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六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

更新时间:2022-02-28 浏览次数:104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1.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为研究中国气候变迁,在长达50年的时间内坚持每天观察气候与生物的关系。下列观察不属于竺可桢观察范围的是()

    A . 观察候鸟迁徙,蛇、蛙出洞等动物的生活习性 B . 观察自然界植物的发芽、开花、落叶等现象 C . 观察天气现象 D . 用天文望远镜观察遥远的星系
  • 2. 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A . 液体喷出 B . 污染试剂 C . 酒精溅出 D . 读数偏大
  • 3. (2018七上·天台月考) 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m、12.35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 . 12. 45cm B . 12.4cm C . 12.35cm D . 12.350cm
  • 4. 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小明采用仰视读数,读出液体的体积35毫升,然后倒出部分液体后,采用俯视读数,读出液体的体积为20毫升,则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   )
    A . 大于15毫升 B . 小于15毫升 C . 等于15毫升 D . 都有可能
  • 5. 有一支刻度不准但均匀的温度计,在标准大气压下,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读数为3℃,插入沸水中时读数为83℃,现测得室内气温为23℃,那么室内实际气温约为(   )
    A . 20℃ B . 23℃ C . 25℃ D . 16℃
  • 6. 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后会合拢,这说明生物(   )
    A . 能生长 B . 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C . 能繁殖 D . 能呼吸
  • 7. 如图所示为显微镜视野内某生物体所处位置及运动路线,则此生物的实际位置及运动路线应为(   )

    A . B . C . D .
  • 8. 下列各项中,属于动物或植物器官的是(   )。

    ①一朵月季花 ②一块洋葱表皮 ③一个肾脏 ④一试管血液 ⑤一颗心脏 ⑥一块皮下脂肪

    A . ①②③⑤ B . ①③⑤ C . ②③⑤⑥ D . ①④⑤⑥
  • 9. 小畅在图中甲地遇上了泥石流,则他选择的最佳逃生路线是(   )

    A . B . C . D .
  • 10. 对下列四幅图中A在B的方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西北、正东、西南、正北方向 B . 东北、西南、正西、西南方向 C . 东北、西北、正东、西南方向 D . 东北、东南、正西、西南方向
  • 11. 某校学生到野外郊游,发现此地的人就地取材建了一座石灰厂。该地岩石具有的特点是(   )
    A . 风化后为球状岩石 B . 是一种带有气孔的深褐色岩石 C . 岩层中可能含珊瑚化石 D . 主要由长石、石英和云母组成
  • 12. 某同学用量程为500克、最小刻度为0.2克、最小砝码为5克的托盘天平称量一个铁块的质量。当调节横梁平衡后,他将铁块放在天平的右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同时移动游码。当天平平衡时,测得铁块的质量是77.8克,则铁块的实际质量是(   )
    A . 77.8克 B . 72.2克 C . 78克 D . 77.6克
  • 13. 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做“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的图像。从图中可知,水温度从8℃降到2℃的过程中,其密度(   )

    A . 先变大后变小 B . 先变小后变大 C . 一直变大 D . 保持不变
  • 14. 小明为了测盐水的密度,制定如下的实验计划:①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②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④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⑤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⑥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误差最小的是(   )
    A . ①⑤②③④ B . ⑤②③⑥④ C . ⑤②③①④ D . ⑤⑥②③④
  •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没有吸热过程和放热过程,说热量是毫无意义的 B . 物质的比热与物体吸收的热量、物体的质量及物体温度的变化有关 C . 两个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也一定相同 D . 热量总是从热量多的物体传递给热量少的物体
  • 16. 泡沫钢是含有丰富气孔的钢材料,可作为防弹服的内芯,孔隙度是指泡沫钢中所有气孔的体积与泡沫钢总体积之比。已知钢的密度为7.9×103千克/米3,一块质量为0.79千克,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泡沫钢,孔隙度是(   )
    A . 1% B . 10% C . 90% D . 99%
  • 17. 厂家现有一批体积为1米3的实心水泥块,密度为2.5×103千克/米3,某工地需要100块这样的水泥块,要求厂家运到工地。厂家只有一辆国内限载量为8吨的货车,则要运完这批水泥块,需要运输的次数为(   )
    A . 31次 B . 32次 C . 33次 D . 34次
  • 18. 一瓶液化石油气用去一半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体积减小一半,密度不变 B . 体积减小一半,密度也减小一半 C . 体积和密度均不变 D . 体积不变,密度减小一半
  • 19. 一架天平的称量范围是200g,有四位同学用这架天平测质量约为150g的物体,测量的结果为145g,他们加减砝码的步骤不同,其中正确的是(数值表示加砝码的质量,“↓”表示放入砝码,“↑”表示拿掉砝码,砝码盒中有100g一个,50g一个,20g二个,10g一个,5g一个)(   )
    A . 100g↓、20g↓、20g↓、5g↓ B . 100g↓、50g↓↑、20g↓、20g↓、5g↓ C . 100g↓、50g↓↑、20g↓、10g↓、5g↓ D . 50g↓、100g↓、50g↑、20g↓、20g↓、5g↓
  • 20. 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 .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 .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 . 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二、填空题(本题有6小题,每空1分,共23分)
  • 21. 看图,按要求填空。

