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济宁市2022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次模拟试卷

更新时间:2022-04-20 浏览次数:81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 1.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顺利升空,三名宇航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成功进驻中国空间站。作为首位重返太空的中国女航天员,王亚平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梦想就像宇宙中的星看似遥不可及,但只要你努力,总有一天你能触摸到它。作为年轻人,一定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这句话启示青少年要( )
    A . 用奋斗的青春,成就梦想 B . 珍爱生命,尽情享乐 C . 活好当下,因为未来无法规划 D . 顺其自然,看淡人生得失
  • 2. 2021年7月24日,中国射击运动员杨倩赢得东京奥运会首金。在颁奖仪式上,这名“00后”清华学子做了个比心动作,瞬间“融化了全世界,让亿万网友连呼“可爱”。奋斗的姿态最美,负责任的青春最美!“杨倩,你尽管美”,这是清华大学送给杨倩的祝福语。这启示我们(   )
    A . 青春之美是发自内在的美,与外表无关 B . 青春之美讲究外在的容貌举止,更注重内在的学识与品德修养 C . 青春之美不仅在于学识超群,更在于外表够“酷” D . 青春之美就是“紫发粉面A4腰、矫揉造作兰花指”
  • 3. 妻子叫打牌的丈夫回家,丈夫不回,牌友们还起哄,带着一肚子怨气的妻子回到家,先后3次将物品扔到楼下进行发泄。其间,砸中了停放在楼下的一辆出租车,致其后挡风玻璃被砸烂。2021年7月9日,涉事女子梁某因涉嫌高空抛物罪被刑事拘留。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 . 人的情绪无法改变和调节 B . 情绪影响人的观念和行动 C . 复杂情绪有百害而无一利 D . 人的情绪只受环境的影响
  • 4. 2021年7月26日,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杀妻碎尸案凶手许某进行公开宣判,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许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判决其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经济损失人民币20万元。这体现了法律( )
    A . 通过解决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纠纷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B . 只具有制裁功能,制裁是维护公民生命权的最有效的方法 C . 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来惩恶扬善、伸张正义 D . 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 5. 2021年7月4日,国家网信办通报,经检测核实,“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已通知应用商店下架该App,要求“滴滴出行”认真整改。此举表明(   )

    ①网络并不是法外之地

    ②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③网络运营者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守法经营

    ④要远离网络,以免泄露个人信息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6. 我们有一批雨衣、雨靴、劳保服,想来捐赠!“请问灾区还需要冲洗路面用的环卫车吗?我们提供一批!”……2021年8月13日,湖北“随州青年助力抗洪”群里,志愿者们的留言不断刷屏。自8月12日以来,当地一批批爱心青年集结,前往柳林、洪山等灾情严重的乡镇,参与抢险救灾。志愿者以实际行动告诉我们(   )

    ①青年人应积极承担服务和奉献社会的责任

    ②只有参与抢险救灾,才能把服务和奉献社会落到实处

    ③服务和奉献社会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际效果

    ④服务和奉献社会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7. 2021年8月18日,违法行为人马某在网络编写发布了“化隆县人民医院发现新冠病毒阳性病例”的疫情谣言。发现谣言后,化隆县公安局立即行动,将马某抓获,并查清全部案情,马某本人对其违法行为供认不讳。待24小时核酸检测报告出具后,公安机关即对马某执行拘留。这一案例警示我们青少年要(   )

    ①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②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 

    ③加大执法力度,建设法治中国 

    ④合理利用网络,遵守道德法律

    A . ①②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①②④
  • 8. 2020年4月15日,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鲁宁同学梳理了关于国家安全的一些论述发表在班级微信群里,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只要国家安全,社会就能发展 B . 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 C . 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 D . 维护国家安全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 9. 2021年7月26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会见美国常务副国务卿舍曼时指出,美国不得侵犯中国国家主权,更不能破坏中国领土完整。如果“台独”胆敢挑衅,中国有权利采取任何需要的手段予以制止。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 . “一国两制”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B . 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C . 维护国家利益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D . 只要国家安全,社会就能发展
  • 10. 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实际行动履行将疫苗作为公共产品的承诺,截至2021年7月底,我国已对外提供超过7.5亿剂疫苗,成为对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国家,为促进全球疫苗公平合理分配、共同筑牢抗疫防线不断作出重要贡献。这说明我国(  )
    A . 互利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 . 统筹兼顾,主导当今世界格局的发展 C . 决定国际事务,贡献中国力量 D . 共建共享,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决定力量
二、非选择题
  • 11. ★品味成功秘诀

