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2022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2-05-06 浏览次数:153 类型:中考模拟
一、积累(20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会徽“冬梦”:

    “冬梦”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奥林匹克元素巧妙结合。它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图形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中间舞动的线条,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luán(     )、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

    火炬“飞扬”:

    整体外观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主火炬塔形态相呼应,体现了“双奥之城”的传承与发扬,火炬纹样又承载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思想。自下而上从祥云纹样逐渐过渡到剪纸风格的雪花图案,旋转上升,如丝带飘舞。

    奖牌“同心”:“同心”由圆环加圆心构成牌体,形象来源于中国古代同心圆玉璧,共设五环,寓意五环同心,同心归圆,表达了“天地合、人心同”的中华文化________,也象征着奥林匹克精神将人们凝jù(     )在一起,冬奥荣光,全球共享。

    1. (1) 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山luán()       凝jù()

    2. (2) 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 . 内涵 B . 内容 C . 含义
  • 2. 一曲《等你来》,让杭州邀约四方客,文学社社员小航和同学们在湖边散步采风时,看到湖边的亚运宣传标语上写了一副对联:“西湖潋滟,看炎黄子孙迎亚运;……”。你觉得最适合作为下联与之对仗的一句是(       )
    A . 钱塘奔腾,观华夏儿女创奇迹 B . 千年灵隐,四栏花药静风幡 C . 断桥绵延,待中华健儿续传奇 D . 苏堤连绵,赏绿杨阴里春色
  • 3.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纵观我国古今著名诗文,很多篇章都体现了作者的人生目标和追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抒写自己政治抱负的句子是:①。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表达了他不随俗流、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的句子是: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②。李白在《行路难》一诗中用典故表达了渴望得到明君重用,成就功名的愿望的诗句是:③。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明自己效忠朝廷的态度和决心的诗句是:④,肯将衰朽惜残年。
  • 4. 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这部作品和并称为“风骚”。“风骚”后来泛指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①植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也是诗人青睐的意象。②唐诗中出现了近四百多种植物,几乎触及了唐人生活中遇到的所有植物种类。③在众多的植物中,柳的出现频率最高,3463首的数量表明唐代文人大多愿意通过它寄托“离情”。④到了宋代词人笔下,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梅的频率上升且居第二,这和它凌寒独放的特性有莫大关系。⑤荷桃吉祥,松竹高洁,历代的文人们总是对独具寓意的植物兴味盎然,他们不吝笔墨地对其进行品咏,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可贵的文学遗产。

    1. (1) 文中第②句有语病,修改方式为:
    2. (2) 请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再写一个句子,组成一组排比句。

      草木缘情,花果寄意。崔颢《黄鹤楼》中的“芳草”,茂盛浓密,可消解你似滔滔江水的哀愁王维《竹里馆》中的“竹”,竹荫幽深,可伴随你照月弹琴的闲情

二、 阅读(54分)
  • 6. 名著阅读
    1. (1) 宋江是《水浒传》中着力塑造的人物形象。宋江,字公明,绰号。他平素为人仗义,好结交朋友,仗义疏财,挥金如土,以扶危济困而天下闻名;谦虚谨慎,任人唯贤,深通谋略,有一定的组织才能和军事指挥才能;忠孝思想根深蒂固。与其有关的著名故事:私放晁天王——————智取无为军——三打祝家庄——夜打曾头市——义释双枪将——三败高太尉——奉诏破辽——征方腊。
    2. (2) 重读《西游记》,你会发现,悟空故事的“范式”恰好是以下图表中体现的一个成长“模型”,成长的起点大多是“苦厄”“困惑”,每个人都曾经站在相同的起点,因为不同的选择,到达了不同的终点。保尔·柯察金、简·爱的经历也能印证这个“模型”,请从这两位主人公中任选一位,结合相应作品分析。

