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

更新时间:2022-01-30 浏览次数:3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9·泰安)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B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 .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2. (2021九上·莆田月考) 如图是有关实验室制取氢气的部分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 连接仪器 B . 加入锌粒 C . 倾倒稀硫酸 D . 氢气验纯
  • 3.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该变化不能证明的事实是(   )
    A . 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 B .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且分子间有间隔 C . 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D .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和新物质
  • 4. 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化合价为纵坐标绘制的图像叫价类图。如图是铁的价类图,物质②的化学式为(   )

    A . Fe B . FeO C . Fe2O3 D . Fe3O4
  • 5.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色烟雾 B .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C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 6.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电解水实验 B . 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 . 区分硬水和软水
  • 7. 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   )
    A . B . C . D .
  • 8. 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   )

    A . 图a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 B . 图b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 . 图c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 D . 由图d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 9. 摄入适当剂量的柠檬酸(C6H8O7)对人体无害,可促进体内的正常代谢。在食品中加入柠檬酸后口感好,并可促进食欲。下列有关柠檬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柠檬酸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6∶8∶7 B . 柠檬酸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7个氧原子构成 C . 柠檬酸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D . 柠檬酸分子中质子数不等于电子数
  • 10. 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归纳与整理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守恒观

    B能量观

    ①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变

    ②某物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以推测出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③发生化合反应时,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改变

    ①化石燃料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②氧化反应都放出热量

    ③用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氯酸钾制取氧气都是吸热反应

    C微粒观

    D分类观

    ①冰和干冰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②水银和银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③化合物都是由离子构成的

    ①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②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③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

    A . A   B . B   C . C   D . D
  • 11. 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分子个数比为2:1 B . 氧元素在反应前后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C . 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 . 此反应中丙的化学式为HF
  • 12. (2020九上·雅安期末) 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比较,完全正确的是(   )
    A . 危害:CO2会导致酸雨;CO会引起中毒 B . 性质:CO2、CO都有可燃性 C . 用途: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于人工降雨 D . 组成:CO2、CO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 13. 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 B . 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 C . 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D . 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 14. 对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 15. 下列化学符号①NO2②2CO③ ⑤2N⑥2H+中数字“2”的意义:(用编号回答)
    1. (1) 表示原子个数的是
    2. (2) 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电荷数值的是
    3. (3) 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某种元素原子个数的是
    4. (4)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 16. 原子序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原子序数为13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周期,它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 (2)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 16 的元素的原子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所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
    3. (3) 下列各组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是(填字母);

      A Na与MgB O与SC F与Cl    D He与Be

    4. (4) 已知镓(Ga)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氧化镓的化学式是

三、综合题
  • 17. 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自来水厂的净水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吸附池内常用吸附色素和异味。
    2. (2) 自来水厂常用氯气杀菌消毒,在此过程中发生了反应 ,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3. (3) 某同学取自来水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该自来水属于硬水。
    4. (4) 在日常生活中,常采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5. (5) 请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措施
  • 18. A、B、C是初中化学中重点学习的物质,其中一种是单质,另两种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氧化物,它们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1. (1) 若A是单质,B是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则A为(填化学式),由C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若C是单质,B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则B为(填化学式),由A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 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若用装置F收集氧气,结果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有:
    2. (2)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
    3. (3) 实验室要用B和D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如果反应后没有收集到气体原因可能是:
    4. (4) 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则气体应从(填“a”或“b”)端通入。
    5. (5) 实验室里,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甲烷。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字母)。用装置F收集甲烷,利用了甲烷的性质。
  • 20. 同学们查阅资料,镁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金属,可以在多种气体中燃烧。同学们用下图所示装置分别进行镁条在二氧化碳和氮气中燃烧的实验。

    A中观察到生成黑色和白色两种固体;B中观察到镁冒出淡黄色的烟,并闻到刺激性气味。同学们对两个反应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

    ①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碳酸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水和二氧化碳。

    ②氮化镁(Mg3N2),淡黄色固体,无味,遇水产生白色沉淀氢氧化镁,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NH3)。

    实验1 探究A中生成黑色固体和白烟的成分。

    1. (1) [猜想与假设]

      1 黑色固体是炭。

      2 白烟可能是MgO或MgCO3。同学们得出这个猜想的依据是:

    2. (2)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A中生成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

      白色固体消失,无气泡生成。

      白烟的成分是氧化镁

      ②将①反应后的剩余物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点燃,熄灭后,向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

      黑色固体燃烧,发白光,放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黑色固体是炭。写出该实验中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实验2 探究B中闻到刺激性气味的原因。

      同学们根据查阅的资料分析,镁条在氮气中燃烧闻到刺激性气味的原因与集气瓶中的水有关。请你在已有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同学们的猜想正确

    4. (4) [反思与评价]

      通过探究,同学们对燃烧和灭火有了新的认识

四、计算题
  • 21. 甲醇(CH3OH)是一种有毒,有酒的气味的可燃性液体。甲醇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可发生如下反应:8CH3OH+nO2 mCO2+2CO+16H2O.若反应生成3.6g水,请计算:
    1. (1) m值是;n值是
    2. (2) 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是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