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赛博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

更新时间:2022-04-18 浏览次数:110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 1. 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非洲尼罗河流域的先民最先告别了野蛮与蒙昧,大踏步地迈进了文明社会,并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下列文明成果不属于它的是(    )
    A . 太阳历 B . 楔形文字 C . 金字塔 D . 象形文字
  • 2.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东京奥运会推迟至2021年夏天举行。奥运会发源于西方文明之源,西方文明之源指的是(    )
    A . 古埃及 B . 古罗马 C . 古希腊 D . 古巴比伦
  • 3. 一方面,查理命令人民向教会上交“什一税”。另一方面,教皇为查理举行加冕礼,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这些史实反映出当时两者的关系是(    )
    A . 王权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B . 教权凌驾于皇权之上 C . 王权与教权相互利用 D . 王权与教权相互对抗
  • 4. (2018九上·云安期中) 日本历史上先后拜了两位老师:中国的隋唐和欧洲。其中向中国的隋唐“拜师学艺”指的是(    )

    A . 幕府制度 B . 大化改新 C . 明治维新 D . 倒幕运动
  • 5. 世界各族人民创造了人类光辉灿烂的文化。与如图呈现内容有关的文化成就是(    )

    A . 儒略历 B . 《医学集成》 C . 《天方夜谭》 D . 阿拉伯数字
  • 6. (2019九下·龙海期中) 文艺复兴时期的知识分子正处于古典文明再生的时代,他们的生活重心不再只有上帝,也逐渐关注现实人生,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这表明当时“知识分子”追求的是( )
    A . 自由主义思想 B . 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C . 人文主义思想 D . 民主平等思想
  • 7. 导致如图所示西方对全球的了解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 . 马可·波罗来中国 B . 郑和下西洋 C . 新航路的开辟 D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8. 美国制宪会议的代表们既想建立一个有权威的中央政府,又要保护各州的重要权力;他们既反对贵族和专制,又害怕混乱无序的“暴民政治”。为此,1787年宪法采取了(    )
    A . 民主政治 B . 中央集权 C . 分权制衡 D . 人民主权
  • 9. 梯也尔曾这样评价拿破仑:“这是一位同亚历山大及凯撒一样的天才人物,善于指挥军队……竟还有立法家们具有的才能……”最能说明拿破仑“竟还有立法家们具有的才能”的是(    )
    A . 拿破仑多次打败反法同盟对法国的进攻 B . 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C . 音乐家贝多芬为拿破仑创作了《英雄交响曲》 D . 颁布了《拿破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 10. (2017·滨州模拟) “它的重要性是难以估量的,它被广泛地应用在工厂成为几乎所有机器的动力,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产方式,极大地推动了技术进步……”。文中的“它”是(    )

    A . 珍妮纺纱机 B . 瓦特的蒸汽机 C . 火车机车 D . 汽船
  • 11. (2020八上·肇东期中) 为纪念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诞生120周年,我国邮政部门发行了纪念版邮票如图,它是(    )

    A . 巴黎公社 B . 英国宪章运动 C . 苏维埃政权 D . 幕府政府
  • 12. 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借列文(同情农奴的农奴主)之口说:“现在我们这里,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列文说的这些变化是因为(    )
    A . 1861年改革 B . 十月革命 C . 彼得一世改革 D . 苏联模式
  • 13. 之所以说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主要是因为(    )
    A . 它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B . 战争中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 . 它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又一大障碍 D . 北方取得了最终胜利
  • 14. 据日本时事通信社报道,日本保守民间团体“明治日推进协会”在东京举行集会,要求在2018年明治维新150周年将节日“文化日”改为“明治日”。明治维新对日本的重大影响是(    )
    A . 使日本进入到了封建社会 B . 使日本走上了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C . 使日本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D . 使日本进入到了资本主义社会
  • 15. 如图是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发展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速度在1870年后发生显著变化。导致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 殖民扩张 B . 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确立 C . 开始使用大机器生产 D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 16. (2016·娄底)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其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法国失去了三分之一,而德国则失去了其全部对外投资.由此可见,第一次世界大战(  )

