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贵港市2022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2-05-23 浏览次数:60 类型:中考模拟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 1. 下列选项的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雨停了,东湖公园里游客接(  )而至。雨后的东湖湖面云雾缭绕,堤岸两旁百花盛开,chà(  )紫嫣红。一只不知名的鸟儿从湖面蹿(  )出,蝴蝶在草丛中翩然起舞,似与游客 xī(  )戏。

    A . zhòng 诧 cuàn 嘻 B . zhǒng 姹 cuān 嬉 C . zhǒng 姹 cuàn 嬉 D . zhòng 诧 cuān 嘻
  • 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阅读能够     浮躁的尘埃污秽,过滤出一股    的灵新之气,甚至还可以营造出一种___的娴静氛围。读《巴黎圣母院》,我们看到那般丑陋的卡西莫多却能够拥有善良美丽的心灵、纯朴真诚的品质;读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我们体会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置身闹市却人静如深潭的境界,      到作者高深、清高背后所具有的定力和毅力。

    A . 荡涤 沁人心脾 超凡脱俗 感悟 B . 荡涤 感人肺腑 超凡脱俗 领悟 C . 扫荡 感人肺腑 不同凡响 领悟 D . 扫荡 沁人心脾 不同凡响 感悟
  •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在我校开设的各种选修课程中,同学们尤其更加喜欢那些体验性强、新鲜有趣的课程。 B . 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培养前进信心,努力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C . 国人高度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已施行并通过。 D . 在中考冲刺阶段,同学们要合理地安排时间,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切忌忽视健康。
  • 4.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出师表》就是诸葛亮呈给后主刘禅的表。 B . 老舍原名舒庆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被称为“人民艺术家”的作家,其代表作有小说《四世同堂》《茶馆》等。 C .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是指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古代表降职的词语还有“左迁”等。 D . 更是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个小时,旧时每晚八时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称为“定更”。
  • 5. 古诗文默写。
    1. (1) 美酒是文人的灵魂知己。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写出了将士们思家却又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矛盾心情;刘禹锡的“今日听君歌一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酬谢,又表明了自己对生活并未丧失信心;晏殊的“,去年天气旧亭台”《浣溪沙》,写出词人对酒听歌的怀旧之感;欧阳修的“,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则表明“醉翁”爱酒,更爱山水美景。
    2. (2) 美景是文人远行的伴侣。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王维《使至寒上》中的“大漠孤烟直,”则描写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二、议论文阅读(共9分)
  • 6. 议论文阅读。

    暗号“套餐A”,暗含的是尊重

    贾 亮

    ①“人在外遇到困难是难免的,本店免费提供晚餐,不求回报,只希望你在有能力的时候再去帮助他人。提示:只要告诉店员要‘套餐A’,找地方坐,吃完直接走就行。”位于北京朝阳区霄云路的一家餐馆贴在门口的通告引发了关注,《暗号:套餐A!》这篇文章在网络“刷屏”,有网友称这是冬日里的温暖,也有人担心店主被吃穷。

    ②随着绝对贫困的消除,以及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救治制度的完善,真正困难到连一餐饭都解决不了的人,的确越来越少。事实证明,把老板吃穷也是不可能的,告示被贴出去两个月,“套餐A”只送出去一份。

    ③中国人一向爱面子,一定程度上面子就是尊严的代称。“不吃嗟来之食”“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些典故都显示了尊严的重要性。___。现代社会,如果不是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没有人会放下面子去饭馆吃免费饭,毕竟难过“要饭”的心理关,更难以接受有些人并不友好的旁观和冷眼。

    ④社会不缺好心人,慈善救助机制也越来越健全。但好事办不好,也会让急需接受救助而又羞于接受救助的人感到面子上过不去。要知道,“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前些年,有的高校为了照顾家庭困难的学生在食堂推出了贫困生专用窗口,并将贫困生名单张贴公示;也曾有一些餐饮商家,推出免费餐居然是为了博慈善的虚名,遇到有领取免费餐的就照相合影,照片四处散发……这样的救助,自然让人难以接受

    ⑤最好的策略,莫过于让受助者既能填饱肚子,又不伤尊严。据了解,免费的“套餐A”是一份平时售价二十二元的牛肉面,并不是单做的“施舍”食品。比这碗面更让网友感动的,是店主赠送套餐的方式充分考虑到了求助者的面子——不用告诉店家你是谁,到底遇到了什么困难,究竟困难到什么地步,店家也不会有其他要求,只需一个“暗号”,面就被端上来了,面子也留住了。不在遇到困难的人面前刷存在感,是友善的表现,是文明的体现。