  • 7. 文学作品阅读

    最后一个猎人

    青龙山的人除了德富,一个个都下山了,有的搬到了镇里,有的迁到了城里。老伴临走那天,嘟囔着要他一起撤,说山里的猎物好比五黄六月下大雪,稀罕着呢,政府也有了政策……他脸一黑,打断老伴的话,说,我是猎人,不打猎干啥?德富的脾气倔,跟头犟驴似的。哼,你不走,狼非吃了你不可!老伴丢下这句话,便跟着儿子媳妇进城了。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个村的人也不例外,家家户户打猎的传统最早可追溯到爷爷辈。山上的动物并非取之不尽,寻不到猎物,村里人为了生存,便砍伐山上的树木,做成家具或原木出售。青龙山原先的植被遮天蔽日,钻到林子里迷路那是常有的事。等到政府有所察觉,从头到脚裹着严严实实“外套”的青龙山已经成了“裸体”。

    政府虽然收缴了猎枪,但德富有自己一套捕猎的方法。如下绳套,在猎物可能出没的地方铺设一根结实的绳索,一头固定在大石头上,一头挽个活套,一旦猎物的爪子踏入绳套,必被束缚,俗称“下束”;如设关子,用石头垒成一个鸡窝形状的建筑,里面拴一只活鸡或其他食物,只有一方留个门,倘若有猎物踏进门,石门会自动关闭,俗称“皮子关”。等等。山里的动物除了老鹰、麻雀之类的飞禽外,四条腿的走兽不多见了,有时出去一天,连个兔子都捡不到。气得德富对着光秃秃的青龙山,对着整天阴沉着的老天哇哇大叫,满腹的气愤,委屈,还有无奈。

    这天晚上,是一个刚刚暴雨过后的夜晚,天气闷热闷热的。德富辗转反侧之后刚要进入梦乡,忽然听到嗷呜的狼叫声,悲怆,凄厉!这个久违的声音让德富一下子兴奋不已,五十多岁的人了,还是一个激灵从床上爬起来,习惯地去抽枕头下的猎枪,什么也没有。他有点慌神,不敢去开门。从窗户看出去,趁着隐隐的月色,他认出是那只独眼狼!他不由得打了个颤,思绪一下子回到了十年前。

    那一天,德富的“皮子关”钻进去一头狼。他赶过去的时候,这头狼呜呜叫着,像是在哭泣。他从石缝里看到,这头狼只有一只眼睛,挺着大肚子——原来是一头怀孕的母狼!察觉到德富的气息,狼匍匐在地,“呜呜”得更伤心,完全没有了狼的野性和凶猛。那声音,那眼神,似乎在哀求德富。德富犹豫了许久,直到他发现母狼眼里淌出的泪,才一狠心,放走了它。

    真是狗改不了吃屎,狼改不了吃肉啊。这一刻,德富心里好后悔,若是当初结果了这头母狼,就不会有今天这个场面。怎么办?自己手里没有枪?德富有点慌神了,对着窗户大吼了两声:“走!走”母狼不为所动,还在呜呜地叫着,瘆人,凄凉,似乎在诉说着什么。德富转身找到半块砖头,从窗口甩出去,母狼跳跃着躲避了一下,转身又对着德富的房子呜呜地叫着,铁了心要跟德富一决雌雄,你不出来,我就不走。这时候德富反倒不害怕了,因为母狼刚才躲闪的动作,暴露出它的弱点,灵敏性不如年轻的同类,一条腿也瘸了。假如这头母狼不走,再引来其他的同类,糟糕的就是自己。不如趁现在还有点力气,冲出去拼个你死我活。想到这里,他拿起门后的一根根子,把门打开了。

    母狼看到德富出来,转身跑了。德富本打算把它撵走就算了,谁知道,母狼跳跃着跑了几步,又折回身来挑衅似的呜呜叫着。德富的倔脾气又来了,道路有些泥泞,他还是挥舞着棍子撵了过去。母狼见状,扭头就跑,跑了几步又转过头来,好像看看德富跟上来没有。若是没跟上来,便停下来;若是跟了上来,它就在前面跑……就这样,直到把德富引到另外一座山头。这时候,天已经渐渐放亮。难道母狼要把引入“圈套”,进而攻击自己?想到这里,德富不再追了,转身沿原路返回。到了村口那儿,眼前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青龙山跟毁了容似的,坍塌了半边,把整个村子淹没了,包括他家的房子。

    德富到底没有进城,他留在了青龙山,改行当上了种树人。

    (选自《小说月刊》2019年12期)

    1. (1) 梳理小说情节,请在思维导图空缺处填写相应内容。

       

