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

更新时间:2022-04-28 浏览次数:69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1. 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邀请留居上海的宋庆龄北上参加一场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讨论的中心议题是(    )
    A . 组织领导工人运动 B . 筹建新中国 C . 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D . 制定《共同纲领》
  • 2. (2016八下·梅江月考) 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是(    )

    A . 南京解放 B . 开国大典 C . 西藏和平解放 D . 抗美援朝
  • 3. 《各民主党派联合宣言》中说:“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止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地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材料主要表明抗美援朝(    )
    A . 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B . 是一场正义的反侵略的战争 C . 是从捍卫国家利益出发 D . 侧面支持了国内的解放战争
  • 4. (2016八下·林州期中) 在土地改革中,党和政府之所以把土地分给农民,其根本原因是(  )

    A . 农民无地或少地,生活困苦 B . 地主土地太多,无法耕种 C . 农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有功于革命,分土地事实上是“按功行赏” D . 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 5. 下列几组词汇,最能准确反映“过渡时期”这一特殊年代的是(    )
    A . 工业化三大改造合作化 B . “大跃进”人民公社公私合营 C . “文化大革命”合作化土地改革 D .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 6. 全国基层普选完成以后,150个省辖市,2064个县、自治县及县一级单位和170个中央和省辖市的区召开了人民代表大会。总计选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226人,其中妇女代表147人,少数民族代表177人。这些活动是为了(    )
    A . 讨论成立新中国 B . 筹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 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 D . 确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 7. 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是在(    )
    A .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 B . 三大改造时期 C . 土地改革时期 D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 8. 下列图中反映的历史事件说明了(    )

    A . 政治运动硕果累累 B . 经济建设卓有成效 C . 民主制度逐渐健全 D . 实践认识存在偏差
  • 9. 邓小平指出:“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这个“反面教训”是(    )
    A . 坚持“两个凡是”的 B . 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C . 过度依赖苏联政府 D . 以阶级斗争为纲和严重的个人崇拜
  • 10. 社会发展需要正能量。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人身上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    )
    A . 国际主义 B . 无私奉献 C . 救亡图存 D . 居安思危
  • 11. 下图是展示近现代中国奋斗历程的历史年代尺,在方框③④内应该填写的是(    )

    A . 开天辟地中美建交 B . 转危为安恢复合法席位 C . 焕然一新    港澳回归 D . 改天换地十一届三中全会
  • 12.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是指(    )
    A . 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 . 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C . 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 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3. (2019·苏州) 1979年11月,邓小平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友人时说:“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还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邓小平的这一思想主张(    )
    A . 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B . 表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C . 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 D . 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
  • 14. 20世纪80年代,美国《新闻周刊》记者报道,福建石狮的小商品贸易和广东南海民间的小五金、小化工、小塑料、小纺织小冶炼、小加工,“像野草一般满世界疯长”。该报道说明( )
    A . 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 B . 中国品牌享誉世界各地 C . 改革开放释放经济活力 D . 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
  • 15.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世界银行前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曾讲道:“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是因为(    )
    A .   人民公社体制趋于瓦解 B . 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已确立 C . 国有企业改革成效显著 D . 对外开放格局的最终形成
  • 16. (2020·河池模拟) 对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表述最准确的是(   )

    A . 新中国人民政权的巩固 B .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 .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 .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 17. 下列关于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 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B .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C .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D .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 18. (2019·湘潭) 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以下关于西藏历史,属于史实描述的是(   )
    A . 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增强了汉藏文化交流 B . 元朝的宣政院是中央政府最早管辖西藏的行政机构 C . 清朝通过册封达赖、班禅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D . 新中国成立后在西藏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19.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两岸暂时别离,终有团圆的时候。”造成今天“两岸暂时别离”的直接原因是(    )
    A . 日本割占台湾岛 B . 荷兰殖民者抢占台湾 C . 国民党政府败退台湾 D . “台独”分子分裂台湾
  • 20. 在“一国两制”基础上回归的香港和澳门,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A . 社会制度的变化 B . 主权归属的变化 C . 社会生活的变化 D . 经济制度的变化
二、非选择题(共五小题30分)
  •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实现了中国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彻底结束了救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救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朝中人民在历时三年的祖国解放战争中创造了打败美国等16国武装侵略者和韩国军队的历史奇迹。……志愿军战士们在朝鲜战场上与朝鲜军民在一个战壕里生死与共,在反对共同敌人的斗争中创造了国际主义的崇高典范。

    ——朝鲜朝中社评论

    材料三:1950年,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硬是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第二年种上花生和棉花,当年喜获丰收。梅家村的粮食产量不断增加……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000万吨,比1949年增长26.9%。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1. (1) 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怎样的伟大跨越?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2. (2) 材料二中的“祖国解放战争”指的是哪一场战争?“打败美国等16国武装侵略者和韩国军队的历史奇迹”实现的标志是什么?
    3. (3) 与材料三有关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材料二、三事件的共同作用。
  • 22.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农村生产关系先后进行了四次调整。

    材料二:

    1. (1) 简述方框内①②两次调整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2. (2) 从材料二图一可看出当时主要发展的部门集中在什么地区?写出这一时期在交通运输业方面取得的成就一项。
    3. (3) 材料二中图二反映了三大改造中的哪一项内容?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23. 细看下列材料,解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然而,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即“两个凡是”的方针。这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

    材料二:“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材料三: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2020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万众一心加油,越是艰险越向前,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因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摘自《国家主席习近平二○二○年新年贺词》

    1. (1) 根据材料一说明“两个凡是”方针为什么会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针对于此,当时中国掀起了一场关于什么问题的大讨论?
    2. (2) 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中心分别是什么?进行“战略转变”的同时,党实行了什么思想路线?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2020年要完成什么任务?
  • 24. 加强民族团结,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成功地实行A,中国少数民族依法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务,民主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保证了中国各民族不论大小都享有平等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权利,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分裂国家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形成了各民族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民族关系。

    ——摘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材料二:

    1. (1) 材料一中的“A”指的是我国对少数民族实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请写出它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制度实施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2. (2) 材料二图一、图二两个地区是在邓小平提出的哪一伟大构想指导下什么时间回归祖国的?
    3. (3)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解决图三问题的前提是什么?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对图三所示地区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 25. 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之间的联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