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2021-2022学年九年...

更新时间:2022-05-16 浏览次数:48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物质可以由相应的金属和酸发生置换反应而制得的是( )
    A . Fe2(SO4)3 B . CuCl2 C . AgCl D . ZnCl2
  • 2. 下列属于钾肥的是( )
    A . NH4NO3 B . K2SO4 C . CO(NH2)2 D . Ca(H2PO4)2
  • 3. 生铁和钢的主要区别是 ( )
    A . 生铁含杂质,钢不含杂质 B . 生铁含碳,钢不含碳 C . 生铁不含碳,钢含碳 D . 生铁中含碳2%~4.3%,钢中含碳0.03%~2%
  • 4. (2021九上·泰安月考) 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B . 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 . 不饱和溶液降温一定会变成饱和溶液 D . 对于同一溶质的溶液,在同一温度时,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 5. 分别向Na2CO3、(NH42SO4、NaCl、NH4Cl四种溶液中加入下列一种试剂,便可将它们鉴别出来,这种试剂是(   )
    A . 盐酸 B . 氯化钙溶液 C . 氢氧化钠溶液 D . 氢氧化钡溶液
  • 6. (2018九下·大石桥月考)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 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 B . 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 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能使燃着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D .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 7.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关系的是( )
    A . 向一定量的锌粒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生成氢气和稀硫酸的质量关系 B .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不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晶体,溶质质量分数与加入氯化钠质量的关系 C . 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D . 向含有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所加碳酸钠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
  • 8. 将10g某物质投入到90g水中,使之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 . 一定等于10% B . 一定大于10% C . 一定小于10% D . 无法确定
  • 9. 下列各组离子在pH=3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 . Fe3+、Cl-、OH- B . K+ C . 、Cl- D . Ba2+
  • 10. 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下列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 11. 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选填序号):

    A.稀硫酸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  D.氯化钠   E.熟石灰   F.碳酸氢钠   G.干冰        H.盐酸        L.硝酸钾

    1. (1) 能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的物质是
    2. (2) 能除油污,可做炉具清洁剂的是
    3. (3) 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4. (4) 撒在公路上用于消除积雪的是
    5. (5) 常用作焙制糕点的是
    6. (6) 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7. (7) 可用作复合肥料的是
    8. (8) 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
  • 12. 请按下列要求填空。
    1. (1) 人体缺少碘元素会引起等疾病。
    2. (2) 浓硫酸不慎溅到皮肤或衣物上,应立即,并涂抹3%-5%的NaHCO3溶液。
    3. (3) 将75 g 20%的NaCl溶液溶液稀释成15%的NaCl溶液,需要加水g。
    4. (4) 下列各项中,不利于减少酸雨危害的是(填字母)。

      A 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B 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

      C 增加燃煤用量

      D 工业废气达标后排放

    5. (5) 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填字母)。

      A 诺贝尔        B 门捷列夫       C 拉瓦锡        D 侯德榜

  • 13. 按照下列要求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1. (1) 氢气还原氧化铜:
    2. (2) 稀盐酸除铁锈:
    3. (3) 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的反应:
  • 14.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 (1) 每100 g巧克力中营养成分的含量如下表:

       蛋白质/g

      脂肪/g 

       糖类/g

       矿物质/mg

       维生素B/mg

      维生素C/mg 

       总能量/千焦

       钙

      铁 

      磷 

       5

      32 

      51 

      50 

      120 

      0.2 

      ▲  

      2142 

      ①表中2 142千焦能量全部来自糖吗? (填“是”或“不是”)。葡萄糖(C6H12O6)完全烧焦后得到黑色物质,说明葡萄糖含 元素(填元素符号)。

      ②摄入 元素不足,会导致骨质疏松,易得佝偻病。铁、磷元素中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是

      ③补充维生素C,选择 为宜。(填序号)

      a.猪肉    b.青菜    c.纯净水

    2. (2) 2017年,扬州电缆助力我国货运飞船“天舟一号”顺利升空。

      ①电缆内一般为铜芯,外面包有聚乙烯绝缘层。铜属于 ,聚乙烯属于 。(填序号)

      a.金属材料   b.合成材料   c.复合材料

      ②纯铜制作铜芯电缆,主要是因为 。(填序号)

      a.密度大   b.色彩鲜艳   c.导电能力强

  • 15. 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 (1) 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时,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

      ①根据图示判断该实验是将滴入到中。

      ②滴入溶液体积为V2mL时,溶液中溶质为(填化学式)。

    2. (2) 测定某酸溶液pH时,如果放pH试纸的玻璃片上的水没有擦干就进行测定,会使测得的pH(填“偏大”或“偏小”)
  • 16. 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 (1) 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都会(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 (2) 将98%的浓硫酸稀释为稀硫酸时,一定要把沿烧杯壁慢慢注入里;并用玻璃棒搅拌。
    3. (3) 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容易潮解,同时吸收空气中的而变质,所以氢氧化钠固体必须
  • 17. 构建知识网,可帮助我们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下图是硫酸与不同类别物质之间反应的知识网络。

    1. (1) 途中M应为类物质;
    2. (2) 写出硫酸与金属锌反应的方程式
    3. (3) 酸与碱之间的反应类型是,反应的实质是
    4. (4) 用硫酸除铁锈的方程式是
  • 18. 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和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如图所示:

      实验A,滴加水后看到U型管中(填“左边”或“右边”)液面升高。

    2. (2) 如图B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不含结晶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t1℃时,甲的溶解度是

      ②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大

      B.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t1℃时,乙易溶于水

      D.从t2℃降至t1℃,甲、乙溶液中均有晶体析出

      ③甲中混有少量的乙,要提纯甲,实验步骤:加水溶解,蒸发浓缩,,然后过滤。

  • 19.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稀盐酸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一所示的三个实验。

    1. (1) 写出实验A中的反应现象
    2. (2) B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C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 (4) 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B、C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如图二所示),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同学们将烧杯内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所得滤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写出上述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5. (5) (提出猜想)甲同学猜想;NaCl;

      乙同学猜想:NaCl、CaCl2

      丙同学猜想:NaCl、CaCl2、HCl;

      你的猜想:

    6. (6) (交流讨论)你认为同学的猜想一定不正确,理由是
三、计算题
  • 20.

    小丽同学在某化工厂参加社会实践,与技术员一起分析由Na2CO3和NaCl组成的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现取15g该固体样品,全部溶于200mL水中,向所得到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记录了如下图所示的曲线关系。(水的密度为1g/mL,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 (1) 当Na2CO3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7.3%的稀盐酸的质量是 g;

    2. (2) 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 (3) 计算Na2CO3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