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1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03-30 浏览次数:120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 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B . 活性炭用于净化饮用水 C . 氢气用作清洁燃料 D . 稀有气体作保护气
  • 2.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A . Zn、CO2、HCl B . H2、H2O、KClO3 C . O2、NaOH、H2SO4    D . CO、MgO、NaHSO4
  • 3.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 钙离子:Ca+2 B . 2 个氧分子:2O C . 氯化亚铁中铁显+2 价: D . N2O4的读法:二氮化四氧
  • 4. 农业上配制 1000g 质量分数为 16%的氯化钠溶液进行选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会加速溶解 B . 称量的氯化钠若含有杂质,会造成配制的溶液偏稀 C . 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若指针向左偏,应减少药品至天平平衡 D . 仰视读数取水,会造成配制的溶液偏浓
  • 5.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烟 C . 把铝丝放到硫酸铜溶液中,可以看到有红色的铜析出 D . 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大量白烟
  • 6. 归纳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以下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

    ①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②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乳化现象

    ③4000mL 氧气能压缩在 40mL 的钢瓶中,说明压缩使分子的体积变小

    ④凡是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⑤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定是中和反应

    A . ①② B . ④⑤ C . 只有④ D . 只有⑤
  • 7. 一种新型火箭推进剂在火箭发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 . 丙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 C . 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 1:1 D . 丙可充入食品包装袋中以延长食品保质期
  • 8. 20℃时,将50g水倒入盛有20g甲的固体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实验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①是饱和溶液 B . ②和③都是不饱和溶液 C . ①和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同 D . ②和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 9. X、Y、Z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X、Z元素组成相同且常温下均为液体,Y为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转化③、④中,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B . 转化③可通过化合反应实现 C . 气体Y具有可燃性 D . 转化①、④可通过分解反应实现
  • 10. 下列实验方案或推理中,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将50mL质量分数为98%浓硫酸稀释为49%的硫酸

    将50mL水倒入盛有50mL浓硫酸的烧杯中

    B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导致冷却后进水量偏多的原因可能是

    未夹止水夹

    C

    验证某可燃性混合气体中是否有一氧化碳

    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现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D

    除去氧化钠中的泥沙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蒸发、结晶

    A . A B . B C . C D . D
  • 11. 分析下列图象与对应的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

    A . 向两只装有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镁与铁,则图中 a 线表示的是加入镁对应的变化 B . 用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制取氧气,a 线表示的是没有加入二氧化锰的变化图,b线表示的是加入二氧化锰的变化 C .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 pH 与加入水的质量的关系 D . 向一定量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铜溶液
二、多选题
  • 12.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收集氧气  B . 稀释浓硫酸  C . 检查气密性  D . 证明铁生锈与空气有关 
三、综合题
  • 13. 某实验小组从下图中选择装置在实验室进行气体的制备实验。

    1. (1) 小组同学首先选择装置 A 和 E 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将高锰酸钾充分加热分解后,待试管冷却,再洗涤试管,到溶解残留固体的洗涤用水呈现绿色(已知 MnO2黑色,不溶于水),洗涤试管要用到(填一种实验器材),并可推测出(填离子符号)在溶液中呈绿色。

    2. (2) 实验室常用 B 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该装置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二氧化碳只能用 C 装置收集的原因是
  • 14. 金属和金属材料与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1. (1) 生活中常用铁锅炒菜主要利用了铁的性;在高温下,工业上以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为原料来炼铁,写出工业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2. (2) 经检测,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中含有铜、锡等金属,某同学为探究铜、锡与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表所示实验(金属片均已打磨,且形状、大小相同,试管中所用 5%的稀盐酸体积相同)。

      【实验记录与分析】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立即产生气泡,速率较快

      无明显现象

      立即产生气泡,速率较慢

      实验结论

      铁、铜、锡的金属活动顺序由强到弱为

      【查阅资料】锡元素(Sn)的常见化合价是+2 价。根据实验现象推测实验三的试管中锡与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向 m 克 AgNO3、Cu(NO32、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Zn 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溶液的质量仍为 m 克。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 . 滤渣中一定有 Ag、Cu、Fe    B . 滤液中一定没有 AgNO3 C . 滤液中一定含有 Zn(NO32、Fe(NO32 D . 该过程至少发生了三个化学反应
  • 15. 煤是重要的化石燃料之一,如图是煤的精炼和综合利用的流程图。

    1. (1)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脱硫属于(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2. (2) “脱硫”的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二氧化硫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____(填序号)。
      A . 臭氧层空洞 B . 沙尘暴 C . 雾霾 D . 酸雨
    3. (3) 脱硫时生成硫酸钙的化学反应为: 则 X 的化学式为,操作 a 的名称是
    4. (4) 溴乙烷(CH3CH2Br)在一定条件下能脱去溴化氢(HBr)分子,同时生成乙烯(C2H4),该反应在有机化学中称为消去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③也属于消去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6. 某小组选用 5%的 NaOH 溶液来测定标签受损的稀盐酸的浓度。
    1. (1) 可选用____(填序号)检验稀盐酸显酸性
      A . 黄金 B . 无色酚酞溶液 C . 紫色石蕊溶液 D .
    2. (2) 从微粒的角度分析,此反应的实质是
    3. (3) 酸碱中和反应会放出热量,取 10g 稀盐酸与上述 NaOH 溶液反应,反应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图中 a 点对应的溶液溶质是(填化学式);恰好完全反应时,所用 NaOH 溶液的溶质质量为g。

    4. (4) 求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