    2. (2) 仔细揣摩下面的句子说说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这个久违的声音让德富一下子兴奋不已,五十多岁的人了,还是一个激灵从床上爬起来,习惯地去抽枕头下的猎枪,什么也没有。

    3. (3) 文中写母狼与德富的对抗非常精彩,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说说你的理解。
    4. (4) 读了这篇小说,晓真、晓仪二人对小说主旨产生了分歧。你赞成谁的看法呢?请做出选择,并结合小说内容,联系阅读积累和生活阐述理由。

      晓真:我觉得这篇小说反映的其实是人和动物的关系,颂扬知恩图报的美德。

      晓仪:我觉得这篇小说折射出的是中国社会化进程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 8. 非文学作品阅读

    【材料一】

    本报北京11月8日电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1年11月8日1时16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翟志刚、航天员王亚平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是空间站阶段第三次航天员出舱活动,是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出舱活动,也是中国航天史上首次有女航天员参加的出舱活动。航天员出舱活动期间,天地间大力协同、舱内外密切配合,先后完成了机械臂悬挂装置与转接件安装、舱外典型动作测试等任务,全过程顺利圆满,进一步检验了我国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的功能性能,检验了航天员与机械臂协同工作的能力及出舱活动相关支持设备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2021年11月8日《人民日报》报道)

    【材料二】

    “飞天”一词在中国最早出现于敦煌壁画中的神女飞天。事实上,中国人飞天梦由来已久。如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就承载了我们的先祖对飞天梦想的执著与热爱。据史料记载,早在汉代,刘邦的大将韩信发明了风筝,风筝能借助空气上升,并且能翱翔在天空中,可以说飞机的发明,一部分的启发就来自于它。后来,通过张衡、郭守敬、祖冲之等人对天文的不断观察和推算,为我国现在航天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人类飞天的梦想虽然美好,但难度极大。太空环境复杂,真空、高低温、太阳辐射和微流星等恶劣环境因素让航天员时刻面临巨大风险。航天员出舱活动,面临的是300-450公里轨道高度的空间环境,这里既有以90分钟为周期的±120摄氏度左右的冷热交变,还有空间碎片和空间辐射。为了保证航天员在这样一个环境下能够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和舱外作业,舱外服要为航天员提供安全有效的环境防护、密闭空间的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相当于一个“人形飞船”。既要抵御外太空的恶劣环境,又要保证航天员能够灵活进行舱外作业,对舱外服的材料和工艺要求之高,超乎想象。

    2008年9月27日,翟志刚穿着我国自主研制的“飞天”舱外服完成首次出舱活动任务,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在我国空间站建造阶段,针对空间站任务出舱活动需求,第二代“飞天”舱外服在过去研制的基础上进行了重要改进,改变了结构设计、提高了服装使用寿命及人服能力,具有使用时间更长、安全可靠性更高、机动灵活性更好、测试维修性更强等特点。不断增强的舱外航天服研制能力,为我国航天事业坚实的奋进步伐写下生动注脚。

    比黄金还贵重的第二代“飞天战袍”,可谓航天员生命安全的保障,工艺上复杂且精密、制作研发更是精益求精。据了解,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制造航天服都离不开一针一线的手工作业。仅做一副舱内航天服的上肢限制层,就需要130多个小时,做一副舱外航天服的下肢限制层,需要260多个小时,而装配一套舱外航天服,需要近4个月。在缝制过程中,尺寸公差不能超过1毫米,一粒浮尘都有可能酿成大祸,极其考验研制人员的技术和耐心。正是得益于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攻关、特别能战斗的航天研发队伍,我国舱外服才能不断实现突破升级,守护航天员生命安全、护航迈向太空的征途。

    (根据《舱外航天服护航太空漫步》等资料改写,2021年12月01日)

    【材料三】

    航天员翟志刚在成功出舱后,再度重复了其在2008年神舟七号出舱时说的话“我已出舱,感觉良好”的回答,随后,王亚平也向北京航天飞控中心通过呼叫系统,向大家表示,“我一会儿出舱,感觉良好”,对于在舱内提供配合支持的叶光富,也颇为幽默地表示,“我下次出舱,感觉良好。”随后,在北京航天飞控中心现场传来掌声与欢笑声。对此,中国网友们觉得三位宇航员“很调皮”“很可爱”。而这次出舱活动也让三位宇航员收获了一个新的称呼:“感觉良好乘组”。

