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山河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12月月考...

更新时间:2022-03-15 浏览次数:67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16高一上·顺义期中) 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

    A . 路程 B . 时间 C . 速度 D . 质量
  • 2. (2020高一上·湖州月考) 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某位科学家开创了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并用这种方法研究了落体运动的规律,这位科学家是(   )
    A . 亚里士多德 B . 伽利略 C . 牛顿 D . 爱因斯坦
  • 3. 下列运动的物体(乒乓球、瓢虫、火车、运动员),在相应的研究问题中能被看作质点的是(   )
    A . 研究乒乓球的发球技术 B . 研究瓢虫的转身动作 C . 计算火车从杭州到北京的时间 D . 评判花样滑冰运动员的动作
  • 4. 下列器材中,不是测量国际单位制中力学基本量的工具的是(   )
    A . 天平 B . 弹簧测力计 C . 秒表 D . 刻度尺
  • 5. 秋天的校园里,金黄色的银杏树甚是好看.一片银杏树叶从大约10m高的树枝上落下,则银杏叶落地的时间大约为
    A . 0.5 s B . 1.0 s C . 1.4 s D . 2.5 s
  • 6. 某同学某次使用“滴滴”软件后手机显示如图所示,关于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距您0. 5公里”中的0. 5公里指的是位移 B . 图中“预计2分钟到达”中的2分钟指的是时刻 C . 在“预计汽车的到达时间”时,可以将汽车视为质点 D . 可以求得汽车的平均速度为0.25km/min
  • 7. 某汽车在乡村公路行驶时遇到禁行标志,只得将汽车调头原路返回,为了简化问题将汽车视为一个质点,汽车的运动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0~6s内,汽车一直做减速运动 B . 在0~6s内,汽车的总位移为30m C . t=4s时汽车的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D . 汽车在0~4s内的加速度比4~6s内的加速度大
  • 8. 如图所示,物体在 , 方向水平向左的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已知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 , 物体质量 , 可知物体所受摩擦力为(   )

    A . 10N,水平向右 B . 4N,水平向右 C . 10N,水平向左 D . 4N,水平向左
  • 9. 如图所示,t=0时刻,一个物体以的初速度沿光滑斜面向上滑动,加速度的大小为2m/s2 , 运动到最高点之后,又以相同的加速度往回运动,则物体(   )

    A . 第2s末的速度大小为4m/s B . 前3s内的位移是9m C . 第4s末的加速度为零 D . 前5s内的路程是15m
  • 10. 如图是在购物商场里常见的电梯,图甲为阶梯电梯,图乙为斜面电梯,设两电梯中各站一个质量相同的乘客随电梯匀速上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B . 乙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C . 甲对电梯有摩擦力的作用 D . 乙对电梯作用力的方向为垂直于电梯向下
  • 11. 高杆船技是乌镇的传统民间杂技艺术,表演者爬上固定在船上的竹竿,模拟蚕宝宝吐丝作茧的动作祈愿蚕茧丰收.如图所示,此时表演者静止在弯曲倾斜的竹竿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表演者对竹竿的弹力是由竹竿形变产生的 B . 表演者的合力一定为零 C . 表演者对竹竿的摩擦力一定为零 D . 竹竿对表演者的力竖直向下
  • 12. (2016高一上·金华期中)

    如图所示,一只小鸟沿着较粗且均匀的树枝从右向左缓慢爬行,在小鸟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   )

    A . 树枝对小鸟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增大 B . 树枝对小鸟的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 C . 树枝对小鸟的弹力先增大后减小 D . 树枝对小鸟的弹力保持不变
  • 13. 在科学研究中,可以用风力仪直接测量风力的大小,其原理如图所示.仪器中有一根轻质金属丝,悬挂着一个金属球.无风时,金属丝竖直下垂;当受到沿水平方向吹来的风时,金属丝偏离竖直方向一个角度.风力越大,偏角越大.通过传感器就可以根据偏角的大小指示出风力大小.风力大小F跟金属球质量m、偏角θ之间的关系为 ( )

