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1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中考五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03-18 浏览次数:81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随着气温一天天升高,各种冰凉的饮品成了大家的最爱。下列饮品中主要富含维生素的是(   )
    A . 双皮奶 B . 玉米汁 C . 果蔬汁 D . 冰豆浆
  • 2.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规范的是(   )
    A . 稀释浓硫酸 B . 塞紧橡皮塞 C . 测定溶液的pH D . 洗涤试管
  • 3. 下列过程中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   )
    A . 木炭吸附二氧化氮 B . 制作白糖晶体 C . 电解水实验 D . 干冰升华
  • 4. 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A . 氮气用于食品包装 B . 木炭用于防毒面具 C . 矿石用于提炼金属 D . 石灰浆涂刷树木
  • 5. 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 使用燃气灶时壶底出现黑色,可调小炉具进风口 B . 用硫酸铜、生石灰、加水可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C . 喷漆、镀铬均可以对铁制品起到防锈作用 D . 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可适当解决“白色污染”
  • 6. 下列有关实验及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将燃着的木炭伸入到氧气中,发红光,放出热量 B . 将一氧化碳通入灼热的氧化铁,光亮的紫红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粉末 C . 将锌片放入少量稀硫酸中,银白色固体减少,固体表面产生气泡,放热 D . 把铜丝放入硫酸锌溶液中,紫红色固体表面产生银白色固体,溶液变成蓝色
  • 7. 下列有关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 . 拉瓦锡定量实验研究得出质量守恒定律:HgO2Hg+O2↑   分解反应 B . 酸雨的形成:CO2+H2O=H2CO3   化合反应 C . 天然气用作燃料:CH4+2O2CO2+2H2O   置换反应 D . 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NaHCO3+HCl=NaCl+H2O+CO2↑   复分解反应
  • 8. “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长期饮用蒸馏水有利于身体健康 B . 烹调食物时不能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 C . 用甲醛溶液浸泡以保鲜鱼肉等食品 D . 维生素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必须要从食物中摄取
  • 9. 据报道新一代广谱、高效、无污染的饮用水消毒剂二氧化氯(ClO2),下列关于二氧化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二氧化氯是由氧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 B . 一个二氧化氯分子由一个氯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C . 一个二氧化氯分子含有49个电子 D . 二氧化氯中氯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64
  • 10. 下列有关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地球上的水资源是丰富的,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 B . 空气中的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是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 C . 石油分馏能得到汽油、煤油和柴油等产品,石油综合利用可制得塑料、合成纤维等产品 D . 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多、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 11. 下列观点解释不正确的是(   )


    事实

    解释

    A

    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胎容易曝裂

    夏天温度较高,分子间间隔变大

    B

    架在高处的电线夏季变得比冬季长

    原子间的间隔遇热变大;遇冷缩小

    C

    Na2SO4和CuSO4溶液的颜色不同

    两溶液中阳离子不同

    D

    扫地时,尘土飞扬

    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A . A B . B C . C D . D
  • 12.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呼出气体与空气

    伸入燃着的小木条

    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B

    蒸馏水与5%过氧化氢溶液

    加入适量硫酸铜溶液

    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C

    硫酸铵与尿素

    加水,搅拌,观察现象

    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D

    棉纤维和羊毛纤维

    点燃,观察灰烬

    触摸,比较手感

    A . A B . B C . C D . D
  • 13.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20℃时,甲、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 . 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乙 C . 将40℃时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20℃,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D . 把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乙溶液从40℃降温到20℃其质量分数仍为10%
  • 14.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编号

    物质

    杂质

    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

    A

    CO

    CO2

    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干燥

    B

    CaCO3

    CaO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

    KOH

    K2CO3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

    D

    NaCl

    FeCl3

    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 15. 将wg由NaHCO3和NH4HCO3组成的混合物充分加热,排出气体后质量变为g,则混合物中NaHCO3和NH4HCO3的质量比为(   )
    A . 168:79 B . 42:11 C . 84:79 D .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 16. 055型驱逐舰具有较高的信息化水平及隐形性能,为维护中国国家安全和海外利益有重要作用。请回答:

    1. (1) 该驱逐舰的舰体用到了钛合金,钛合金具有的性质是____。
      A . 抗腐蚀性强,密度大 B . 导电性好,密度小 C . 抗腐蚀性强,密度小强度高
    2. (2) 055驱逐舰采用燃油驱动,该舰在行驶过程中能量转化全过程是 
    3. (3) 在制作该驱逐舰时,常用乙炔(C2H2)进行焊接金属,实验室可以用电石(CaC2)和水反应制得乙炔气体,同时生成一种碱。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后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 17. 走过脚下荒芜,留下万里稻香。袁隆平院士为推进粮食安全、消除贫困、造福民生做出了杰出贡献!

