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河池市凤山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

更新时间:2022-03-24 浏览次数:42 类型:月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0 分)
  •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忽(xī) 默(jiān) 归(shěng) 脑(pàn) B . (lì) 汩(yuè) 石(lì) 旋(wò) C . 然(yǎn) 寒(jìn) 篷(ruò) 之(sì) D . 奋(kàng) 辈(xíng) 然(yǐ) 牛(chì)
  • 2. 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 周而复始 招摇撞骗 目空一切 强词夺理 B . 选贤与能 轻歌慢舞 络绎不绝 草长莺飞 C . 如日中天 风口浪尖 阳奉阴违 不知所措 D . 接踵而至 行将就木 分崩离析,悄怆幽邃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同学们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 , 表示赞成。 B . 他们一个说东,一个说西,如此大相径庭 , 怎么能达成协议呢? C . 近年来,咸宁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鹤立鸡群 , 蔚为壮观。 D . 监控画面中,每道工序都清清楚楚、历历在目 , 这有效地保障了食品的卫生和安全
  • 4. (2019·荆州)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是(    )
    A . 荆州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B . 荆州古城是目前我国南方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城池虽然构筑坚牢,建筑艺术也独具风格。 C . 荆州是楚文化发祥地,是中外闻名的三国古战场,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D . 综合来看,荆州文化兼具古城文化、楚文化、三国文化和治水文化等多重文化特性。
  • 5. 下列对课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 白居易的《卖炭翁》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有很强的社会典型意义… B . 《社戏》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摆脱封建束缚的自由生活的向往。 C .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全文不足二百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行、游览、返回的全过程,特别是对"小石潭"秀丽景色的描写。细腻而生动,寄托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D . 韩愈的《马说》一文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统治者摧残、埋没人才表示强烈的愤慨。
  • 6. 按要求填空。
    1. (1) ,皆若空游无所依,,影布石上。(《小石潭记》)
    2. (2) 船头坐三人,。(《核舟记》)
    3. (3) 求之不得,。悠哉悠哉,。(《关雎》)
    4. (4) ,教然后知困。(《虽有嘉肴》)
  • 7.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一书中写道,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庸庸碌碌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1. (1) 从这段话语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2. (2) 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准备怎样创造生命的价值,并说明理由?
  • 8. 综合性学习。

    近日,重庆某中学开展"诵读名家进校园"活动,邀请重庆市的诵读名家来校进行诵读示范和指导。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 (1) 【涌读我宣传】

      为营造活动氛围,动员师生积极参与,请你为此次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句式对称,有感召力,20字以内)

    2. (2) 【节目我主持】

      活动现场,首先由学校朗诵队朗诵了朱自清的《春》,接着,著名播音员陈老师将朗诵朱自清的《背影》。请你给这两个节目写一段串词。(要求∶衔接自然,富有感染力)

    3. (3) 【活动策划】

      在名家诵读感染下,你班决定持续开展诵读活动。请你设计两种与诵读有关的活动,写出活动的名称。

      活动一∶

      活动二∶

二、 阅读理解(30 分)
  • 9. 古诗词鉴赏。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 (1) 这首诗从体裁上看是
    2. (2) 请赏析诗中颈联两句。
  • 1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桃花源记(选段)

    陶渊明

    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林尽水(yuán) B . 黄发垂(tiáo) C . 遂与外人隔(jiān) D . 去(cí)
    2. (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行数十步

      屋舍俨然

      便还家

      此中人

    3.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4. (4) 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描述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图景。
  • 1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低头见花

    ①有些东西,只有低下头来,才会发现它的存在,或者它的美丽。就如尘埃之中,那些被忽略的闪光之珠,又似回首时,眷恋着的,总是那些不经意间走过的寻常点滴。

    ②在夏日的山岭间攀爬,至顶,四望都是起伏峰峦,长风浩荡,单调的苍凉与沧桑漫卷心头。只是一低头的刹那,见,谷间从丛簇簇的火烂,那些幽幽的花儿,就在这样不期然的时刻,与我的目光,猝然相逢。于是,高处的寂笑与孤独消于无形,那些年年开且落的幽谷之花,把一种心绪点亮,把一种感动暗放。

    ③有的人,在境界上,或者在道路上,远超众人,于是有了高处不胜寒的喟叹。其实那只是一种性情上的缺失,他们过多地注目于自身的高度,从而错过了许多开在尘埃里的花。可那些在低处默默的东西,却是无比的宽容,它们就在那里,我们只要低下头,就会与美好相遇,它们就会给我们一种全新的心境。

