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

更新时间:2022-03-28 浏览次数:58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以下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 1. 我们每周一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是在(   )
    A . 中共“七大” B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 中共“八大”
  • 2. 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代已经过去的事件是(   )
    A . 中华民国的成立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 . 抗日战争的胜利 D . 三大改造的完成
  • 3. (2017八下·深圳月考) 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建设新生政权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一五计划”开始实施  ③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④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A . ③①④② B . ③④①② C . ④①②③ D . ④③②①
  • 4. 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明确将中共八大作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这是因为中共八大(     )
    A . 客观分析了当时的国内形势与主要矛盾的变化 B . 实现了工作重心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转变 C . 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D . 全面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
  • 5. 彭德怀在某报告中指出:“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今天的任何帝国主义的侵略都是可以依靠人民的力量而击败的。“它”是指(   )
    A .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 .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 6. 关于土地改革完成,农民有深切体会,其中符合当时情景的是(   )
    A . 农民甲:“今年多收了三五斗,还要向地主交租” B . 农民乙:“我们总算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C . 农民丙:“加入农业合作社就是好,集体力量办大事” D . 农民丁:“实行土地承包,收成比往年高很多”
  • 7.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某中学准备举办一场“一五计划”成果图片展,下列哪一成果不适合采用(   )
    A . 武汉长江大桥 B . 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C . 青藏铁路 D . 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 8. 2020年春节期间以来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大疫情,对此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众志成城,彰显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邓小平曾指出“中国采取的不是民主共和国联邦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体现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个制度”是指(   )
    A . 政治协商制度 B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 民主集中制 D . 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 9. 2018年3月17日,习近平同志进行宪法宣誓。这是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国家主席首次进行的宪法宣誓,显示了党中央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维护宪法权威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于(   )
    A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期间 B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 C . 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 D . 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
  • 10. “由于单家独户的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个别卖地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政府号召组织起来,在搭工帮工的基础上成立互助组、合作社。”材料描述的是(   )
    A . 土地改革 B .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1. 疫情突发,成千上万白衣天使驰援湖北,展现了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精神……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时代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涌现出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的好战士雷锋等模范人物。他们的先进事迹突出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 . 保家卫国,不怕牺牲 B . 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C . 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D . 坚持科学,崇尚民主
  • 12. 历史前进的步伐总是伴随着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下图陈云同志的题词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我国思想界的一次大讨论,这场讨论最为深远的意义是(   )

    A .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 . 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C . 提高了中国的威望 D . 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
  • 13. (2021八下·苏州月考) 火红的50年代,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建设高潮,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毛泽东充满自豪地说:“我们不但要破坏一个旧世界,更要善于建立一个新世界。”20世纪50年代建设高潮出现的原因有(   )

    ①人民政权的巩固                      ②三大改造的完成 

    ③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      ④“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14. 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改革的实践中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这条道路是(   )
    A . 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 B . 建立土地承包关系 C .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D . 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
  • 15. 1980年,我国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建立海南岛经济区;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1992年,开放内陆部分省会城市和沿江沿边城市;2001年,加入WTO;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以上史实说明我国( )
    A . 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B . 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C . 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D . 城乡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
  • 16. (2020八下·巨野期末) 《平凡的世界》中写道:当年搞合作化时,田福堂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散伙”后的农村政策与之前相比(   )
    A . 土地所有制改变 B . 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C . 农业经济发展状况不变 D . 农民生活水平下降
  • 17. 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表明了各种票证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   )

    图一  过去购物凭票抢

    图二    今日商品任意选

    A .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B . 人民公社化时代 C .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 D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 18. 下图反映了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场景。下列关于我国加入该组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加入的背景是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B . 图中场景发生在2001年 C . 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措施之一 D . 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 19. “它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理论,是对中国现实条件的全新理解,是对历史经验的有效借鉴。只要我们按照这种理论指引的方向、道路和发展战略干下去,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就一定能够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这里论述的“理论”是(   )
    A .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B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D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20. (2020八下·攸县期末) “在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就大政方针作出了正确的决断和抉择,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材料中的“决断和抉择”是指(   )
    A . 开始实行土地改革 B . 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C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 步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21.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关于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的推进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就像一个“三部曲”,其中“第三部曲”是(   )
    A . 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B .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土地归农民所有 C . 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 D . 建立乡镇企业,为农村的发展开辟新路
  • 22. 图表4为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所占比重变化情况表。这种变化说明了城市改革使我国(   )

    类别

    年份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

    集体工业

    城乡个体工业

    其他经济类型工业

    1978年

    77.6%

    22.4%

    0

    0

    1997年

    25.5%

    38.1%

    17.9%

    18.5%

    A . 已建立了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B . 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占主导地位 C . 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我国经济的主体 D .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23. 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流行语言,比如当前游行“正能量”、“微信”、“5G”、“……style”等。我们通过流行语言的变化能够感受到时代的变迁(如下表所示)。下列流行语言符合文革时期的有(   )