    1. (1) 如图甲所示,甲同学用以下方法来测算《科学》教科书每张纸的厚度:①除去封面,选择160页纸叠紧;②用刻度尺量出这叠纸的厚度为cm,则每张纸的厚度为mm。
    2. (2) 如图乙所示的温度记作
    3. (3) 如图丙所示为测量一块铁的质量时平衡的天平,则该铁块在高温下熔化成铁水后的质量为
  • 22. 某一农场内的动植物有葡萄、甘蔗、牛蛙、羊、鱼、蚱蜢。用甘蔗叶喂羊,羊粪作为植物的肥料。请回答下列的问题:

    1. (1) 小科将牛蛙、羊、鱼、蚱蜢四种动物进行分类,他把牛蛙、羊、鱼分为一类,蚱蜢分为另一类。他的分类依据是。其中鱼用呼吸,羊的生殖和哺育特点是
    2. (2) 甘蔗中榨出的糖分主要来自于细胞结构的中。
    3. (3) 小科同学为该生态农场内的四种生物P、Q、R、S编了一个检索表。这些生物中有一个是羊,则它是(填P、Q、R、S)
  • 23. 俗话说“一天一个苹果,疾病远离我”,苹果口感好而且营养丰富,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为0.15(填单位),将苹果放在纸箱里,在箱外就能闻到苹果的香味,这说明,苹果很难被掰开,这说明分子间有
  • 24. 读经纬网图,回答问题:

    1. (1) 图中通过A、C两点,连接南北两极的0°经线又叫,该线指示的方向为方向。
    2. (2) 图中B点的经纬度是
    3. (3) 图中位于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点是。C点位于B点的方向。
  • 25. 在学习了测量物质密度后,爱探究的小明想测出某种未知液体的密度,具体操作如下:

    1. (1) 测液体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大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称得烧杯和液体的质量m为g。
    2. (2) 测液体体积: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液体的体积V为mL,尽管体积测量方法正确,但大家对他的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时,发现液体的体积测量值比它的实际值要(选填“偏大”或“偏小”)。
    3. (3) 小明对测量方法进行修正后,测出了几组实验数据,并根据测量结果作出了“m-V”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该液体的密度为kg/m3
  • 26. 如图为小山同学制作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用低倍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所见视野如图甲所示。若要重点观察A细胞的内部结构,首先要将载玻片往方向移动到合适位置,接下来的操作是
    2. (2) 如图乙所示,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图中字母)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46分。)
  • 27. 某小组在“探究环境条件对叶绿素形成的影响”的活动中,作出的假设是:光照能影响叶绿素的形成。据此假设该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甲组

    乙组

    环境条件

    阴暗、低温

    光照充足、适宜温度

    实验材料

    同样多株韭苗

    同样多株蒜苗

    处理方法

    将甲、乙两组植物栽种在各自环境中一段时间

    1. (1) 全班同学们讨论后认为:按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不能对“光照能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假设进行探究,因为该实验方案中变量有个。
    2. (2) 请根据“光照能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假设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①环境条件的设计:甲组:阴暗、,乙组:、适宜温度。

      ②实验材料选择:材料中用到了黑布,韭苗以外还用到了测量适宜温度的

    3. (3) 请写出支持假设的实验结果预期(选填“变绿”或“变黄”):甲组植株,乙组植株
  • 28. 小明在一条长线的一端系一个螺母做成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单摆,小明发现螺母往返摆动过程中,每摆一个来回所用时间几乎相等.于是小明想到这样一个问题:螺母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猜想A:可能跟螺母摆动的角度θ有关;