    ⑥小公益暗含大情怀,微帮助足以暖社会。一种贴心的方式,会让人感受到社会的关爱,重拾信心,战胜困难。正如店家所说:“‘套餐A’不收钱,此举也不求回报,而是希望善心能够被传递,希望获得帮助的人去帮助那些‘曾经的自己’。”令人动容的,是告示被贴出之后,想要捐赠“套餐A”的人多了起来,有的顾客想要额外付钱,也有路过的人推门而入,点名捐赠一份“套餐A”。“勿以善小而不为”,“套餐A”虽是“隐形资助”,带动的却是看得见的善良和温暖。

    ⑦当然,需要微帮助的,不只是陷入困难、面临窘境之人,因此,提供微帮助的人,也不会仅限于餐馆店主。据报道,在这个寒冬,有越来越多商家主动为清洁工、快递小哥提供取暖的地方,并免费提供热水。身暖了,心暖了,城市也就更有温度了。

    (选自《杂文选刊》2021年第2期,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章第④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 引用论证    对比论证 B . 比喻论证    道理论证 C . 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 D . 引用论证    举例论证
    2. (2)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开篇由“套餐A”事件引出话题,接着从受助者心理方面分析吃“免费饭”难的原因。 B . “好事不好办”在于既要助人,又要不伤受助者的尊严,让受助者愿意得到帮助。 C . “微帮助足以暖社会”是本文的中心论点,是通过分析“套餐A”事件得出的结论。 D . 本文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指出助人的方式要贴心、暖心。
    3. (3) 请你在第③段的横线上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三、古诗文阅读(共19分)
  • 7.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黄 鹤 楼

    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全诗视野开阔,写景自然,是咏黄鹤楼诗作之绝唱,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B . 首联以仙人乘黄鹤离去的神话传说起笔,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 C . 颈联写诗人想象自己登楼远眺,由前面渺不可知的感觉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 D . 诗中交替出现了黄鹤楼的近景、远景、日景、晚景,变化奇妙,气象恢宏。
    2. (2) 请结合诗歌尾联,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 8. 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问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判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判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判论战》)

    【乙】

           昭王既息民缮兵,复欲伐赵。武安君曰:“不可。长平之事,秦军大克,赵军大破;秦人欢喜,赵人畏惧。赵自长平已来,君臣忧惧,早朝晏退,卑辞重币,四面出嫁,结亲燕、魏,连好齐、楚,积虑并心,备秦为务。其国内实,其交外成。当今之时,赵未可伐也。”

    王曰:“寡人既以兴师矣。”乃使五校大夫王陵将而伐赵。陵战失利,亡五校。王欲使武安君,武安君称疾不行

    (选自《战国策•中山》,有删改)

    【注释】①昭王:战国时期秦国国君。②武安君:秦国名将白起。③长平之事:公元前260 年,秦国与赵国在长平发生的战争。④克:战胜,制服。⑤五校大夫王陵:五校大夫,官职。王陵,秦国大将。校,军队编制单位。

    1. (1)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 乃人见   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B . 一战  去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鱼》) C . 长平事  已而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 D . 其国内实  真无马邪(《马说》)
    2. (2) 下面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 .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B . 彼竭/我盈,故/克之 C . 昭王/既/息民缮兵 D . 乃/使五校大夫王陵/将而伐赵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②王欲使武安君,武安君称疾不行。

    4. (4) 【甲】文中,曹别论战“论”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
    5. (5) 在【甲】文中,弱鲁战胜了强齐;而在【乙】文中,强秦却败给了弱赵。请简要概括影响这两场战争胜负的共同因素。
四、综合实践题(7分)
  • 9. 光明中学九(1)班开展“百部经典”阅读活动,请你参加,完成问题。
    1. (1) 在“百部经典”阅读小组的交流中,有同学看了《西游记》的第十七回“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后,发现这个颇具文采的黑熊怪还在门口挂了副对联。请你根据对联知识,将这副已经被打乱顺序的对联重新组合成一副完整的对联,并抄写到相应的横线上。

      幽居 深山 乐天真 仙洞 无俗虑 静隐

      上联:

      下联:

    2. (2) 某小组介绍《儒林外史》时,在大屏幕上播放了一张插图,请写出该插图故事的名称,并写出该部作品的作者。

      作者:    故事名称:

    3. (3) 在活动中,一位同学读了《骆驼祥子》后感慨:“善良的小福子最后自杀了,这恐怕是她唯一能自己决定的事。文学作品中的女性都是逆来顺受的弱者啊!”请你以简•爱的形象为例,反驳他的结论。
五、现代文阅读(15分)
  • 10. 现代文阅读。

    那个家永远有亲情

    王飞

    ①小战士从舰躯被调到岸上的水兵俱乐部工作,是在一个阴冷的冬天。凛冽的海风,似万箭齐发穿过海面。太冷了,这样的天气在小战士的老家北方也不多见,想不到江南竟有这样寒冷的冬季。一床军被已经抵御不住寒潮的夜袭。小战士深夜里手脚冰凉,蜷缩成一团,想家想妈妈。

    ②那一天,小战士来到码头的洗衣房。他把那床被子交给了收被子的洗衣工。洗衣工是当地的一位阿姨,个子不高,干活很利落,和小战士说话时,脸上总是笑盈盈的。

    ③“侬是哪里人,怎么称呼呀?”阿姨接过被子问了一句。“阿姨好,俺是陕西的,姓王。”小战士立正答道。“这么小就参军,蛮厉害的!”阿姨夸赞后又问了一句,“吃饭什么的都习惯吧?”

