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八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

更新时间:2022-03-09 浏览次数:79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 
  • 1. “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往近代的最初一步。”陈旭麓先生所说的“这场战争”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是(    ) 
    A . 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B . 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海和领土主权 C . 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D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2.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俄国采取的主要侵华方式是(    ) 
    A . 发动侵华战争 B . 借口马神甫事件 C . 镇压中国革命 D . 签订不平等条约
  • 3. “洋教闹中原,佛祖受欺压,圣贤亦蒙羞,佛法五常不再尊,天地一怒止住雨,八百万神兵下天庭,除尽洋教送甘霖。”这首打油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义和团运动 C . 戊戌维新运动 D . 新文化运动
  • 4. 创办轮船招商局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行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这表明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    ) 
    A . 增强了清朝军事实力 B . 抵制了列强经济上的侵略 C . 推动了工商业的繁荣 D . 根除了外国侵略者的势力
  • 5.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后最苛刻,对中国危害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结合所学内容,分析《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 . 便利了日本对中国的进一步侵略 B . 掀起了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中国的狂潮 C .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缓解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 D . 便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材料
  • 6. 梁启超说:“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这里“大梦唤醒”的表现不包括(    ) 
    A . 地主阶级掀起求强求富的自救运动 B . 资产阶级维新派尝试制度变革 C . 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武装反清斗争 D . 国人走上“实业救国”的道路
  • 7. 某校排练了一部历史剧,其中几句台词是: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下列选项中,与这几句台词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虎门销烟 B . 三元里抗英 C . 金田起义 D . 义和团运动
  • 8. 蔡元培撰写过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其中“先生”的活动包括(    ) 

     ①成立兴中会    ②提出“三民主义”     

     ③撰写《革命军》    ④领导辛亥革命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 9. “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句话的主要含义是辛亥革命(    ) 
    A . 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B .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 . 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的解放 D . 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 10.   1912年1月1日,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代理议长景耀月致辞:“今日之举为五千年历史所未有……孙先生为近代革命创始者……今日任职,愿孙先生始终爱护国民自由,毋负国民期望”。景耀月亲历的这一历史事件是(    ) 
    A . 武昌起义取得胜利 B .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C . 清帝颁布退位诏书 D . 袁世凯改元为洪宪元年
  • 11. (2021八上·永吉期末) “今时之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状况出现于(    )
    A . 洋务运动时期 B . 维新变法时期 C . 辛亥革命时期 D .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 12.   2021年,电视剧《觉醒年代》热播。通过荧幕,我们看到一批有良知和远见的文人高举新文化大旗,不遗余力地奔走呼号,一次次去唤醒民众的自觉心和爱国心。通过这部电视剧,我们可以了解到(    ) 
    A . 鲁迅创办《新青年》杂志 B . 陈独秀提出民主和科学 C . 李大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D . 胡适发表《狂人日记》
  • 13.   1919年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随后唐山、长辛店等地工人也举行罢工,声援学生爱国斗争。北京政府被迫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从这一事实可以看出,五四运动(    ) 
    A . 取得反帝爱国斗争的彻底胜利 B . 使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 C . 推动了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 . 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 14. 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第一场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这里“补课”“起点”的含义分别是(    ) 
    A . 明确反封建,实现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 B . 开始宣传民主科学,宣传马克思主义 C . 彻底反帝反封建,无产阶级政党开始领导革命 D . 明确反对帝国主义,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 15.   1919年后,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团体,较有影响力的包括李大钊在北京成立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陈独秀在上海成立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周恩来在天津成立的觉悟社等。上述团体的成立,主要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    ) 
    A . 思想基础 B . 组织基础 C . 阶级基础 D . 群众基础
  • 16.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到:“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能够体现上述讲话精神的是(    ) 
    A . 中共一大 B . 中共二大 C . 国民党一大 D . 古田会议
  • 17. 如图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军徽中“八一”两字是为了纪念(    ) 

     

    A . 三湾改编 B . 南昌起义 C . 秋收起义 D . 井冈山会师
  • 18. 下面是八年级同学整理的一份关于遵义会议的学习笔记,其中有一处错误,它是(    )                
     

     时间 

     
     

     1935年1月 

     
     

     地点 

     
     

     贵州遵义 

     
     

     内容 

     
     

     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意义 

     
     

     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A . 时间 B . 地点 C . 内容 D . 意义
  • 19.   1933年3月,蒋介石急电张学良,“明日恐不能起飞,而热(河)战紧急,兄须速往承德督战,不必待弟到(北)平,免误战机”。这一电文发出的背景可能是(    ) 
    A . 南昌起义爆发 B . 全力围剿红军 C . 华北危机爆发 D . 西安事变爆发
  • 20. (2019八上·云安期末) 为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为团结各阶层人士共同抗日的政治措施是(    )
    A . 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B . 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C . 开展大生产运动 D . 开展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
  • 21. 请按战役开始时间的先后排列以下事件(    ) 

