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2-01-18 浏览次数:117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请选出各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 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施垃圾分类不仅可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更可以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同学们用过的矿泉水瓶投入的垃圾桶上应该显示的标志是( )
    A . B . C . D .
  • 2.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下列做法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佩戴口罩 B . 保持通风 C . 杀菌消毒 D . 勤洗手
  • 3. 创造了10909m深潜新纪录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的外壳由钛合金制造。钛合金属于( )
    A . 金属材料 B . 无机非金属材料 C . 合成材料 D . 复合材料
  • 4. (2020九上·衢州期中) 能量形式多种多样,下列有关物体具备的能量描述错误的是( )
    A . 风具有风能 B . 奔跑的豹有动能    C . 食物中有化学能 D . 跳水运动员有弹性势能
  • 5. 黑枸杞浸泡在不同pH值的溶液中,溶液呈现的颜色情况如图所示。下列与黑枸杞浸泡会呈现蓝绿色的液体是( )

    A . 纯碱溶液 B . 稀盐酸 C . 食盐水 D . 蒸馏水
  • 6. 2021年3月1日,最新刑法修正案生效,“高空抛物”正式人刑。高空抛物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因为高处的物体具有较大的( )
    A . 重力 B . 动能 C . 重力势能 D . 弹性势能
  • 7. 2021年9月17日,“人与神一神秘的古蜀文明”展览在浙江省博物馆隆重揭幕,包括三星堆遗址文物在内的139件/组展品吸引民众参观,如图示参展文物——戴冠纵目面具。下列有关金属锈蚀与防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铁锈蚀的实质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 B . 金属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中比在干燥的环境中更易锈蚀 C . 在金属表面涂油可防止金属锈蚀 D . 可用稀盐酸定期清洗金属制品
  • 8. 归纳和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下列归纳或演绎合理的是( )
    A . 有机物是一类含碳化合物,所以CH4、CO2都是有机物 B . 金属Fe、Zn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金属都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C .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水是氧化物 D . 硫酸、盐酸电离时都能产生H+ , 所以电离时只要能产生H+的化合物都是酸
  • 9. 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 )

    选项

    A

    Fe2O3

    稀硫酸

    B

    CO2

    NaOH溶液

    C

    稀盐酸

    Ca(OH)2溶液

    D

    稀盐酸.

    AgNO3溶液

    A . A B . B C . C D . D
  • 10. (2020九上·萧山月考) 为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小强同学设计如图的实验方案:在每组的两支试管中分别盛放稀盐酸和稀硫酸;向同组的两支试管各滴加同种试剂。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B . C . D .
  • 11. 下列4种物质,把它们长期露置在空气中,其中会发生化学变化且质量增加的是( )
    A . 浓盐酸 B . 生石灰 C . 浓硫酸 D . 碳酸钠晶体
  • 12.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点火发射,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在运载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中,下列关于三位宇航员动能和势能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动能增大,势能增大 B . 动能增大,势能减小 C . 动能不变,势能增大 D . 动能减小,势能增大
  • 13.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去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

    A

    KNO3 (NaCl)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

    B

    CaCl2(HCl)

    加过量的CaCO3粉末,过滤

    C

    CaO(CaCO3 )

    加水、过滤,蒸发

    D

    CuSO4粉末(FeSO4)