    A . F=mgcos θ B . F=mgtan θ C . F= D . F=
  • 14. 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可以测量人的反应时间。实验时,上方的手捏住直尺的顶端(直尺满刻度25cm处如图甲),下方的手做捏住直尺的准备(对应直尺刻度0cm处如图甲)。当上方的手放开直尺时,下方的手立即捏住直尺(对应直尺刻度处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受测人的反应时间约为0.13s B . 若某同学的反应时间为0.3s,则该直尺仍可测量该同学的反应时间 C . 下方的手捏住直尺前瞬间直尺的速度大小约为1.3m/s D . 下方的手捏住直尺前瞬间直尺的速度大小约为2.0m/s
二、多选题
  • 15. 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将质量为m的物体紧压在竖直墙上,物体静止不动,物体与墙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与墙面之间的摩擦力为mg B . 物体与墙面之间的摩擦力为μF C . 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和重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 16. 如图所示,一辆放有油桶的汽车在水平地面上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汽车轮胎与地面未打滑,油桶与汽车未发生相对运动,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汽车对油桶没有摩擦力 B . 汽车对油桶有向左的静摩擦力 C . 油桶受到汽车对其的支持力方向竖直向上 D . 汽车竖直方向受到2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
三、实验题
  • 17. 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
    1. (1) 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 . 理想实验法 B . 等效替代法 C . 控制变量法 D . 建立物理模型法
    2. (2) 从如图可读得弹簧秤B的示数为N。

    3. (3) 某同学认为实验中应该注意下列要求,其中正确的是____
      A . 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 . 在使用弹簧秤时要使弹簧秤与木板平行 C . 两根细绳的夹角必须成90°角 D . 在不超出量程的前提下,要使弹簧秤读数适当大一些
    4. (4) 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力的图示。则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图甲中AO方向的是

    5. (5) 某同学在完成用两个弹簧秤的实验步骤后,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秤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再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的图示。该同学的操作存在的问题是:
  • 18.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

    1. (1) 实验中使用的是电火花计时器,其工作电压是____;
      A . 约为8V的直流电压 B . 约为8V交流电压 C . 220V直流电压 D . 220V交流电压
    2. (2) 为使小车所受合力等于细线的拉力,应采取的措施是平衡摩擦力,具体的操作是____;
      A . 将木板的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速运动 B . 将木板的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加速运动 C . 将木板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 D . 将木板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加速运动
    3. (3) 要使细线的拉力约等于钩码的总重力,应满足的条件是小车的质量要钩码的质量(填“等于”或“远小于”或“远大于”);
    4. (4) 实验中获得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其中两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打A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大小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m/s2(计算结果要求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四、解答题
  • 19. 如图所示,一质量不计的弹簧原长为10cm,一端固定于质量m=2kg的物体上,在另一端施加一水平拉力F,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当弹簧拉长至12cm时,物体恰好匀速运动,g取 , (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求:
    1. (1)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多少?
    2. (2) 若将弹簧拉长至11cm,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
    3. (3) 若将弹簧拉长至14cm,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

  • 20. 如图所示,机动车在斑马线前礼让行人是城市文明和交通规范的体现。司机小明驾驶汽车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的城市道路上沿直线行驶。他看到斑马线有行人后立即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刹车,车停住时车头刚好碰到斑马线,等待行人9s后(人已走过),又用了6s时间匀加速至原来的速度。设开始刹车时为计时起点(即t=0),求:
    1. (1) 汽车第4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
    2. (2) 汽车前10s内的位移大小;
    3. (3) 从开始刹车到恢复原速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大小。
  • 21. 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拖地时沿拖把杆方向施加一推力F=30N,使拖把在粗糙的地板上向前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53°,拖把质量为m=1kg,拖布与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sin53°=0.8;cos53°=0.6,),求:
    1. (1) 请在图中作出拖把的受力示意图;
    2. (2) 拖把所受的支持力大小;
    3. (3) 拖把所受的摩擦力大小;
    4. (4) 拖把加速度的大小。
  • 22. 如图所示,倾角为37°的粗糙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已知质量m=1kg的物体恰好能沿斜面匀速下滑,现在给物体施加一个水平方向的推力F,使物体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sin37°=0.6,cos37°=0.8, , 求:
    1. (1) 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 (2) F的大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