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

更新时间:2022-03-21 浏览次数:38 类型:月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 红/勤      弱/输      子/然勒功 B . /香      宁/亲      约/而不舍 C . /号      古/加      争/气冲 D . 头/稿纸      汗/辟      荡/怏不乐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堡垒    拯救    抱佛脚    海市蜃楼    忧心忡忡 B . 陶治    高粱    流水账    苛绢杂税    铿锵有力 C . 调羹    校对    天然气    深恶痛决    目不窥园 D . 深霄    选聘    水龙头    妇儒皆知    鞠躬尽瘁
  • 3. 古诗文默写。
    1. (1)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2. (2) 前不见古人,。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 (3) 什么是永恒?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舍生取义的精神是永恒;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无私奉献的情怀也是永恒。
    4. (4) 勇攀登,困难踩脚下,壮志凌云;登高望,万物收眼底,豪情满怀。杜甫在《望岳》中写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写出了“”。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 4. 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 (1) 古典小说里常有描写真假难辨的故事情节,“真与假”的较量扣人心弦。请根据右图描述的场景,简述这场较量,并写出你对此的感悟。

    2. (2) 探究小说人物,一般可以关注情节突变处。《骆驼祥子》中就有许多这样的情节突变处:大兵突然出现,夺走了祥子的新车,让他长久的努力化为泡影;小福子绝望自杀,让祥子彻底崩溃……阅读任务:列举因人物突然出现或消失而导致祥子命运变化的两个情节。(资料涉及的情节除外)
  • 5.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人们在生活中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过重的负荷会让人疲惫不堪。

    ②只有卸下自己身上过重的负担,将压力释放,才能享受生活中的诗意。

    ③在美妙的意境中,人们不仅能感受到艺术的美,而且还能感悟到人生的哲理。

    ④在喧嚣匆忙的世界里,我们也需要凡事留有余地,需要给生活留白。

    ⑤中国画中常常留出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空白,显示出丰富而美妙的意境。

    ⑥留白,是中国画的一种布局。它既是一种艺术的美,又是一种人生的智慧。

    A . ③⑤④①②⑥ B . ④⑤③①②⑥ C . ⑥⑤③④②① D . ⑥⑤③④①②
  • 6.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

    回望中华共和国历史,七十年弹指一挥间。举国同庆之时,学校将举办“为祖国献礼”综合性学习活动,让我们积极参加,来庆祝伟大祖国的生日吧!

    1. (1) 【家国颂  我参与】下面这段文字,节选自校长在活动动员会上的演讲稿。请根据画线句子内容,结合所学对联知识,补写下联。

      你听,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上那一句庄严宣告,声震寰宇;你看,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欢庆场面,历历在目。七十年峥嵘岁月,漫漫旅途中您用一种心无旁骛的决心,用一把响彻天宇的号角,改写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燃起了民族复兴的梦想。四十载,您带领全国人民立下“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铮铮誓言,绘出“三步走”的美好愿景,拼搏迎来幸福生活。祖国,您是十三亿儿女共同温暖的家。

      上联:七十年改写历史燃梦想        下联:

    2. (2) 【家国文  我传承】汉字,是当今世界最美的文字之一,写好汉字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汉字有篆体、隶体、草体、行体、楷体等字体。以“家”字为例,A为篆体,为行体,为楷体。

    3. (3) 【家国事  我探究】人生重要关头,需要我们做出选择。请综合探究下面两则材料,说说你从中得到的主要启示。

      材料一  钱学森经历了重重的艰难险阻后,终于回到了祖国。回国后他受到了最高规格的待遢,毛主席经常和他在一起,讨论国家以后的发展。毛主席曾经问过钱学森,为什么要执意回国,美国的待遇这么好,回来后悔吗?钱学森异常认真地说:“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八个字掷地有声,听者无不为其鼓掌。

