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1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03-30 浏览次数:32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下列物质的用途只与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
    A . 食品充氮包装 B . 石油分馏 C . 合金铸造硬币 D . 洗涤剂除油污
  •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发生燃气泄漏时,应立即打开排风扇通风并拨打报警电话 B . 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缓解“白色污染” C . 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玻璃、合金都属于合成材料 D . 延长食品保质期,可用福尔马林(甲醛溶液)防腐
  • 3.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粒子,元素的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②水由水分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由氯化钠离子构成   ③“热胀冷缩”现象一定是改变了微粒之间的间隔   ④2N,3 , 5H2O符号前的数字都只表示微观粒子数目   ⑤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⑥钠元素与氯元素的本质区别在于核电荷数不同

    A . ①④⑥ B . ②③④ C . ③④⑤ D . ③④⑥
  • 4. 同学们根据下面几个实验,获得如下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可将燃烧匙中的红磷换成硫黄 B . 蒸发氯化钠溶液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到将水蒸干 C . 该装置可用于进行乙醇和水的分离 D . 电解水时a管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是未来理想的燃料
  • 5.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燃烧是一种缓慢的氧化反应 B . “釜底抽薪”蕴含的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C . 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不一定燃烧 D . 篝火晚会时架空火柴,有利于木材充分燃烧
  • 6.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微观图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B . 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数目均发生改变 C . 分别构成的物质,组成元素相同但分子构成不同 D . 该反应利用了温室气体,兼具环保和经济价值
  • 7. 下列四个图像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是(   )
    A . 向氢氧化钾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至过量 B . 将足量的锌粉加入到硝酸亚铁、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溶液最终变为无色 C . 等体积,等浓度的双氧水制取氧气 D . 将一定量的镁条投入过量的稀盐酸中
  • 8.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NaOH和NH4NO3固体

    鉴别

    取样,分别加适量水,测定所得溶液温度

    B

    CO2中混有HCl气体

    检验

    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C

    Na2SO4溶液中混有少量MgSO4

    除杂

    加入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

    D

    分离铁粉与铜粉

    分离

    加入适量AgNO3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A . A B . B C . C D . D
  • 9. (2020·潍坊模拟)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Ba(NO32 , Na2SO4 , Na2CO3 , NaNO3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分析其成分做了如下实验.该同学分析正确的是(   )

    实验步骤

    1

    2

    实验操作

    取样加足量水,充分振荡,静置

    过滤后,往滤渣中加过量稀盐酸

    实验现象

    有白色沉淀产生

    沉淀部分溶解

    A . 该包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Ba(NO32、Na2SO4、Na2CO3、NaNO3 B . 该包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Ba(NO32、Na2CO3可能含有Na2SO4 C . 该包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Ba(NO32、Na2SO4可能含有NaNO3、Na2CO3 D . 该包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Ba(NO32、Na2SO4、Na2CO3可能含有NaNO3
  • 10. 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个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 ①和③ B . ②和③ C . ①和② D . ①②③
二、填空题
  • 11. 化学让生活更美好。选择适当的物质序号填空:①火碱 ②生石灰 ③铁 ④锌 ⑤石墨 ⑥稀盐酸
    1. (1) 月饼包装中的脱氧保鲜剂
    2. (2) 电解水时用来增加溶液的导电性
    3. (3) 干电池正极
  • 12. KNO3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 (1) t1℃时,KNO3和KCl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KNO3KCl(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 (2) 将t3℃时KCl的饱和溶液70.0g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0%的KCl溶液,需加水g。(精确到0.1g)
    3. (3) 稀释溶液时,下列操作会使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操作是
      A . 量取饱和溶液时仰视读数 B . 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洒出 C . 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D . 稀释时烧杯中有水 E . 稀释后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时洒出
    4. (4) 现有t2℃时KNO3的饱和溶液m1g和KCl的饱和溶液m2g。不考虑水的蒸发,下列关系一定成立的是(填序号)
      A . 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 . 分别降温到t1℃,析出KNO3的质量大于析出KCl的质量 C . 分别升温至t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 . 保持t2℃不变,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混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三、综合题
  • 13.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北宋张潜在其《浸铜要略序》一书中对铜的冶炼有如下记载:“山麓有胆泉,土人汲以浸铁,数日辄类朽木,刮取其屑,锻炼成铜”。书中提及的“胆泉”为硫酸铜溶液,“浸铁”即将铁放入其中,写出此冶炼铜方法中生成铜的化学方程式。若“浸铁”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1所示,其中“”“” “”表示不同种类的离子,则“”表示(填写离子符号)。

    2. (2) 运用手持技术探究金属与酸的反应。向250mL的烧瓶内注入25mL溶质质量分数8.8%的稀盐酸,分别剪取长约4cm、宽约0.4cm的镁、铝、锌、铁、铜金属条,打磨后投入烧瓶中,迅速塞紧带有压强传感器的橡皮塞,点击采集,得到如图2所示的气压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曲线c对应的金属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d对应的反应速率适中,适合实验室制取气体

      B.如延长反应时间,可得到d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C.从0~100s图像可推测e对应的金属打磨不彻底

      D.从250﹣450s图像推测e反应时盐酸浓度在变大

    3. (3) 实验室用CO还原Fe2O3并检验该反应的气体生成物。已知由一氧化碳发生装得到的CO中混有杂质CO2和H2O。根据如图装置回答以下问题。

      写出B装置玻璃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C装置的作用

  • 14.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据图回答:

    1. (1) 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2. (2) 实验室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CO2气体采用的装置组合顺序是(填序号),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3. (3) 若使用H装置结合相关仪器测量实验中收集到氧气的体积,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4. (4) 化学小组对硝酸钾和碳酸氢铵两种含氮元素化肥进行检验,采用如图所示操作,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5. 氯化亚铜(CuCl)广泛应用于冶金、电镀、医药等行业。已知CuCl难溶于水和乙醇,在潮湿空气中易变质。CuCl的制备流程如下:

    1. (1) “滤液1”中除了Na+外,还存在较多的离子是(写离子符号)
    2. (2) “操作a”的名称是本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水除外)是(写化学式)
    3. (3) 操作中用“水洗”的目的是
  • 16. 学习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时,某同学做了如下表中的四个实验。

    试管编号

    试管内试剂

    NaOH溶液

    MgCl2溶液

    Na2CO3溶液

    Ba(NO3)2溶液

    加入稀硫酸后的现象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产生气泡

    白色沉淀生成

    1. (1)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以判断试管③④中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小明同学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先加了一种试剂,再加稀硫酸,从而能说明试管①中也发生了反应,这种试剂是
    2. (2) 为了验证试管②中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1:试管②中没有发生复分解反应,溶液中有MgCl2 , 即Mg2+和Cl同时存在溶液中。

      猜想2:试管②中发生了复分解反应,溶液中无MgCl2

      老师提示会对Cl的检验有干扰,需要先除去,小明根据老师的提示和自己的猜想提出了如图实验方案。

      [设计方案]

      沉淀A的化学式是。老师评价该方案时指出:设计思路正确,但试剂选择有误,你认为证明猜想1正确,修改后的实验方案是。(写出操作和现象)

    3. (3) [实验反思]小明反思进行步骤Ⅲ时,加NaOH溶液采用了滴加的方式,但没有立即观察到任何现象,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
四、计算题
  • 17. 将40g稀盐酸逐滴加入2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稀盐酸的滴入,溶液的pH变化如图一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二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的热量损失)。试回答:

    1. (1) 图二中B点时溶液中溶质为
    2. (2) 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