     ①淞沪会战    ②第三次长沙会战     

     ③武汉会战    ④台儿庄战役 

    A . ①④②③ B . ①③②④ C . ④①③② D . ①④③②
  • 22.   1940年9月6日《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颇多,并攻克了重要据点……”。该社评中的“大规模的运动战”(    ) 
    A . 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B . 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 C . 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D . 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 23. 毛泽东曾指出:“伟大的中国抗战,不但是中国的事,东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我们的敌人是世界性的敌人,中国的抗战是世界性的抗战。”毛泽东意在强调(    ) 
    A . 中国的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 B . 抗战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基础 C . 全民族坚持抗战是抗战赢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D .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 24.   1947年3月18日,毛泽东说:“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随后,人民解放军采取的军事行动是(    ) 
    A . “四保临江” B . 粉碎全面进攻 C . 转战陕北 D . 挺进大别山
  • 25.   1948年的东北战局对于华北、华东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没有东北的胜利全歼敌人,让数十万敌人精锐撤到华北、华东地区,则接下来的两场大战就完全不具备开战条件了。“东北的胜利”指的是(    ) 
    A . 辽沈战役 B . 淮海战役 C . 平津战役 D . 青化砭战役
  • 26.   1903年,镇江郭礼征筹建大照电灯公司,获江苏抚院批准。次年从国外订购发电机、锅炉等设备陆续进行安装。因绅商居民担心破坏风水,阻挠立杆架线,郭礼征登门协商,历时7个月才架线完工。由此可知(    ) 
    A . 晚清政府积极推进洋务运动 B . 近代“实业救国”掀起热潮 C . 中国近代化受制于多种因素 D . 民族工业完全依赖外国资本
  • 27. 民国初年,北大教授辜鸿铭梳着小辫子走进教室,引得学生哄堂大笑,辜鸿铭平静地说:“弊人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诸君心中的辫子是无形的。”学生一片静默。这一情景反映出辛亥革命后(    ) 
    A . 守旧思想根深蒂固 B . 新式教育发展缓慢 C . 民族压迫依然存在 D . 全盘否定儒家文化
  • 28. 近代优秀的文艺作品层出不穷,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和徐悲鸿的画作《愚公移山》都创作于(    ) 
    A . 新文化运动时期 B . 五四运动时期 C . 抗日战争时期 D . 抗美援朝时期
  • 29. 民国建立后,教育总长蔡元培提出“五育并举”,将体育摆在了与德育、智育同等重要的位置;1922年北洋政府将“体操科”改为“体育科”,以育人为目的的身体教育成为学校体育的主流。上述现象(    ) 
    A . 推动人民教育体制的确立 B . 有利于塑造体育强国的形象 C . 强化了体育的政治化倾向 D . 推动了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 30. 20世纪30﹣40年代初期,著名画作《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等在全国传播:优秀歌曲《毕业歌》《黄河大合唱》等在全国传唱:“国人爱国,请用国货”“挽回利权,振我中华”等成为商业广告炙手可热的用语。这说明当时中国社会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 
    A . 开展实业救国 B . 解决人民生活水平低下 C . 解决民族危亡 D . 培育青年,发展教育
二、解答题。 
  •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部分)

    序号  时间  历史事件 
    ①  1840﹣1842年  鸦片战争 
    ②  1851﹣1864年  太平天国运动 
    ③  1856﹣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④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⑤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⑥  1898年  戊戌变法 
    ⑦  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 
    ⑧  1901年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签订 
    1. (1) 请你把大事年表中的事件按主题进行分类(填序号,每空填1个序号) 

      列强侵略:①、③、

       中国人民的反抗: 

       探索近代化: 

    2. (2) 结合所学知识,从③和④、⑤和⑥、⑦和⑧三组组合中,任选一组说明其中两个事件之间的联系。 
    3. (3) 大事年表中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怎样的发展趋势? 
  • 32. “近代化”是指中国社会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以及思想文化上的“民主科学化”。史学界普遍认为:从1840年至1919年,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开展。请回答: 
    1. (1) 请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中国近代化历程中这三个阶段发生的重大事件。 
    2. (2) 从上述四个事件中,各选一名代表人物及其最主要的一个活动。 
    3. (3) 请从材料中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的特点。 
  • 33. 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桩桩侵华的罪行,记录着中国的苦难岁月,成为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见证。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奋起抗争,捍卫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1. (1) 中国迈入近代史开始于哪一事件?这一事件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怎样的变化? 
    2. (2) 1860年宏伟华美的圆明园变成了一片废墟,造成了这次人类文明史上浩劫的罪魁祸首是哪两个国家?20世纪初,西方列强又发动了哪一次侵华战争,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3. (3)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了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4. (4) 面对侵略和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仆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哪一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哪一战役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 
    5. (5)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三、材料题。 
  • 34. 近代中国的有识之士和人民群众为了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难探索。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一阵疾风,吹荡了沉寂的知识界,一批关心国家命运的仁人志士,看到了英美等国的政治体制与中国的不同之处:议会制度、总统禅让等,它们的思想深处,滋生着对民主制度的欣慕和对专制制度的不满之情。 

     ——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 

     材料二:《变法通议》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日本以变法而强大,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 

     ——梁启超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材料三:(毛泽东)创建党领导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过程中,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调查研究,不断总结革命经验…… 

     ——尹瑞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伟大转折》 

     材料四: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把一盘散沙的广大民众凝聚起来,形成抗日的铜墙铁壁……为当时的中国民众指明前途。 

     ——摘编自夏斯云《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论析》 

    1. (1) 依据材料一,指出鸦片战争后国人看到的英美等国不同于中国的政治体制有哪些? 
    2. (2) 材料二中代表人物的主张分别是什么?他们对近代中国发展道路的探索有何共同之处? 
    3. (3) 材料三中,毛泽东开创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4. (4) 请你列举能够印证“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了中流砥柱作用”的典型事例。 
  • 3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现在抗日战争已经胜利结束,中国即将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当前时机极为重要。目前最迫切者,为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国内政治上、军事上所存在的各项迫切问题,应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加以合理解决,以期实现全国之统一,建设独立、自主与富强的新中国。 

    1. (1) 毛泽东认为“目前”最迫切的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 
    2. (2) 经过重庆谈判,国共双方代表最后签订了什么文件? 
    3. (3) 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文件内容,对哪发动围攻,标志着全面内战爆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