      材料二  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一枚加重手榴弹,杜富国对战友大喊:“你退后,让我来!”他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安然无恙。“我只是做了一个军人应该做的选择。”这个阳光帅气的小伙,对雷场救下战友这个选择,从未后悔过。

    4. (4) 【家国吟  我推荐】学校将要组织一场“我和我的祖国”文艺汇演,班主任王老师想排演爱国诗歌吟诵节目,她想从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光未然的《黄河颂》、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三部作品中,选取一部进行吟诵。从作品内容或情感上看,你会向她推荐哪一部?(语言要简明、连贯、得体)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 7.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追忆“天眼”之父南仁东

    9月25日是中国“天眼”竣工一周年的日子。已为“天眼"操劳二十多年的南仁东,却没等到这一天。

    “咱们也建一个吧”

    “咱们也建一个吧。”国际上提出要建平方公里阵列望远镜,时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副台长的南仁东则和几位同仁一起提议,可根据我国国情,建造我们自己的大望远镜。

    从这句话开始,南仁东把自己与“天眼”牢牢绑在了一起。“这二十几年,南老师没干别的。”南仁东的学生甘恒谦说,这些年,南仁东的努力程度让常人难以想象。

    为了找到最满意的地点,南仁东从几百张遥感地质图像里挑选出所有接近圆形的洼地,闷头钻进贵州的大山里。他要拄着竹竿翻山越岭,到现场去勘察,这个洼地合不合适,距离嘈杂的闹市有多远。

    “那几年南老师几乎踏遍了当地所有的洼地。”甘恒谦说,南仁东爬的山路连那里的农民看了都摇头。

    挑剔的南仁东最终相中了最圆的那个大坑——位于贵州平塘县的大窝凼。然后,他正式提出利用喀斯特地形建造大型射电望远镜的设想。为了推动工程立项,南仁东每次向相关部门汇报项目,都至少提前一个小时到达会场。他担心因为一丁点儿意外而迟到。那段时间,经常需要写个三五千字的项目介绍,要得很急。南仁东就和同事一起在办公室,逐字逐句斟酌,常常弄到凌晨。他怕稍有疏漏,影响项目的成败。

    对每个细节都了如指掌

    夜以继日的付出,让这个恢宏的望远镜工程在南仁东的头脑中逐渐成形。

    2007年,FAST终于正式立项。南仁东更拼命了。这个巨大的工程需要攻克太多难关,南仁东常常无暇顾及自己的身体。为了节省时间,中午他总是随便吃点饼干、方便面完事。遇到特别有难度的事,南仁东会长时间沉默不语。FAST 开始建造时,大家发现,南仁东总能很快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南老师对FAST是如此了解,从最初讨论到每一个细节设计,所有关键技术他都了如指掌。”岳友岭说。

    岳友岭参与了FAST工程钢索设计部分。FAST上的钢索需要伸缩变形,这就需要计算钢索的耐疲劳程度。岳友岭记得,刚开始大家根据FAST 30年的寿命初步预估,钢索需要承受约600万次拉伸。南仁东却算出了另一个答案:200万次。后来大家经过多次计算模拟,发现南仁东是对的,600万次的估计远远超出寿命所需,是不合理的。

    “钢索应该用什么样的钢,钢索接头部分用什么技术解决,用什么样的工艺支撑FAST的外形,南老师都一清二楚。”岳友岭回忆。在设计FAST馈源舱时,最初有4个塔和6个塔等多种设想,但馈源舱的姿态调整一直不能满足科研需求。南仁东曾提出,设计一个带有流体配重的馈源舱。“这是个非常好的构想,需要极有创造力才行。很难有人想到,用这么简单的设计来应对如此复杂的难题。”甘恒谦说,虽然南仁东的提议因为过于超前而最终未被采用,但这件事让他对南老师在工程方面的造诣佩服得五体投地。

    青丝熬成白发

    作为首席科学家,南仁东主导和参与了FAST项目每个环节,带领FAST渡过一次又一次的危机。学生们知道,巨大的“天眼”里,饱含了南仁东的心血,更饱含了他的感情。

    2016年9月FAST竣工仪式上,一段宣传片介绍了FAST二十几年来从无到有的历程。岳友岭从视频中看到了南仁东二十多年前的照片,感慨万千:“南老师拄着竹竿,翻山越岭为FAST选址时,头发和胡子还是黑的。

    如今,世界上单口径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已向苍穹睁开“天眼”,而为它把青丝熬成白发的那个人,却永远闭上了双眼。

    也许,他只是太累了。也许,他只想化作星辰,与“天眼”长伴!

