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2-04-08 浏览次数:129 类型:期中考试
一、基础知识应用(27分)
  • 1. 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bó)   留(zhì)   形(jī)   无音信(yǎo) B . (yù)   跚(pán)   红(fěi)   振聋发(kuì) C . 农(diàn)   国(sāng)   琐(xiāo)   情于中(yù) D . 唐(tuí)   黑(yǒu)   责(jí)   而不舍(qì)
  •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燥热    馈退    筋疲力尽    任劳任怨 B . 镌刻    嫌熟    油光可鉴    暗然失色 C . 仲裁    窒息    屏息敛声    殚精竭虑 D . 由衷    愚钝    眼花瞭乱    惨绝人寰
  • 3. 下列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怒不可遏地扬起手往桌上一拍,嚯地站了起来。 B . 全校同学目不暇接地聆听着科学家精彩的学术报告。 C . 有个别学生上网成瘾,执迷不悟 , 浪费了大好年华。 D . 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攻下了敌人的阵地,终获胜利。
  • 4. (2019八上·凤山期中)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食用巧克力虽然能够激发大脑的工作速度和记忆力,每周食用至少一次巧克力还可以改善大脑的认知能力。 B . 为了更好完成班主任交给我们的任务,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的充分作用。 C . 第一次车间十月份的生产总额比去年同期下降了近一倍。 D .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 5. 为下面语句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如果你没有过走进别人内心世界的机会,你就永远不会理解历史和个体的复杂性。

    ②只要你进入过一次别人的内心世界,你再看待其他人的时候,你就会去考量:是不是我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了人家身上?

    ③我们以前老讲“要推己及人,要学会宽恕”,大多数人会认为这是一个态度问题,即要学会去体谅别人。

    ④实际上,态度固然重要,但更核心的是能力问题。

    ⑤因为人都以自我为中心来看世界,所以才看不到别人经历的东西。

    A . ③①⑧④⑤ B . ③④⑤②① C . ③④①⑤② D . ①②⑤③④
  • 6.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中新网广东新闻4月1日电深圳福田区有5个革命老区村,其中,梅林街道占了2个,分别是上梅林村和下梅林村。梅林街道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于3月31日组织开展“缅怀先烈•薪火相传”主题活动。通过活动感悟革命精神,弘扬红色文化。

    在深圳革命烈士纪念碑前,梅林街道党员干部重温入党誓词。本次活动还特别邀请到了梅林街道革命老区村的两位老党员代表。他们分别分享了自己的红色故事、初心感悟。薪火相传仪式上,老党员将代表共产党员精神的火炬传递给了年轻党员,期望年轻党员能够主动担起历史责任和光荣使命,成为红色基因的传承人、践行者。

    1. (1) 请给以上这则新闻拟写标题。
    2. (2) 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

      继往 追壮志 裕后 慰英灵 开来 光前

  • 7. 古诗名句积累。
    1. (1) 根据课本,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树树皆秋色,。(王绩《野望》)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③馨香盈怀袖,。(《庭中有奇树》)

      ④妻子象禽兽,。(曹植《梁甫行》)

    2. (2) 根据提示,默写诗句。

      ①《使至塞上》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奇特雄浑壮美景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②《与朱元思书》中与“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二、阅读鉴赏。(共43分)
  • 8. 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完成问题。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 (1) 选出下列语句中加粗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解衣睡/实是界之仙都 B . 步于中庭/未复有能其奇者 C .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当涉猎 D . 起行/则天下之事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此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表现出作者豪放旷达的人生态度,也隐含着被贬后内心的悲凉与自我慰藉。 B . 此文写景运用直接抒情的手法,句中没有“月”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C .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可见二人心意相通,随后一同在庭院中散步赏月,表明二人友情深厚。 D .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通过比喻描写出月光的清澈透明,又通过竹柏的影子,间接地写出月光的明亮。
  • 9.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记游松风亭

    苏轼

    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 , 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 , 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选自《东坡志林》)

