养在于平衡。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缺氟易产生龋齿 B . 儿童缺钙会导致佝偻病 C . 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坏血病 D . 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
  • 5. 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离子制造出了一种新型氧分子,并用质谱仪探测到了它是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新型氧分子O4 , O4属于(   )
    A . 单质 B . 氧化物 C . 化合物 D . 混合物
  • 6. 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水溶性强、密度高、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下列有关小分子团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分子的化学性质改变了 B . 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隔 C . 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D . 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
  • 7. 下表是某西瓜无土栽培营养液的配方:下列属于钾肥的是(   )

    西瓜无土栽培营养液配方(用量单位:g/L)

    Ca(NO32

    KH2PO4

    MgSO4

    K2SO4

    FeCl3

    100

    25

    25

    25

    2.5

    A . K2SO4 B . FeCl3 C . Ca(NO32 D . MgSO4
  • 8.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B . 打开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在瓶口观察到白烟 C . 硫酸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D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 9.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 加热液体 B . 取用粗盐 C . 检查气密性 D . 读液体体积
  • 10. 2022年3月10日14时40分,云南昆明西山区马街牛头山发生森林火灾。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其灭火原理是(   )
    A . 隔绝氧气 B . 降低着火点 C . 清除可燃物 D . 产生二氧化碳
  • 11. 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③表示的粒子为阳离子 B . ④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C . ②④属于同种元素 D . ①表示的元素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
  • 12. 钆是一种稀土元素,具有铁磁性,用于微波技术、彩色电视机的荧光粉、原子能工业及配制特种合金等。下列有关钆说法正确的是(   )

    A . 钆属于非金属元素 B . 钆元素的元素符号为G C . 钆原子的原子序数为64 D . 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7.3g
  • 13. 将紫薯汁(呈紫色)分别滴入下列溶液中,溶液呈现的颜色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溶液

    白醋

    盐酸

    食盐水

    肥皂水

    KOH溶液

    滴入紫薯汁的颜色

    红色

    红色

    紫色

    绿色

    绿色

    A . 白醋的pH<7 B . 肥皂水呈碱性 C . 紫薯汁可以做酸碱指示剂 D . 在氨水中滴入紫薯汁将呈现红色
  • 14. 下列排序错误的是(   )
    A . 空气中物质的含量: B . 人体中元素的含量: C .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 D . 含硫化合物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 15.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的倡议,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等传入西方将西方的宝石等传入中国。新鲜茶叶中含维生素C,其化学式是C6H8O6 , 下列有关维生素C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维生素C属于有机化合物 B . 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 维生素C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4 D . 1个维生素C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 16. “见著之微,见微之著”是化学的思维方法。下图为金刚石、石墨、足球烯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它们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B . 构成它们的原子的种类和大小都不同 C . 构成它们的原子种类相同,但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 . 只有石墨和足球烯能在氧气中燃烧,金刚石不能燃烧
  • 17.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实验目的的是(   )
    A .  验证浓硫酸溶于水放热 B .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C .  验证木炭具有还原性 D .  探究CO2与NaOH溶液能否反应
  • 18.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b、c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 90℃时,a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0% C . 20℃时,将50ga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100ga的饱和溶液 D . t℃时,使c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可用加热升温、冷却降温和蒸发溶剂三种方法
  • 19. 下列实验操作,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硬水与软水

    观察颜色

    B

    鉴别NH4Cl与KCl

    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C

    除去硝酸铜溶液中的少量硝酸银

    取样,加入过量的镁粉

    D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蔗糖溶液

    取10g蔗糖溶于50mL水中

    A . A B . B C . C D . D
  • 20. A~F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B能供给呼吸,C常温下是液体,D是黑色固体,E溶液呈蓝色,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图中“一”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D是四氧化三铁 B . C与E的物质类别不同 C . 反应①为化合反应,反应②为复分解反应 D . F物质广泛用于酸性土壤的改良
二、填空题
  • 21. 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 (1) 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2个钠原子

      ②氢氧根离子

      ③4个一氧化氮分子

      ④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2. (2) 符号“3Al3+”中的“3”表示,“3+”表示
  • 22. 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能源、环境息息相关。
    1. (1) 将下列物质和对应的用途连线。

    2. (2) 甲酸(HCOOH)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甲酸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回答:

      ①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填“不变”或“发生改变”)。

      ②生成物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3. (3) 在新冠肺炎疫情后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我国提出“碳中和”目标,既体现了我国在环境保护和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责任担当,也为我国绿色低碳发展壁画了宏伟蓝图。