    A . 解除了欧洲对殖民地的控制 B . 削弱了欧洲的经济实力 C . 造成了欧洲的政治危机 D . 使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 17. 1922年,帝国主义国家针对中国问题而签署了一份条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实质使中国回到了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这一条约是(    )
    A .   《四国条约》 B . 《九国公约》 C . 《辛丑条约》 D . 《凡尔赛条约》
  • 18. 抓住关键词,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与“列宁”“斯莫尔尼宫”“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冬宫”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B . “五月流血周”  C . 俄国二月革命 D . 苏联成立
  • 19. 1941年,希特勒骄傲地打开“戈培尔唱机”,鼓吹闪电战的丰功伟绩。1943年,希特勒颓丧地坐在唱机旁,疲惫不堪的戈培尔也累得脱了形。1943年,导致希特勒由“骄傲”到“颓丧”的转折事件是(    )
    A .   珍珠港事件 B . 斯大林格勒战役 C . 诺曼底登陆 D . 雅尔塔会议
  • 20. 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全力对法西斯国家作战,《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
    A .   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B .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C . 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D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 21. 1966~1970年,苏联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达4.2%,农业改革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改革步子不大,国家统得仍然过多,吃“大锅饭”问题依然存在。进入70年代,农业增长率滑坡。1971-1975年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仅为0.8%,1976-1980年为1.9%。苏联农业落后问题仍未根本解决。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源是(    )
    A .   苏联模式的弊端 B . 赫鲁晓夫改革的成效 C . 苏联解体的影响 D . 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
  • 22. (2021·广东模拟) 二战后,美国、日本和西欧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其中这些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
    A . 利用最新的科技成果 B . 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C . 实行改革加强国际竞争 D . 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 23. 1947年7月,美国《外交》杂志刊登了战略学家乔治•凯南的文章《苏联行为的根源》。文中明确提出,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不会也不能减弱苏联推翻西方政府的决心,为此美国必须遏制苏联。该文章的发表(    )
    A .   巩固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B . 赢得了和平人士普遍支持 C . 助推了美苏之间冷战对立 D . 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 24. 1870年至1914年,英国先后出台了《失业工人法》《养老金法》《国民健康保险法》《失业保险法》《国民保险法》等;此外还针对工资、劳动时间、工伤赔偿等颁布了工厂法、煤矿法、工人赔偿法、最低工资法等。这表明英国(    )
    A .   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基本矛盾 B . 民众生活得到了根本保障 C . 社会福利制度最为发达完善 D . 工业化推动福利制度发展
  • 25. 中兴通讯在全球设立了107个分支机构、7+1个交付中心、14个培训中心;有超过10000名售后服务人员,3000多家本地外包合作伙伴,以确保为全球140个国家(地区)的500多家运营商客户提供服务。在终端方面,中兴通讯已经与全球超过20家运营商开展SG终端合作。这说明当今世界呈现出(    )
    A . 政治多极化趋势 B . 区域集团化趋势 C . 文化多元化趋势 D . 经济全球化趋势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2.0分)
  •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的教训,既提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它止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杰斐逊曾经说过:“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制宪者们精明地设置障碍,使权力不能集中在任何一个人或一个部门之手,以避免胡作非为或盲动。控制的办法主要是使每个部门都在别的部门中发挥一定作用,有能力延缓甚至阻止其他部门的行动……

    ——钱满素《美国宪法:分权•制衡•民主化进程》

    材料三:18世纪的一个法国人回忆自己这一生的经历:“我的国家那时候存在许多不公平的现象,整个国家的人被分成三个等级,前两个等级的人享有特权,我们这些人被分到了第三等级,后来我们通过革命取得了自由。”

    1. (1) 材料一中“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发展方向”指的是哪一制度的创立?依据材料一,归纳英国政治制度发生根本改变的原因。
    2. (2) 依据材料二,归纳美国政治生活中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制宪者们通过哪部文件“精明地设置障碍”以避免总统“胡作非为或盲动”?
    3. (3) 材料三“我们通过革命取得了自由”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在该事件中,为反对专制与独裁,追求民主与法治而颁布的法律文献是什么?
  •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罗斯福上台后,采取诸多措施以解决就业问题。1933年,政府颁布《联邦紧急救济法》,设立执行机构——联邦紧急救济署,该署仅在成立之初的一个月里,就以物品救济方式救济了近400万个家庭。……政府实行“以工代赈”计划,规定有工作能力者须参加有酬劳动获得工资。颁布《社会保障法》,创立失业保险制度,规定失业者每周可领15美元至18美元的失业保险金。

    ——曾贵《“罗斯福新政”的就业工程及启示》

    1. (1) 依据材料一,指出影响美国失业率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变化的重大事件有哪些?
    2. (2) 依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措施。
    3. (3) 多年来,罗斯福因其“新政”而得到千差万别的评价,美国学者弗兰克•萨克雷在其《世界大历史》中总结如下:(有的人)将他视为一个本质上的社会主义者……(有的人)因为他领导的改革运动恢复了美国的繁荣和公正,将其奉为名人……(还有一些人)认为他是资本家的仆人。依据弗兰克•萨克雷的总结,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一谈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