    加入足量铜粉,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 14.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 . Fe2+、Ag+、Cl- B . H+ 、OH- C . Na+、K+、Cl-、 D . Mg2+ , Ca2+ 、OH-
  • 15. 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不能通过化学反应一步实现的是( )
    A . H2O→Ca(OH)2 B . KNO3→K2SO4 C . CO2→CO D . Na2CO3→NaOH
  • 16. 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 . ①分别向等质量Mg和Cu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B . ②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C . ③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Z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 D . ④分别向等质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足量的稀硫酸
二、填空题(本题有7小题16空格,每空格2分,共32分)
  • 17. 人类社会的生活和发展离不开常见金属和金属材料。用我们学到的科学知识和方法能分析和解释许多现象。
    1. (1) 下列生活用品,主要利用金属具有良好导热性的是     
      A . 铸铁炊具 B . 金属细丝 C . 铜制电缆 D . 铁锤
    2. (2) 下列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的     
      A . 真金不怕火炼 B . 铜能将银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来 C . 不能用金属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D . 铁的硬度比铜大
  • 18. 甲酸(HCOOH)是一种有机酸,它的酸性比碳酸强,比盐酸弱,有刺激性气味和较强的腐蚀性。蚂蚁、蚊虫叮咬时会分泌出甲酸,所以甲酸又俗称蚁酸。
    1. (1) 人被蚊虫叮咬后会痒痛,可以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填序号)消除。
      A . 稀盐酸 B . 食醋 C . 肥皂水 D . 食盐水
    2. (2) 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所以甲酸也能使紫色的石裘溶液变
    3. (3) 白蚂蚁除了会蛀蚀木头外,它分泌的蚁酸还会腐蚀很多建筑材料,下列建筑材料不容易被蚁酸腐蚀的是     (填字母)。
      A . 铜栏杆 B . 钢筋 C . 大理石
  • 19. 铁粉和硫粉以适当的质量比混合,堆放在石棉网上,然后用烧红的玻璃棒一端接触混合物,这时部分混合物迅速变红热状态,撒离玻璃棒后,反应继续进行,直至全部混合物都呈红热的状态,冷却后得到一种黑色无磁性的固态物质。
    1. (1) 该黑色无磁性的固态物质在物质分类上属于(选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 (2) 铁与硫的反应是反应(选填“吸热"、放热”或“既不吸热也不放热的")。
  • 20. “价一类”二维图可表示元素化合价与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图中a、b、c、d、e、f代表常见的含碳物质。

    1. (1) a是沼气的主要成分,写出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 (2) 下列关于物质及其转化的说法中与事实相符的有      
      A . b和d反应生成c B . d和水反应生成e C . 物质f可能难溶于水 D . 由b到f至少要经过三步反应
  • 21. 小科同学取了适量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发生装置中的剩余溶液。逐滴滴加纯碱溶液,绘制产生沉淀的图象如甲图所示。

    1. (1) 请写出B点对应溶液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2. (2) 乙图是甲图中O点到A点的反应微观实质模型图。则“o”表示 (写化学符号)。
    3. (3) 写出OA之间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 22. 如图甲所示为一种乒乓球训练所用的智能发球机。发球机利用内部弹簧分别将两球沿v1和v2方向射出(如图乙)。

    1. (1) 乒乓球在空中下落过程中,机械能不断减小,是由于
    2. (2) 若两球速度天小相等,则发射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E的大小关系为E1E2(选填“>”、“<"或“=”)。
  • 23. 某科学兴趣小组将一定质量的Fe和Zn的混合粉末加入AgN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1. (1) 如果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2. (2) 如果滤液呈浅绿色,则关于该滤渣和滤液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B . 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白色沉淀产生 C . 滤渣中一定含有Ag D . 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 , 一定不含AgNO3 , 可能含有Zn(NO3)2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第24小题8分,第25小题6分,第26小题7分,第27小题6分,第28小题8分,共35分)
  • 24. 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车祸的危害程度与汽车的动能大小有关,于是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1. (1) 小组同学提出问题:汽车的动能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小组同学依据生活经验做出猜想,下列交通安全标语中能做为本实验猜想依据的是    

      A . 没有红灯停,哪来绿灯行 B . 十次车祸九次快 C . 保险赔钱不赔命 D . 安全驾驶莫超载
    2. (2) 他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用金属球模拟汽车,让金属球从斜槽的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碰到水平面上的物块.将物块撞出一段距离。物块被撞击得越远,说明金属球到达水平面时的动能就越
    3. (3) 分析甲、丙两图的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到的结论是:
    4. (4) 用甲、乙两图的实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可以解释汽车 (选填“超载"或“超速”)行驶时危险性大的原因。
  • 25. 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铝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将表面未打磨的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

