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华岗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

更新时间:2022-07-28 浏览次数:63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25题,每题2分,共50分)
  • 1. (2021七下·长兴期末) 安第斯山脉是南美洲开发最早的地区,独特的山区环境造就了印第安人超凡的农业智慧。下列生产活动能体现其智慧的有(    )

    ①在海拔较低的山坡,开辟梯田种植玉米等

    ②随着干湿季节变化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③在山区的高海拔处,放牧驯养羊驼和骆马

    ④采用现代的农业机械,重视畜牧业的科研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④
  • 2. (2021七下·诸暨期中) 阿尔卑斯山成为旅游热区的自然原因有   (   )

    ①海拔高,地形以山地为主

    ②有冰川和积雪,景观奇特

    ③冬季滑雪条件好,温泉资源丰富

    ④完善的基础设施,交通条件优越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3. 威尼斯是地中海沿岸著名的商业港口,还一度成为当时欧洲最大的商业城市。这体现了威尼斯(    )
    A . 因水而生 B . 因水而兴 C . 因水而美 D . 因水而忧
  • 4. 下列关于日本渔业发达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①沿海海域鱼类饵料丰富 

    ②冷冻保鲜设备优良 

    ③地处热带,光照充足 

    ④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5. (2021七下·奉化期末) 澳大利亚分布着广袤无垠的草原,下列说法符合该区域特色的有( )

    ①拥有现代化的牧场

    ②“逐水草而居”

    ③“羊比人多”

    ④以枣椰树为主要作物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 6. “沙漠绿洲”以色列是世界农业发达同家,它的成功经验主要有( )

    ①高效的喷灌、滴灌技术保证农业对水的需求

    ②努力开发节水作物,避免高耗水的作物

    ③加大种植花卉、水果等高附加值的作物

    ④非常重视畜牧业的研究和机械、技术的应用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7. 马赛人在非洲大陆上进行南北迁徙是因为(   )
    A . 湿季和干季时空的年际变化 B . 地形对马赛人影响 C . 马赛人要追赶野兽 D . 土壤对农作物的影响 
  • 8. 蔚山成为汽车城的有利因素是 (   )

    ①优越的地理位置    ②煤铁资源丰富    ③政策的支持    ④高素质的从业人员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 9. 巴黎、巴西利亚、班加罗尔这三座城市的相似之处是(   )
    A . 都濒临海洋 B . 都有河流流经城区 C . 都是首都 D . 都自然环境优越
  • 10. 假如你去澳大利亚旅游,能看到下图图片中实景的是(   )
    A . B . C . D .
  • 11. 下列关于意大利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首都是罗马    ②是发达国家之一    ③位于低纬度区    ④与瑞士接壤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2. 下列对巴黎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西岱岛是巴黎的发祥地 B . 被誉为“世界文化艺术之都” C . 属于地中海气候,冬暖夏凉 D . 位于法国北部,塞纳河流经市区
  • 13. 下列建筑位于法国,堪称是其“名片”的是(   )
    A . 凡尔赛宫 B . 克里姆林宫 C . 白金汉宫 D . 白宫
  • 14. 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的是(   )
    A . 唐灭北周 B . 西晋灭吴 C . 隋灭陈朝 D . 元灭南宋
  • 15. “载初元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殿前试人自此始”。“殿前试人”这一考试形式的开创者是(   )
    A . 隋炀帝 B . 唐太宗 C . 武则天 D . 唐玄宗
  • 16. 开元时期,唐朝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当时的皇帝是(   )
    A . 李渊 B . 李世民 C . 武则天 D . 李隆基
  • 17. 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杜甫的诗淳朴厚重,抒发悲愤凄婉之情。导致二人创作风格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 . 仕途发展不同 B . 对祖国山河感触不同 C . 所处时代不同 D . 接受教育的程度不同
  • 18. 下列关于唐与新罗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
    A . 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B . 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 C . 新罗的音乐传入中国 D . 唐朝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新罗学习其文化
  • 19. 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五个政权(即“五代”),按先后顺序排列这五个政权正确的是(   )
    A . 后梁、后汉、后唐、后周、后晋 B .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C . 后晋、后梁、后周、后汉、后唐 D . 后周、后汉、后晋、后唐、后梁
  • 20. 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唐朝灭亡    ②唐朝军队打败安史叛军   

