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宁德市2021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04-27 浏览次数:63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公共交通上食用有异味的食物,会影响他人,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
    A . 物质都是分子构成的 B . 不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C . 分子体积变大 D . 分子在不断运动
  • 2. 下列表示钙离子的是(   )
    A . 2Ca B . C . Ca+2 D . Ca2+
  • 3. 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氟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 . 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9.00 g C . 氟的原子序数是 9 D . 氟元素位于第二周期
  • 4. 《天工开物》记载“石灰淹苗足”,利用了中和反应的原理。下列应用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
    A . 稀盐酸可以用来除铁锈 B . 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的酸性废水 C . 服用含碳酸氢钠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D . 用熟石灰和硫酸铜来配制波尔多液
  • 5. 下列有关酸碱化学性质实验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 往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几滴酚酞  B . 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C . 取生锈的铁钉放入试管  D . 蒸发酸碱反应后溶液
  • 6. 2021 年 5 月 15 号,“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车采用钛合金、铝合金等材料制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铝合金属于合成材料 B . 钛合金比金属钛的硬度大 C . 钛、铝合金抗腐蚀性好 D . 太阳能面板可以实现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 7. 舌尖上的宁德——古田平湖豆腐。以下为豆腐的主要制作流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豆制品富含蛋白质等营养素 B . 过滤操作可将“豆渣”分离出去 C . 在豆腐的制作过程中,“压制”属于化学变化 D . 豆制品中含有钙、铁等矿物质,这里的“钙、铁”指的是元素
  • 8. 乙酰胺(C2H5NO)有微弱的碱性,可做稳定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乙酰胺含有 9 个原子 B . 乙酰胺是一种有机物 C . 乙酰胺中氢元素的含量最大 D . 乙酰胺的水溶液遇到酚酞溶液变蓝色
  • 9.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将燃烧的木炭,伸入密闭的容器中

    B

    除去银粉中的锌粉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C

    鉴别NaCl、NH4NO3固体

    分别加入等量的水,观察并感知温度变化

    D

    除去NaOH溶液中的Na2CO3杂质

    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搅拌、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 10. 为了探究“烧不坏的手帕”原理,将滤纸(着火点 130℃)浸在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中,进行如图 1 所示实验,并收集实验过程滤纸中心温度,绘制曲线如图 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曲线 1 在 20 s 时温度突然升高的原因是滤纸燃烧 B . 曲线 2 的温度始终没有达到滤纸的着火点,滤纸不燃烧 C . 曲线 3 所示的温度没有明显变化,是酒精没有与氧气接触 D . “烧不坏的手帕”原理是液体汽化吸热使其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二、填空题
  • 11.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石墨、石墨烯、碳纳米管都是碳单质。1mm 厚的石墨大约包含 300 万层石墨烯。石墨烯具有非同寻常的导电性,强度能超出钢铁数十倍,有极好的透光性。石墨烯将成为硅的替代品,用来生产超级计算机和新能源电池。

    1. (1) 石墨烯可用于制作新能源电池,利用石墨烯的性。
    2. (2) 石墨、石墨烯、碳纳米管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原因是
    3. (3) 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还有(写一种)。
    4.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 . 石墨烯与硅的性质完全相同 B . 石墨烯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C . 1mm 厚的石墨大约包含 300 万层石墨烯,说明碳原子很小
  • 12. 甲烷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1. (1) 化石燃料有天然气、石油、
    2. (2) 甲烷中碳、氢的元素质量比
    3. (3) 该燃料电池反应生成的物质为
    4. (4) 燃料电池优点是(写一种)。
  • 13. 海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1. (1) 利用图 1 的装置对浑浊海水进行处理,活性炭的作用是,经处理后的水仍含有较多钙离子和镁离子,该水是(选填“硬水”或“软水”)。

    2. (2) 根据图 2,20℃时,溶剂质量相等的 NaCl 和 CaCl2饱和溶液中,NaCl 和 CaCl2的质量比为。海水经长时间日晒,有大量 NaCl 析出,母液中依然含有较多 CaCl2的原因是

    3. (3) 水的温度和压强升高到一定数值时得到超临界水,某压强下 CaCl2和 NaCl在超临界水中的溶解度如图 3 所示。将 20℃ 175 g CaCl2饱和溶液转化成该压强下 450 ℃ 的溶液,可析出g CaCl2 , 从而降低水中的 CaCl2含量。

  • 14. 氮元素的“旅行”线路如图所示。

    1. (1) NH3、NO、HNO3、NH4NO3都是常见的含氮物质,H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2. (2) 设备 A,空气中的一定参与了反应。Pt-Rh 合金网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它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不变。
    3. (3) 设备 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R 的化学式为
    4. (4) 写出设备 C 中合成硝酸铵的化学方程式
  • 15. 初中常见化学物质 A、B,可能由 H、C、O、S、Ca、Fe、Cu 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元素组成。如下图所示,夹紧止水夹,将 A 滴入 B 中,完全反应后打开止水夹,按要求回答问题。

    1. (1) 若 A 为蓝色溶液,B 为黑色粉末,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若导管口有气泡产生,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写一个符合该反应现象的化学方程式。A、B 物质还可能是:A:(填化学式,下同)、B:
    3. (3) 若澄清石灰水倒吸入广口瓶,B 物质可以是(写一种)。
三、综合题
  • 16.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
    2. (2) 写出用 A 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3. (3) 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需考虑气体的性质有(写一点)。
    4. (4) 用 B 装置制取氢气时,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5. (5) 用 C 装置组合可获得不同体积比的氢气、氧气混合气体,收集于保鲜袋中,点燃,实验数据及现象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

      1:4

      2:3

      2:1

      4:1

      点燃后现象

      爆炸

      爆炸

      爆炸

      保鲜袋燃烧,没有爆炸

      ① 由实验现象可知:点燃氢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能否发生爆炸和有关。

      ② 写出氢气爆炸的化学方程式

  • 17. 小秋做实验时不小心把少量的盐酸洒到粉笔灰上,发现有无色无味的气体生成, 因此他对粉笔产生了兴趣,做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①粉笔主要成分由碳酸钙、生石膏(CaSO4·2H2O)等物质组成。

    ② 常温下,生石膏在水中微溶,在不同浓度的盐酸中溶解度如下图。

    1. (1) 完成实验报告。

      探究一 粉笔成分的验证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与解释

      ①小秋同学取2g白色粉笔,研成粉末,倒入锥形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振荡。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将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倒扣在锥形瓶口。

      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粉笔中含有碳酸钙。

      ③继续锥形瓶中加入盐酸至过量

      固体完全溶解

      原因是

    2. (2) 上述实验中粉笔研磨成粉末的目的是
    3. (3) 探究二 粉笔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

      【验证实验】

      试计算 2 g 粉笔中 CaSO4的质量分数(列出计算式)。

    4. (4)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结果比实际值偏大的可能原因是(写一点)。
    5. (5) 探究三 粉笔的制作

      生石膏(CaSO4·2H2O)脱水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小秋想利用粉笔灰获取熟石膏()制作粉笔:熟石膏加水调成糊状,灌入模具凝固即得粉笔。

      AB 段固体不分解的原因是

    6. (6) 为获取较纯的熟石膏,实验时要控制温度的范围是℃。
    7. (7) 写出生石膏完全脱水的化学方程式
四、计算题
  • 18. 用 NaOH 溶液来捕捉 CO2是实现“碳中和”的一种方式。某工厂用 5 t 质量分数为 20 %的 NaOH 溶液,理论上能捕捉多少质量的 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