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宁国市第一初级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2-01-25 浏览次数:96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边是九年级某班同学制作的关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历史学习卡片,有一处错误,该处是(   )

    A . 统一时间 B . 著名人物 C . 文明代表 D . 文明类型
  • 2. “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日本大化改新与西欧封君封臣制改革相比较,共同之处在于(   )
    A . 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 B . 促进本国封建制社会的形成 C . 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政策 D . 参照中国隋唐政治经济制度
  • 3. 世界古代史上,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先后兴起了四个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在下列帝国中,按兴起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拜占庭帝国  ②亚历山大帝国  ③阿拉伯帝国  ④罗马帝国

    A . ①②③④ B . ③④①② C . ②④①③ D . ②③①④
  • 4. (2020九上·江门期末) 13世纪初,牛津大学形成。下图为牛津大学校徽,校徽由三顶王冠和一本展开的书组成。书上用拉丁文写着《圣经》的一句话“主照亮我”。据此可以推断( )

    A . 国王兼任中世纪大学校长 B . 中世纪大学脱离教会控制 C . 世俗文化的发展受到阻碍 D . 基督教影响中世纪文化教育
  • 5. 一个考古队从中国出发,自东向西去考察亚洲文明古国的发源地,最后一站是( )

    A . 黄河流域 B . 印度河流域     C . 两河流域 D . 尼罗河流域
  • 6. (2020九上·北京月考) 以下符合文艺复兴时期流行思潮的语句是(    )
    A . 国家和君权是上帝的创造物 B . 上帝的伟大是人不能企及的 C . 上帝随意创造和毁灭一切 D . 人类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
  • 7. 假如时光倒流,你来到古代希腊,可能做到的事情有(   )

    ①与苏格拉底辩论
    ②随同父母去参加公民大会

    ③欣赏雕塑《掷铁饼者》
    ④参观万神庙

    A . ①②③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③④
  • 8. (2020·河池模拟) “这一事件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不过,它摧毁了平民心目中压迫的象征,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材料中的“这一事件”是指(   )
    A .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B . 制宪议会制定《人权宣言》 C . 罗伯斯庇尔被处死 D . 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 9. 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是(   )
    A .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B . 努力发展近代工业 C .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D . 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 10. 古代希腊、罗马是西方文明之源.下列有关古代希腊、罗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伯里克利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 B . 布匿战争是巴比伦与迦太基之间的战争 C . 雅典曾是希腊重要的城邦 D . 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
  • 11. 希腊、罗马的古典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下列选项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①古希腊神话影响广泛
    ②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

    ③西方的“哲学”一词来自古罗马语
    ④罗马法是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2. (2020九上·长丰期末) 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为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支配者,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这主要反映了(   )
    A . 封建地主的地位得到提升 B . 西欧等级制度的形成 C .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 D . 庄园制度的形成
  • 13. (2019九上·东莞期中) 《共产党宣言》认为:“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材料中现存的“社会制度”是指(    )
    A . 封建专制制度 B . 农奴制 C . 资本主义制度 D . 黑人奴隶制
  • 14. 14—16世纪,欧洲发生了巨大变化,产生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 新航路开辟 B . 资本主义萌芽 C . 宗教改革 D . 文人、学者的推动
  • 15. 据统计,仅1500-1650年的150年间,西班牙就在美洲搜刮了1.6万吨白银和180吨黄金;15-19世纪的近400年间,黑奴贸易使非洲丧失了上亿的人口。这主要反映了(   )
    A . 三角贸易的互利性 B . 原始积累的重要性 C . 商品贸易的普遍性 D . 殖民活动的野蛮性
二、辨析题
  • 16.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的[]内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并加以改正。
    1. (1) 1789年8月,法国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告了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改正:

    2. (2) 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改正:

    3. (3) 玻利瓦尔领导拉丁美洲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

      改正:

    4. (4) 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编成的《十二铜表法》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改正:

三、综合题
  •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 (1) 材料一中的图片与欧洲历史上的哪次思想解放运动有关?这次思想解放运动宣传的核心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的图片十四五世纪欧洲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最先开始的是哪两个国家?
    3. (3) 上述两则材料反映的事件对欧洲资本主义有何影响?
  •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本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泰晤士河为时尚。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轮船,正喷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已经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

    材料三: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中共十九大报告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首先爆发工业革命的三项因素。
    2. (2) 材料二中,轮船主要使用什么动力机?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带来了什么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我国为什么要强调“建设生态文明”。
  • 19.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某校九年级1班开展了一场关于文明交流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进来。

    材料一:从公元前数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黄河——长江等流域的人们,开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

    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诗经》、《论语》、《一千零一夜》、楔形文字、阿拉伯数字、造纸术、印刷术……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摘编自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材料二:日本留学生对于唐朝实行均田制,制定律今,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国泰民安,文化繁荣的大好形势,深为赞赏。回国后,积极倡导以“法制完备”的唐朝为典范,实行政治改革。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三:亚洲近几十年快速发展,一条十分重要的经验就是敞开大门,主动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如果各国重新回到一个个自我封闭的孤岛,人类文明就将老死不相往来而丧失生机活力。亚洲各国人民希望远离封闭、融会通达,希望各国秉持开放精神,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共同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

    1. (1) 根据所学知识,分别写出材料一中“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和“印度河——恒河”产生的古代文明的名称。
    2. (2) 请从材料一中找出一项属于阿拉伯人对世界文明贡献的成果。根据所学,回答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3. (3)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这场政治改革对日本社会发展起到了怎样的推动作用?
    4. (4) 依据材料三概括,习近平提出了怎样的亚洲发展方案?利用史实证明此经验的正确性。(至少两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