      ①目前,我国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任写一种)。

      ②积极发展压缩天然气汽车的推广运用能获得较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4. (4) 2022年北京呈现给世界的冬奥盛宴尽显科技魅力。奥运会中使用了大量的新材料,制作下列物品所使用的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 . 制作“飞扬”火炬的碳纤维 B . 直径为8.7厘米的冬奥会“同心”金牌 C . 由无纺布PET(涤纶)材料制作的奥运定制口罩 D . 由硅胶(主要成分二氧化硅)制成的“冰墩墩”外壳
  • 23.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 (1) 1745年左右纳瓦雪特的《中国帝国游记》记录黄河沿岸百姓掌握用明矾使黄河水变澄清的技术。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巩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使杂质沉降下来达到净水的目的。
    2. (2) 对于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该操作(填“能”或“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3. (3) 易生水垢的水中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多,叫做(填“硬水”或“软水”)。生活中,为了除去水壶中的水垢,可选用厨房中的(填“食盐”或“食醋”)与其发生化学反应而除去。
    4. (4) 下图是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实验的三步操作。

      ①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序号)。

      ②B中,用璃棒不断搅拌的目是

  • 24. 金属材料一直被人们广泛应用着,请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
    1. (1) 铜块能制成铜丝是利用了铜的性。
    2. (2) 对钢铁制品进行“发蓝”处理,使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能有效防止钢铁锈蚀,该方法的防锈原理是。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可用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生铁炼钢,主要是降低元素含量,除去生铁中硅、磷、硫等元素。
    3. (3) 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开讲现场,“太空教师”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建造空间站使用了大量的钛合金,钛合金具有的优点是____(填字母序号)。
      A . 不导电 B . 密度小 C . 熔点低 D . 抗腐蚀性能好
    4. (4) 铝合金中包含铝、镁、铜三种金属,为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以下药品选择方法可行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 . 铝、镁、铜、盐酸 B . 铝、铜、氯化镁溶液 C . 硫酸铝溶液、镁、铜 D . 硫酸铝溶液、硫酸镁溶液、铜
    5. (5) 现有某铁样品5.6g,含有的杂质为镁、铜、锌中的两种或三种。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产生氢气质量与所加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 . x的值为0.2 B . 恰好完全反应时,一定没有固体剩余 C . 该样品中可能含有镁 D . M点对应的溶质中含有2种或3种溶质
三、综合题
  • 25. 虎年春晚上,一段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惊艳了许多观众。该舞蹈生动还原了北宋名画一一《千里江山图》。绘制《千里江山图》的第三遍要上石绿(绿松石或孔雀石),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CuCO3·Cu(OH)2及少量不溶性的杂质(杂质不与酸反应),某同学按照下列步骤制取氧化铜:

    1. (1) 物质X具有的用途是
    2. (2) 向溶液A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其过程中溶质种类会发生变化,最多时可达种。
    3. (3) 蓝色沉淀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一种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请写出步骤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6.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 (1) 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
    2. (2) 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所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其中,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填“反应物”“生成物”或“催化剂”)。写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气泡时开始收集。
    3. (3) 实验室既可用于制取氧气又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的组合为(填字母序号),用该发生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如下图是研究CO2性质的实验,实验时,先关闭K,加热b,一段时间后,再通入CO2 , 观察到a、c中纸花均不变色:再打开K,a中纸花逐渐变为,由此证明了CO2能与水反应。

  • 27. 某兴趣小组在课外阅读中得知:碳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产物可能有H2O、SO2、CO、CO2 , 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反应后生成物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②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③CO与PdCl2(氯化钯)溶液反应会产生黑色沉淀。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一定有H2O

    猜想二:一定有SO2

    猜想三:一定有CO2

    猜想四:一定有CO

    1. (1) 【实验探究】小组同学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将气体通过无水硫酸铜

      猜想一正确

      ②将气体通入盛有品红溶液的试剂瓶中

      品红溶液褪色

      猜想正确

      ③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三正确

      ④将气体通过PdCl2溶液

      猜想四不正确

    2. (2) 【拓展延伸】

      依据探究结果,写出碳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SO2溶于水会形成酸雨,酸雨是pH小于(填“7”或“5.6”)的雨水。
四、计算题
  • 28. 过氧化氢(H2O2)溶液俗称双氧水,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实验员用下列方法制取了少量过氧化氢溶液:在低温下,向100g稀硫酸中逐渐加入过氧化钡(BaO2),直到恰好完全反应,可制得6.8g过氧化氢。(已知:),请计算:
    1. (1) 反应生成硫酸钡的质量为g。
    2. (2) 求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