    【注释】①惠州:今属广东,苏轼被贬后的一安置处。②木末:树林远处。③死法:死于军法。

    1. (1) 解释下粗加点词的意思。

      ①余寓居惠州嘉祐寺

      兵阵相接

    2. (2) 本文与《记承天寺夜游》都是作者被贬时所作。虽场景不同,却情怀共通。请简要概括。
  • 10.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 (1)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 (2)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 1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央广网北京5月2日消息(记者焦莹车丽)据中国之声报道,国家卫健委近日发布的《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病形势严峻,总体近视率达到53.6%。

    针对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商家推出各种号称能治愈近视的广告,国家卫健委监督局医疗监督处表示,近期国家卫健委会同中央网信办、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发文,明确表示不得在近视矫正对外宣传中使用“康复”“近视治愈”等误导性的表述。截至目前,医学上还没有治愈近视的方法,大家不要相信能治愈近视的宣传和商业营销。眼科专家建议青少年增加白天户外活动整体时间量。

    材料二:

    (数据来源:《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

    材料三:

    多年来,科学界都认为遗传是近视的重要原因。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通过对基因不相同的双胞胎的对比研究,发现近视的易感程度受到DNA的强力影响。在科学家的努力求证下,基因组中超过100个片段都被发现与近视相关。

    但显然,基因不可能解释近视形成的全部。研究者们记录到了学习时长和近视率的强烈关联。许多国家的青少年正在花更多的时间来读书、学习。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他们发现以色列的男性青少年中,在犹太教会学校整日学习的学生,比其他学校看书时间少的学生患近视的比例高很多。

    在2007年,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穆蒂教授和同事们报告了一项研究结果,该研究跟踪了加利福尼亚州500多名八九岁的、视力正常的儿童。5年后,发现每5个孩子中就有一个近视,而其中一个和该风险强烈相关的环境因素是花在户外的时间。一年之后,悉尼科技大学的罗斯教授和同事们在澳大利亚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即户外活动时间少的孩子有更大的近视风险。

    罗斯的团队试图证明益处也许是从锻炼中来的,但研究发现,室内体育锻炼并没有反映出这种关联。孩子们只要在户外待得更久,不论是在锻炼、野餐,或者是在海滩上读书,都能从中获益。罗斯说,近距离用眼对视力也有些影响,但近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眼睛缺少在明亮光线下的暴露。

    那么,明亮光照具体是怎样预防近视的?研究者通过试验,证明了明亮光照对视觉具有保护性这一观点。2009年,澳大利亚摩根教授和中国的研究团队在中国广州开始了为时三年的光照与视觉关系的试验,试验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结论。

    (取材于ElieDolgin的文章)

    材料四: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到《中国学生近视高发亟待干预》一文后,作出重要指示: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这是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不能任其发展。

    全国青少年近视率全球第一,原因是多方面的。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频繁使用,学生沉迷其中,对学生近视高发可谓雪上加霜。一项对2017名受访者进行的调查显示,89.50%的受访者反映周围中小学生患近视的多,他们认为长期使用电子产品是导致近视的罪魁祸首。青少年的视觉神经还没有发育完善,长时间注视电子屏幕,致使其用眼强度增大,眨眼频率降低,很容易造成视力减退。

    中小学生近视率不断升高的问题,并不是近年才出现的,课内负担过重一直被认为是近视发生的重要原因。有关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生人均每天写作业时间为3个小时,近全球平均数的2倍。学校每天布置大量作业,加重了学生的用眼负担。同时,有些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逼迫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兴趣班,使他们的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孩子们不堪重负,课外活动时间被严重挤压。

    近年来,虽然各地区、各部门不断探索青少年近视防控的方法,但青少年视力不良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防控青少年的近视,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教育部、国家卫健委近日共同发布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规定,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严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单纯以学生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

    青少年近视是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如果不加遏制,必将贻害无穷。给孩子一双明亮的眼睛,是全社会共同的期盼。

    (取材于“光明时评”等相关文章)