    无明显现象

    将表面打磨后的铝丝浸入CuSO4液中

    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将表面未打磨的铝丝浸入CuCl2液中

    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1. (1) 比较实验乙和实验(选填“甲”或“丙")可知,打磨能破坏氧化铝薄膜。
    2. (2) 据此可知金属活动性AI比Cu(选填“强”或“弱”)。
    3. (3) 查阅资料得知:CuSO4溶液中有Cu2+ 、H2O三种粒子,CuCl2溶液中有Cu2+ 、Cl-、H2O三种粒子。下列是小林同学对实验丙的现象进行的分析,你认为下列猜想合理的是     (填字母)。
      A . H2O破坏了氧化铝薄膜 B . Cl-破坏了氧化铝薄膜 C . Cu2+破坏了氧化铝薄膜 D . 破坏了氧化铝薄膜
  • 26. 某班同学在做“某些酸、或、盐之间是否发生反应”的探究实验时发现.酸碱之间的反应,往往没有明显的现象。那么如何判断酸碱发生了化学反应呢?

    [提出问题]如何判断酸.碱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药品]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酚酞溶液、蒸馏水。

    [实验探究]

    1. (1) 甲小组在烧杯中加入50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人稀盐酸,发现 (填现象),证明 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2. (2) 乙小组进行了以下三个实验,并用温度传感器测定实验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得到了如图所示的三条曲线。

      实验一.50mL稀盐酸与50mL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曲线a);

      实验二.50mL稀盐酸与50mL蒸馏水混合曲线b);

      实验三.50mL氢氧化钠溶液与50mL蒸馏水混合(曲线c)。

      结合实验目的分析,增加实验二、实验三的目的是

      对比三条曲线,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①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②酸和碱之间的反应是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3. (3) [交流与反思]

      甲小组认为,通过实验探究(2)得出“酸和碱之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结论不严谨,应该补充实验。

  • 27. 由于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对此同学们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能否发生反应?

    [查阅资料]①已知碳酸氨钠溶液不与二氧化碳反应。

    ②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氯化氢气体。

    ③常温下,氢氧化钠易溶于乙醇,碳酸钠难溶于乙醇。

    [方案设计]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

    ⑴C瓶中饱和NaOH的乙醇溶液配制.将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加入到一定体积的乙醇中,充分搅拌,使其成为饱和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

    ⑵进行实验.①按图所示装置加入药品后进行实验。

    ②B装置的作用是,C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实验结论]

    ⑶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可以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化学反应。

  • 28. 金属铝与氯化铵(NH4Cl)溶液反应,除生成氯化铝外,还有气泡产生。为确定产生气泡的成分,小明进行了下列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气体可能是HCl、NH3、H2中的一种或几种。

    [查阅资料]①NH3+HCl=NH4Cl

    ②2NH3+H2SO4=(NH4)2SO4

    ③NH3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④3CuO+2NH3=3Cu+N2+3H2O

    [实验探究]为了探究气体的成分,小明设计了如图装置开展相关实验。请回答

    1. (1) A装置中溶液变红色,证明产生的气体中含有
    2. (2) B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3. (3) C装置中的玻璃管内观察到黑色粉末变成红色,证明产生的气体中含有
    4. (4) 小华同学认为,小明只对产生气体中的两种成分进行了检验,你认为是否需要继续通过实验的方法检验第三种气体,并说明理由
四、解答题(本题有7小题,第29-33小题每题6分,第34小题7分,第35小题8分,共45分)
  • 29. 请根据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回答.

