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金华十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11月物理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2-02-22 浏览次数:79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下列关于物理量和单位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电场中某两点的电势差可用为单位描述 B . 某固态电池的标识“”是指其正常放电的时间 C . 我国的射电望远镜能够收集到137亿光年之外的信号,其中“光年”指的是长度单位 D . 都可以是能量的单位
  • 2. 2021年东京奥运会,我国获得了38金32银的优异成绩,位列奖牌榜第二。运动项目中,物理的知识也不少,下列有关奥运会比赛项目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运动员苏炳添撞终点线时,苏炳添可视为质点 B . 运动员王峥以77.03米的成绩获得链球银牌,77.03米是链球的运动位移大小 C . 运动员朱亚明在三级跳远中以17.57米的成绩获得银牌,17.57米是运动员运动的路程 D . 足球运动员踢出香蕉球,研究香蕉球的产生原理时不可以将球看成质点
  • 3. 2021年4月,大湾区庆祝建党100周年航空嘉年华活动在博罗举行,形式多样场面十分震撼。其中,一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如图所示,他离开悬停的飞机后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距离地面时速度为 , 此时打开降落伞,到达地面时速度减为。若从打开降落伞直至落地前运动员做匀减速直线运动g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B . 运动员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C . 运动员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 D . 运动员离开飞机后经过到达地面
  • 4. 2021年9月20日,我国天舟三号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大约经历597秒后,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并进行正常工作,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20次发射任务,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89次飞行。如图所示,火箭点火升空。燃料燃烧后的燃气以很大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喷出,火箭获得推力而升空,则(   )

    A . 火箭获得的推力来自空气 B . 喷出燃气对火箭的作用力与火箭的重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 . 喷出燃气对火箭的作用力与火箭对喷出燃气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 . 火箭飞离大气层后,不受重力作用
  • 5. 水力发电站和火力发电站一般都采用旋转磁极式发电机,但是发电机的结构一般不同。水力发电站常采用图甲所示原理的发电机,A、B、C、D均为线圈;火力发电站常采用图乙所示原理的发电机,A、B、C、D均为沿轴方向的导线。当图中固定有磁铁的转子顺时针匀速旋转到图示位置时某同学在两图中标示了电流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B,C线圈电流标示方向正确 B . 图乙中A,D导线电流标示方向正确 C . 图甲中A,C线圈电流标示方向正确 D . 图乙中C,D导线电流标示方向正确
  • 6. 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实例分析,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 汽车过凸形桥时桥所受压力一定大于汽车的重力 B . 在铁路的转弯处,通常要求外轨比内轨高,目的是减轻轮缘与内轨的挤压 C . 洗衣机甩干衣服的原理是水随脱水桶高速旋转时会做离心运动 D . 杂技演员表演“水流星”,当“水流星”通过最低点时,“水流星”重力恰好全部提供其所需要的向心力
  • 7. 水上滑翔伞是一项刺激的水上运动,如图所示,滑翔伞由专门的游艇牵引,稳定时做匀速直线运动,游客可以在空中体验迎风飞翔的感觉。为了研究这一情境中的受力问题,可以将座椅和人作为研究对象,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模型,座椅和人受到牵引绳、滑翔伞的作用力分别为 , 其中斜向左下方,斜向右上方。若滑翔伞在水平方向受到的空气阻力与水平速度成正比,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空气作用力保持不变。现提高游艇速度再次稳定时,座椅和人受到牵引绳滑翔伞的作用力分别为 , 则(   )