    猜想B:可能跟绳子的长度L有关。

    1. (1) 为验证猜想除了铁架台、细线和螺母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有刻度尺、量角器和
    2. (2) 小明在不同条件下测出螺母来回摆动一次所用时间t后,得到表中的一些数据如下表:

      序号

      细线长度L/cm

      螺母摆动的角度θ/°

      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s

      1

      100

      3

      2.0

      2

      140

      3

      2.4

      3

      140

      5

      2.4

      ①比较1、2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与有关;

      ②对比2、3两次实验,可验证猜想(填字母),得出的结论是: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与螺母摆动的角度(填“有关”或“无关”);

    3. (3) 综合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同一地点的单摆摆动一次的时间t只跟绳子的长度L有关,且绳子越长,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越(选填“长”或“短”,下同),摆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有一次小明发现家里的摆钟变慢了,要把它调准,小明应将摆钟的摆长调
    4. (4) 实验中发现,瓶子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很难测准,请你帮他想一个更准确的测量方法:
  • 29. 小敏用酸奶机自制酸奶:将酸奶机内的容器放在沸水中煮5分钟,取出冷却,将买来的盒装鲜酸奶和乳酸菌粉(里面含有大量活的A乳酸杆菌)倒入其中,充分搅拌后,放入酸奶机中,设定加热温度(38℃)和时间,进行发酵。回答下列问题:

    将容器放在沸水中煮5分钟,目的是乳酸杆菌是一种细菌,它是没有细胞核的生物,则乳酸杆菌中(“存在”或“不存在”)遗传物质。乳酸杆菌是单细胞结构含有细胞壁,其作用是

    查阅资料:

    资料一:不同温度下,A乳酸杆菌菌株生长情况如下表所示。
                                  不同温度下A乳酸菌菌株生长情况表:

    菌株
    编号
          温度/℃      
    2 10 25 38 42 53 60
    1 + + + + +
    2 + + + + +
    3 + +
    4 + + + + +
    5 + + + +

    资料二:在38℃和适宜的环境下,每毫升奶中含有的A乳酸杆菌活菌数随发酵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资料三:每毫升酸奶中的A乳酸杆菌活菌数越多,酸奶的品质越好。

    注:++表示生长极好;+表示长生良好;±表示菌体很少;——表示无菌体

    小敏制作酸奶时应将温度控制在范围内;发酵最长时间不宜超过小时。

  • 30. 小刚同学想测酱油的密度,但家里只有天平、小空瓶,而没有量筒.他思考后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了测量,测量内容及结果如图所示。

    1. (1) 他第三次测得物体的质量如图b中砝码和游码所示,其结果m3=g。
    2. (2) 请按照如图a的顺序写出对应的实验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3. (3) 请你根据小刚测量的数据帮他计算出酱油的密度为
四、解答题(31题4分,32题8分。)
  • 31. “五·一”黄金周,征征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所示。她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4.4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4.8g。

    1. (1) 请你帮征征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2. (2) 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59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
  • 32. 阿明在上学途中共采集了三种实验样本(甲)瓢虫、(乙)菊花的叶子、(丙)草履虫(水池中的小生物),到学校上生物实验课,完成了一些实验。学校准备了显微镜、解剖刀等仪器。请回答下列各题。
    1. (1) 在载玻片上写“b”,在镜头下会呈现
    2. (2) 阿明在观察临时装片时,如在视野中看到中央发亮、周边黑暗的圆圈,该圆圈可能是(   )。
      A . 污物 B . 气泡 C . 细胞 D . 墨水
    3. (3) 阿明观察样本(乙)的下表皮细胞时,如果未经染剂染色,则视野内所见的表皮细胞的颜色,应该是下列各项中的(   )。
      A . 绿色 B . 黄褐色 C . 透明 D . 淡蓝色
    4. (4) 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时,如果用亚甲基蓝液染色后,被染为深蓝色的部分是(   )。
      A . 细胞膜 B . 细胞质 C . 细胞核 D . 细胞壁
    5. (5) 三种样本(甲)、(乙)、(丙)中,细胞的功能较少的是(   )。
    6. (6) 在个体组成层次上,样本(乙)比(甲)缺少的层次是(   )。
      A . 细胞 B . 组织 C . 器官 D . 系统
    7. (7) 阿明取自己的口腔上皮细胞(样本丁),要判断样本(乙)或样本(丁)的细胞,下列各项中,可以用来分辨的是(   )。
      A . 细胞膜 B . 细胞壁 C . 细胞核 D . 叶绿体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