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合阳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调研试...

更新时间:2022-01-25 浏览次数:97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0分。) 
  • 1.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一诗句,被习近平总书记视为饱含着“报国情怀”。下列事件充分体现其“报国情怀”的是(    ) 
    A . 虎门销烟 B . 创建北洋海军 C . 收复台湾 D . 黄海海战
  • 2. 它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核心,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纲领性文件,它描绘了太平天国所要建立的人间“天国”的理想蓝图。这个“纲领性文件”指的是(    ) 
    A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 《资政新篇》 C . 《天朝田亩制度》 D . 《时务报》
  • 3. 近代以来,救亡图存的主旋律响彻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将斗争矛头鲜明指向帝国主(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义和团运动 D . 萍浏醴起义
  • 4.   1894年11月,喊出了“振兴中华”时代最强音的是(    ) 
    A . 黄兴 B . 邹容 C . 陈天华 D . 孙中山
  • 5.   1912年3月,《法国画报》刊登了一幅名为《袁世凯剪下他的辫子》的照片(见下图)。据此可知袁世凯(    ) 

     

    A . 取得了西方列强的支持 B . 在为窃取革命果实做掩盖 C . 在为复辟帝制做充分准备 D . 企图逼迫宣统帝退位
  • 6. 口号是一个时代的鲜明印记,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许多具有时代特色的口号。 下列属于五四运动时期的是 (    ) 
    A .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B .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 . “打倒列强,除军阀” D . “反对华北自治”
  • 7. “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载入中国革命史册。”这个“伟大的事件”是指(    ) 
    A . 古田会议 B . 安庆起义 C . 南昌起义 D . 广州起义
  • 8.   2021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时,指出“中国革命能成功的奥秘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在困难的时候坚持下去,才能不断取得奇迹般的胜利。”可见,长征给我们留下的精神遗产是(    ) 
    A . 热爱祖国,奋勇前行 B . 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C .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 D . 坚定信念,不怕困难
  • 9. 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有一场战役使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此“战役”是(    ) 
    A . 豫湘桂战役 B . 台儿庄战役 C . 第三次长沙会战 D . 武汉会战
  • 10. 毛泽东认为“去,这样可以取得全部主动权。要充分估计到蒋介石通我城下之盟的可能,但签字之手在我。”毛泽东准备“去”的地方是(    ) 
    A . 上海 B . 西安 C . 南京 D . 重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10分) 
  • 11.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辛丑条约》中规定划定北京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 12.   1864年,的陷落,标志着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1300多名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 
  • 13.   1875年,清政府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成功收复新疆;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打出了“”的旗帜,举行秋收起义。 
  • 14. 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以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 
  • 15.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在地区分布上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的大城市;从总体上看,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的特征。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总计7分) 
  • 16. 指出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以及取得的重要成果。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时间是哪一年?写出1948~1949年期间国共进行主力决战的三次重大战役。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总计23分) 
  • 17.  “船”见证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 (1) 材料一中“定远号”铁甲舰的定购与中国近代哪一次救国探索有关?“定远号”铁甲舰的沉没给近代中国探索发展敲响了怎样的警钟? 
    2. (2) 在南湖红船上召开的会议明确了党的奋斗目标和中心工作。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会议召开的时间以及产生的历史意义。 
    3.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事件。简述“中国终于胜利了”的原因。 
    4. (4) 以上三则材料中的“船”见证了中华民族屈辱、探索、抗争的历程,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辛亥革命终结了千年不变的王朝轮回,埋葬了腐朽没落的专制皇权,建立了模式一新的中华民国,开创了顺应潮流的共和时代,从思想意识、制度模式、经济发展和国家走向等诸多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它不只是打落了一顶皇冠,而且开辟了中华民族振兴有为的希望之路。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一民国卷》 

     材料三:20世纪初,在文化领域,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高举“两面旗帜”,向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扫荡。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维新派为宣传变法采取的方式。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戊戌变法的影响。 
    2. (2) 材料二中作者认为“辛亥革命开辟了中华民族振兴有为的希望之路”,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并说明理由。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 (3) 材料三中“两面旗帜”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们宣传新思想的重要阵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