    建国初期

    “人大”“政协”“三大改造”

    探索时期

    “大跃进”“放卫星”“原子弹”

    文革时期

     

    改革开放新时期

    “经济特区”“大包干”“下海”

    ①“红卫兵”    ②“走资派”     ③“公私合营”    ④“上山下乡”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24. 根据下下图《山东省对外开放大事记》分析,山东省对外开放的特点是(   )

    1984年把青岛、烟台开放为沿海港口城市

    1988年把山东半岛划入沿海经济开放区

    1993年把济南、淄博、潍坊等8地市列入沿海经济开放区

    A . 以建立经济特区为开端 B . 形成全方位开放的格局 C . 由沿海向内地逐步扩展 D . 步步走在全国的最前列
  • 25.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是指(    )

    A . 改革开放道路 B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 C .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D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26题14分,27题11分,28题10分,29题15分,共50分)
  • 26.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既是中国人民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中国人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材料一:他用浓重的湘音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亲自按动电钮,升起了五星红旗。乐队奏起国歌(代国歌),54门礼炮齐鸣28响,将那伟大、庄严、团结的气氛推向高潮。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前占农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他们凭借占有的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这种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材料三:

    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材料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打败美帝野心狼》

    1. (1) 材料一描述的事件标志着中国什么革命的基本胜利?写出材料一中“国歌(代国歌)”的名称。
    2. (2) 材料二中的“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为了废除“这种制度”,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哪一法律文件?
    3. (3) 签署材料三文件的时间是在哪一年?该文件的签署有何意义?
    4. (4) 材料四和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中国参战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写出这次战争中的一例重大战役。
    5. (5) 综合上述内容,请你拟写一个恰当的主题。
  •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不同时期国民经济成分比例示意图》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行业变化

    1953年农轻重比例(%)

    1957年农轻重比例(%)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农业

    52.8

    43.5

    4.5

    轻工业

    29.6

    29.2

    12.8

    重工业

    17.6

    27.3

    27.3

    材料四:《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时期

    主题词

    “一五”(1953-1957)

    工业增速,赶英超美

    “二五”(19.58-1962)

    大跃进、大倒退

    “六五”(1981-1985)

    走向改革开放

    “八五”(1991-1995)

    小平南巡,改革潮涌

    “九·五”(1996-2000)

    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

    “十五”(2001-2005)

    指令性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十一五”(2006-2010)

    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1. (1) 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952年到1956年公私经济比例发生的变化及主要原因。
    2.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1962年之前GDP最低值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80年代以来GDP保持较高增长率的原因有哪些?
    3. (3) 从材料三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规划?
    4. (4) 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概括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经验及教训。
  • 28. 从“封闭”走向“开放”的中国,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摘自乾隆皇帝给英国女王的回信

    材料二:“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民……,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摘自《南京条约》

    材料三:“为发展对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广东省深圳、珠海、汕头三市分别划出一定区域,设置经济特区。”

    ——1980年8月26日《广东省经济特区条约》

    材料四:“《WTO协定》和本协定书的规定应适用于中国的全部关税领土,包括……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其他……已建立特殊制度的地区。”

    ——2001年11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协定书》

    材料五 综合研判世界发展的大势,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我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我要明确告诉大家,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摘编自习近平在2018年4月10日博鳖亚洲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

    1. (1) 从材料一、二来看,当时清朝实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2) 根据材料三、四的内容,概括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3. (3) 依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的表现。
    4. (4) 结合以上史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近代历史上中国的开放和今天的改革开放有区别吗?请说明理由。
  • 29.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面貌焕然一新。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近代历史中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终于成立了新中国!在新中国的历史中,带领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今天我们一起跟随伟人探寻他们复兴中国的足迹!

    (建国篇)

    材料一: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探索篇)

    材料二:1958年8月,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出现了“早稻亩产三万六千多斤”“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改革篇)

    材料三:1978年,已经74岁的邓小平成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在他的带领下,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材料四:1978年我省的某村,是全县有名的“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每年秋收后几乎家家外出讨饭。1978年年底以后,该村18户农民按下了手印,揭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

    (圆梦篇)

    材料五: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指出: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1. (1) 材料一中“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是指那一历史事件?推翻了哪三座大山?
    2. (2) 材料二反映出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两次严重失误分别是什么?
    3. (3) 材料三中的“伟大历史转折”指的是中共哪次会议?“全新的道路”指的是什么?
    4. (4) 材料四“我省的某村”指何地?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实行什么制度?
    5. (5)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请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阐述我国第一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什么?作为新时代的我们,为了实现第二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应该作出哪些努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