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百色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教学质量...

更新时间:2022-02-22 浏览次数:64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新中国的成立(    )

    A .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B . 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C . 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D . 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 2. (2018·邵阳) 2017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施行。《国歌法》明确规定,在公共场合故意篡改国歌歌词、曲谱,以歪曲、贬损方式奏唱国歌,或者以其他方式侮辱国歌的,由公安机关处以警告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等。《国歌法》所保护的对象是(    )
    A . 《英雄交响曲》 B . 《义勇军进行曲》 C . 《黄河大合唱》 D . 《游击队之歌》
  • 3. 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民主与法制建设。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
    A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 《奏定学堂章程》 C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 . 《中华民国约法》
  • 4. 毛泽东说:“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这句话中的“敌人”是指( )

    A . 英法联军 B . 美国侵略军 C . 八国联军 D . 日本侵略者
  • 5. 欣赏下面“话剧”:新解放区的一位农民对地主说:“你被消灭了。”地主对农民说:“你翻身当家了。”土地兴奋地说:“我要换新主人了。”农民、地主、土地一起说:“一切都变了。”该“话剧”所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
    A . 1937—1945年 B . 1946—1949年 C . 1950—1952年 D . 1953—1957年
  • 6. 新中国成立时,广大农民最迫切的愿望是(    )
    A . 得到土地 B . 反腐败 C .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D . 实现工业化
  • 7. 我国政府编制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目的是(    )
    A . 击退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 B . 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C .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D .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 8. (2020·遵化模拟) 下图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0项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这表明当时我国( )

     

    A . 工业项目的均衡发展 B . 大力发展重工业项目 C . 建立了完整工业体系 D . 完成向工业化的转变
  • 9. (2018八下·东台月考) 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提出“人民来制定宪法”的思想:劳动人民参与立宪,把他们认为应该如何管理国家的意见集中起来,上升为国家意志。实践毛泽东这一思想的会议是(    )
    A . 中共“一大” B . 中共“七大” C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10. 生产合作社是生产者为共同发展生产自愿联合组成的集体经济组织。它是下列哪些领域采取的改造形式(    )

    ①农业    ②手工业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

    A . ①②③ B . ②③ C . ①② D . ①③
  • 11. 新华网2014年3月17日报道,习近平主席重访兰考,参观了焦裕禄纪念馆,下列称号与焦裕禄相符的是

    A . “铁人” B . 两弹元勋 C . “党的好干部” D . 战斗英雄
  • 12. (2017·临沂) 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长江江面上,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复线铁路,公路两用桥,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这座大桥修建于(  )

    A .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B . 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C .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13. 天安门是中华文明悠久历史的象征,是民族兴衰更迭的历史见证人。下图是1976年人民群众在天安门前载歌载舞,举国欢庆的场面。它见证的历史事件是(    )

    A . 五四运动 B . 北平和平解放 C . 新中国成立 D . 粉碎“四人帮”
  • 14. 某大学中国法制史研究组要召开一个“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研讨会,他们涉及的法律文献是(    )
    A .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15. 1956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在这一年(    )

    ①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②中共八大胜利召开

    ③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④“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6. 1978年,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其最为深远的意义是(    )
    A .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 . 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C . 提高了中国的威望 D . 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 17. 下图所示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的公报,其主要内容应是(    )

    A .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 确定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 . 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D . 决定展开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 18. 下图是20世纪70年代小岗村的18位农民按下的红手印——“包产到户”契约。下列对这一契约出现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人民公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 . 农民渴望改变贫穷落后的生活状况 C . 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 D . 农民家庭收入很少
  • 19. 农村改革取得巨大成效后,带动了城市改革。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 . 增强企业活力 B . 实行公私合营 C . 发展乡镇企业 D . 加强宏观调控
  • 20.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会后不久,有外电评论道:“这是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会议,中国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世界。”外电评论的是(    )
    A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 中共十二大 C . 中共十四大 D . 中共十五大
  • 21. (2017·威海)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这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改革开放后,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窗口”的是(    )

    A . 上海浦东开发区 B . 海南经济特区 C . 厦门经济特区 D . 深圳经济特区
  • 22. 在2001年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举行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签字仪式。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A . 标志着中国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B . 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开始 C . 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D . 对中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 23. (2017八下·三台期中) 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的共同点是(    )

    A . 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B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 以阶级斗争为纲 D . 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 24. 有所思即有所梦,梦的内容反映的是追求、体现的是抱负。下列有关中国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始于近代中华儿女追求民族独立的探索 B . 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 C . 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D .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实现中国梦
  • 25. 近年来,共享单车落户南宁、百色等城市,解决人们“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方便了人们的城市出行,类似的共享经济也逐渐兴起。这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    )

    A . 创新发展 B . 协调发展 C . 共享发展 D . 绿色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50分。第26题13分,第27题13分,第28 <p >题12分,第29题12分)</p>
  • 26.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内要肃清反革命势力,统一祖国大陆,实现各民族大团结,解决农民土地,恢复社会经济,外要反击外来侵略的重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胜利的旗帜,在朗朗的空中迎风飘扬,人民扬起了头颅,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我亲爱的祖国啊,我为你自豪》

    材料二: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材料三: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四: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 (1) 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盛典?概括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 (2) 材料二中这份协议的签订有何意义?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是谁?他们“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4. (4) 材料四出自哪部法律文献?这部法律是我国进行什么改革的依据?这次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什么制度?
    5. (5) 综合以上四则材料,给它们概括一个主题名称。
  • 27.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基本素养与能力要求。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面对充满期待又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辛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在探索过程中也有过曲折和失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8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及其基本点,其正确的一面是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其缺点是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材料二:1956—1966年,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虽然走了不少弯路,经历了许多挫折,但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材料三:他们是“共和国的脊梁”,他们是渴望繁荣富强的中国人民的杰出代表。在他们的影响下,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材料四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但仍然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

    请回答:

    1. (1) 指出材料一中“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内容。
    2. (2) 依据材料二的论点,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走了哪些弯路?用史实说明这一时期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
    3. (3) 写出材料三中“共和国的脊梁”、“杰出代表”人物。
    4. (4) 结合材料四,用史实说明“文化大革命”期间取得的科技成就
    5. (5) 综合上述材料,指出1956—1966年这十年期间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特点,并谈谈你的认识。
  • 28.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促进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请回答:
    1. (1) “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指的是什么?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中国社会进入什么阶段?
    2. (2) 指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核心内容。
    3. (3) 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形成了一种什么样的农村改革制度?在农村改革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又加快以什么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1992年,党又提出什么经济改革政策?
    4. (4)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经过四十年的努力,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5. (5)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与探索中,中国共产党开辟出了一条怎样的建设道路?
  • 29.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给我们党留下了宝贵的思想和政治遗产。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请回答问题:
    1. (1) 请结合所学知识,将下边的图示补充完整。

    2. (2) 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怎样的奋斗目标?
    3. (3) 实现中国梦的途径和依靠分别是什么?
    4. (4) 为实现中国梦,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怎样的战略布局和新发展理念?
    5. (5) 我们青少年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应该如何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