    ④有一年去一个大草原的深处,碧草连天,极远极淡处,天之蓝与草之绿交融于一处。驰心骋怀间,为无边的绿而震撼,也为其无涯而感到怅然。此情此境之中,极想看到一点别的色彩,来缓冲那种万里的单一。同行的旅伴却惊喜地叫∶"看,脚下的草里有花!"于是都低下头,那些狭长的草叶间,生长着一种不知名的小花,没有指甲大,黄白两色,此时却是如此地装点着我们的眼睛和心灵。

    ⑤而更多的人,更像那些深谷之中或草叶之下的小小花朵,终其一生的平凡,就连那花儿也是毫不张扬,湮没于芸芸众生之中。可是,我们却很少有人抱怨,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好抱怨的,只要能努力开出自己的花,即使再小再素淡,也是芬芳美丽的一朵。也会在某个时间,落入别人惊喜的眼中。如此,就足够了。就算无人用温柔的目光把那些花儿轻抚,只要绽放过,就是无悔。

    每一个生命都是一朵花儿,每一个生命也都是一个赏花者。我们在行走的匆匆里,不忘时常低下头去看那些花朵的美丽,同时也努力让自己的生命芬芳四溢,期待在某天,映亮一双落寞的眼睛。

    ⑦相互涸染,相互温暖。我们与那些花儿的距离,我们与那些美好的距离,其实只隔着一低头的空间,只隔着一低头的瞬间。

    1. (1) 阅读全文,谈谈文题"低头见花"的含义。
    2. (2) 结合语境,品析第④段"装点"一词的表达效果。
    3. (3)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第⑥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 12.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题。

    也说颜值

    ①过去,我们夸奖一个人长相英俊、风度潇洒,喜欢用“一表人才”。现在,网友们又发明了一个热词;颜值。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颜值”呢?

    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相貌从未被大家忘记,“貌比潘安”的赞誉流传至今。但潘安被称赞并不单单因为他的相貌,他的德行、他的才华、他对妻子的专情才是他被后人记住的关键所在。所以,颜值高固然是优势,但仅有高颜值是远远不够的。

    ③颜值高,让人易于在社会生活中占得先机。在人类的进化史中,真的难以彻底剔除人性中的"爱美"基因。放眼当今世界,相貌甚至被当成了一种商品或一个消费符号。在职场、社交场以及婚恋场上,颜值高的人都比颜值低的人更加如鱼得水;而那些颜值不高的人,却不太容易在第一时间得到别人的垂青。于是,很多人吐槽说∶对这个看脸的世界失望了!

    ④如果仔细研究人类发展史,颜值不高的人,对这个世界大可不必失望。就长远发展来说,一个人更重要的是拥有德行和才华。

    ⑤貌因德而美。外表是皮囊,德行才是核心,若非如此,再好的相貌也没有价值。汪精卫长相英俊,气度不凡,可谓“颜值高”,但这样一位相貌出众的热血青年后来却做了汉奸,至今仍遭到中国人的唾弃。德不配颜,徒有“颜值”之虚名,其“高颜值”反倒成了一个笑话。

    ⑥才补颜不足。颜值低是一种“先天不足”,才华却是弥补这种“不足”的营养剂。英国人戈登在他的著述中对晚清大臣曾国藩有如此描述∶个子中等,身材肥胖,脸上皱纹密布,脸色阴沉,目光迟钝;穿着陈旧,衣服打皱,上面还有斑斑的油迹。可以看出,曾国藩的外貌并不“漂亮”,可谓颜值不高,但他却在大风大浪中凭借过人才华,成就一番事业,名留青史,令人敬仰。

    ⑦古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现在也有流行语“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终于人品”。无论是一个人如何风华绝代,最后沉淀下来值得称道的只有两样——德行和才华,然后才可能说,这个人还有“颜值”。

    (有删改)

    1. (1) 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② ③ 

    2. (2) 第⑥自然段引用英国人戈登著述中的文字后,原稿还引用了如下资料,但作者修改文章时将其删除,请分析删除理由。

      曾国藩自己也说∶“余性鲁钝,他人目下二三行,余或疾读不能终一行。”

三、写作(40 分)
  • 13. 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栋梁。"毕业在即,回首往事,每一段历程,我们的身边总是有亲人、朋友、老师相随。忘不了他们悉心地呵护,忘不了他们亲切地叮嘱,更忘不了他们期待的眼神…….

    请以"期待的眼神"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 600 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