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2022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05-16 浏览次数:85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今年,遵义开展了以“文明健康,绿色环保”为主题的爱国卫生月活动。下列行为中不符合“绿色生活”理念的是(   )
    A .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B . 含汞电池集中处理 C . 爱护校园花草 D . 使用可降解塑料
  • 2. 下列有关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 倾倒稀硫酸 B . 测稀盐酸的pH C . 蒸发食盐水 D . 氢气验纯
  • 3. “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拥抱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用亚硝酸钠腌制蔬菜 B . 食用碘盐可以预防骨质疏松 C . 为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青少年宜多吃蔬菜水果 D . 在煤炉旁边放一盆水可以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 4. 在使用酒精灯的过程中,对下列做法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原因是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B . 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原因是火柴提高了酒精的着火点 C . 用酒精灯给物品加热,原因是酒精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 D . 将灯芯拨松散使酒精灯燃烧更旺,原因是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 5. 遵义市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每位市民都要珍惜生命、杜绝毒品。大麻酚是一种毒品,其化学式为C21H26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大麻酚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10 B . 大麻酚是一种无机物 C . 1个大麻酚分子中含有1个氧分子 D . 大麻酚中碳元素与氢元素质量比为21:26
  • 6. 化学家谢赫特曼研究发现:铝锰合金晶体中的原子排列方式(如下图)没有出现“规则有序而重复排列”的普遍现象。他提出了“准晶体”概念,因此获得了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 . 铝是由铝分子构成的 B . 铝锰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C . 铝锰合金的硬度大,说明物质的微粒间不存在间隙 D . 合金中原子排列方式与纯金属中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 7. 浓硫酸属于第八类腐蚀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浓硫酸不慎沾到手上,马上涂抹烧碱溶液 B . 蘸取少许浓硫酸于pH试纸上,可测浓硫酸的酸碱度 C . 硫酸和烧碱溶液能相互反应,反应前后溶液总质量减少 D . 浓硫酸和稀硫酸溶质质量分数不同,化学性质存在差异
  • 8.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
    A . 溶液的性质模型 B . 微粒与元素关系 C . 石墨结构模型 D . 地壳中元素含量模型
  • 9.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分离CaO和CaCO3

    加入足量蒸馏水,过滤烘干

    B

    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

    将两根铁钉分别密封在盛有干燥空气和盛满水的试管中观察现象

    C

    验满CO2

    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是否熄灭

    D

    鉴别CO和H2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观察现象

    A . A B . B C . C D . D
  • 10. 向装有一定量10%的氢氧化钠溶液(室温)的绝热容器中,逐次加入2mL10%的盐酸(室温),充分反应后溶液温度的变化如下:(溶液的密度和比热容的变化以及热量散失对结果影响很小,可以忽略)

    加入盐酸的总体积(V)/mL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溶液温度变化(△t)/℃

    △t1

    5.2

    9.6

    12.0

    16.0

    18.2

    16.7

    15.7

    14.7

    13.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表中△t1的值为25℃ B . 根据表中数据不可判断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 C . 若改为加入20%的盐酸,当加入总体积为6mL时,溶液温度变化大于16.7℃ D . 当加入盐酸总体积为10mL时,充分反应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微粒仅有Na+和Cl-
二、科普阅读题
  • 11.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喝自来水真能补钙吗?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一刻也离不开。自然界中的水经过净化、消毒后成为日常生活使用的自来水,但我们不建议直饮自来水。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饮用水(包括自来水)中含有铁、钙等矿物质。虽然自来水在出厂的时候是达标的,但中间经过管道、水箱等多个环节的运输和储存到达家庭中的水龙头时,很容易被微生物、细菌、重金属等污染,所以,自来水一定要烧开后再饮用。自来水中的钙多以碳酸氢钙的形式存在,常温下碳酸氢钙的溶解度较高。自来水在烧开的过程中,部分碳酸氢钙会变成碳酸钙沉淀下来,成为水垢的主要成分。与碳酸钙一起形成水垢的,还有微量的金属元素,包括铅、锌等重金属。自来水烧开后,只有少量溶于水的钙可被人体摄入,因此,自来水虽然可为人体补充钙等矿物质,但不能作为人体所需矿物质的主要来源。

    1. (1) 饮用水中含有铁、钙等矿物质,这里的“铁、钙”是指(填“单质”、“原子”或“元素”)。
    2. (2) 自来水在饮用前要烧开,除了可以杀菌外,还可以
    3. (3) 以下有关自来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 . 形成的水垢,可作补钙剂 B . 自来水中的钙主要以碳酸氢钙的形式存在 C . 烧开自来水的过程既发生物理变化也发生化学变化 D . 电解自来水时,负极产生的气体主要是氧气
    4. (4) 某补钙剂(有效成分是碳酸钙,其余成分不含钙元素)的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该补钙剂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三、填空题
  • 12.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 (1) 氢、碳和氧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x的值是