    A . 牵引绳对座椅和人的作用力 B . 滑翔伞对座椅和人的作用力 C . 滑翔伞对座椅和人的作用力可能小于座椅和人的重力 D . 滑翔伞对座椅和人的作用力与座椅和人的重力的合力方向可能水平向右
  • 8. 某地有一风力发电场,共有风力发电机20台,如图所示,发电机的叶片转动时可形成直径为的圆面。某日该地区的风速是 , 风向恰好跟叶片转动的圆面垂直,已知空气的密度为 , 假如该风力发电机能将通过此圆面内空气动能的转化为电能。取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每秒冲击每台风力发电机叶片转动形成圆面的空气体积为 B . 每秒冲击每台风力发电机叶片转动形成圆面的空气动能为 C . 每台风力发电机发电的功率为 D . 该发电场工作 , 发电量约
  • 9. 飞力士棒(Flexi-bar)是德国物理治疗师发明的一种物理康复器材,也是一种有效加强躯干肌肉功能的训练器材。标准型飞力士棒整体结构由中间的握柄,两端负重头,用一根PVC软杆连接,质量为 , 长度为 , 棒的固有频率为 , 如图所示,可以使用双手进行驱动,则下列关于飞力士棒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 使用者用力越大飞力士棒振动越快 B . 随着手振动的频率增大,飞力士棒振动的幅度一定越来越大 C . 双手驱动该飞力士棒每分钟振动270次全振动,会产生共振 D . 负重头质量相同,同样材料的PVC杆缩短,飞力士棒的固有频率不变
  • 10. (2021高一下·顺德期末)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下图为“天问一号”探测器经过多次变轨后登陆火星的理想轨迹示意图,其中轨道I、III为椭圆,轨道II为圆,不计探测器变轨时质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轨道III的运行周期大于在轨道II的运行周期 B . 在轨道Ⅱ上的速度小于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 C . 在轨道I上O点的加速度小于轨道Ⅱ上O点的加速度 D . 在轨道III上,O点的速度大于轨道III上Q点的速度
  • 11. 如图所示,边长为a的等边的A、B、C三点处各放置一个点电荷,三个点电荷所带电荷量数值均为Q,其中A、B处为正电荷,C处为负电荷;边长为a的等边的E、F、G三点处均有一垂直纸面的电流大小为I的导线,其中E、F处电流垂直纸面向内,G处电流垂直纸面向外,O,H是三角形的中心,D为中点,若两三角形均竖直放置,且相互平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O点处的电势高于D点处的电势 B . 带负电的试探电荷沿直线从D点运动到O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减小 C . A点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与E点处通电直导线所受安培力方向相同 D . 正电荷在O点处所受电场力方向与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通电导线在H点处所受安培力方向相同
  • 12. 如图甲、乙分别为两列横波波源A、B的振动图像,两列波时刻同时从图丙的A、B两点开始向四周传播,并在时恰好在C点相遇,已知A、B相距 , C为中点,D距A点 , E与C点的距离为 , 则( )

    A . 的这段时间内,E点振动通过的路程为 B . 的这段时间内,D点振动通过的路程为 C . 直线上A,B外侧均为振动加强点 D . 直线上A,B间(不包括A,B点)共有6个点的振幅为0
  • 13. 有一透明材料制成的空心球体,内径是R,外径是 , 其过球心的某截面(纸面内)如图所示,一束单色光(纸面内)从外球面上A点射入,光线与AO直线所成夹角 , 经折射后恰好与内球面相切,已知光速为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单色光在材料中的折射率为 B . 单色光在该材料中的传播时间为 C . 单色光在该材料内球面恰好发生全反射时,从A点射入的光线与AO直线的夹角 D . 只要A点射入的单色光与AO直线的夹角i大于 , 就一定能够在内球面发生全反射
二、多选题
  • 14. 2020年12月4日,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在成都建成并成功发电,如图所示。“人造太阳”装置中的核反应主要是一个氚核与一个氘核反应生成一个新核,同时放出一个中子释放核能。已知真空中光速为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造太阳”装置中的核反应是热核反应 B . 一个核与一个核反应生成的新核中子数为3 C . 一个核与一个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为 D . 核的比结合能为
  • 15. 理想振荡电路中,电容器C的电容为 , 电感线圈L的自感系数为。已充电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水平放置,如图所示。开关S断开时极板间有一带电灰尘恰好静止。当开关S闭合时,开始计时,灰尘在电容器内运动,g取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振荡电路的周期为 B . 经过半个周期,此时灰尘在电容器内的加速度为 C . 线圈中电流最大时,灰尘的加速度为 D . 放电过程,自感线圈电流增大,电容器两端电压减小
  • 16. 近代物理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对于近代物理学的几个里程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1中,电子束的衍射实验证明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 B . 图2中,由于光电管加的是反向电压,灵敏电流表G所在的支路中不可能存在光电流 C . 图3中,大量处于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的光,最小频率与最大频率之比为 D . 由图4知的结合能小于的结合能
三、实验题
  • 17. 小李同学采用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方案做“用阻力补偿法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

