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第一共同体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

更新时间:2022-04-22 浏览次数:38 类型:月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爱国是古不变的话题。关心祖国的命运,为之奋斗为之牺牲;赞美祖国的山河,为之描画为之歌永;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为之沉醉为之感动……这些都会让我们心潮péng pài。在中华文明优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聚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青少年要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不断地激励和鞭策自己,把爱国之情转化为爱国之行,做坚定的爱国者。

    1. (1) 根据拼音写汉字:péng pài
    2. (2) 给加点字注音:
    3. (3) 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且订正。
  • 2. 古诗文默写。
    1. (1) ,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2. (2) 烟销日出不见人,。(唐·《渔翁》)
    3. (3) 野旷天低树,。(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4. (4) ,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渡汉江》)
    5. (5) 艰难苦恨繁霜鬓,。(唐·杜甫《登高》)
    6. (6) 《木兰诗》中先简写木兰奔赴战场,再描写边塞战地夜景的句子是:
  • 3.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叶嘉莹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她呕心沥血将中国古诗词的美带给世人。    B . 耶鲁大学毕业的秦玥飞,毅然回国担任大学生村干部,数年来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人物。       C . 爱出风头的他经常夸夸其谈,与别人争吵时锋芒毕露。    D . 我们要弘扬抗战精神,敢于斗争,锲而不舍 ,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一句中“只”是副词。       B . “我和他明天一起去参加演讲比赛。”一句中“和”是介词。    C .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它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D .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星宿名,借指天空。
  • 5. 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中国也不例外,每当问起“中国最冷的城市是哪里”,大多数人可能会下意识提起中国纬度最高的城市——漠河。

    ②在北半球,每当人们谈论最冷的地方,总是习惯性地往最北方想。

    ③根河和漠河都属于高海拔山地地形,但地形的坡向差异导致两地气温高低有所不同。

    ④可实际上,中国真正的“冷极”并不在漠河,而恰恰是——根河。

    ⑤根河在大兴安岭北麓西坡,属迎风坡也是背阳坡;而漠河位于大兴安岭北麓东坡,属向阳坡也属于背风坡。

    A . ②①④③⑤ B . ②①④⑤③ C . ②④①③⑤ D . ②①③④⑤
  • 6. 下面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品围绕着祥子的最大梦想,写他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突出当时社会人民的苦难生活。       B . 曹先生给学生阮明一个不及格的分数,阮明因此告发了他。    C . 自从“骆驼祥子”传开了以后,大家都以为祥子发了邪财,都敬重他。后来,大伙儿看祥子仍然拉车,并没有改了行当或买房置地,也就对他冷淡了些。       D . 祥子第一次拉包月的主人是曹先生,他和他的家人对祥子很不好。
  • 7. 名著阅读。

    《骆驼祥子》的作者是,祥子的最大愿望是。“骆驼祥子”的称呼是怎么来的?

  • 8. 综合性学习。

    大丰区实验初级中学拟举行“爱国在行动”主题系列活动,请你参加。请写出上下句相连的爱国古诗句一句。

  • 9. 你们班参加歌颂祖国比赛的曲目是《歌唱祖国》,请根据歌词内容说说选择这首歌曲的理由(至少两点)。

        歌词: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

  • 10. 文学社成员婷婷同学作了一篇讴歌邓稼先心系祖国、鞠躬尽瘁精神的文章,请你点评。她的文章里引用了以下诗句,你认为不切合邓稼先的人物特点的一项是哪一项,并做简要分析。
    A .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B . 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 C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D .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二、阅读理解
  • 11.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社日

    唐 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注释】①社日: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分为春社和秋社。②鹅湖:在江西省铅山县。③豚栅(tún zhà):小猪猪圈。④桑柘(zhè):桑树和柘树,这两种树的叶子均可用来养蚕。

    1. (1) 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前三句所展现的画面。
    2. (2) “家家扶得醉人归”中“醉人”一词写得非常妙,你对“醉人”有怎样的理解?
  • 12.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晞屡破强寇,威名甚盛,善治繁剧 , 用法严峻。其从母依之,晞奉养甚厚。从母子求为将,晞不许,曰:“吾不能以王法贷人,将无后悔邪!”固求之,晞乃以为督护。后犯法,晞杖节斩之,从母叩头求之,不听。既而素服哭之曰:“杀卿者,兖州刺史也,哭弟者,苟道将也。”

    (《资治通鉴》)

    【注释】①晞:苟晞,字道将,西晋大将,时人比之韩信、白起。②繁剧:事务极其繁重。③从母:姨母。④贷:宽免。

    1. (1) 解释加点字。

      ①蒙以军中多务

      鲁肃过寻阳

      治繁剧

      ④晞不

    2. (2) 下列加点字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往事耳/大兄何事之晚乎 B . 从母子求将/愿市鞍马 C . 大兄何见事晚乎!/晞杖节斩 D . 当涉猎/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3. (3) 翻译句子。

      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②吾不能以王法贷人,将无后悔邪!

    4. (4) 孙权劝吕蒙读书,苟晞在给姨母的孩子做官之前也进行了委婉的劝说,这两个人分别是如何劝说的?请做简要分析。
  • 13. 阅读《骆驼祥子》片段,完成问题。

           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把车看得似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

           怎样过这个“双寿”呢?祥子有主意……

           自从有了这辆车,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了。拉包月也好,拉散座也好,他天天用不着为“车份儿”着急,拉多少钱全是自己的。心里舒服,对人就更和气,买卖也就更顺心。拉了半年,他的希望更大了:照这样下去,干上二年,至多二年,他就又可以买辆车,一辆,两辆……他也可以开车厂子了!