    ④“什么都好着呢,就是晚上睡觉有点冷。”阿姨听完没说什么。

    ⑤过了两天,水兵俱乐部大门外有人在轻声地呼叫:“小王,小王……”小战士连忙跑出来,洗衣房的阿姨抱着一床被子站在小战士面前。“小王,这地方的冬天是很冷的,这床被子你先用着,晚上会暖和点。”阿姨把被子塞到小战士怀里。小战士接过厚实崭新的棉被,望着朴素热情的阿姨,一时间激动得竟然不知道说什么好。按照部队的规定,小战士掏出钱来,一定要阿姨收下。

    ⑥潮水如同轻重不匀的日子,重复拍打着岸边的礁石。这床棉被已经陪伴小战士三个冬天了。漫漫寒夜,厚实的棉被给了小战士内心不少温暖。小战士再也没有被冰寒惊醒,也很少因为夜里睡不着觉而想家想妈妈了。

    ⑦小战士由稚嫩渐变成熟,由新兵成为即将退伍的老兵。“阿姨,我要退伍了,再次谢谢您!”小战士庄重地给阿姨敬了一个军礼。眼望着刚来部队时嘴唇还只是长着绒毛,现在胡须楂子已十分浓密的小战士,阿姨高兴地抹着泪花。“小王长大了,回到家乡要争气好好干!”小战士紧紧握着阿姨的手:“我一定还会回来看阿姨的!”

    ⑧岁月像大海一样永不停歇地向前奔腾着。小战士凭借在海岸边锤炼的坚强品质,一路披荆斩棘,继续为生活而奋力拼搏着。

    ⑨借这一次出差的机会,小战士辗转回到阔别近三十年的军营。那条熟悉的通往军港的马路,两侧依然盛开着火红的夹竹桃。海岸边,当年陈旧的营房早已改建得科技感十足。小战士甚至梦幻般地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多年在外的游子,这里才是他的家,今天是他回家的日子。

    ⑩还有当年那个像亲人一样的拥军阿姨。不知她现在过得怎么样?小战士与陪同他前来的战友赶到阿姨所在的石沿村。“阿姨现在身体怎么样了?阿姨还能认出我不?”小战士既有满满的期待,又有些许忐忑不安

    ⑪在阿姨家的门口,小战士边叩门边喊了起来:“阿姨,阿姨!”一位身穿海青的老妇人开了门。“阿姨,是我!”小战士一眼认出了阿姨。头发尽白、满脸皱纹的阿姨怔怔地看着小战士,忽然叫了一声:“是你呀,小王。”阿姨万万没想到她还能再见到小战士。她哭了又笑,紧紧抱住小战士,就像母亲见到她从远方归来的孩子。阿姨说:“小王,我的孙子你原先是见过的,他现在也去当兵了,在上军校……”说完,阿姨从里屋拿出一个相框给小战士看。照片上的小伙子一身军装,英姿飒爽。在小渔村的这个普通的农家院里,老阿姨和小战士似乎有说不尽的话。

    ⑫部队是小战士的“家”,阿姨也曾让小战士感受到“家”的温暖。一个家是军营,另一个家是第二个故乡,都在海岸边。这两个家,永远有亲人,永远有亲情。

    (选自《解放军报》2021年4月 21日,有删改)

    1. (1) 本文主要记叙了小战士 及多年后 的经历。
    2. (2) 文中第①段描写水兵俱乐部凛冽的海风有什么作用?
    3. (3) 请按要求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小战士庄重地给阿姨敬了一个军礼。(结合加点词赏析)

      ②“阿姨现在身体怎么样了?阿姨还能认出我不?”小战士既有满满的期待,又有些许忐忑不安。(从描写角度赏析)

    4. (4) 本文语言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极为生活化、口语化。请从文中任选一句,分析这一特点是如何体现的。
    5. (5) 文章标题“那个家永远有亲情”具有怎样的含义?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
六、作文(50分)
  • 1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当你坐在中考的考场时,一定还清晰地记得上初中第一天的情境,三年的初中时间是怎样溜走的呢?再看看吧:你的个头不觉间已窜出一大截,爸爸妈妈的黑发里不知何时夹进了几根白发,学校操场边的小树悄没声儿地变成了大树……这些,都是时间走过的痕迹。

        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以“时间的痕迹”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讲述你在成长中对“时间”的体验和理解,分享你独特的生活与感悟。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字要写得规范工整;②文中不要出现与考生有关的人名、校名;③不得抄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