    1. (1) 大米中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除水外),该营养素的作用是在人体内经氧化放出能量,为提供能量。近年来富硒大米走上了人们的农朵,富硒大米中含有的硒元素是人体中的(“微量”或“常量”)元素,缺少硒元素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
    2. (2) 冬天使用煤炉可以给室内提供热量,煤炉上方产生蓝色火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最终充分燃烧后的气体还是植物进行 的原料。
  • 18. 如图是氮气和氢气在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C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2. (2) B→C过程的变化实质
    3. (3) 画出与生成物的一个分子具有相同电子数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19. 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 (1) 做化学实验时常常有温馨提示,如:按照正确的实验步骤进行以防止发生爆炸,需要在通风橱中进行以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物等,据此应将下列实验中的A与(填“B”“C”或“D”)归为一类,依据是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氢气还原氧化铜

      燃烧条件的实验

      A

      B

      C

      D

    2. (2) 化学反应C+CO22CO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碳元素的化合价在化学反应前后有升高、有降低,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具有氧化性,在此反应中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是,请写出在初中范围内,同一种元素在同一个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也有升高、有降低的分解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 
三、综合题
  • 20. 根据图1、图2完成下列有关氧气和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有关的实验问题。

    1. (1) 根据图1回答:

      ①仪器a的一般性用途是

      ②正确实验过程中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若要用D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一条物理性质,导管口应放在哪个位置(填“1”或“2”),二氧化碳使烧杯内的蜡烛火焰熄灭,所利用的灭火原理是:

      ④如果实验操作正确,实验C中应出现的实验现象是:

    2. (2) 根据图2回答:

      若使用此装置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 端通入(填“X”或“Y”),瓶内空气能排出的原因是:反应生成的氧气进入集气瓶,使瓶内 大于外界大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空气逸出。

  • 21. 如图,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溶液只考虑溶质),E为黑色固体粉末,且含两种元素。用“—”表示两物质间可以发生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请回答:

    1. (1) B的化学式 ,E的化学式 
    2. (2) 写出C→A的化学方程式 
    3. (3) 写出D和过量F反应的现象 
  • 22. 某制盐厂制成的粗盐产品(主要成分是NaCl,只含有少量杂质CaCl2),制盐厂要用10%的某溶液除去该杂质获得纯净的NaCl。技术员小岗取了100g粗盐样品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1. (1) 小岗技术员所选除杂试剂的化学式是____(用字母回答)。
      A . NaOH B . Na2CO3 C . K2CO3
    2. (2)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列出求解样品中杂质CaCl2质量(x)的比例式为 
    4. (4) 样品中NaCl的纯度为 
    5. (5) 向最后所得溶液中加入610g水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6. (6) 若该厂每年用海水生产这样的粗盐9万吨,假设生产过程中的NaCl损耗为10%,则需含NaCl 8.89%的海水的质量为 
  • 23. 化学老师带来一瓶未知溶液A,已知它含有Na+、Ba2+、Ag+、Cl-、OH-中的五种离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探究】

    1. (1) 【收集证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B试管中的现象及结合学过的知识,能得出未知溶液A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填符号)在C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硝酸铜溶液,观察到现象,确定出末知溶液A中一定含有OH-
    2. (2) 【评价交流】根据D中的实验现象,甲同学认为A中一定含有Cl- , 但其他同学不同意甲同学的观点,理由是,同学们交流后,将上述实验中的某药品进行更换,重复上述实验,确定出未知溶液A中不含氯离子。
    3. (3) 【实验结论】结合上述实验最终确定未知溶液A中含有的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4. (4) 【归纳总结】由上述探究可知:通过实验确定可能存在的离子存在后,就能推出的离子一定不存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