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2022届高考历史模拟试卷(一)

更新时间:2022-02-23 浏览次数:93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 1. 在周代,天子只辖诸侯而不辖大夫;同样,诸侯只辖大夫但不辖其家臣;家室与政府没有严格区分开来。这反映出周代(    ) 
    A . 人伦政治的瓦解 B . 贵族政治的衰落 C . 中央集权的破坏 D . 君统与宗统的结合
  • 2. 出土文物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篇记载了当时官吏的基本要求:忠信敬上,清廉毋谤,举事审当,喜为善行,恭敬多让。据此可知,秦代(    ) 
    A . 倡行礼治思想 B . 重视官吏品行 C . 推崇德主刑辅 D . 忽视官吏政绩
  • 3. 唐初,在地方州之上分设十道监察区,命监察御史等分巡各道州县。唐代中期,采访使、观察使等相继成为各道的专职监察官,他们也有了固定的驻所和属僚,一些监察长官还获得了“黜陟”等人事任免权限。这反映出唐代中期(    ) 
    A . 监察机构名存实亡 B . 监察制度持续强化 C . 中央集权一度增强 D . 监察官沦为地方官
  • 4. 下表反映了1133年中国与南海、印度洋地区之间贸易的情况。             
       

     中国出口 

     
     

     南洋、印度洋地区出口 

     
     

     主要种类 

     
     

     瓷器、丝绸、土布、茶叶等 

     
     

     沉香、安息香、肉豆蔻、麝香、珍宝等 

     
     

     在双方贸易总额中的比重 

     
     

     6.3% 

     
     

     93.7% 

     

     表中信息反映出当时(    ) 

    A . 中国已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心 B . 南洋地区是中国的主要出口市场 C . 民间贸易的发展冲击了朝贡体系 D .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劣势地位
  • 5. 在《南京条约》的谈判中,出于策略需要,英国并未将领事裁判权列入必须要实现的目标。但是清朝官员却主动出让这一权利,目的是想尽快摆脱涉外纠纷的麻烦。这表明清政府(    ) 
    A . 放弃了天朝上国的迷梦 B . 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 C . 对外奉行妥协投降政策 D . 法律制度建设严重滞后
  • 6. 清末立宪派说,今后“非一请愿书可以力争,又非复少数人奔走呼喻可以得请求也,惟诸父老实利图之。”暗示只有采取其他有效办法。梁启超也说:“诚能并力以推翻此恶政府而改造一良政府,则一切可迎刃而解。”这说明(    ) 
    A . 清朝的统治危机加深 B . 清末新政的成效不大 C . 立宪派放弃改革诉求 D . 立宪派举起革命大旗
  • 7. 下图为1941年中美两国政府印发的一幅宣传画,该宣传画(    ) 

     

     图6  

    A . 旨在讴歌国民政府的民主成就 B . 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C . 强化了国统区人民反共意识 D . 宣告中国加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 8. 从1980年夏季到1981年夏季的一年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连续举办了“数量经济学讲习班”、“国外经济学讲座”和“发展经济学讲习班”三个大型讲习班。同时,一大批毕业生由政府派遣去了英国、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的高等院校做研究生。这表明,当时中国(    ) 
    A . 建设事业渴求专业人才 B . 实现了与世界经济的接轨 C . 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 D . 改革开放已取得重大成果
  • 9. 古希腊建筑有三种基本建筑风格,分别体现了男人成熟躯体的阳刚之美、女人成熟躯体的轻柔之美和少女胴体的窈窕之美。希腊人修建了大量的神庙,但是神庙没有多少宗教意味。这反映出古希腊(    ) 
    A . 人文精神氛围深厚 B . 女性已获得公民权 C . 城邦文化日渐轻浮 D . 宗教已失去影响力
  • 10. 近代早期英国政府常常为战争债务所困扰。光荣革命后百年间,英国陷入了旷日持久的对外战争,政府财政却从未崩溃,而且民众对购买国债欣喜若狂。这主要得益于(    ) 
    A . 工业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B . 商品输出积累了大量财富 C . 宪政制度维护了政府的信用 D . 经济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
  • 11. 作为共产党在1848—1849年欧洲革命中的首要纲领,《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明确提出无产阶级要坚决颠覆封建主义,积极参加资产阶级革命,并对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利益尽量维护。据此可知,这一纲领(    ) 
    A . 改变了德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 B . 标志着工人运动实现了国际联合 C . 促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D .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德国国情的结合
  • 12.   1982年,联合国大会共通过157个决议,美国只有24次是居于得胜的一方;有19个决议案,唯有美国投了反对票;8个决议案,只有以色列同美国在一起。这表明(    ) 
    A . 美国陷入单边主义的困境 B . 联合国摆脱了大国的控制 C . 里根主义缺乏国际社会认同 D . 第三世界兴起冲击了霸权政治
二、非选择题。 
  •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代县以下为基层社会,清代基层社会主要的构成要素有三大系列社会组织;一是官方出面组织、作为上层统治伸向基层统治触角的里社保甲坊厢系列;二是聚族而居、自然形成的家族宗族乡族系列;三是同样自然形成、互动共生的经济型乡族组织及行业组织系列。这三大系列社会组织或平行,或重叠,或交错,其所处位置及相互关联的方式,反映了清朝基层社会组织结构及发展态势。 

