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2-03-10 浏览次数:82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
  •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和/该  落/想  蓄/ B . 镜/丘  粗/远  草/ C . 蔽/影  黄/倒  搓/想 D . 开/粉  恨/教诲倜傥/
  • 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造访  嘹亮  娇媚  花团紧簇 B . 匿笑  淋漓  淅沥  人声鼎沸 C . 莅临  暴怒  决别  翻来覆去 D . 分歧  云宵  静谧  油然而生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大自然的许多奥秘,如果刨根问底 , 恐怕谁也解释不清楚。 B . 经过阿姨们一上午的辛勤劳动,杂草都已经被铲除,操场成为不毛之地 C . 这个诈骗团伙精益求精的作案手段让不少人上了当。 D . 夏天的中午高温难耐,平常热闹的步行街上都没看到几个人,真是人迹罕至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三个欧洲国家通讯公司的技术人员对中国5G网络的传输方式产生了浓厚兴趣。 B . 要想取得好成绩,关键在于自身是否努力。 C . 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的习惯,让书香浸润心灵。 D . 因为我从小就喜欢看书,所以史铁生对我一点儿也不陌生。
  • 5. 综合性学习。

    寒来暑往,四季更替,自然界就是这样演绎着春夏秋冬的变化,周而复始。不经意间,我们发现,我们与自然界是那么贴近,我们的生活因四季的变更而显得异常精彩美丽。来吧,同学们,请让我们“感受自然”吧,让我们迈着轻松的脚步走进自然,走过四季!

    1. (1) 在开展“大自然之旅”活动时,班长已设计好两项内容,请你再补充两项。

      活动一:展示图片,描绘大自然。

      活动二:诵读美文,聆听大自然。

      活动三:

      活动四:

    2. (2) 历代文人墨客从不吝啬对四季的描绘,小明搜集到了一些描绘四季的对联,但碰到一些问题,请你帮他完成。

      ①根据下列对联所描绘的景物特征,按春夏秋冬排序应是

      a. 翡翠屏开槐影茂,鸳鸯池涨藕花香。

      b. 红点桃花千朵嫩,青描柳色万枝新。

      c. 梅试朔风舒骥足,雪呈瑞色映芳樽。

      d. 丹桂香飘赏心悦事,蟾宫月满美景良辰。

      ②下面描写春天的下联遗漏了两个字,请你根据对联的特点,将其补充完整。

      上联:春风吹绿千枝柳

      下联:时雨万树花

    3. (3) 面对默默无闻为人类奉献着自己的大自然,我们应该竭尽全力去爱护它,切实担负起保护自然的责任。请你写出一则保护自然的宣传标语。
  • 6. 小明梳理了古诗文中的常用手法。请你根据相关信息,在横线处填上正确的内容。

    手法

    诗句

    对仗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十二章》)

    想象

    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白描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用典

    ④强欲登高去,。(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拟人

    。 (王湾《次北固山下》)

    比喻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二、阅读与鉴赏(共45分)
  • 7.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乙】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①,尝乘间②以文字③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④。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⑤,多作自能见之。”

    (选自《东坡志林》)

    【注释】①欧阳文忠公: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②乘间:乘着间隙。③文字:这里指写文章。④工:细致,精巧。⑤指摘:挑出毛病、错误,加以批评。

    1. (1)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

      ①不逾     ②博学而志     ③乘间以文字问之 

    2.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

    3. (3) 【甲】文孔子和【乙】文欧阳修对于学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学习的体会。
  • 8.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 (1) 诗中的“杨花”“子规”在诗中象征什么?(任选一个作答)
    2. (2) 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
  • 9. 课内文段阅读

    济南的冬天

    老舍

    ①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儿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②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③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④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⑤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⑥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⑦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 (1) 根据你的理解,你觉得朗读下列语句时重音和停连处理不恰当的一句是( )

      (“∨”是停顿符号,“∧”是连读符号,“•”是重音符号)

      A . 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B . 小山∨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 C .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D .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2. (2) 填写表格,梳理选文所写景物及其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段落

      主要内容

      景物特点

      作者的思想情感

      第③段

      暖和安逸

      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景的

       

       

      第④段

      薄雪覆盖下的山

      第⑤段

      济南城外的远山

      淡雅

      第⑥段

      济南的水   

    3. (3) 同学们就文中语言的品析,展开了讨论,请你补充完整。

      小萌:“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朗读这句话你会重读哪个词语呢?