    1. (1) 根据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获得的信息是(回答任意一点);
    2. (2) 在镁、铜、锌三种金属中,不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的是
    3. (3) 要比较铜和银的活动性,如果选用了铜,还需选用的一种盐溶液是
  • 30. “化学足球”游戏规则。

    ①开球成功,所选足球(物质)能与首杆(甲)发生反应.则表示该同学开球成功。

    ②连续过杆,前一次反应的生成物能与下一杆发生反应时,则通过该杆。

    ③满分情况,所选足球能与首杆反应且能连续通过乙丙丁戊四杆为满分。

    ④每支杆代表一种物质,可选的杆为:O2、CO、NaOH、BaCl、H2SO4

    1. (1) 若体育教师排杆的顺序甲→戊为CO、O2、H2SO4、NaOH、BaCl2。则该考生要取得满分应选择的足球为(填“CuO"或“H2O")。
    2. (2) 依初中阶段的知识水平,若某考生选择的足球为KNO3 , 则该考生(填“能”或“不能")开球成功。
    3. (3) 考生选择的足球为Cu时,若要取得满分.则体育教师排杆的顺序甲→戊应为O2、BaCl2(填化学式)。
  • 31.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铁及其矿石。
    1. (1) 如图所示矿石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下列所给选项)。
    2. (2) 某钢铁厂要生产含3%杂质的生铁1120吨,则需要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多少吨?
  • 32. 北京时间9月6日,第14届全运会蹦床预赛中,奥运会冠军朱雪莹出现失误,无缘决赛,如图所示为朱雪莹在比赛中某一次下落过程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当人从空中最高点(A)下落至刚接触蹦床(B)的过程中,人的动能和势能是如何转化的?
    2. (2) 人从接触蹦床(B)到下落至弹力等于重力(C,此时人的下落速度最大)时,人的动能、重力势能和蹦床的弹性势能都如何变化? (不计空气阻力)
    3. (3) 人从弹力等于重力的位置(C)下降至最低点(D)的过程中,人的动能、重力势能和蹦床的弹性势能都如何变化? (不计空气阻力)
  • 33. 分析比较物质在组成、结构、性质等方面的异同,可为物质的转化、分离、鉴别、除杂等提供依据。
    1. (1) 将BaSO4、BaCl2两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溶于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固体,滤液经蒸发结晶可得到另一种固体。
    2. (2) 根据MgCl2溶液和NaCl溶液中的金属离子不同,可用     (填序号)将其鉴别。
      A . 氢氧化钠溶液 B . 稀硫酸 C . 硝酸钠溶液
    3. (3) 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a(OH)2可加入适量的溶液,过滤。
  • 34. “银粉”常用作化工颜料的添加剂。通过调查,小明知道“银粉”可能是金属银或铝。为探究“银粉”的成分,小明购买了某厂家生产的“银粉”进行了如下实验。
    1. (1) 取少量“银粉”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盐酸,观察到现象,说明“银粉”是金属铝。
    2. (2) 为进一步确认该“银粉”中是否有部分铝被氧化为氧化铝,他取质量为5.4g的“银粉”分三次加入到100g的稀盐酸中,用电子天平(如图甲)记录每次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并绘制成如图乙所示曲线。则该厂家生产的“银粉”中金属铝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3. (3) 图乙中,a点表示烧杯中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若银粉中的铝被氧化的程度越大,则a点的位置会向图中方向移动(选填①②③④中的一个方向)。
  • 35. 家庭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Na2CO3 , 为测定该食用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取48g食用碱,平均分为四份,然后分别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CaCl2溶液,实验数据见如表(假设该食用碱中不含难溶性杂质且杂质均不与CaCl2溶液产生沉淀)。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并计算。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食用碱的质量

    12g

    12g

    12g

    12g

    加入CaCl2溶液的质量

    20g

    40g

    60g

    80g

    生成沉淀的质量

    4g

    m

    10g

    10g

    1. (1) m=g。
    2. (2) 该食用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答案精确到0.1%)
    3. (3) 根据表中实验数据以及适当的计算,请画出实验四中生成沉淀的质量↓沉淀/g和加入CaCl2溶液的质量的坐标关系图,请标出拐点数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