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

更新时间:2022-01-27 浏览次数:4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玻璃片上出现水雾 B . 氧气用于炼钢 C . 胆矾研碎 D . 生铁制铁锅
  • 2. 三水南丹山景区空气清新,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是天然大氧吧。“富氧空气”中氧气含量高于普通空气,其中氧气与其他气体体积比可能是(   )
    A . 1:3 B . 1:5 C . 1:4 D . 21:79
  • 3. 规范的操作方法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保证,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点燃酒精灯 B . 加热液体 C . 量取液体 D . 收集氢气(密度比空气小)
  • 4. 如图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原子的元素符号为X B . 该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为4 C . 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 D . 该种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 5. 下图所示是氢气燃烧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 B . 参加反应的氧气与氢气的质量比为8:1 C .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 .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 6.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B

    C

    D

    实验装置

    实验目的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蜡烛火焰各层温度比较

    探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A . A   B . B   C . C   D . D
  • 7. 由X和Y两元素组成的两种化合物甲和乙,甲的化学式为XY2 , 其中X的质量分数50%。若乙分子中X的质量分数为40%,则乙的化学式为(   )
    A . X3Y   B . XY3   C . X2Y5   D . XY
  • 8. 关于下列符号或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N2②Mg2+    ④    ⑤

    A . ①表示两个氮原子 B . ②表示阳离子 C . ③和⑤所表示的微粒化学性质相似 D . ④表示阳离子
  • 9. 下列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乙醇燃烧: B . 实验室制备氢气: C . 镁在空气中燃烧: D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10. 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实验体现了碳的氧化性 B . 实验前无需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C . 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管 D . 该实验的现象是黑色固体变为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填空题
  • 11. 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占据一格,包括四个方面的信息,如图所示:

    1. (1) 8 表示的信息是
    2. (2) O 表示的信息是
    3. (3) 氧表示的信息是
    4. (4) 16.00 表示的信息是
  • 12.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这两个反应中都有二氧化锰,第一个反应前后二氧化锰质量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其中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 作用;第二个反应前后二氧化锰质量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 13. 空气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源。
    1. (1) 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内存在 (填化学符号)。
    2. (2) 澄清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瓶壁和瓶底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有 (填化学符号)。
    3. (3) 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有 (填化学符号)。
    4. (4) 空气可以用于制氮肥,说明空气中有 (填化学符号)。
    5. (5) 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填化学符号)。
    6. (6) 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可制成多种用途电光源的是
    7. (7) 请说出一条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
三、综合题
  • 14. 下图中的甲、乙两套装置都可以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1. (1) 某同学用甲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2. (2) 另一同学用乙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探究实验,得出了以下四个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热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      ②不通空气,冷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

      ③通空气,热水中的白磷能燃烧;      ④通空气冷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

      a.比较(填序号)两个实验事实,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的结论;

      b.比较(填序号)两个实验事实,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的结论。

    3. (3) 甲图与乙图所示实验相比,(选填“甲”或“乙”)更能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4. (4) 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是:
  • 15.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 (1) 数字标号①的仪器名称:;标号②的仪器名称:
    2. (2)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纯净的O2 , 应选用的装置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排空气法收集O2验满的操作方法是:
    4. (4) 如果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收集O2 , 应由口进入;如将装置中充满水,O2口进入。

    5. (5) 氢气是一种用途较广泛的气体,在实验室中常用锌粒与稀硫酸(液体)反应制取氢气。那么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下同);收集装置是
  • 16.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A  电解水实验            

    B  收集气体

    C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D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1. (1) 实验 A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当电源接通一段时间后,a 管与 b 管中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2. (2) 实验 B 收集气体的方法叫 法。
    3. (3) 实验 C 通过 ,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 1 / 5 的结论,若小于 1 / 5,则可能的原因有 (填写其中一种即可)。
    4. (4) 实验 D 中水的作用是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四、计算题
  • 17. 某石灰厂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取8g粉碎后的石灰石样品,加入到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烧杯及烧杯内物质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如表:

    反应时间

    0

    t1

    t2

    t3

    烧杯及烧杯内物质质量/g

    64

    62.9

    61.8

    61.8

    1. (1) 反应生成CO2的总质量为g。
    2. (2) 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