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许昌市2022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04-29 浏览次数:50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2022年冬奥会,科技点亮世界。下列变化中与其他3个有本质区别的是(   )
    A . 用固态硅胶模压制“冰墩墩”硅胶外壳 B . 用“海派绒线”编结颁奖花束 C . 用CO2快速“造冰”打造最快冰面 D . 用氢燃料电池为大巴车提供动力
  • 2. 2022年冬奥会期间,每天提供约200道菜品供各国运动食用,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 . 滑蛋虾仁 B . 蒸豆沙包 C . 清炒西芹 D . 水果拼盘
  • 3. (2021·德阳) 保护环境,共建美丽地球家园。以下践行“低碳”生活理念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 加强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B . 废旧书籍、报纸分类回收,再利用 C . 提高煤的开采水平,推广利用煤进行火力发电 D . 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
  • 4. (2021·遂宁)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过滤浑浊河水 B . 量取水的体积    C . 加热食盐水 D . 稀释浓硫酸
  • 5. (2021九上·台儿庄期末)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煮沸可给水杀菌消毒 B . 过滤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 C . 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D . 用活性炭可除去水中异味
  • 6. (2021·遂宁) 归纳是重要的学习技能,下列为某同学的归纳笔记,其中正确的是 (   )
    A . 水变为水蒸气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变大 B .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 . 隔绝氧气、移走可燃物或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都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D . 厨房使用过的铁质菜刀需及时洗净擦干,这样能有效减缓或防止锈蚀
  • 7. 中药当归、白芷中富含的紫花前胡醇(化学式为C14H14O4),能增强人体免疫力。下列关于紫花前胡醇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是一种有机物 B . 由三种元素组成 C . 在空气中燃烧可能生成CO2 D . C,H,O元素质量比为7∶7∶2
  • 8. 钛合金具有记忆效应,如图为钛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钛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 . 钛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 C . 钛的元素符号是Ti D . 钛元素原子质量为47.87g
  • 9. 物质分类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 . 单质:氢气、空气 B . 氧化物:水、一氧化碳 C . 碱:氨水、碳酸钠 D . 复合肥:尿素、硝酸钾
  • 10. 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到足量的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 . NaOH、KNO3、MgCl2 B . NaNO3、NaCl、H2SO4 C . NaCl、AgNO3 、HNO3 D . FeSO4 、KCl、HCl
  • 11.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 . Cu(CuO):将固体粉末在空气中灼烧 B . NaCl(KNO3):加水溶解,降温结晶 C . H2SO4(HCl):加入适量AgNO3溶液 D . CO2(CO):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 12. 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制取CO2发生装置中,连接上压强传感器如图一、测得实验过程中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化情况如图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ab段试管中液面逐渐上升 B . bc段石灰石与盐酸脱离接触 C . c点的对应操作是打开弹簧夹 D . cd段二氧化碳气体输出
  • 13. (2021·遂宁) 向AgNO3 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m克锌粉,析出固体的质量与加入锌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向N点对应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B . P点对应的固体一定有Cu,可能有Ag C . Q点对应的溶液为无色,此时溶液的溶质无Cu(NO3)2 , 只有Zn(NO3)2 D . 加入m克锌粉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 14. 已知Fe2O3和另一种氧化物的混合物中氧的含量为35%,则另一种氧化物可能是(   )
    A . FeO B . Na2O C . MgO D . CuO
二、填空题
  • 15. 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 (1) 医用酒精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2. (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元素符号是
    3. (3) 构成NaCl的两种微粒分别是
  • 16. 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空气中含量多且常用作保护气的是;可用作温室大棚中作物的气态肥料的是

  • 17. 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形成结晶水合物)的溶解度曲线,按要求填空。

    1. (1) 在℃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2. (2) t3℃时,将40g甲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
    3. (3) t3℃时,将125g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应再加入g丙才能恰好达到饱和状态。
  • 18. 用烧碱中和一定量的硫酸时,溶液的pH与加入的烧碱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烧碱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当加入烧碱m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若改用ng熟石灰与相同量硫酸反应,所得溶液的pH(选填“>”“<”或“=”)7。

  • 19. 已知碳酸镁在空气中煅烧可生成氧化镁和二氧化碳,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现有镁粉和碳酸镁混合物,将该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煅烧。若煅烧前后固体质量不变,则原混合物中镁元素所占的质量分数为
  • 20. 在宏观、微观与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天然气是广泛使用的燃料,其主要成分可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 (1) 请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2. (2) 生成物丙和丁的质量比是多少?
  • 21. 欲除去粗盐含有氯化镁、硫酸钠和氯化钙等杂质,依次加入了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和碳酸钠溶液。过滤,滤液存在的杂质还有。为最终获得精盐,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三、综合题
  • 22. 已知甲、乙、丙、X、Y、Z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甲、乙、丙为氧化物,X、Y、Z为单质,Z为紫红色金属,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乙为有毒气体,工业上可用乙和丙冶炼Y。部分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甲的化学式
    2. (2) Y→Z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为
    3. (3) 则乙与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3.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 (1) 仪器a名称是
    2. (2) 实验室某小组选取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制取氧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若选取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端(填“m”或“n”)通入。
  • 24. 某化工厂使用食盐和其它原料、采用侯德榜先生的联合制碱法生成纯碱。其主要化工流程如下图:

    1. (1) 操作I的名称是
    2. (2)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从上述化工流程中看出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 25. 2022年1月31日,"三星堆遗址"出土青铜大面具,亮相春晚舞台。同时出土的还有黄金面具、青铜艺术品、象牙、残存丝织品等重要文物。
    1. (1) 下列物质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有____。
      A . 象牙 B . 黄金 C . 丝织品 D . 青铜
    2. (2) 青铜是铜的合金,其硬度比纯铜(填“大”或“小”)。
    3. (3) 铜制品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能与空气中的O2、H2O和化合生成铜锈【主要成分是Cu2(OH)2CO3】。
    4. (4) 黄铜是铜锌合金,用稀硫酸区分黄铜和纯铜的化学方程式为
    5. (5) 铜制品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图装置可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并检验生成的气体产物。

      ①B装置玻璃管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C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实验结束后,若要确定A装置的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请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提示:Na2CO3溶液呈碱性)。

      ④为测定A装置的溶液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取A装置的溶液100g,并向其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是19.7g。计算A装置的溶液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