    1. (1) 为使细线的拉力大小近似等于重物的重力重物应选择图2中的(选填“A”或“B”)
    2. (2) 为补偿小车所受的阻力,小李撤掉了图1中的重物,在小车右端固定上纸带,纸带另一端穿过限位孔,并将木板右端垫高接通电源后轻推小车,打出了一条如图3所示的纸带。你对小李的建议是____。

      A . 补偿小车所受阻力时,重物应悬挂着操作 B . 补偿小车所受阻力时,小车后面不要拖着纸带 C . 小车右端垫得太高,应适当放低一点 D . 小车右端垫得不够高,应再适当垫高一点
    3. (3) 在完成“用阻力补偿法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后,小李又用该装置做了“有空气阻力作用时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实验。实验时,在小车上安装一轻薄板,以增大空气对运动小车的阻力。

      在正确补偿阻力加装上薄板后,利用纸带求出小车不同时刻的速度,作出小车的图象,如图5所示。通过图象分析可知,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加,小车所受的空气阻力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 (4) 若图象中时刻,曲线的切线如图中虚线所示,则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18. 如图甲所示,为“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装置。

    1. (1) 如图乙为拨杆,下列安装和操作都正确的是____;
      A . 拨杆A处丫字叉套在单缝所在处的支柱,手持拨杆的C端,通过左右拨动来调节B小孔套住的双缝 B . 拨杆B处小孔套在双缝所在处的支柱,手持拨杆的C端,通过手的左右拨动来调节A丫字叉套住的单缝 C . 拨杆B处小孔套在双缝所在处的支柱,手持拨杆的C端,通过手的上下拨动来调节A丫字叉套住的单缝
    2. (2) 若想增加从目镜中观察到的条纹个数,该同学可____;
      A . 将单缝向双缝靠近 B . 将屏向靠近双缝的方向移动 C . 将屏向远离双缝的方向移动 D . 使用两缝之间间距更小的双缝
  • 19.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测定4节干电池组成的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其中,虚线框内为用灵敏电流计G改装的电压表V,A为电流表,E为待测电池组,S为开关,R为滑动变阻器,的定值电阻。已知灵敏电流计G的满偏电流 , 内阻 为

    1. (1) 实验刚开始时,选择了电流表量程进行测量,某一组数据测量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读数为A。
    2. (2) 滑动变阻器滑片从右端向左滑动到中点,小组同学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化范围很小,当滑片滑至左端点时电流表示数突然变大超过量程,造成这样的原因可能是____。 
      A .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过小 B .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过大
    3. (3) 换用毫安表进行实验,首先将灵敏电流计改装成量程为的电压表,则需要将灵敏电流计与电阻箱串联并将电阻箱阻值调整为Ω。
    4. (4) 将改装后的电压表接入虚线框内后,测得几组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利用图像进行数据处理,在图丙中作出图像。

      次数

      1

      2

      3

      4

      5

      6

      改装后的电压表读数

      5.82

      5.70

      5.56

      5.42

      5.28

      5.15

      电流表A读数

      20

      40

      60

      80

      100

      120

    5. (5) 根据图丙所作图像,可得每节电池的内阻Ω(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每节电池电动势V。(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四、解答题
  • 20. 2021年7月28日举办的东京奥运会赛艇女子四人双桨决赛中,夺得本届奥运会中国队的第十枚金牌。如图所示,在比赛开始阶段,若运动员通过拉桨使赛艇从静止开始加速,水对每个桨的水平推力F为 , 作用时间后获得的速度,然后桨叶离开水面,经过再次拉桨。已知每个运动员的平均质量为 , 赛艇(包括艇和桨)的质量 , 赛艇受到水的阻力保持不变。求:

    1. (1) 在运动过程中赛艇受到水的阻力大小;
    2. (2) 求赛艇末的速度大小;
    3. (3) 赛艇在内通过的位移大小。
  • 21. 如图所示,水平光滑轨道上安装了一理想弹簧发射器弹簧左端固定,弹簧右端有一质量为的物块,向左压缩弹簧,弹簧弹性势能为间距 , 安装着水平传送带,皮带轮半径;水平轨道光滑,某处放置了质量为的物块,为一半径为的竖直光滑圆弧轨道,圆心角 , 圆弧终点P处连接了与圆弧相切的斜面足够长。初始时刻,释放物块 , 滑过传送带后,与水平面上的物块相撞并粘连,随后滑上圆弧轨道和倾斜轨道。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 粘连的物块与间的动摩擦因数 , 物块可视为质点,空气阻力不计。

    1. (1) 若传送带静止,求粘连的物块第一次经过圆弧轨道F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2. (2) 若皮带轮以角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在物块第一次经过传送带的过程中,求物块损失的机械能;
    3. (3) 若皮带轮以角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求粘连的物块第一次在倾斜轨道上到达的最远点离P点的距离;
    4. (4) 在皮带轮顺时针匀速转动的情况下,求粘连的物块第一次在倾斜轨道上滑行的最远点离P点的距离x与角速度的关系式。
  • 22. 如图所示,质量为 , 电阻为的均匀金属棒垂直架在水平面内间距为的两光滑金属导轨的右边缘处。下方的光滑绝缘圆弧轨道与光滑水平金属导轨相切,圆弧轨道半径为、对应圆心角为、水平金属导轨间距为是质量、电阻、各边长度均为的“U”形金属框,金属框上c、f两点与导轨两点接触良好,所有导轨的电阻都不计。以点为坐标原点,沿水平向右方向建立x坐标轴,整个空间存在竖直方向的磁场(未画出),磁感应强度分布规律为(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闭合开关S,金属棒水平抛出,下落高度时,恰好沿圆弧轨道上端的切线落入,接着沿圆弧轨道下滑进入水平导轨;起始时刻金属框固定,当叻棒与其碰前瞬间解除固定,且两者碰撞粘连后形成闭合金属框棒与导轨始终接触良好,右侧水平面光滑绝缘。重力加速度

    1. (1) 求棒从闭合开关S到水平抛出的过程中产生的冲量;
    2. (2) 求棒与金属框碰撞后瞬间的速度大小;
    3. (3) 求闭合金属框最终静止时边的位置坐标。
  • 23. 某粒子分析裝置如图所示,其基本结构由发射筛选装置Ⅰ以及分析装置Ⅱ组成。装置Ⅰ中粒子源S持续地沿速度选择器的中心线射出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粒子经点 , 沿与平面平行的方向射入装置Ⅱ、由于装置Ⅰ可在平面内绕转动,因而粒子飞入点时与夹角可发生变化,已知粒子飞入点的速度v与夹角的关系为可在0到之间变化,且飞入点的粒子数按角度均匀分布。分析装置Ⅱ中有两平行于平面的正方形平面 , 边长为 , 两平面距离为d。平面间存在一沿z轴负方向的匀强磁场,其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平面是粒子接收屏粒子击中屏幕后会发出荧光从而获得分析粒子的相关数据。不计粒子重力及其相互作用。(提示:合运动我们经常会使用运动分解的方式来简化模型)

    1. (1) 已知速度选择器中的电场强度E不变,为保证粒子在速度选择器中做匀速直线运动,求速度选择器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关系;
    2. (2) 求时,粒子击中位置与点的距离;
    3. (3) 求打到屏幕上的粒子数与飞入的粒子数的比值。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