     ——摘编自张研等著《清史十五讲》 

     材料二:尽管绅商阶层同传统的绅士和旧式商人阶层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带有明显的过渡特征。下表是苏州几名上层绅商的产业及收入分布情况。 

                   
     

     姓名 

     

     田产及收入 

     

     商业资本及收入 

     

     近代企业投资 

     

     尤先甲 

     

     祖传田产6、7千亩,年收租约5万元。 

     

     同仁和绸缎庄资本2万元,年销售额约6万元。 

     

     投资苏经苏纶丝、纱两厂,新老股各占20股以上,最低资本额2600两 

     

     张履谦 

     

     祖传田产4、5千亩,年收租约3万元。 

     

     保裕典资本2万元,年营业额9万元,年收典息约1.5万元。 

     

     同上,但在任该两厂经理期间垫款甚多。 

     

     杭祖良 

     

     购置田产约数百亩。 

     

     杭禄富记纱缎庄,资本约2万元 

     

     苏省铁路股东,苏经、苏纶厂少量股本。 

     ——摘编自《苏州商会档案》 

     材料三:在2014年9月召开的全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奇葆指出,乡贤文化根植乡土、贴近性强,蕴含着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力量。 

     ——摘编自《人民网》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基层社会组织的主要特点及其作用。 
    2. (2) 据材料二,概括绅商阶层带有“过渡特征”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绅商阶层兴起的历史背景。 
    3. (3) 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培育当代新乡贤的条件。 
  •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历史选择了社会主义,历史又以客观现实限制了主观愿望。这个矛盾,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由此,新民主主义革命一面成为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继续,一面又成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导。沿着这条道路,中国人在千辛万苦之后取得了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但民主革命在政治上的胜利并没有带来一个产业革命和自由贸易的时代。由民主革命直接进入社会主义革命,曾是中国革命派的特点和优点。然而这种优点又伴随着相应的弱点:当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之后,它所面对的是没有经受过资本主义大规模冲击的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这片汪洋大海里深藏着和复制着几千年传统留下的影响。优点和缺点,两者都反映了三十年新陈代谢的历史结果。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阅读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关于“新陈代谢”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任意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英国济贫法自1601年颁布至1948年废除,贯穿了英国自传统农业国转变为现代工业国的全过程。1601年颁布第一个济贫法。授权治安法官征收济贫税及核发济贫费。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作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1662年《住所法》规定贫民须在其所在的教区居住一定年限者方可获得救济。1723年的济贫法进一步规定设立习艺所,受救济者必须入所。1782年议会通过一项法案,扩大了济贫面,对教区收容院以外的贫困者给予救济。1834年议会通过新济贫法,规定贫民只有在进入“济贫院”后,方可获得食物救济。穷人除了万不得已,不会中请救济,很多人不得已走上工作岗位。1911年放宽救济条件,1913年又改善了济贫机构的环境。1946年《国民保险法》和1948年《国民救助法》通过后,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济贫法正式废除。 

    1. (1) 阅读材料,概括英国济贫事业发展的特征。 
    2. (2)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影响英国济贫法不断变革的因素。 
  • 16.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伏尔泰一直是卢梭心目中的导师,“有朝一日成为被伏尔泰注意的作家”是青年卢梭的梦想。1755年,卢梭把自己的论文《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寄给了伏尔泰,这本来是启蒙时代重要的思想成果,与伏尔泰的理性精神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伏尔泰没有能读懂卢梭,他在给卢梭的信中说:“至今还没有人如此煞费苦心地要让我们与禽兽同类。读了您的著作,人们意欲四足爬行。不过我失去此习惯已逾六十年之久,复习恐怕力不从心。”随着两人在思想争鸣上的加剧,双方的关系逐渐恶化。1760年,卢梭给伏尔泰写了最后一封信,信中说:“先生,我一点也不喜欢您,我是您的门徒,又是热烈的拥护者,您却给我造成了最痛心的苦难。”“总之,我恨您……别了,先生。” 

     ——摘编自亨利·古耶《卢梭与伏尔泰:两面镜子里的肖像》 

    1. (1) 据材料,分析伏尔泰与卢梭两人成为“冤家对头”的原因。 
    2. (2) 据材料二,概括伏尔泰和卢梭主要观点的差异,谈谈你对伏尔泰与卢梭两人争论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