    1. (1) 以下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中“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点明了消息来源,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 B . 2008年翟志刚首次出舱,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C . 舱外服就是航天员执行出舱活动的“铠甲”,它能够最大限度保障航天员生命安全。 D . 舱外服手工缝制的尺寸公差必须控制在1毫米左右,极其考验研制人员的技术和耐心。
    2. (2) 第二代“飞天”舱外服在性能和制作上有那些特点?请根据材料二简要回答。
    3. (3) 根据新闻内容,完善下面的采访提纲。
  • 9. 古诗文阅读

    【甲】

    骆宾王,义乌人。七岁能赋诗。武后时,数上疏言事,得罪贬临海丞,鞅鞅不得志,弃官去。文明中,徐敬业起兵欲反正,往投之,署为府属。为敬业作檄传天下,暴斥武后罪。后见读之,矍然曰:“谁为之?”或以宾王对,后曰:“有如此才不用,宰相过也。”及败亡命,不知所之。

    (选自《唐才子传》,有删改)

    【乙】

    唐考功员外郎宋之问以事累贬黜,后放还,至江南。游灵隐寺,夜月极明,长廊行吟,且为诗曰:“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第一联搜奇覃思,终不如意。有老僧点长命灯,坐大禅床,问曰:“少年夜久不寐而吟讽甚苦何耶?”之问答曰:“弟子业诗,适遇欲题此寺,而兴思不属。”僧曰:“试吟上联。”即吟与之。再三吟讽,因曰:“何不云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之问愕然,讶其遒丽。又续终篇曰:“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僧所赠句,乃为一篇之警策。迟明更访之,则不复见矣。寺僧有知者曰:“此骆宾王也。”之问诘之,答曰:当徐敬业之败,与宾王俱逃,捕之不获。将帅虑失大魁,得不测罪,时死者数万人,因求类二人者函首以献。后虽知不死,不敢捕送,故敬业得为衡山僧,年九十余乃卒。宾王亦落发,遍游名山,至灵隐,以周岁卒。当时虽败,且以兴复唐朝为名,故人多获脱之。

    (选自《太平广记》)

    【注】①鹫(jiù)岭:本是印度灵鹫山,这儿借指灵隐寺前的飞来峰。岧(tiáo)峣(yáo):山高而陡峻的样子。龙宫:泛指灵隐寺中的殿宇。覃思:即深思。②刳:从中间破开再挖空。③迟明:黎明。④徐敬业:唐朝著名将领李绩之孙,历官太仆少卿、眉州刺史。武则天掌权后被贬为扬州刺史,后与同被贬官南方的唐之奇、骆宾王、杜求仁、徐敬猷等,一起策划起兵反对武则天,起兵失败后被部下所杀。

    【丙】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①西陆:指秋天。②南冠:语出《左传》,也就是楚冠,这里是囚徒的意思。

    1.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
      A . 适遇欲题此寺,而兴思不        忠之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B . 再三吟讽,曰                         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C . 事累贬黜                                先帝不臣卑鄙(《出师表》) D . 故敬业为衡山僧                      余因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
    2. (2)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少年夜久不寐而吟讽甚苦何耶

    3. (3) 用现代汉语写出划线句子的意思。

      ①迟明更访之,则不复见矣。

       ②当时虽败,且以兴复唐朝为名,故人多获脱之。

    4. (4) 甲、乙两文为了表现骆宾王的才华,均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试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5. (5) 丙诗作者以蝉自喻,感慨无人知“予心”,请结合甲文,说说作者的“予心”是什么?

  • 10. 请围绕“春天”“疫情”“红色”三个词语,发挥想象,描写一个场景。要求语言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100字左右。
  •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作文。

    人们将2021年戏称为“新冠二年”,疫情的消长跌宕仍然长期占据着话题榜首。世界范围内的生产、生活方式都在被彻底变革,而国人在感染“清零”与防控常态化的使命感中,享受着独一份的安全感。疫情大敌当前,渎职者受罚,轻慢者伏法,审慎者成为号角先锋,负重者成为国人楷模,追光者成为平凡英雄。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向“生活哲思”栏目投稿。

    要求: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②600字左右。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