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2022年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04-24 浏览次数:116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十四五”规划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
    A . 燃放烟花爆竹 B . 垃圾分类回收 C . 实验废水倒入下水道 D . 露天燃烧秸秆
  • 2. 豆腐是中国人餐桌上喜欢的食物,豆腐加工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选优质大豆 B . 大豆磨粉 C . 过滤豆渣 D . 高温烧豆浆
  • 3. 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 取用固体药品 B . 添加酒精 C . 滴加液体 D . 量取液体
  • 4.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下列选项中有种物质站错位的是(   )
    A . 锰、镉、铁、汞 B . 硫、硅、氪、碳 C . 冰水混合物、食盐水、矿泉水、石灰水 D . 氧化铁、三氧化二铝、氧化铜、氧化镁
  • 5. 科学家研制出一种以锶原子(Sr)作钟摆的钟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如图是锶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 锶属于金属元素 B . 锶的化学性质与镁的化学性质相似 C . 锶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两个电子得到Sr2+ D . 锶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生产氢气
  • 6. 燃烧是人类获取能量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说法合理的是(   )
    A . 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就能燃烧 B . 室内起火应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C . 加油站内拨打电话可能引发燃烧或爆炸 D .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也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 7. 化学实验离不开水,下列化学实验中对水的作用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 排水法收集气体,瓶内事先装满水(水:排除集气瓶内的空气) B . 细铁丝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瓶内装少量的水(水:防止瓶底炸裂) C . 配置水溶液(水:溶剂) D . 硫在氧气中燃烧,瓶内装少量的水(水:吸热)
  • 8. 某种铁合金样品(只含两种成分)5.6g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0.22g氢气,则该铁合金中所含的可能是(   )
    A . Fe、Cu B . Fe、Al C . Fe、Zn D . Fe、C
  • 9.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实例,不符合下图表征的是(   )

    A . 表示向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B . t1时溶液中的阴离子为OH- C . t2时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 D . 向t3时溶液中加入锌粒,有气泡产生
  • 10. 学习化学要学会创造物质,下列物质转化过程中不能一步转化的是(   )
    A . Cu→CuO→CuSO4 B . Fe2O3→Fe→FeCl3 C . BaCO3→BaCl2→BaSO4 D . C→CO2→CO
二、填空题
  • 11.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加入“垃圾分类”的队伍,其中废纸、废塑料、废玻璃、废金属通过再生利用,可以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
    1. (1) 塑料属于材料;
    2. (2) 在当前所有金属材料中,由于铝在使用期间几乎不被腐蚀,铝的回收率最高,铝抗腐蚀强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 (3) 废纸在纤维素酶的酶解作用下得到的水解液经过发酵可制得乳酸,乳酸的化学式为C3H6O3 , 乳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4. (4) 普通玻璃种含有硅酸钠(Na2SiO3),则硅酸钠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5. (5) 生活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请列举一列你在生活中对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
  • 12. “习宾宴喝习酒风雅比兴,习家酒百家喝福寿安康”说的就是贵州习酒,习酒以当地优质红粱为原料,八次发酵后精心勾兑而成。
    1. (1) 人们经常听说有53o的白酒和38o的白酒,53o的白酒和38o的白酒的不同之处是(回答一种即可,请用分子的观点来解释)。结合下图,可推测酒精燃烧时发生的反应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 (2) 仔细观察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①A中表示有多个酒精分子,说明酒精由构成;一个酒精分子由 构成。

      ②A到B过程中,说明的操作过程是

      ③C到D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物有三种物质

      b.反应后的物质有氧气

      c.酒精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因为酒精中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

  • 13. 硝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也是一种重要的无氯氮钾复合肥,不仅钾含量高,而且水溶性好,易于植物吸收,适用于任何农作物和任何季节,具有广谱适用性。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1. (1)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2. (2) 由b点到a点可采取的措施 
    3. (3) 40℃时,在200g水中加入120g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

      ①所得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②将上述溶液降温至20℃,可析出硝酸钾晶体g,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或“<”)31.6%。

三、科普阅读题
  • 14.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CO2的大量释放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研究工作者们正在寻求降低大气中CO2的浓度的有效方法。某科研小组对氢氧化钙固碳过程与固碳产物进行了研究,分析了CO2浓度和碳化时间对氢氧化钙碳化速率以及碳化产物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任意CO2浓度,各组试件的质量增长率均随碳化时间的延长而提高,在24小时后达到平衡;对于任意碳化时间,各组试件的质量增长率均随CO2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对于任意CO2浓度,前期各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均随碳化时间的延长而提高,24小时左.达到峰值,随后强度随碳化时间逐渐降低;高浓度CO2环境对氢氧化钙的强度发展不利,对于任意碳化时间,各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均随CO2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强氧化钙表面形成的碳酸钙产物层减缓了试件的碳化速率。

    1. (1) 氢氧化钙固碳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 (2) 请写出固碳产物的一个用途
    3. (3) 上图是实验过程中测得不同CO2浓度下试件质量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图,由图可知CO2浓度越高,碳化速率越。从上图中你还可以获取的信息是; 
    4. (4) 结合你所学的知识,想想还有什么方法能够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请写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四、综合题
  • 15.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手,辨析实验原理、分析实验现象是获得正确结论的重要途径。
    1. (1) 如图是探究水的组成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 实验时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能增强水的导电性 B . a管产生的气体是一种清洁能源 C . 该反应过程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D . 本实验能确定水的组成,主要依据的是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2. (2) 下图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的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

      ①A图所示装置中发生反应所需的条件是

      ②B图中塑料瓶内发生的反应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能说明微粒具有的性质是

      ③C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收集氧气,应在端(填“a”或“b”)检验气体是否收集满。

      ④D图中能说明可能有新物质生成的现象是

  • 16. 某班同学在实验室模拟化工厂处理回收含铜废料的工艺流程如下:

    1. (1) 操作Ⅲ的名称,操作Ⅰ中玻璃棒的作用
    2. (2) 步骤1的作用是
    3. (3) 若液体B中加入固体A有气泡产生,则步骤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固体A过量,则分离提纯固体B中铜的化学方法是
  • 17. 课外实验课上,老师带来两瓶没有标签的药品,告诉同学们它们分别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要求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究。
    1. (1) 【探究一】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查阅资料】①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均呈碱性;

      ②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受热不分解。

      甲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其中一瓶白色粉末少许溶于水,然后用pH试纸测定其酸碱度,pH7(填“>”、“<”或“=”),溶液呈碱性,则认为该固体是碳酸钠。同学们讨论后认为此结论不合理,理由是

    2. (2) 乙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观察到试管A中有水珠产生,试管B中,于是同学们认为该白色粉末是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探究二】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稀盐酸的反应

      同学们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配成溶液后,取等体积、含碳元素质量相同的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分别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时发现,碳酸氢钠溶液中立即产生气泡,而碳酸钠溶液开始没有气泡,过一段时间后才有气泡产生。

      【提出问题】碳酸钠溶液刚开始滴入稀盐酸时为什么没有气泡?

      【收集证据】实验过程中不同阶段消耗盐酸的质量与生成CO2的质量的关系如图1、图2所示(忽略CO2在水中的溶解)

      【交流讨论】图1中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填化学式);

    4. (4) 图2中从B点开始的变化关系与图1完全重合,据此我们可以判断碳酸钠溶液刚开始和稀盐酸发生反应生成了碳酸氢钠和另一种物质,因此没有气泡产生。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 (5) 【反思与评价】基于以上“异常”现象,对比图1和图2的质量关系,你认为影响实验现象或生成物种类的因素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