    10月15日,中央宣传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发布2021年度“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老战士宣讲团、河南邓州编外雷锋团“薪火营”个先进集体和于文静等17名先进个人获得2021年度“最美退役军人”称号。他们中有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践行者,有自力更生、创新发展的创业模范,有扎根基层、科技兴农的排头兵,有疫情面前两次逆行出征的白衣战士,有三代戍边卫国的守边人,有传递爱心温暖、服务奉献社会的志愿者,还有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家园的“兵支书”。他们平时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爱岗敬业、勤奋工作、争创一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展现了退役军人锐意进取、奋勇争先的风采;他们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敢于冲锋、勇于奉献,彰显了“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使命担当。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必将激励广大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在新岗位新征程上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2021年度“最美退役军人”的事迹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 12. ★走进法治生活

    情境一:2021年7月21日,中央网信办决定即日起启动“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大力整治网上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问题乱象。其中特别提及,严禁16岁以下未成年人出镜直播。

    情境二:2021年8月2日,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对校外培训机构持续加强执法检查,依法查处多家校外培训机构发布违法广告、无证办学、价格违法、不正当竞争等行为。学大教育、ABC外语培训学校、51Talk因发布违法广告被点名,分别被罚款123.5万元、18.13万元、50万元。

    请分别对以上情境进行点评。

  • 13. ★汲取精神力量

    材料一:“七一勋章”获得者买买提江·吾买尔,维吾尔族,在他担任新疆伊宁县温亚尔乡布力开村党支部书记30多年中,村里未发生一起暴恐事件。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开办国语幼儿园、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作出突出贡献。

    材料二:“七一勋章”获得者,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孙景坤1955年复员时,放弃了可以留在城市的机会,选择回到自己家乡山城村务农。从农民到战士,又从战士回归农民,在谈及这一选择时,孙景坤说:“我是名共产党员,只要能够为老百姓做一点事情,在哪里都一样。”

    1. (1) 向买买提江·吾买尔学习,我们应该怎么做?
    2. (2) 孙景坤这一选择对你有何启示?
  • 14. ★探寻发展密码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与贫困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年均减贫1000万人以上。

    2020年底中国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减贫速度之快、脱贫规模之大、攻坚力度之强,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在脱贫攻坚斗争中,全国累计选派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名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其中1800多名扶贫干部牺牲在工作岗位上。近年来,中央、省、市、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近1.6万亿元,其中中央财政累计投入6601亿元,东部9省市共向扶贫协作地区投入财政援助和社会帮扶资金1005亿多元,东部地区企业在扶贫协作地区累计投资1万多亿元,等等。

    消除贫困是全世界面临的一大难题。中国积极开展国际减贫合作,履行减贫国际责任,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60多年来,中国已向16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派遣60多万名援助人员,提供了近4000亿元人民币援助,先后7次宣布无条件免除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到期的政府间无息贷款债务。在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下,沿线国家将有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

    消除贫困是全世界面临的一大难题。中国积极开展国际减贫合作,履行减贫国际责任,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60多年来,中国已向16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派遣60多万名援助人员,提供了近4000亿元人民币援助,先后7次宣布无条件免除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到期的政府间无息贷款债务。在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下,沿线国家将有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叠加世界经济重挫,新发展阶段挑战巨大,国际局势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格局。中国倡导合作共赢理念,在谋求自身发展同时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各个国家。

    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萎缩,中国经济总量超过100万亿元人民币,增速2.3%,实现主要经济体正增长------

    鲲龙展翅,蛟龙入海,嫦娥五号月球取壤,天问探间火星、北斗全球组网,一件件大国重器惊艳世界,同时中科院教授表示中国有35项关键技术被“卡脖子”,基础研究投入严重不足------

    1. (1) 请结合材料和中国的制度优势,探寻我国脱贫攻坚的决胜密码是什么?
    2. (2) 结合材料,请对中国在国际减贫事业中所发挥的作用作出评价。
    3. (3) 结合材料,以“远眺前行路,奋斗谱青春”为题,写一篇100字的演讲稿。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