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河池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03-14 浏览次数:90 类型:中考真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变化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 光合作用 B . 食物腐败 C . 湿衣晒干 D . 纸张燃烧
  • 2. (2013·崇左) 在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
    A . 氮气 B . 二氧化碳 C . 氧气 D . 稀有气体
  • 3. 2021年3月我国北方地区遭遇了近10年来最严重的沙尘暴天气,对空气造成了污染。沙尘暴含有的主要污染物是(   )
    A . 二氧化硫 B . 一氧化碳 C . 二氧化氮 D . 可吸入颗粒物
  • 4.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加热液体 B . 称量固体 C . 倾倒液体 D . 点燃酒精灯
  • 5. 在公园里行走,常能闻到各种花的香味,主要原因是(   )
    A . 分子总在不断运动 B . 分子的体积变大 C . 分子的数目变多 D . 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 6.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冒出大量的白色烟雾 C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D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 7. 下列四种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
    A . H2O2 B . NH4Cl C . Mg(OH)2 D . HNO3
  • 8. 每年的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的烟气中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的是(   )
    A . 焦油 B . 尼古丁 C . 一氧化碳 D . 二氧化碳
  • 9. 下列四种物质中,所含硫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
    A . S B . H2S C . SO3 D . H2SO3
  • 10. (2021九上·唐县期末) 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 . 石蜡熔化前后,其质量不变 B . 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C . 木材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木材的质量减小 D . 铜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铜丝的质量增大
  • 11. (2021九上·玄武期末) 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混合,充分搅拌后,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 . 碘和汽油 B . 碘和酒精 C . 高锰酸钾和汽油 D . 高锰酸钾和水
  • 12. 如图为四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化学性质相似的一组是(   )

    A . ①和② B . ①和③ C . ②和③ D . ③和④
  • 13. 下列用品中,主要由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A . 尼龙袜 B . 纯棉裤 C . 不锈钢碗 D . 蚕丝被
  • 14. (2021九上·北镇期中) 某矿泉水的矿物质成分主要含钙、钾等。这里的“钙、钾”指的是(   )
    A . 原子 B . 分子 C . 元素 D . 单质
  • 15. 制作包子、蛋糕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含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钠的俗称是(   )
    A . 小苏打 B . 苏打 C . 苛性钠 D . 火碱
  • 16.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生成物含有四种物质 B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 参加反应两种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1∶1 D .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部分改变,原子种类均改变
  • 17. 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盛有MgSO4和CuSO4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滤渣中一定含有Mg和Cu,可能含有Zn B . 滤渣中一定含有Zn和Cu,可能含有Mg C . 滤液中一定含有ZnSO4和MgSO4 , 一定不含CuSO4 D . 滤液中一定含有ZnSO4和MgSO4 , 可能含有CuSO4
  • 18.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所以青少年一定要无限量吃补钙剂 B . 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 .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D . 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 19. 在pH=2的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Ba2+、K+、OH B . Na+、Cu2+、Cl C . K+、Cl D . Zn2+、Na+
  • 20. 现有NaOH和B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生成沉淀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滴至a点时,溶液中可能只有一个化学反应进行 B . 滴至b点时,溶液中一定不含BaCl2 C . 滴至b点时,溶液中的pH一定等于7 D . 滴至c点时,溶液的pH可能等于7,也可能大于7或小于7
二、填空题
  • 21. 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1. (1) 碳元素 
    2. (2) 2个磷原子 
    3. (3) 2个水分子 
    4. (4) 亚铁离子 
    5. (5) 酒精 
  • 22. 请用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氮气   ②氯化钠   ③活性炭   ④石墨   ⑤明矾