           可是,希望多半落空,祥子的也非例外。

    1. (1) 祥子几乎要哭出来的原因是什么?这个时期的祥子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2. (2) “怎样过这个‘双寿’呢?祥子有主意”,祥子的主意是什么?
    3. (3) “可是,希望多半落空,祥子的也非例外。”请结合小说内容举出让祥子落空的两件事?
    4. (4) 选文内容对人物描写非常细腻,请对文中划线句进行赏析。
  • 14. 阅读桂孝树的《融在豆腐里的年味》,完成问题。
        迈进腊月的门槛,就闻到了年的味道,这个时候的乡村都被年味包围着。外出打工的人们背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回到家乡,一路上的乡民们手上提着,肩上挑着,车上搭着大大小小的年货。

        看着为年货而忙碌的乡亲,品味着家家户户飘出的浓浓豆腐香,仿佛家乡那一块块柔软的豆腐在我手上冒着丝丝热气,蒸腾飘逸出滋心润肺的香甜,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小时候的年味。

        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农历腊月二十五打过年豆腐。家乡的赛阳豆腐历史悠久,外观与普通豆腐无异,但口感颇有不同。使用庐山的泉水,柴火灶烧浆,正宗的纯手工制作,口感特别鲜美,非常好吃。

        每到这个时候就是我姊妹五人非常高兴的日子,像豆腐之类也只有逢年过节才能享用,特别是打过年豆腐,场景比较庄重,在农家人看来“豆腐”,就意味着“渡福”呵,寄托了一家人对新一年的祝福与期待!所以一定要打好。

        打豆腐其实是一件挺辛苦的活儿,头天晚上妈妈就用簸箕把黄豆簸干净,用筛子把杂质筛出来,并用磨子磨破褪去黄豆壳,我最喜欢干的活是破黄豆,比起磨豆腐来那是很轻松的活,妈妈将磨好的黄豆用水浸泡直到把黄豆泡软了,等到开始磨豆腐时,一勺子、一勺子的被浸泡过的黄豆从磨孔中送进去,奶白色的豆浆也就源源不断地从磨子的四周流出,一桶黄豆要磨上大半天。

        我们姊妹几个人分工负责,弟弟太小不懂事,在一边看着我们做,三妹年纪小点就负责用勺子下磨,母亲、我和大妹、二妹两人一组轮流推磨,当豆腐磨好时母亲开始忙碌着,从灶屋顶上系着一条绳子悬着的木质十字架,对着下面大锅,四角系一块帐子布,然后把磨好的豆浆倒进帐子布里,滤出的豆汁流进下面的大锅里。锅下的灶里塞进大柴块,烧起大火,到豆浆翻滚时停火,豆浆煮好后倒进一口半人高的大木桶里,母亲便用擀面杖在小木桶内调好石膏水(即卤水),边往缸里慢慢地、细丝般地倒,边搅动豆浆,名曰:点浆,也就是点豆腐。食用石膏经烧、磨,碾成粉末,用凉水化开即成卤水。

        石膏汁少了豆腐太嫩;多了、粗了,豆腐太老,不好吃。待豆浆变成豆花时,然后用水缸盖子盖好。不出半个小时,就生出一大桶豆腐脑。豆腐脑又白又嫩,观若凝脂,舀似冻乳,抚之如绸似锦,触之即破,含之即化,品之味甘,食之润喉。放点白糖慢慢地喝,那个香味啊,沁人心脾,这个时候母亲总是给我们五人每人盛上一大碗,心急的我还没有来得及品味,嫩嫩滑滑的豆腐脑从喉咙滑下肚,含都含不住,直到现在我依然忘不了豆腐花味道。

        最后是包豆腐,将冷却好的豆浆小心地舀进早已铺好放在桌子上的过滤包袱里,母亲舀完后包起来,盖上木板,用大石头压上,挤掉水分,这叫“压豆腐”,压上一个夜晚,第二天早上,一包白嫩的过年豆腐就打好。妈妈将包袱打开,把压好的豆腐划成小方块,捡起来放到盒子里,等待过年做菜。

        豆渣放在锅里炒熟后,等完全冷却后,捏成圆球,放在有草的箩筐里,上面盖上草,用烂棉袄保温。过几天后,豆渣表面长出了毛,说明酶渣已经酶好了,拿出来切成半圆形状,晒干,豆渣加腊肉,粉条做汤,味道鲜美。

        这时候全家人都是一脸的幸福,年真的来了,我们好像看到了新一年最美好的愿景。

    1. (1) 文中描写了过年前打豆腐的过程,请依据文章内容,将过程补充完整。

      簸豆去壳     (①)     (②)     滤豆汁﹣﹣(③)     点浆﹣﹣包豆腐     (④

    2. (2)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看着为年货而忙碌的乡亲,品味着家家户户飘出的浓浓豆腐香”一句中“品味”一词好在哪里?

      ②请赏析第7段划线句子。

    3. (3) 作者对小时候豆腐里的年味记忆尤其深刻,结合全文,说说“豆腐里的年味”有哪些含义?
    4. (4) 现在过年很多人都觉得年味消失了,过年的馒头包子都是加工好的,年夜饭都是在饭店进行,方便快捷;以前人们总要亲手蒸馒头、做包子、打年糕,就像文中一家人打豆腐一样,自己做菜在家里吃年夜饭,虽然忙了点,却也不亦乐乎。你赞同哪一种做法,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自己的看法。
三、作文(60分)
  • 15. 请以“光亮”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