    1. (1)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图一可以看出,小学阶段近视率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加,男生与女生近视患病率没有明显差异。 B . 育才小学近视率超过全国小学生的平均水平,这说明一线城市学生的近视患病率普遍高于农村学生。 C . 从小学到大学,近视患病率不断增加,到大学阶段已近90%,可以看出我国青少年近视发病形势严峻。 D . 小学阶段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近视的增长率最高,小学阶段应是我国近视防控的重点年龄阶段。
    2. (2) 下列对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科学家通过基因不相同的双胞胎的对比研究,证明了遗传也是造成近视的重要因素。 B . 科学家通过严谨的实验,证明造成近视除遗传因素外,还与多方面的环境因素相关。 C . 截至目前,医学上还没有治愈近视的方法,加强体育锻炼就能有效降低患近视的风险。 D . 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近视率全球第一,防控青少年近视迫在眉睫。
    3. (3) 给孩子一双明亮的眼睛,是全社会共同的期盼,这需要各个方面的协作。请结合上面材料说明相关各方应采取哪些措施。

      各地政府:

      学校:

      家长:

  • 1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抬头看见花

    张金凤

    ①早晨上班经过护城河岸,在花木交易区,看见大棚培育的鲜花散布在土里土气的旧物之间,甚是生动,我便买来几盆。小巧的花盆里,盛开着毛茸茸的红色小花。这种花在童年时的乡村很多见,它们叶子碧绿、花开红艳,且日久不凋,乡下人管这种花叫“长寿梅”。

    ②我兴冲冲地把几盆长寿梅带到办公室,每个同事的桌角放一盆。已是寒冬,小城万物萧瑟,这一簇簇鲜艳的“梅花”,在桌案上火焰一般跳跃。同事们都很高兴,王老师大赞:“以前是抬头看见一堆资料,现在好啊,抬头看见花!”抬头看见花,多么好的意境!当伏案劳作,忙到头眼昏花、精疲力尽时,一抬头,见桌案上一盆小小的长寿梅生机盎然地开着,多么令人欢喜!

    ③我的一位女性好友,每次出门必然化妆并衣着讲究,尤其是在冬天,她穿着色彩艳丽的大衣,裹着飘逸的丝巾,戴着考究的帽子。她笑着说,我要给生活开朵花!其实,她是被花治愈的人。几年前,她生病在家,大家都很担心她。有一天,她走到窗前,突然看见光秃着枝丫的玉兰开花了,那玉兰将一柄花枝探进她的窗框,像画一样美好,那初绽的玉兰花点燃了她,她的内心一点点融化,从那天开始,她迅速康复。她还告诉我,当看见玉兰花开的那个上午,她推开窗子,楼下一个女孩正仰头看花,目光对视时,给了她一个真诚甜美的微笑,这笑和花都是治疗她的药引子。所以,她现在也想做一枝花,开在严寒的冬天里,把别人心里的冰融化。

    ④一日,孩子在阳台喊:“快看,‘黑森林’开花了!”“黑森林”是我家旁边的原生态植物园,里面有很多落叶植物,到冬天全都褪去叶子,赤裸着黑乎乎的粗裂枝干,风景单调得很。眼下隆冬天气,“黑森林”怎么会开花?我从阳台看过去,那些黑乎乎的树枝上,还真是闪闪烁烁地“开”着不少“花”,有的像桃花般粉红,有的像石榴花般鲜艳,也有迎春花一样金灿灿的,花朵间还有些绿色叶子,看起来春光灿烂。我忍不住好奇,就去看个究竟。

    ⑤远远见一个老人手里拿着花往树枝上绑。见我看她,便笑着解释:“攒下的礼品盒包装纸,都那么新,那么鲜艳,不如做成花儿,让它们再开一次。”让我惊异的是,老人竟然是植物园大门口卫生间的看护人。她和老伴一起来我们小城打工,就住在卫生间旁边的小储物间里。卫生间周围都被她栽满了花,娇艳的凤仙花和高大的蜀葵、美人蕉开得春光流泻,惹人注目。我曾看到在小储物间里,她和那穿环卫工作服的老伴坐在马扎上喝酒、吃饺子,两个老人都幸福满满的样子。我帮着老人往树枝上绑花儿时想,这些包装纸大约是她老伴捡来的吧,但是用它们做出的花儿却一样的光彩绚丽。

