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三门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2-07-28 浏览次数:153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 1. 历史学家顾颉刚在他的《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一书中提到:“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 人们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惑”。从这句话可看出汉武帝所采取的措施是( )
    A . 焚书坑儒 B .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C . 八股取士 D . 文字狱
  • 2. 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主流,历代王朝不断加强对边疆治理。下列机构出现最早的是( )
    A . 西域都护府 B . 澎湖巡检司 C . 宣政院 D . 驻藏大臣
  • 3. 阅读下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①地区土地辽阔,人口密度小 B . ②地区降水最丰富,适合发展水稻种植 C . ③地区比①地区纬度更低,所以夏季更炎热 D . ④地区矿产资源最丰富,可以跨区域支援其他地区
  • 4. 世界各地生产生活各具特色,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 . 瑞士——石油宝库 B . 秘鲁——水上都市 C . 日本——耕海牧鱼 D . 以色列——垂直的生计
  • 5.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初二某班同学准备制作一期题为《近代中国民族英雄》的黑板报,并设置相关栏目。邓世昌这一历史人物可归入的栏目是 ( )
    A . 变法志士 B . 甲午英烈 C . 禁毒先驱 D . 农民领袖
  • 6.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承载着历史的变迁。古城南京是中国历史的一位特殊“见证者”,它见证了( )

    ①一二•九运动

    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③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兵谏”

    ④侵华日军长达六个星期的野蛮屠杀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7. 民谣勾勒出尘封的历史画面。“锄列强,倒军阀,灭尽世上压迫人。”该民谣描写的是( )
    A . 武昌起义 B . 戊戌变法 C . 义和团运动 D . 北伐战争
  • 8. 1937年某日,身在北平清华大学的吴宓先生在日记中写到:“昨夜,日军占卢沟桥,攻宛平县城,与中国军冲突。”这则日记可以作为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的研究史料。( )
    A . 九一八事变 B . 西安事变 C . 一•二八事变 D . 七七事变
  • 9. 小明同学在整理笔记,请你帮他完善笔记。( )

    事件:____

    时间:1947 年

    影响: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A . 百团大战 B . 转战陕北 C . 千里跃进大别山 D . 三大战役
  • 10. 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历史评价是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 1909年,京张铁路在南口举行盛大的通车典礼 B . 1898年,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 C . 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了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D .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起义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题,共30分)
  • 11. 蘑菇房是哈尼族特色房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哈尼族蘑菇房以石为基,以木为柱和横渠,屋顶由斜面和平面构成,底层堆柴火、工具,二层住人,村落背后是郁郁葱葱的古树丛林,村前梯田层层延伸到河谷底。

    1. (1) 图1中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横断山脉的(方向),位于带(纬度带)。
    2. (2) 自然环境深刻影响着人文环境。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哈尼族特色蘑菇房的成因。
    3. (3) 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为哈尼族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建议一:发展业;理由:

      建议二:发展业;理由:

  • 12.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忆百年屈辱]

    [探救亡道路]面对深重的民族灾难,无数仁人志士提出不同的救亡主张。如:

    李鸿章:“中国但有开花大炮、 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

    孙中山:“欲救亡图存,革命为惟一法门”;

    陈独秀:“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赛先生)才能救治中国”。

    [迎崭新曙光]有这样一首诗词描述中国近代史的某场运动:“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游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

    1. (1) 从这一系列的战争影响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 (2) 请说出他们分别从哪些层面进行近代化探索?并概括出其探索的特点。
    3. (3) 该诗词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有何影响? 
  • 13.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来我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开拓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诞生密码]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报》、《浙江潮》等刊物都刊登过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先进知识分子更加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

    材料二:

    1920年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概况

    组织名称

    建立者

    上海共产党组织

    陈独秀、李汉俊、俞秀松等人

    北京共产党组织

    李大钊、张国焘、张申府等人

    长沙共产党组织

    毛泽东、何叔衡等人

    [道路抉择]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探索历程

    材料四: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指引了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1. (1)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归纳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
    2. (2) 中国共产党在一个又一个危机的面前,他们从实际出发作出正确的抉择。根据材料三对此进行论证。 (例: 1923 年京汉铁路大罢工失败,中共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
    3. (3) 由材料四得出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