      ②学习了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后,可用如图对有关知识进行总结。请你回答有关问题。

      I、碳、氧和氢三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不同。

      Ⅱ、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若将C2H5OH、CO2、CO中的CO2、CO归为一类,理由是

    2. (2) 通常状况下,下列物质分散于水或空气中所形成的三种体系为:①酒精溶液②氯化钠溶液③含有可吸入颗粒物的空气,在这些体系中,物质被分散成的粒子或颗粒最大的是(填序号)。
  • 13. 化学电源在生产、生活、科研中应用十分广泛。例如,银锌纽扣电池的反应原理是:

    1. (1) X中含有的元素为(填元素符号)。
    2. (2) 该电池中通常还加入炭粒,是因为炭具有良好的性。
    3. (3) 人类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能量,大多来自于化石燃料。石油是化石燃料之一,它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4. (4) 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氢气被称为“绿色能源”的主要原因是
四、综合题
  • 14. 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同学们初步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知识和技能,请完成下列实验内容。

    1. (1) 【制取气体】

      实验名称

      化学方程式

      收集气体所选装置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实验室制取氢气

    2. (2) 【探究活动】

      如果将产生的二氧化碳通入装置E,现象是

    3. (3) 如果想控制液体滴加速率,进而控制反应速率,可以将长颈漏斗换成,该想法体现了“绿色化学”理念中的
    4. (4) 【交流总结】

      根据表中所给的数据回答(在标准状况下,空气的密度为1.293g/L,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

      化学式

      CH4

      O2

      SO2

      HCl

      Cl2

      H2

      标态密度(g/L)

      0.714

      1.429

      2.857

      1.629

      3.17

      0.0893

      计算出表格中各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后,从密度角度总结的规律是

  • 15. 某工厂为实现“碳中和”目标,设计了一种“捕捉”CO2的减排方案,流程如图所示:

    1. (1) 分离器起的作用之一类似于过滤,实验室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漏斗、
    2. (2) 分离器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 (3) 反应器中发生的化学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4. (4) 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相同的化学性质有(写出一条即可)。
  • 16. 探究性学习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某化学活动小组进行如下探究。
    1. (1) 【探究一】用化学方法鉴别氯化铵和硝酸钾。

      经同学们讨论,认为可以利用两者化学性质的差异来鉴别这两种物质。下表列出了氯化铵和硝酸钾化学性质(部分)的比较。

      物质

      氯化铵溶液

      硝酸钾溶液

      酸碱性

      酸性

      中性

      与硝酸银溶液

      反应

      不反应

      写出氯化铵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有同学从溶液酸碱性的差异去鉴别氯化铵和硝酸钾。他用pH试纸测定相同条件下两种溶液的pH,则pH较大的是
    3. (3) 【探究二】用物理方法鉴别氯化铵和硝酸钾。

      已知:下表是氯化铵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100gH2O)

      氯化铵

      33.3

      37.2

      41.4

      45.8

      50.4

      55.0

      硝酸钾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

      某同学提出,可以利用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可能不同来鉴别两种物质。

      3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41.4g,其含义是

    4. (4)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氯化铵和硝酸钾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依据表格数据可知x所在的最小区间值范围是
    5. (5) 该同学设计的探究报告如下,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6. (6) 【拓展延伸】

      化肥根据其所含元素的种类可以分为钾肥、氮肥、磷肥。氯化铵和硝酸钾都可作化肥,则两者都可属于(填化肥类别)。

  • 17.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比较金属R与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1. (1) 【进行猜想】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做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R>Fe>Cu;   猜想二:Fe>Cu>R;   猜想三:

    2. (2) 【收集证据】为了验证哪一种猜想成立,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展开实验探究。


      主要操作

      主要现象

      结论

      将打磨好的R丝插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

      无法得出结论

      将粗细相同打磨好的R丝、铁丝,分别插入体积和溶质质量分数都相同的稀盐酸中

      R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比铁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快

      猜想一正确

      将粗细相同打磨好的R丝、铁丝,分别在空气中点燃

      R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铁丝在空气中

      猜想一正确

    3. (3) 【实验反思】将金属丝投入稀盐酸前应先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____。
      A . 除去金属表面氧化物,有利于直接反应 B . 使金属表面光亮,便于观察现象 C . 使金属表面温度升高,提高反应温度
    4. (4) 【拓展应用】

      已知一种金属加入到两种比它弱的金属盐溶液的混合液中,会先置换出最弱的金属,再置换出第二种金属。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溶液质量与加入锌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那么在A点时,溶液里含的金属阳离子有种;BC段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