      小优:①我会重读“”,因为

      小明:“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写得也很好。因为它使用了

      的修辞手法,

    4. (4) 文章结尾“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有何作用?请谈谈你的理解。
  • 10. 课外文段阅读

    我的家乡

    汪曾祺

    ①我的家乡高邮在京杭大运河的下面。我小时候常常到运河堤上去玩。

    ②我们看船。运河里有大船。上水的大船多撑篙。弄船的脱光了上身,使劲把篙子梢头顶上肩窝处,在船侧窄窄的舷板上,从船头一步一步走到船尾。然后拖着篙子走回船头,欻的一声把篙子投进水里,扎到河底,又顶着篙子,一步一步向船尾。如是反复不停。大船上用的船篙甚长而极粗,篙头如饭碗大,有锋利的铁尖。使篙的通常是两个人,船左右舷各一个;有时只一个,在一边。这条船的水程,实际上是他们用脚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这种船都是重载,船帮吃水甚低,几乎要漫到船上来。这些撑篙男人都极精壮,浑身作古铜色。他们是不说话的,大都眉棱很高,眉毛很重。因为长年注视着流动的水,故目光清明坚定。

    ③看打鱼。在运河里打鱼的多用鱼鹰。一般都是两条船,一船八只鱼鹰。有时也会有三条、四条,排成阵势。鱼鹰栖在木架上,精神抖擞,如同临战状态。打鱼人把篙子一挥,这些鱼鹰就劈劈啪啪,纷纷跃进水里。只见它们一个猛子扎下去,眨眼工夫,有的就叼了一条鳜鱼上来——鱼鹰似乎专逮鳜鱼。打鱼人解开鱼鹰脖子上的金属的箍(鱼鹰脖子上有一道箍,否则它就会把逮到的鱼吞下去),把鳜鱼扔进船里,奖给它一条小鱼,它就高高兴兴,心甘情愿地转身又跳进水里去了。有时两只鱼鹰合力抬起一条大鳜鱼上来,鳜鱼还在挣蹦,打鱼人已经一手捞住了。这条鳜鱼够四斤!这真是一个热闹场面。看打鱼的,看鱼鹰的,都很兴奋激动。倒是打鱼人显得十分冷静,不动声色。

    ④远远地听见嘣嘣嘣嘣的响声,那是在修船、造船。嘣嘣的声音是斧头往船板上敲打。船体是空的,故声音传得很远。待修的船翻扣过来,底朝上。这只船辛苦了很久,它累了,它正在休息。一只新船造好了,油了桐油,过两天就要下水了。看看崭新的船,叫人心里高兴——生活是充满希望的。

    ⑤我们有时到西堤去玩。我们那里的人都叫它西湖,湖很大,一眼望不到边,很奇怪,我竟没有在湖上坐过一次船。湖西是还有一些村镇的。我知道一个地名,菱塘桥,想必是个大镇子。我喜欢菱塘桥这个地名,引起我的向往,但我不知道菱塘桥是什么样子。湖东有的村子,到夏天,就把耕牛送到湖西去歇伏。我所住的东大街上,那几天就不断有成队的水牛在大街上慢慢地走过。牛过后,留下很大的一堆一堆牛屎。听说是湖西凉快,而且湖西有茭草,牛吃了会消除劳乏,恢复健壮。我于是想象湖西是一片碧绿碧绿的茭草。

    ⑥湖通常是平静的,透明的。这样一片大水,浩浩淼淼(湖上常常没有一只船),让人觉得有些荒凉,有些寂寞,有些神秘。

    ⑦黄昏了。湖上的蓝天渐渐变成浅黄,橘黄,又渐渐变成紫色,很深很深的紫色。这种紫色使人深深感动。我永远忘不了这样的紫色的长天。

    ⑧我闻到一阵阵炊烟的香味,那是停泊在御码头一带的船上正在烧饭。只一个女人高亮而悠长的声音:“二丫头.......回来吃晚饭啦.......”

    ⑨像我的老师沈从文先生常爱说的那样,这一切真是一个圣境。

    1. (1) 班级举办“汪曾祺作品诵读会”,有同学打算朗诵这篇文章,你觉得应该选用下面哪种风格的配乐?(   )
      A . 热烈奔放 B . 慷慨激昂 C . 平和舒缓 D . 哀婉低沉
    2. (2) 文章开头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你觉得汪曾祺会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描写的水乡生活谈谈你的看法。
    3. (3) 作者通过哪些往事展现家乡的“圣境”之美?
    4. (4) 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②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5. (5) 结合全文,谈谈第⑧段划线句的丰富含义。
三、写作(共50分)
  • 11. 告别小学,我们才能开始初中的精彩;告别过去,我们才能开启未来的篇章;告别忧伤,我们才能在新的情绪中昂首向前;告别幼稚,我们才能最终成长为一个坚强奋进的少年……生活处处都在上演着告别。

           在你生命中有没有哪一场告别让你记忆深刻?请以“告别”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作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四、附加题(8分)
  • 12. 名著阅读
    1. (1) 在图书馆,新生小琳想借一本名著,你向她推荐《朝花夕拾》。下列不能作为推荐语的一项是(    )
      A . 它记录了鲁迅先生的一些往事,留下了他成长的足迹,给人很多启发,值得一读。 B . 其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讲的是鲁迅先生入学前后富有童趣的事。 C . 鲁迅讨厌猫的原因只是因为在鲁迅小时候知道是猫吃掉了他的小隐鼠。 D . 鲁迅小时候很喜欢看迎神赛会,最喜欢的是很有人情味、装束奇特的“白无常”。
    2. (2)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用深情的笔墨,让我们认识了愚昧粗鲁,却质朴热情

      的保姆,请简要概括她留给你印象深刻的两件事。

    3. (3) 《朝花夕拾》中“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 痛疾的文字”有许多,你觉得他

      们最“深恶痛疾”的可能是书中的哪一篇?请简要说明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