    1. (1) 用作冰箱除味剂的是
    2. (2) 可作保护气的是
    3. (3) 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
    4. (4) 净化水时可作絮凝剂的是
    5. (5) 家庭厨房常用的调味品是
  • 23. 化学科学的发展增进了人类对资源和能源的认识和利用,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铜丝、铝丝常用作导线,是因为它们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
    2. (2) 高铁让人们出行更加便捷,高铁建设中架设钢铁桥梁所用的钢材,其表面刷漆可以有效防止铁与空气中的和水同时接触而生锈。
    3. (3) 常用作保险丝的武德合金其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
    4. (4) 石油、天然气属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5. (5) 为了山更青天更蓝,我们应该提倡使用清洁能源。以下属于清洁能源的是(填序号)。

      ①太阳能          ②煤          ③风能

  • 24.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院士毕生最大的追求。
    1. (1) 大米富含六大营养素中的
    2. (2) 水稻适宜在接近中性的土壤里生长。小丽同学用玻璃棒蘸取某块农田土壤待测液滴在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得出pH=4。如果要种植水稻,可用来中和改良该土壤。
    3. (3) 水稻的种植常施用化肥,为了增强水稻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需要施加的化肥种类是肥。
    4. (4) 为防止污染空气,稻草不能就地焚烧。若不慎有稻草燃烧起来可以用水扑灭,其主要灭火原理是
  • 25.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2. (2) 在℃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 (3) t2℃时,要使40g甲物质完全溶解至少需要水的质量为g。
    4. (4) t2℃时,将70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甲固体物质的质量为g。
    5. (5) t2℃时,甲物质在a、b两点对应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ab(填“=”、“>”或“<”)。
三、综合题
  • 26. 氯化钙在工业上有广泛的用途。工业上以石灰石(含有SiO2、Fe2O3等杂质)为原料,生产氯化钙的流程如图所示。(注: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操作Ⅰ、Ⅱ的名称是,此操作在实验室里需要用到多种仪器,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 (2) 调节pH至中性是为了除去溶液2中的(填离子名称)。
    3. (3) SiO2中硅、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4. (4) 写出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7. A~H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酸,C为纯碱,F为黑色固体,H是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且含有两种元素的白色沉淀。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反应关系,“→”表示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C、H物质的化学式:C;H
    2. (2) G的物质类别不属于(填“氧化物”或“碱”)。
    3. (3) 写出B→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D与E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 28. 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 (1) 写出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 (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要收集干燥的氧气,应选用装置(填“A”、“B”或“C”)。
    3. (3) 装置D可以用来测量生成CO2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4. (4) 收集CO2时,用燃着的木条来验满,是利用CO2的化学性质。
    5. (5) NH3是一种碱性气体,干燥时不能选用作干燥剂(填“浓硫酸”或“生石灰”)。
  • 29.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向盛有KOH溶液的烧杯中通入足量的CO2时,未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
    1. (1) 同学们对KOH与CO2能否反应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同学取烧杯中的少量液体置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KOH能与CO2反应

      乙同学另取烧杯中的少量液体置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钙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请写出乙同学的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实验结束后,甲、乙两位同学将试管中的物质同时倒入同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静置,观察到烧杯内上层是无色溶液,下层有白色沉淀。小组同学将烧杯中的物质进行了过滤,并对滤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呢?

      【作出猜想】猜想一:KCl和KNO3

      猜想二:KCl、KNO3和Ca(NO32

      猜想三:KCl、KNO3和HCl

      猜想四:

    3. (3) 【交流讨论】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可以直接排除猜想,理由是
    4. (4) 【实验验证】为验证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小组同学取烧杯中的少量滤液置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则猜想正确。
    5. (5)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四、计算题
  • 30. 小亮同学为了测定某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往盛有200g稀硫酸的烧杯中依次加入该样品粉末(杂质不与硫酸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部分数据如下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铜锌合金样品质量/g

    10

    10

    10

    10

    烧杯中物质总质量/g

    209.8

    X

    229.4

    239.4

    请回答:

    1. (1) 表中X的数值为
    2. (2) 该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3. (3) 求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