    1. (1) 仔细阅读文章,说说“天眼”的建成经历了哪几个过程。

      提议——()——()——()——(

    2. (2) 文中引用甘恒谦、岳友岭的话,有什么作用?
    3. (3) 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南老师拄着竹竿,翻山越岭为FAST选址时,头发和胡子还是黑的。

    4. (4) 结合具体内容,说说南仁东具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 8.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老山界(节选)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

    又传下命令来,要队伍今天无论如何爬过这座山。因为山路很难走,一路上需要督促前进。我们几个人又停下来,立刻写标语,分配人到山下山上各段去喊口号,演说,帮助病员和运输员。忙了一会儿,再向前进。

    走了不多远,看见昨晚所说的峭壁上的路,也就是所谓的雷公岩,果然陡极了,几乎是九十度的垂直的石梯,只有一尺多宽;旁边就是悬崖,虽然不很深,但也够怕人的。崖下已经聚集了很多马匹,都是昨晚不能过去、要等今天全纵队过完了再过去的。有几匹曾经从崖上跌下来,脚骨都断了。

    很小心地过了这个石梯。上面的路虽然还是陡,但并不陡得那么厉害了。一路走,一路检查标语。我渐渐地掉了队,顺便做些鼓动工作。

    这很陡的山爬完了。我以为三十里的山就是那么一点;恰巧来了一个瑶民,同他谈谈,知道还差得远,还有二十多里很陡的山。

    昨天的晚饭,今天的早饭,都没吃饱。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鼓着勇气前进。一路上,看见以前送上去的标语用完了,就一路写着标语贴。累得走不动的时候,索性在地上躺一会儿。

    ……

    到了山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我忽然想起:将来要在这里立个纪念碑,写上某年某月某日,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处。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坐在山顶上休息一会儿。回头看队伍,没有翻过山的只有不多的几个人了。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

    1.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2. (2) 选文第一段写景,作者调动了人的哪几种感官来描写的?请分别举一例说明其作用。
    3. (3) 文中有不少生动、细腻的描写值得细细品味。请给下列语句做出批注。

      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4. (4) 用声音来衬托安静,是作者写景的手法之一。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常因为某种声音而显得周围环境的宁静,试举一例加以描述(举课文中的例子也行)。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u></u>
  • 9.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各题。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选自《乐府诗集》)

    1.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闻女叹息    唯:     

      赏赐百千    强:

    2. (2) 把语段(二)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 (3) 千百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读完课文后,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4. (4) 选文是一首叙事诗,叙述了一个传奇的故事。梳理课文的故事情节,看哪些地方叙述得详细,哪些地方简略。这样处理好在哪里?
  • 10.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各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 (1)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 (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
四、作文(50分)
  • 11. 任选一题作文。

    ①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烦恼,烦恼后面也许有一段小故事。以《我的烦恼》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500字以上。

        提示:①写“烦恼”的时候,要把事情、原因写清楚,还要写出烦恼时的具体感受。②考场作文,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班级、校名等信息。

    ②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让你尊敬,有的让你佩服,有的让你感动,有的让你叹息……以《这样的人让我  ▲  》为题,写一篇作文。500字以上。

    提示:①“这样的人”应该是具有某种精神品质,或代表某种风气的人。要着眼于个性、品质去描写,写出你的情感倾向。②考场作文,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班级、校名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