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

更新时间:2022-02-21 浏览次数:114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阅读某学校平面图(见图3),回答问题
    1. (1) 军训时同学们在操场面朝教学楼进行队列训练,此时同学们面朝(   )

      A . 正东方 B . 正南方 C . 正西方 D . 正北方
    2. (2) 图中线段比例尺,换成数字式应是(   )
      A . 1:50 B . 500:1 C . 1/5000 D . 50000/1
  • 2. 下列等高线示意图中,表示山脊的是 (      )

    A . B . C . D .
  • 3. 塘下镇开展以“孝敬父母、尊敬他人”为主题的道德讲堂活动,体现了社区的 (   )
    A . 政治功能 B . 经济功能 C . 管理功能 D . 文化功能
  • 4. 他被称为站在文明门槛上的一位伟人,他还具有“部落联盟首领”和“奴隶制国家国王”的双重身份,“他”是(     )
    A . 炎帝 B . 黄帝 C . D .
  • 5. 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分布在陕西、河南等地区,并分为不同的文化类型。下列最有可能是考古学家研究仰韶文化类型的对象的文化遗址是(   )
    A . 元谋人遗址 B . 北京人遗址 C . 半坡遗址 D . 河姆渡遗址
  • 6. 秦始皇下令全国“车同轨”并修建由咸阳向北延伸的直道,全长约700千米,仅用两年半时间即修通。这主要得益于(   )
    A . 人口数量的增长 B . 铁制工具的出现 C . 国家体制的作用 D . 筑路技术的提高           
  • 7.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理念。下列主张与其相近的是(   )
    A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 . 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 D .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 8. 某校七年级学生开展“阅读史学经典品悟汗青墨韵”的读书活动。下图节选自推荐书目中一本书的目录,据此判断,该书介绍的历史人物是(   )   

    A . 汉高祖 B . 汉文帝 C . 汉景帝 D . 汉武帝
  • 9. 在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中,不可能查阅到的是(   )  
    A . 楚汉之争 B . 秦灭六国 C . 大禹治水 D . 光武中兴
  • 10. 下面漫画形象地反映了东汉后期政治的特点是(   )  

    A . 外戚宦官交替掌握政权  B . 外戚利用宦官控制皇帝 C . 宦官依靠外戚控制皇帝    D . 皇帝联合外戚打击宦官   
二、非选择题
  • 11. 读下图 “1271~1295年马可•波罗东行路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马可•波罗东行路线中,出发地甲为洲,途经乙海,最终到达C  洲。
    2. (2) 马可• 波罗返回时经过的D海域属于洋,E海域属于洋,连接该两大洋的是海峡。乙海域属于洋的内海。
    3. (3) 途中所经过A地的气候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如图二所示,请判断A地的气候类型,并描述A地的气候特征。
  • 12. 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时期,许多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统一后,有人建议分封子弟,秦始皇认为,天下长期混战,皆因有诸侯国,分封等于重挑战争。汉初,刘邦分封大量诸侯,后来,诸侯国的势力很大,威胁中央。汉武帝时,有地方官员相互勾结,营私舞弊,贪赃枉法。

    材料二:

    1. (1) 针对以上问题,秦始皇和汉武帝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2. (2) 结合图片及所学知识,完成表格。

      图片

      图(a)

      图(b)

      图(c)

      朝代

      西汉

      西汉

      事件

      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

      设置西域都护府

      意义

      沟通了长江和珠江水系,促进了南北交流

      促进了儒家学说的传播,培养了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

      标志着③,其管辖范围包括今④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3. (3) 概括上述措施对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启示。
  • 13. 多途径研究历史,让历史学习更有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物证历史】

      七年级学生通过制作文物小名牌活动来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手工业的情况。请仿照示例文物一,将文物二的小名牌补充完整。

      示例:

      文物二:

      类  别:青铜业  

      选择理由:

    2. (2) 【文书历史】

      请写出这本书的名字,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材料所反映的生产经验。

    3. (3) 【实证历史】

      作者认为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兴盛与灭亡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各用一则史实加以例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