    ⑥再从阳台上眺望,那一树树花让我无比温暖,那个往树上绑花的老人似乎也成了一朵花,她和那些花儿像一轮月亮,照着我和更多人的梦。

    ⑦抬头看见花!这非常值得期待。在喧嚣忙碌的生活里,累了、乏了、倦了,猛然一抬头,与一树花对视,这是多大的幸福啊!但四时有序,花开有时,那一束花开常常被辽阔的苍茫代替,被嘈杂的市声淹没。在没有花开的时节,乐观的人们从不等待,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用纯洁而向美的心灵去创造,让寒冬开花,让枯枝开花,让石头开花……有些花不是开在枝头,而是开在心灵深处,它们坚强而鲜艳,它们并非来自季节的恩赐,而是来自强大的内心。

    ⑧我们可以一边做幸福的看花人,一边把自己活成一朵花,开成一种风景,成全“抬头看见花”的景致和人生。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02月05日;有删改)

    1. (1) 文章围绕“抬头看见花”写了五件事,结合全文,仿照示例,概括事件。

      ①“我”把几盆长寿梅带到办公室,让大家在伏案劳作的时候抬头便能看到花。

      ③好友几年前生病在家,推窗看到的花和女孩的笑容,成了治愈她的药引

      ⑤老人在卫生间旁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让周边的环境充满了芳香。

    2. (2) 联系上下文,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句子。

      她走到窗前,突然看见光秃着枝丫的玉兰开花了,那玉兰将一柄花枝探进她的窗框。

    3. (3) 简要分析第6段在文中的作用。
    4. (4)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标题“抬头看见花”的含义和作用。
三、写作。(50分)
  • 13. 请以《终于迈出了那一步》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600字以上。

    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四、附加题。(8分)
  • 14. 名著阅读附加题。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A)A是一个大官僚家庭的儿子,祖父曾任清朝大官,父亲是个杰出的的教书先生,母亲不同凡俗(是个博览群书的妇女,甚至真的喜爱现代文学!),他本人似乎注定要做个读书人的,因为他从很小的时候起就表现出有突出的文学天赋。但是,像他同辈的许多其他人一样,他在民族觉醒的时期里受的教育,使他的兴趣从文学转移到别的方面去了。第一次革命(1911年)以后,中国新文化运动开始萌芽,这时A便被卷到了社会革命运动中去,这个运动将使中国受到触及灵魂深处的震动。

        (B)1927年3月21日,共产党下令举行总罢工,使上海全部工厂都停闭,又把六十万名工人派到革命的路障后面去,这是他们一辈子中第一次被组织起来,而且有战斗意志。他们先占领了警察局,又占领了兵工厂,接着占领了警备司令部,最后取得了胜利。有五万名工人武装起来了,编成六营革命军,“人民政府”宣告成立。

        这是中国现代史上最有声有色的一次政变。这样,当蒋介石几天以后到达上海近郊时,发现他已不战而胜,可以进入南市,从获胜的工人军手里接受政权。这样,在一个月以后,蒋介石发动他自己的右派政变,开始杀害激进分子时,他的黑名单上名列第一的就是这个把胜利送给他的危险青年,因为这位总司令明白,这个青年也可能把胜利从他手中夺走。这样就开始了他作为国民党手中的逃犯和第三次革命——在中国举起红旗的那次革命——领导人的生涯。

    1. (1) 选文(A)中的“A”是指。选文(B)中,“这是中国现代史上最有声有色的一次政变”指的是
    2. (2) 出身于大官僚家庭的“A”为什么会走上革命的道路?请结合选文,联系原著,分析原因。
    3. (3) 联系原著,在“A”的“领导人生涯”中,除了这次“有声有色的一次政变”,他参与的革命或起义还有哪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