    ③黄巢建立政权    ④安史之乱爆发

    A . ①②③④ B . ③①②④ C . ②③① D . ④②③①
  • 21. 隋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这表明科举制度(   )
    A . 促进了古代教育公平 B . 推动了中国文学的繁荣 C . 引发了社会政治变革 D . 加强了皇帝的政治专权
  • 22. 假如你要将一批粮食通过隋朝大运河从江都运到洛阳的洛口仓,你必须先后经过运河哪几段(   )
    A . 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B . 邗沟——通济渠 C . 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D . 通济渠——邗沟
  • 23. 诗歌既抒发作者情怀,也反映社会现象。下列诗句描写的社会现象是(    ) 

    诗句一:姚崇宋璟環作相公,劝谏上皇言语切。

    诗句二: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廩俱丰实。

    A . “文景之治” B . “贞观之治” C . “开元盛世” D . “康乾盛世”
  • 24. 诗歌也是历史重要的载体。下列诗歌不能够反映中华民族交融的是(   )
    A .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B . “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中禾黍。” C . “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D .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25. 唐朝诗人陆龟蒙的诗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描述的是(   )
    A . 青瓷 B . 白瓷 C . 唐三彩 D . 青花瓷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 26. 阅读图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 1 威尼斯在意大利的位置        图 2 波河流域气候图

    材料二:日本渔港的分布

    【相关链接】北海道渔场位于寒暖流交汇处,鱼类资源丰富,日本渔业发展十分迅速,也得益于其采取的正确措施,如:签署《京都渔场利用协定》, 规定休渔期,禁止使用大量鱼饵;在发展传统渔业的同时,尝试开发潜水体验、海水浴观光、赏鲸体验等新项目;为解决“鳗鱼荒”,积极研发鳗鱼人工养殖技术。

    1. (1) 根据图 1 描述威尼斯的相对位置,结合图 1 和图 2 指出波河的枯水期在    (夏季、冬季)并简述理由。
    2. (2) 结合材料二与相关链接,分析日本渔业发达的自然和人文条件。
    3. (3) 威尼斯城和日本傍水而居形成不同特色的生产方式,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C国被誉为“欧洲果篮”。该国一方面培育适应当地种植的樱桃、西红柿、葡萄、西瓜等多种农产品,便于浇灌、剪枝和采摘;另一方面由电脑控制的水、肥、农药滴灌、喷灌系统遍布全国,大大节约了水肥。

    1. (1) 西亚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其中三洲是指亚洲、。A海峡的名称是,B国家的名称是
    2. (2)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分析B国种植椰枣的有利条件。
    3. (3) C国是该区域唯一的发达国家,农业非常发达,结合材料分析该国的成功经验。
  • 28. 城市是文明的中心,是人类在自然基础上以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创造的成果,每个城市都有其特色。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小春也想发挥主人翁的作用,为温岭的美好未来出谋划策。请运用所学知识,共同参与创建活动。

    材料一:

            

    图1         图2           图3

    材料二:图3城市的“多城同创”,主要包括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三大创建活动。简而言之,就是让城市更加干净、美丽;居住环境更加自然、有序;人们生活更加健康、幸福。多城同创,你我同行。

    1. (1) 图1中的建筑所属城市是,代表其特色的城市“名片”是。图2中的城区平面图所代表的城市是,它的城市特色是
    2. (2) 上述的两座城市建设可以为图3城市的创建活动提供哪些经验?
    3. (3) 作为一名市民,你能为争创“文明城”、争做“文明人”做些什么呢?
  • 29. 七年级(1)班的小闫同学学习了唐朝的历史知识后,对唐朝的强大和繁荣很感兴趣,于是他利用空余时间进行了探究和拓展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十五年641年……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中华上下五千年》)

    材料二:

    在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艰难时刻,来自日本的援助感动了很多人。据考证,此诗句与一位唐朝高僧六次东渡日本弘扬佛法有关。

    1. (1) 吐蕃人是今天的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一中的公主是指谁?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2. (2) 材料二图二中所说的高僧是谁?图三人物到达的目的地是哪里?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两个人物的共同点。
    3. (3) 请为小路同学的探究学习设计一个主题。
  • 30. 唐朝是中国古代史上的鼎盛时期,在当时世界上声名显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时,日本留学生吉备真备和留学僧空海来到中国。吉备真备把中国的科学技术新成就介绍到日本;空海从中国带回大批的佛教经典,建立了日本的真言宗;他们还与其他学者共同努力,在汉字标音表意的基础上创造了日文假名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

    材料二 观察下图

    材料三 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唐]周匡物《及第谣》

    1. (1) 材料一所述史实中,唐朝先进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涉及哪几个方面?
    2. (2) 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是什么?有什么用途?
    3. (3) 材料三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唐太宗和武则天对这一制度的完善分别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